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蜀汉七大战将镇守南蛮?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 或藏鲜为人知秘密!

时间:2012-05-27

正在此时,马谡奉旨前来犒军,与诸葛亮议论南征之事,还为诸葛亮定下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平蛮方略

提示:本文共有 23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

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平定了雍闿、高定、朱褒三路叛军后,率领大军进入永昌郡,准备深入南蛮之境与孟获交战。正在此时,马谡奉旨前来犒军,与诸葛亮议论南征之事,还为诸葛亮定下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平蛮方略。诸葛亮采纳并贯彻了“攻心”之策,对孟获七擒七纵,终于促使其拜服。“攻心”之策是三国故事中经典的谋略之一,《三国志马良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和《资治通鉴》中也都有记载。

历史上,马谡能够提出“攻心”之策是有一定实践基础的而非空谈空论,马谡曾在刘备入蜀后担任过地处南中的越巂郡的太守,对南中的情形应当大致有所了解。而在这段故事中,历史记载与小说描绘不同的只是几处细节,一者小说言马谡在此处出场时“素袍白衣”,因其兄马良新亡,故而挂孝。但历史上马良于夷陵之战时遇害,距诸葛亮南征已有数年时间,故非新亡。二者,小说中诸葛亮最后留马谡随征,而历史上马谡是否随征未有记载。且历史上马谡是在诸葛亮征讨雍闿等前、相送诸葛亮出征时提出的“攻心”之策,而小说中马谡提出“攻心”之策则是诸葛亮已平定雍闿等三路叛乱后、奉旨前来犒军时,“攻心”之策提出的时间有细微差别。

小说中,“七擒孟获”的故事可谓深入人心,而“七擒孟获”所服务的亦是“攻心”之策。历史上,虽然也有“七擒七纵”的类似记载,但委实没有小说中所描述泸水之毒、四眼毒泉、驱兽之术、藤甲军等一系列紧张精彩的情节。而说到“攻心”之策,也自然会想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南抚夷越”的战略规划,小说直至诸葛亮南征才通过“攻心”之策再度强调了这一战略规划,但历史上,自刘备入蜀时就已经开始着手对“南抚夷越”战略进行实践了,这就不得不提到蜀汉方面庲降都督区的设置。

严耕望先生曾对蜀汉的都督区划分有过简要论述:蜀汉于缘边诸郡并置都督:有汉中都督,以备魏;有江州都督及永安都督(一名巴东都督),以备吴;有庲降都督,统南中七郡,先治南昌县,徙治平夷县,又徙味县,以备南蛮。而刘备取蜀后,第一个设置的都督区为庲降都督。但庲降都督与蜀汉其他都督区在命名上有所不同,其他都督区皆以地名命名。而庲降并非地名,虽然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曾解释:“臣松之讯之蜀人,云庲降地名,去蜀二千余里,时未有宁州,号为南中,立此职以总摄之。晋泰始中,始分为宁州。”但任乃强先生则以为庲降非地名:“庲降为招徕降附者之义,非地名。时南中夷落未附者犹多,夷强汉弱,设此职,主招徕抚绥与征伐之任,由其所治屡徙,故不得为地名也。”结合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战略规划以及历任庲降都督的表现来看,任乃强先生的说法是颇有道理的。

蜀汉集团先后任庲降都督的有邓方、李恢、张翼、马忠、张表、阎宇、霍弋七人。

邓方,南郡人,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任庲降都督,《季汉辅臣赞》称“安远强志,允休允烈,轻财果壮,当难不惑,以少御多,殊方保业。”时刘备初定蜀地,北面仍有曹操方面的军事压力,故对南中之地只能采取守势,所谓“当难不惑,以少御多”也正如任乃强先生所言的“夷强汉弱”。所以刘备此时设立庲降都督对南中亦是以安抚为主,以达到“殊方保业”之目的。《季汉辅臣赞》载邓方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卒(《三国志 李恢传》则载“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庲降都督邓方卒”)。

李恢,建宁俞元人,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或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向刘备自告奋勇接任庲降都督,建兴九年(公元231年)卒。期间,李恢曾率部配合诸葛亮南征大军平定雍闿部叛乱,其部所获军功最高。

张翼,犍为武阳人,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接替李恢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但张翼这个人史载“性持法严,不得殊俗之欢心”,未能深刻领会蜀汉对南中抚绥的政策,以至于激发了南中刘胄的叛乱,最后于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被征调回朝。

马忠,巴西阆中人,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接替张翼任庲降都督,到任后迅速平定了刘胄叛乱以及南中地区其他的大小叛乱,并将庲降都督治所迁前移至味县,处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汇集之地,同时还与越巂太守张嶷一同修复、开拓长期以来遭受战乱的越巂郡,“由此就加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亭侯”。马忠任庲降都督的时间最长,且最具功绩,史载其“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此前,马忠也曾配合诸葛亮南征大军平定牂牁郡的朱褒的叛乱。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卒。

马忠逝世后,张表、阎宇先后继任庲降都督。张表,成都人,一说张松子,又有说为张松之兄张肃子。史称其“时名士,清望逾(马)忠”。阎宇,南郡人,史称其“宿有功干,于事精勤”,但此二人虽“继踵在(马)忠后,其威风称绩,皆不及(马)忠”。至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阎宇“将兵五千,增白帝守”,不再任庲降都督。

