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上海故事 | 一本跨时70年的家庭账本

时间:2012-05-30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上海解放七十周年之际, 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上海的城市精神,也可以感受到上海的城市品格

提示:本文共有 35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弘扬城市精神,讲述上海故事

在今天举办的第三届TELL+SHANGHAI大型舞台式演讲活动上,有7位演讲者分享了他们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上海解放七十周年之际, 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上海的城市精神,也可以感受到上海的城市品格。

大家好,我叫陈惠美,今年70岁,与新中国同岁。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是因为我的父亲陈清扬和他的账本。

我父亲1924年出生于杭州,很小的时候随他的父亲来到上海,受过很好的教育,曾经就读于浙江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

参加工作后,分别在天津海运局、上海海运局、上海船厂工作,并长期担任财务副科长;

他退休后创办了江南会计师事务所,是合伙人之一,他是中国第一批由国家商务部批准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第一批注册会计师全国只有100名,他也是一位高级会计师。

△陈清扬毕业于市东中学

父亲从1947年到2017年整整记了70年的账,没有一天间断,这些账本也承载和见证了建国70年的历史变迁和家庭情怀,里边涉及的货币就有4种:法币、金圆券、第一套人民币及现在用的人民币。翻开这些账本,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窗口,往事历历在目。

1949年,上海解放前一个月,我在炮声中诞生,当時用的是金圆券,那个时候上海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从账本上就能反映出来:我的住院费10万,急诊挂号费8万,奶瓶2个40万,橡皮三角尿布80万,最贵的是母亲的住院费1450万,在月子里还有盘尼西林180万,出诊费200万等等。从那个时候起,父亲账本的数字就开始伴随我的人生,起伏变化。

我有5个兄弟姊妹,哥哥比我大一岁,叫陈惠良;我叫陈惠美;妹妹比我小一岁,叫陈惠丽;弟弟陈惠善,比我小五岁,最小的妹妹是计划外的,只能取名陈惠朵,不是多余的多,是花朵的朵。父母对我们的未来寄托着美好的期望,所以我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良、善、美、丽、朵”。

我2岁那年,妹妹已经出生,父母把我送到母亲的小姐妹茅阿姨家寄养,一去就是8年;茅阿姨待我比亲生的还要好,但是我心里却一直有个结,觉得父母是因为不喜欢我而把我送走的。在那段时间里,我最期盼的是每周日,父亲雷打不动的会来看我,并且带着好吃的和礼物。

有一次父亲因为出差,回来很晚,茅阿姨说爸爸今天不一定会来,一再催促我上床睡觉,我就是要等爸爸,无论如何不听劝,坐在楼梯口,眼巴巴地望着门口,一直等到晚上11点多,楼梯声响了,父亲来了,我一下子扑到父亲怀里哭了。

长大后我才懂得,其实当时父母送我到茅阿姨家,是因为茅阿姨家里很困难,她是单亲母亲,要抚养一个比我大5岁的儿子,又没有正式工作,所以父母一心想要帮助她,但是茅阿姨不愿意接受资助,父母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我寄养到茅阿姨家里。每月付我的生活费人民币25元,用这种方法来补贴茅阿姨的家用。

其实这25元在解放初不是个小数,相当于我父亲工资的四分之一,家里还有奶奶、父母、哥弟妹6口人开销。其实父亲特别舍不得我,所以每周休息日推掉一切事情,无论多忙,哪怕出差,都会回来看我,从不食言。

当我10岁的时候,也就是建国十周年的1959年,我终于吵着回到了父母家里了。记得那年国庆游行的时候,父亲担任上海海运局铜管乐队的指挥,在游行队伍前面开路,他穿一身白制服,带着军帽,挥舞着指挥棒,简直帅极了。

父亲是多才多艺的,并且把他的天赋遗传给我们,注重挖掘培养我们的潜力,把我和哥哥送到杨浦区少年宫,我考上了少年宫的合唱队和舞蹈队,哥哥考入了口琴队。账本同样记载着我和哥哥去杨浦区少年宫的车费和服装道具费,少年时代这4年是我最开心的岁月,这段经历对我以后的人生影响很大,包括找到了我老公。

