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子的道 就是我们的道——孔子其人与《论语》其书

时间:2012-06-17

明伦书院开启全家人国学生活方式,让我们一起读论语活动正在进行中,详情见文后

提示:本文共有 32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孔子其人与《论语》其书——《论语》应是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明伦书院“开启全家人国学生活方式,让我们一起读《论语》”活动正在进行中,详情见文后。

钱穆先生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论语》给予我们君子人格的标准,可以使我们性情与道德趋向完美,但《论语》并不唱道德高调。

《论语》中蕴含的许多对我们生活十分有启示的精华,内容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怪不得不同时代的学者都悉心诵读、注释、翻译、解说与研究。

孔子用他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告诉我们:生活态度积极,有一颗仁爱之心,和亲人朋友,同事和睦相处,工作勤勉努力,乐道好学……其实这些道理是相当简单、普通,但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一、《论语》是本什么样的书?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班固《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钱穆《论语》这部书,是孔学上的圣经,是一套道德的教训。——林语堂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熹

《论语》在教我们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圣人,贤人,君子。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源于中国人的圣贤文化。

而今天我们学《论语》,不是学知识,而是学德行。

中国传统的教育,不是知识性的教育(所以,中国古代没有数理化,没有理工科类的专业学习),它是一种德行与智慧的教育,或者说是一种哲学训练,哲学训练的是一个人的思维。因此学哲学,大家不要把哲学想得很深奥。

论语就是儒家的生活哲学,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很有思想,很有智慧,很大气。学专业知识,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有才气。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知识总量与知识结构,而是一个人的德行、智慧、思维与大气,而不是你的才气。

你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你的德行与智慧足够,视野广,大气,就算你掌握的知识不多,也并不妨碍你成为一个企业家。就好比孔子、老子、庄子,这些人物从知识的总量上来说,他们一定不如今天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不知道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他们不具备这些知识,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圣人,成为思想家。

二、孔子何许人也?

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在孔子的观念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好古,敏以求之”,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与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事实上,孔子的幼年是相当艰苦的。他的父亲先后娶了三个妻子,他是父亲第三个妻子所生,三岁时父亲过世,他就成了孤儿。虽然他原是贵族之后,但在乱世里,没落的贵族身份也毫无用处,所以他曾做过许多事情,像负责照顾牛羊、看管仓库等。不过,他从十五岁立志向学,最终成为一位圣人。

在这里,我们要说一个话题,就是母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你们一定不会忽视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的重要性。但是你再把问题想深一点,想想传统社会的母亲,她有什么特点——第一,她没文化;第二,她没地位。这个没文化没地位的妈妈到底带给了孩子什么?

孔子是单亲家庭,他是母亲带大的;孟子是单亲家庭,他是母亲带大的。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商圣胡雪岩,从小父亲去世,他是妈妈带大的,胡雪岩对母亲非常孝顺。毛泽东也说她母亲对他影响最大,蒋介石也说她母亲对他影响是最大的。

这些妈妈都是没文化、没地位的,但他们都带出了伟大的孩子。她给予了孩子什么?德行与人格修养。而且都是最基本的道理,其实,那些最简单的人生道理,勤劳、诚实、善良……已经够用了。

如果作为妈妈不在德行与人格修养上影响孩子,而只是带他们学钢琴,学奥数……方向就错了。

孔子的母亲,非常重视孔子的学习,等他大了以后,甚至不允许他去做“吹鼓手”,而孔子也一度想去做这个,因为可以赚点钱,孝敬他母亲。但他母亲始终要他好好读书,过去读书都是德行教育。

三、孔子的道,就是我们的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人生可贵之处在于得道,得什么道?

一、为人之道;

二、处事之道;

三、生死之道。

为人之道,是道德层面的,有人做人很好,但不一定会做事;处事之道,是智慧层面的;生死之道,我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死亡,也就是怎样面对人生的结局。

而不懂这些“道”的人,就整日为了生存而生存,吃饭是为了赚钱,赚钱也是为了吃饭,心里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因此,一生庸庸碌碌,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生存,不知道如何生存。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绝了粮食,随从的人有的都饿病了。子路沉着脸来见老师,说君子也有困顿(艰难)到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遇到了困顿,但还是坚持(信念),而修养不够的小人遇到了穷顿就胡思乱想、为所欲为。

人一辈子最难做到的是“初心不变”,无论我们遇到怎样恶劣的环境,遇到多少压力或者是诱惑,我们都能初心不变吗?

所谓君子固穷,就是初心不改。佛陀有句话: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改变我们最初时候的本心,就是人之初那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这样人生才能善始善终。但人善始容易,善终难。难就难在这个过程不改,难就难在“君子固穷”,始终坚守自己的善良与真诚,坚持自己的梦想与目标。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看到这句话,希望我们每一位都有一种被棒喝的感觉。虚伪的人,总想让别人能够知道自己。可却没有扪心自问,自己凭什么被别人高看一眼?

