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成都文学院|陈仓从《父亲进城》到《上海反光》

时间:2012-05-13

资讯|书摘|评论|故事|动向陈仓,男,1971年生于陕西丹凤县。诗人、小说家,成都文学院特邀作家。主要作品有诗上海艾等诗集,八本陈仓进城系列小说集,长

提示:本文共有 34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资讯|书摘|评论|故事|动向

陈仓,男,1971年生于陕西丹凤县。诗人、小说家,成都文学院特邀作家。主要作品有《诗上海》《艾》等诗集,八本“陈仓进城”系列小说集,长篇四书《后土寺》《预言家》《地下三尺》《醒神》。2013年以来,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进入各类年度选本和中国小说学会等机构评定的年度排行榜。获第二届都市小说双年奖、《小说选刊》双年奖、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

在当代文学史上,进城题材小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或者说,从城市开始新兴的那一天,从人口可以自由迁徙流动的那一天起,就会有形形色色乡下人进城的故事,以及由此产生的底层想象和多重讲述。作为在上海生活了十几年的新移民,陈仓有着很深的农民般的故土情结,这种情结让他在城市对千里之外的故乡和自我的乡村生活经验,不断进行回望和反刍。陈仓对乡下人进城这一古老而鲜活的重大命题的自觉承续和反复谱写,是因为它成为榨取个人经验、寄托内心情感、链接城乡密码、观察世态人情、记录时代变迁的一个绝佳的切口和载体。他把老家那个叫塔尔坪的村子作为写作的根据地,以一个叫陈元的城市打工者为视角和线索,书写一个个底层人的不同进城史。对于他们的农村出身和进城遭遇,陈仓是熟悉、体恤且感同身受的,并且丝毫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或者拉开距离的审视,他把自己的血肉和情感融入其中,一次次奔赴炼狱般的生活现场与精神困境,和他们一起承受、歌哭和呐喊,陈仓的小说也因此每每具有直击人心的感动力量。

而“父亲”进城是陈仓用情最深用心最苦的一个。陈仓的进城系列以《父亲进城》开始,又以《上海反光》结束,把中间20多个中篇小说勾连起来,就形成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现实验证”这样一个万物发展的完整逻辑。最初的父亲进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的是不适应,原始地表达一种冲突,紧接着就深入演变成了一种呼唤,寻求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和解之道——陈仓认为,不管是多大的文明冲突,用善的思路去解决,都容易达成和解,因为善的温度很高,即使把铁块与石头放在一起,温度高到一定程度,都可以黏合在一起。陈仓这一阶段的小说都有一个明显标记,那就是进城者单方面释放出了善意。比如,《从前有座庙》,假和尚用善行,救了别人也赎罪了自己;《墓园里的春天》,失业记者用善举,义葬了自己的老领导,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还获得了爱情;《地下三尺》,流浪汉用善念,盖起了一座寺庙,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还解决了精神垃圾的处理问题;《摩擦取火》,被冤枉的犯人用善思,看到每个有关或者无关的人,都活得还不如自己的时候,他立即原谅和宽容了整个世界;《原始部落》,洗头妹是为了尽孝行善,才无奈陷入红尘,所以她从工作中获得了自尊,甚至有一点崇高感。《上海反光》既然作为系列的终结篇,自然有着剖腹见骨、化血见魂的终极意义,父亲这次进城是告别之旅,告别心向往之的城市,告别心心念念的儿子,也告别自我的生命,同时更是陈仓所做的告别陈词,意在父亲的亲身验证下,安慰心心念念着的那山那水那村那人,告诉大家放心吧,我们在城市过得挺好。

与从前任何一个进城者,比如女儿、傻子、麦子、小猪、犯人等,《上海反光》里的父亲遇到的情况都不同,那种冲突已经基本消失,扑面而来的气氛是融洽。他是怀着患有绝症的秘密,找了个轻松幽默的借口(冬天“村子里连一片雪花也不下,真是太无聊了”),主动来到上海的。彼时的儿子正在城市里碰撞得焦头烂额:在报社面临下岗、没有女朋友、没有房子。但是因为父亲的到来,儿子的城市身份感和主人翁意识油然而生,他要把城市最繁华光鲜的一面,他要把自己最安稳体面的一面,统统端出来给父亲看。所以,“反光”除了镜像的反射,还有借光的意思。陈元对父亲的安排、呈现,无论是住豪华酒店、游东方明珠、吃梅陇镇酒家、参观工作环境、看自己买的新房,都是借助于他人达成的,是善意的谎言、假象的编织、爱的合谋。