△家庭账本

1969年,建国20周年,也就是我刚满20岁的那一年,上山下乡开始了,3月11日,哥哥先去了江西插队。

后来,哥哥的一番话打动了我,他特地从江西赶回来对我说,“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你一定要在上海,而是一定要到社会上才能体现,得到社会的肯定。如果你不服从分配,可以在家里依赖父母,以后的事情我不能预计,但是我认为没有了自我,很难实现你的人生目标。哪怕我们现在走出去难一点,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踏出这一步,在社会上体验以后,你一定会突破”。

我听了这段话想了一整夜,最后决定服从分配(到甘肃酒泉插队)。短短几天,父亲强忍着悲伤,日日夜夜为我奔忙为我购物,亲力亲为帮我打包三大件行李。事隔50年,当我看到这个账单,我真的惊讶了,我从来没看过明细,只知道他们给了我非常充裕的食物和用品,这里面有几分钱的针头线脑,大的有棉毯7.30,棉毛衫裤2.9、2.89、闹钟16.85、防砂镜1.10、虫咬水0.38、护肤品、餐具、食品、咖啡、奶粉、日用品、应有尽有,数不胜数,样样俱全,这里浸透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和爱,我感动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第二年5月,16岁的弟弟奔赴黑龙江军垦农场,父母在14个月里送走了3个子女上山下乡,几乎用去了他们全部积蓄,当时的父母,把响应国家的号召看作对国家、对党忠诚的表现。

他们强忍悲伤,把省吃俭用下来的所有钱都花在我们身上,而自己只吃着咸菜萝卜干,连一张手纸也要撕两半用。点过的火柴棍都不扔掉,要第二次利用;他们对自己抠门到极点,但是我们在外面的子女,只要有同事朋友返城,都会给我们带去许多食品和用品。

翻开71年3月账本,清楚地记着我们3个人寄邮包和托人带的香肠、花生辣酱,麻酥糖、零食蜜饯所有我们爱吃的食品,共65.95,这些数字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举不胜举!

在甘肃待了20年与家里来往的书信,和我从幼儿园开始的学生手册、成绩单,父亲全部帮我们收集保管起来,还用塑料袋包好,不让它受潮,晚年时父亲分别还给了我们。这些人生的足迹都是父亲用心和良好的习惯才得以重现!可怜天下父母心!已经不是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舔犊情深,父爱如山!

1989年,建国40周年,我、丈夫和两个儿子户口全部回到了上海,这对于我们家庭来说这是个大团聚,我弟弟和我哥哥都比我早回来,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家每周六都是聚餐,回到父母身边,一桌子的菜肴,说说笑笑,真的是开心得不得了。父亲还有一个习惯,每次都要把菜名记下来,参加的子女也记下来,后来我就把这个任务接下来了,每次的聚餐,我都会拍照记录,所以现在在我的相册里,这样的照片保存有几千张。

父亲记了70年的账,难免也遭到了家里的反对,因为他太执着了,一定要把账本弄的一分不差,就是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日用账用得着那么认真吗?所以父母亲感情非常好,尤其我爸爸对我妈妈,真是体贴入微,恩爱有加,唯独因为账本的问题,母亲一直和他吵架:你烦不烦呀为这个几分钱,你叫我回忆我想不起来了,这个用到哪里去了,那你就当我是买零食吃掉了行不行?

我父亲笑着说不是这样的,这是最近的事情,你要记清楚,省得老了痴呆了。母亲拗不过他,她知道如果账不平,父亲是不吃饭不睡觉,他就是那样执着,那样一丝不苟。后来有好几次我曾经问过我父亲,为什么你要那么坚持那么认真,油盐酱醋这些事情,记个大数行了,这些小账就不要记了,省得家里为这些小事有口角。

父亲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这个记账就是历史,必须要真实,不能篡改,因为它可以翻阅,可以传代。父亲又对我说,记账就是人生,因为人生的每个时刻都是和数字相伴的,人生走过的七十年,就是数字变化着相伴着你走过了七十年。这些话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非常有道理!很多我的人生经历都已经遗忘,但是看到账本上的数字,那些记忆就都被唤醒了。

终于有一天,我父亲真的是记不动了。2016年,他92岁,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写的字歪歪扭扭,没有人看得懂,而且眼睛也看不清,走路又不方便,我父亲决定把这个账本移交给我。在2016年的11月,父亲给我做了一个交接。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我父亲的账,我真是惊叹于父亲记账的认真和严谨,我也是财务出身,但是自愧不如,他有明细账,有分类账,有汇总表,从1947年一直到现在,每年都有汇总,事无巨细,有章有节,堪称完美!