霍弋,南郡枝江人,霍峻之子,曾任庲降屯副贰都督,后“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还统南郡事。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进号安南将军”,《华阳国志》称其“代(阎)宇为监军、安南将军”,霍弋为蜀汉最后一任庲降都督,任期至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至景耀六年(公元263年)。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时曾指出但求“纲纪粗定,夷、汉粗安”。与小说中通过“七擒孟获”一劳永逸地解决南中问题不同,历史上,南中地区时服时叛,呈现的问题要复杂得多。蜀汉相比曹魏和东吴力量最为弱小,要想在北伐过程中保障后方的相对稳定,对南中则须以抚绥为主。所以蜀汉历任庲降都督之职责,主要在于抚绥南中,这相当于要长期落实“攻心”之策。能够领会这一战略的人物,其在任期内对南中的经营大抵不差,而如果不能体会这一战略,蜀汉的领导人甚至不惜阵前换将。同时,蜀汉授之以庲降都督安远、绥南、安南等将军称号,亦足见其抚绥南中的基本战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蜀汉七大战将镇守南蛮?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 或藏鲜为人知秘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野心家 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南蛮大王孟获

三国野心家 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南蛮大王孟获

孟获,南蛮,三国演义,蜀汉,诸葛亮,雍闿,朱褒,刘备,诸葛亮南征,三国志,地区,历史,太守,将领,孙吴,曹操,七擒七纵,势力,汉人,形象,泰国,读者,过程,影响,起兵,刘备阵营,关羽,刘禅,吴军,孙权

2014-04-25 #长篇故事

三国小说中的谎言:诸葛亮擒孟获平南蛮

三国小说中的谎言:诸葛亮擒孟获平南蛮

诸葛亮,蜀汉,蛮族,军队,王朝,孟获,刘禅,诸葛,南方地区,乱世,后妈,故事,笔者,粮草,人们,三国志,事实,人物,人民,傻子,出师表,历史,史籍,名声,官员,明灯,真相,真理,英雄,诚心

2017-01-12 #长篇故事

刘备收五溪蛮只要一个马良 但是诸葛亮收南蛮却不得不七擒孟获

刘备收五溪蛮只要一个马良 但是诸葛亮收南蛮却不得不七擒孟获

刘备,沙摩柯,五溪蛮,诸葛亮,马良,手段,曹操,南蛮,蛮族,关羽,孙权,东吴,首领,孟获,猛将,荆州,蜀汉,更高一筹,第一是,五虎大将,友善,多大,吴胜,周泰,徐晃,方之南,昭烈帝,曾一箭,甘宁,金锦

2008-07-03 #长篇故事

诸葛亮神机妙算 为何没带领蜀汉一统天下?恐怕缺少一个秘密武器

诸葛亮神机妙算 为何没带领蜀汉一统天下?恐怕缺少一个秘密武器

诸葛亮,刘备,蜀汉,卧龙,安天下,凤雏,中国,大集,益州,诸葛,实在是,一统,中原,兵力,人才,出师表,原因,团结一致,战争,秘密武器,笔者,荆州,不重要,北伐,来看看,经济状况,这个问题,三顾茅庐,内忧外患,史奇

2008-07-20 #故事阅读

诸葛亮最无耻的胜利 为了生擒一个女将 竟然派出蜀汉的五名上将

诸葛亮最无耻的胜利 为了生擒一个女将 竟然派出蜀汉的五名上将

祝融夫人,赵云,女将,飞刀,马忠,女子,诸葛亮,时候,故事,敌人,蜀汉,孟获,诸葛,魏延,是一位,南蛮,妻子,将领,智慧,过程,打不过,真的是,亚于,魏延大,上将,中出,都会,三国演义,作者,五虎将

2017-06-24 #长篇故事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蜀国快要灭亡时 南方为什么没有发兵?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蜀国快要灭亡时 南方为什么没有发兵?

孟获,诸葛亮,蜀汉,地区,诸葛,南征,南蛮,部落,南蛮兵,刘备入,吴三分天,川南,昭烈帝,方之南,於蜀汉,邓艾,刘备托孤,豪帅,东吴,云南,丞相,军粮,共同体,供出,依恃,军力,利益,双方,原因,地形

2013-12-24 #短篇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历史典故

有关诸葛亮的历史典故

诸葛亮,诸葛,大头菜,刘备,水镜先生,司马先生,公鸡,鹅毛扇,时候,襄阳,小米,司马炎,东西,先生,办法,后代,将军,瓜子,孔明,黄承彦,黄月英,南蛮,喂鸡,啼叫,夫人,师娘,水镜,泸水,纸包,蜀汉

2007-10-20 #短篇故事

诸葛亮南下征南蛮的“南蛮”指的是哪里?

诸葛亮南下征南蛮的“南蛮”指的是哪里?

南蛮,诸葛亮,中原,少数民族,孟获,王朝,周边,刘备,三国演义,区域,地方,情节,民族,装备,集团,三国时期,耳熟能详,仁德,曹操,罗贯,祝融夫人,西戎,诸葛,高强,在当时,人物,东夷,事情,云南,北狄

2014-09-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