《上海反光》是对以往所有进城者的一次性回应,内核是城市情义的集结和温暖的传递。无论是鞍前马后为父亲当司机和导游的同事小叶,还是愿意冒充陈元女朋友的小青,无论是带有上海人的傲慢与偏见的小青妈妈,还是长得名不副实的报社老总焦大业,他们来自城市的底层或中产,却无一例外地对父亲表现出最大的关怀与热情。是城市的荣光带给人的分享冲动?是因为陈元的为人处事让人认可、体恤、愿意伸出援手?还是因为父亲即将走完一生而激发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的同情与悲悯?如陈仓在一篇访谈中所说,“不管如何,反光也是光,被反射照耀的绝对不止父亲一个人”、“不是自己发出的光,照样对人有着强烈的安慰”。反光于是成了个体想象中城市对底层弱者的光芒普照,成了苦难土壤里催生而出的向善向美之花。到处是钢筋丛林和人际距离感的现代化都市,也因之有了温度和人情味。在漫长曲折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代代进城打工者、城市迁徙者置身其中奋斗打拼,谁不想被所在的城市真正接纳,谁不想在城市里可以安居乐业安放身心,谁不想生活的城市充满包容与善意?由父亲的临终进城凝结的善意反光,根底在于对于城市发展和人性本善的信任和信念,以及出身乡村或底层的城市移民的身体力行:如何去抚慰那些城市奋斗者建设者的汗水和泪水,如何关切那些城市褶皱里的底层呐喊和生命呼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善与爱的发光体。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写作理念,陈仓几乎所有的小说创作奉行的都是一种笑中带泪、苦中求乐的叙事方式。不像我们习见的一些比较暴烈的、恶狠狠的、声嘶力竭的、充满戾气的底层叙事,而是温润、节制、深沉,甚至不乏温情和幽默。比如《上海反光》里的父亲,明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还以农村人的朴实、风趣和陈元的同事、朋友开着玩笑,对于儿子精心安排的一切,他是买账的,又是明白的。他不忍心去戳破儿子“装满水的塑料袋”般的虚荣、委屈和压力,他一方面饶有兴味地观看体验着儿子准备的专场演出,一方面不由自主地成为这场演出的参与者、合谋者。小说最悲怆感人的一幕莫过于日落黄昏的时候,儿子带着父亲坐在别人家的毛坯房里,向父亲高谈阔论着自己的装修设想:那是一切底层的生活想象,那也是所有天下父母的美好愿景。在这样一种置换、穿越的时空想象中,儿子为弥留之际的父亲送行。不论我们身处多么庞杂的时代现实,也不论主人公遭遇多大的困境或悲伤,陈仓选择的都是去积极面对、尽力改变,从来没有泯灭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也总是对周围的人事心怀善意,或许正如他在《摩擦取火》等创作谈里反复所言,“善是我的自然法则”、“善是一味药,可以救自己也救别人”。

从陈仓的自然法则和城市想象中,可以看到他关于城乡之间的缝合想象与雄心努力。对于城市与乡村,我们有太多的二元对立思维和城乡撕裂的现实书写。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城乡之间确实存在太多的差异、差距、隔阂和鸿沟,即便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今天。尤其对于出身农村的城市旅居者而言,他们是城乡的结合体,一方面在城市打拼,一方面心系故乡,他们走在城市与乡村的跷跷板上,一直在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和结合点。他们一边强烈感受到在城市的颠沛流离漂泊无根,一边越来越明白故乡的渐行渐远、乡愁的无所寄托。那就尽量去做城乡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吧,那就在想象中把故乡与他乡进行缝合吧,用城市的活力包容,用人际的善良关爱,用自身的不断努力,去尽量缩短和缝合城乡之间的一切距离、边界、歧视、不公和隔阂。