我父亲弥留之际,他对我们说:

“我有一个心愿,希望我记下的这些账本有朝一日能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希望能发挥其作用,并且真心希望它能够被博物馆或档案馆收藏,希望这些材料能够成为研究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参考资料。如果是这样,我这个70年的账记了也就值了。”

△陈清扬全家福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最终把账本捐给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他们如获至宝,认为这个账本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承诺在那里能够保管收藏200年左右!父亲的夙愿已经实现了。父亲虽然逝去,但在我们心中还是那棵参天大树,叶虽落,根还在。我们5个子女一定继承你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这就是我的父亲陈清扬,一个普通市民记了70年账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贯穿我的人生70年,点点滴滴,每一个数字都是生活的缩影。

编辑:安通

审稿:李宏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上海故事 | 一本跨时70年的家庭账本”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上海故事】陈惠美:父亲的账本

【上海故事】陈惠美:父亲的账本

父亲,账本,上海,父母,人生,阿姨,哥哥,数字,母亲,陈惠美,时候,海运局,陈清扬,杨浦区少年宫,个子,人民币,住院费,国家,才能,执着,甘肃,经历,货币,金圆券,食品,零食,工作,对我们,我的人生,我看到

2019-03-15 #故事阅读

账本中也有故事:11个普通家庭的经济史

账本中也有故事:11个普通家庭的经济史

学用,故事,账本,工资,退休金,农村,大米,孩子,工分,开支,开销,房子,物价,生活,每个月,价格,养老金,家庭,收入,支出,横批,父亲,粮食,级别,记者,食用油,养老,教育,柴米油盐,三毛

2008-04-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新春走基层“小康账本”里的 “小康故事”

新春走基层“小康账本”里的 “小康故事”

叶老,账本,小康,资料,恩格尔系数,生活,家庭,曲线图,故事,老账,消费支出,位数,岁月,大件,支出,购房款,账面,河路,郑红,国家统计局,新中国,调查队,老伴,住房,全家,日子,标准,温饱,记者,账目

2020-05-11 #故事大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本账本里的小康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本账本里的小康故事

刘腊,梅夫,一家人,房子,株洲,祁东县,腊梅,记者,谭荣,谭卫民,长沙,家庭,夫妇俩,账本,小儿子,套房,小区,小孩,收支,母亲,退休金,变化,生活,买了一套,刘良,陈振,在长沙,中国共产党,好一,城后

2019-02-08 #故事大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本账本里的小康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本账本里的小康故事

刘腊,梅夫,一家人,房子,株洲,祁东县,长沙,账本,腊梅,谭荣,谭卫民,家庭,夫妇俩,记者,小儿子,套房,小区,小孩,收支,母亲,退休金,变化,生活,买了一套,刘良,在长沙,新华社,中国共产党,城后,家原

2010-10-05 #故事会

看50后 70后 90后账本 感受身边的消费升级故事

看50后 70后 90后账本 感受身边的消费升级故事

李健,电饭煲,马彦,消费,家庭,智能,蔬菜,升级,变化,都会,消费升级,儿子,价格,功能,手机,消费者,老伴儿,领域,旅游,笨鸡蛋,我国,一大,全国,冰箱,市场,小时,性能,德国,消费市场,活力

2020-07-06 #长篇故事

小家大爱——上海“双医”家庭的抗疫故事

小家大爱——上海“双医”家庭的抗疫故事

刘芬,唐志,武汉,儿子,上海,患者,丈夫,家人,工作,南翔医院,同事,家庭,时候,肺炎,上海市,妻子,夫妇俩,夫妇,孩子,时间,病房,疫情,经历,重症,回家,监测,主管护师,岗位上,大爱,仇逸

2016-09-30 #经典故事

小家大爱——上海“双医”家庭的抗疫故事

小家大爱——上海“双医”家庭的抗疫故事

刘芬,唐志,武汉,上海,儿子,患者,工作,丈夫,家庭,家人,南翔医院,同事,时候,肺炎,上海市,妻子,夫妇俩,夫妇,孩子,时间,病房,疫情,经历,重症,回家,监测,主管护师,岗位上,大爱,仇逸

2007-06-12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