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时间:2012-05-29

有趣的企业家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4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三一文库(www.31doc.com)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 非的故事〕 1987 年,徘徊在深圳街头的任正非没有想到,好运气即 将降临到自己和这个国家身上。 ▲ 一 改革开放已近 10 年,全国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就在 那一年,中国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变得十分明确,提出了中 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实现国 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 目标,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第三步 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第 1 页 共 6 页 这是一个很振奋人心的计划,但是似乎和任正非还没有 太大的关系。那一年他 43 岁,从部队以团副的身份转业, 来到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在这里,先他而来的妻子成为 南油集团的高管,却最终结束了两人的婚姻关系。任正非自 己还只是南油集团下属的一个电子公司的经理,对于已过不 惑之年的任正非而言,接下来的人生似乎只有可以想见的平 淡无波。然而和所有始于那个年代的创业故事一样,机会从 天而降,任正非的人生道路从此走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而他也以自己的方式给 1987 这个本来相对平淡的年份,加 上了一点重量。 故事的开始方式很深圳。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个 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任正非以 2.4 万元资本注册了深圳华为公司, 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 HAX 模拟交换机的代理。凭借特区一些信息方面的优势,从香港 进口产品到内地,以赚取差价——这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 对于身处深圳的公司而言,背靠香港就是最大的优势,至于 是代理交换机还是代理饲料,都是一样的。更何况任正非本 人也是通信技术的门外汉,他的爷爷是一个做火腿的,父母 是普通教师,他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是暖供,十几年 的军旅生涯可能使他成为中国比较早用上电话的人,却远不 第 2 页 共 6 页 足以令他对这个产业有深入了解。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天上掉下一块东西,人们觉得只 要是馅饼就已经喜出望外了,实际上天上掉下的是块金子。 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熊秉群先生在总结中国 电信产业 30 年历程的时候曾经说过,中国的电信产业发展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在这 个阶段里各个企业以购买国外的设备或者是建立合资企业 的方式进行发展。正是有了这些合资企业,才使国内的制造 企业数量有了一定的增加。 第二个阶段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 最主要的就是在程控交换机方面的突破。 “虽然程控交换机 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有,当时的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通 过六五计划、七五计划研发出了中小容量的程控交换机,但 是当时这样的一些成果,要转化为产业,特别是成为商用化 的设备,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第三阶段,就是进入 21 世纪 的通信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 10 年。 43 岁拉起旗帜单干的任正非, 在这个时候突然表现出了 他的商业天才。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对程 控交换机的渴望,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 第 3 页 共 6 页 当时国内使用的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依赖进口,也就是 “七国八制” , 即美国 AT amp;T、 加拿大北电、 瑞典爱立信、 德国西门子、比利时贝尔、法国阿尔卡特,以及日本 NEC 和 富士通。民族企业在其中完全没有立足之地,任正非决定要 自己开始做研发。 ▲ 二 任正非后来解释自己早期的这一次转型的原因的时候 说: “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 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 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 正掌握了。而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技术。 ”军人 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 和保卫领土的敏感和决心,而他在那个时候能够认识到“技 术是企业的根本” ,便从此和“代理商”这个身份告别,踏 上了企业家的道路。 1991 年 9 月, 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 第 4 页 共 6 页 楼,最初有 50 多人,开始研制程控交换机。这里既是生产 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和卧室。十几张床挨着墙边排开,床 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不管 是领导还是员工,做得累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再接着干。这 是创业公司所常见的景象,只不过后来在华为成为了传统, 被称为“床垫文化” ,直到华为漂洋出海与国外公司直接竞 争的时候,华为的员工在欧洲也打起地铺,令外国企业叹为 观止。12 月,首批 3 台 BH 03 交换机包装发货。事后员工获 悉, 公司已经没有现金, 再不出货, 即面临破产。 可是到 1992 年, 华为的交换机批量进入市场, 当年产值即达到 1.2 亿元, 利润则过千万,而当时华为的员工,还只有 100 人而已。这 样的成长速度,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从此,华为像一匹来自深圳的狼,扑进了这个正在高歌 猛进的行业。 事实上, 最初抓住交换机机遇的不仅仅是华为, 当时通信制造领域势头最好的四家企业,巨龙通信、大唐电 信、中兴通讯、深圳华为被并称为“巨大中华” 。1998 年, 华为销售收入 89 亿元,规模最小的大唐也达到了 9 亿元。 这其中除了华为之外,其他三家全部都是国有企业。 第 5 页 共 6 页 华为能够在跨国企业和国有企业之中异军突起,有人说 华为靠的是客户关系和价格优势。有趣的是,1994 年任正非 在内部讲话中曾经提到, “在当前产品良莠不分的情况下, 我们承受了较大的价格压力,但我们真诚为用户服务的心一 定会感动上帝,一定会让上帝理解物有所值,逐步地缓解我 们的困难。 ”所以,如果当时让任正非来总结华为能够突围 的原因,他一定会说是因为华为身上的狼性文化——敏锐的 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 这一说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任正非,华为,深圳,企业,员工,时候,程控交换机,交换机,目标,设备,公司,产品,产业,技术,方式,代理,上世纪,中国电信,南油集团,邮电部,上帝,东西,中国,人民,优势,原因,合资企业,国有企业,市场,方面

2019-06-13 #故事阅读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华为,任正非,深圳,企业,程控交换机,交换机,员工,时候,目标,设备,中国,产业,年代,技术,方式,香港,代理,公司,上世纪,个阶段,南油集团,邮电部,上帝,人民,产品,优势,原因,合资企业,故事,国有企业

2020-05-12 #长篇故事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华为,任正非,深圳,企业,程控交换机,交换机,员工,时候,目标,设备,中国,产业,年代,技术,方式,香港,代理,公司,上世纪,个阶段,南油集团,邮电部,上帝,人民,产品,优势,原因,合资企业,故事,国有企业

2020-05-11 #经典故事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华为,任正非,深圳,企业,程控交换机,交换机,员工,时候,目标,设备,中国,产业,年代,技术,方式,香港,代理,公司,上世纪,个阶段,南油集团,邮电部,上帝,人民,产品,优势,原因,合资企业,故事,国有企业

2020-05-12 #故事大全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华为,任正非,深圳,企业,程控交换机,交换机,员工,时候,目标,设备,中国,产业,年代,技术,方式,香港,代理,公司,上世纪,个阶段,南油集团,邮电部,上帝,人民,产品,优势,原因,合资企业,故事,国有企业

2020-06-22 #故事大全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华为,任正非,深圳,企业,程控交换机,交换机,员工,时候,目标,设备,中国,产业,年代,技术,方式,香港,代理,公司,上世纪,个阶段,南油集团,邮电部,上帝,人民,产品,优势,原因,合资企业,故事,国有企业

2009-02-14 #故事阅读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华为,任正非,深圳,企业,程控交换机,交换机,员工,时候,目标,设备,中国,产业,年代,技术,方式,香港,代理,公司,上世纪,个阶段,南油集团,邮电部,上帝,人民,产品,优势,原因,合资企业,故事,国有企业

2010-10-04 #短篇故事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中国企业家名人故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故事

华为,任正非,深圳,企业,程控交换机,交换机,员工,时候,目标,设备,中国,产业,年代,技术,方式,香港,代理,公司,上世纪,个阶段,南油集团,邮电部,上帝,人民,产品,优势,原因,合资企业,故事,国有企业

2014-11-2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