陈仓用“光”与“反光”,这两个看似反向行动、实则彼此依存的工具,把底层的和上层的,外来的和本土的串连在一起,他们的爱心合力,让在城市漂泊的人,让在故乡守望的人,都产生了几分归属感和慰藉。所以,来自城市的善意反光和缝合想象的目的,是为了在城市为灵魂找一个坐标,凭吊与记住我们的来处,也认清与把握我们的去处。既然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沉沦,那就在城市真正让灵魂附体,在他乡扎根生长,重建一个故乡。即陈仓自己所言:“进城之后,如何把灵魂附在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身上,类似于借尸还魂,从而获得重生。”“吾心安处即故乡”,灵魂在哪,故乡就在哪。陈仓进城系列折射出一代城市移民对于缝合城乡、扎根城市、重建故乡的美好期许与雄心壮志,正如终结篇的结尾所揭示的:这一切善意营造的假象其实都是真的,父亲的骨灰在城市的雪花中温暖回家。陈仓们的缝合努力也绝对不会止步于想象,而是有了实现的可能和希望之光。

来源:文艺报

成都文学馆

cdwxg2018

天府文化 成都文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成都文学院|陈仓从《父亲进城》到《上海反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十年磨一剑 回顾汶川特大地震

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十年磨一剑 回顾汶川特大地震

钟秋,嘉木,小鬼,历史,嘉森,乡长,事件,小说,妻子,孩子,木耳乡,传说中,周俊华,大爱,小嘉,师兄弟,恩怨情仇,中心小学,羌家,成都,出版发行,上级,一连串,乡村,儿子,人祸,亲信,作者,传说,分岔

2015-12-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编导故事真题

编导故事真题

故事,考题,人物,小华,上海戏剧学院,罗倩,材料,字数,散文,关系,关键词,剧本,地点,妈妈,戏文,时间,诗歌,题目,考试,北京电影学院,剧作,方向,卷面,文学系,字迹,对话体,形象,情境,情节,成都

2020-06-23 #故事大全

编导故事真题

编导故事真题

故事,考题,人物,小华,上海戏剧学院,罗倩,材料,字数,散文,关系,关键词,剧本,地点,妈妈,戏文,时间,诗歌,题目,考试,北京电影学院,剧作,方向,卷面,文学系,字迹,对话体,形象,情境,情节,成都

2020-07-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故事策划题目萃编

故事策划题目萃编

创作,人物,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命题,方向,考题,北京电影学院,为题,故事,字数,手提箱,考点,写一篇,小胡,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三楼,关系,小时,北京,剧本,小区,情感,性格特征,往事,形式,廉租房,成都,拐角处,散文

2020-06-22 #短篇故事

故事策划题目萃编

故事策划题目萃编

创作,人物,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命题,方向,考题,北京电影学院,为题,故事,字数,手提箱,考点,写一篇,小胡,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三楼,关系,小时,北京,剧本,小区,情感,性格特征,往事,形式,廉租房,成都,拐角处,散文

2020-06-23 #经典故事

成都文学院|《武汉纪事》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成都文学院|《武汉纪事》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武汉,江西高校出版社,嘉宾,纪事,李春雷,常务副,作家,座谈会,理事长,刘建国,柳斌杰,汪维,邱少华,中国出版协会,会长,作者,使命,力量,责任,任超,周蔚华,李炳银,李朝全,郝振省,黄传会,兼秘书长,副理事长,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

2008-04-05 #经典故事

第784期:《成都爱情故事》已截止

第784期:《成都爱情故事》已截止

书评,回复,成都,本帖,豆瓣,刘采采,好的,内容简介,人生,交流学习,信仰,作者简介,传奇,内容,地方,困境,名额,图书,年轻人,市里,大使,小伙伴,阳光,爱恨,激流,流年,文学院,文学作品,文体,样书

2020-07-01 #经典故事

山乡学子赶考96届北京电影学院在上海戏剧学院里艺考 邂逅了川妹

山乡学子赶考96届北京电影学院在上海戏剧学院里艺考 邂逅了川妹

山人,慧芳,考生,女生,老师,公园,紫色,南京路,考场,云南,小品,文学,朋友,可成,向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专业,名字,地方,天后,女士,学生,宾馆,屏风,当山,情侣,戏剧,经历,汽球

2014-01-2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