贫而无怨,难。——《论语宪问》

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意思是:“贫穷而没怨言是难得的。”这是一个事实判断,不是什么价值判断。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人一贫穷,就很容易怨天怨地怨社会怨政府怨领导怨父母。

孔子提倡的是“贫而乐”,但对贫者发牢骚,抱怨几句,孔子也没有鄙视,“贫而无怨难”,一个“难”字,体现了孔子对贫者的理解与宽容。

但作为我们来说,就必须做到“贫而无怨”,这里的“贫”,不仅仅包括贫穷,也包括身处逆境,不顺利,压力大等等。在这些情况下没有怨言,尽管很难,我们也必须做到。因为怨,不会解决任何问题,怨,只会干扰我们的情绪。当我们贫穷的时候,有困难的时候,总是会自觉不自觉的希望有贵人相助,这个世界没有人会愿意帮助一个有怨言、有怨气的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以被夺去。

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支军队失败了,军队的最高长官牺牲了,或被俘虏了,这都很正常,但一个匹夫,一个普通人的志向是不能剥夺的。人活着,就要有尊严,生命的尊严高于一切,一个人,总要有一些不屈的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者,爱好也。而更高的境界,则是乐。

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子罕》

关键时刻,危难时刻,才能看到人的品质。

通过我们的解读可知,孔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莫测高深的。里面的话语是最简单、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就是告诉我们怎样过安心而不焦虑的生活。其实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子的道 就是我们的道——孔子其人与《论语》其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故事:孔子的权变

《论语》故事:孔子的权变

孔子,权变,弟子,回礼,孔丘,回答道,个人,小猪,态度,老师,论语,教育,这样的人,这个故事,信必果,子曰,孔鲤,尔言,排场,回话,世人,不学,中阳,人为,仁者,决心,儿子,喜色,办法,前提

2012-09-20 #故事阅读

《论语》故事:孔子的家教

《论语》故事:孔子的家教

孔子,孔鲤,父亲,家教,百家号,儿子,私心,论语,作者,历史,父母,学问,意义,教训,聘礼,教育,生活,秦宓,若其,传统文化,对自己,给自己,故事,不学,三国演义,丧礼,人才,修养,国家,原文

2020-09-03 #故事阅读

《论语》故事:孔子的考验

《论语》故事:孔子的考验

孔子,信念,考验,人生,弟子,涵养,庭院,修养,声音,手段,角度,误解,论语,道理,音乐,反应,不一定,就需要,有的人,乐为,公之命,傅说,和归,孔丘学,孔丘,子曰,来考,鲁哀,中师,新生活

2017-03-21 #短篇故事

《论语》故事:孔子的帝国构想

《论语》故事:孔子的帝国构想

孔子,子贡,卫国,老师,冉有,冉雍,国君,论语,子路,公西赤,人们,人才,学生,帝王,书卷,人选,大臣,团体,大夫,外交,季氏,帝国,政治,权力,理想,经验,言语,身份,鲁国,南子

2020-09-15 #长篇故事

我读《论语》94:孔子的无助

我读《论语》94:孔子的无助

子贡,孔子,论语,方向,不希望,什么东西,子贡曰,子曰,原文,人家,事情,东西,主流,人格,历史,先贤,儒家,后世,天下,境界,子路,强权,意识,德治,拳头,抱负,政治,理念,方面,春秋

2008-08-16 #小故事

论语 孔子曰:“中午不睡 下午崩溃 ”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论语 孔子曰:“中午不睡 下午崩溃 ”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孔子说,论语,有若,兄长,原文,老师,曾子,孝顺父母,上级,君子,百姓,语言,仁德,子夏,子贡问,孔子,爱众生,温良恭俭让,家有,简表,友人,仁心,东西,亲力亲为,之国,事情,人格魅力,仁义,农时,先祖

2018-05-16 #小故事

如何读《论语》:脱掉孔子圣人的外衣 或许才能看到最真实的孔子

如何读《论语》:脱掉孔子圣人的外衣 或许才能看到最真实的孔子

孔子,圣人,人们,这样子,个人,人家,论语,下限,思想,子贡,客观,才能,视野,金子,反应,怎么能,总感觉,而能济众,就有了,学以致用,何益,唐尧,博施,周游列国,子贡曰,子曰,孟子,素王,虞舜,新回归

2020-09-04 #故事阅读

读书《论语》:孔子的故事一

读书《论语》:孔子的故事一

孔子,论语,叔梁纥,父亲,颜徵,女儿,身高,颜父,孔子的故事,颜征在,大夫,心灵,宋国,巨人,鲁国,颜氏,生活,三个女儿,向鲁国,和二,楼村,个人,下级,事迹,儿子,以博,史记,决断,后裔,后人

2020-07-2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