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调音师》至暗的人性

时间:2012-06-18

2 当男主回家后摘下了遮光隐形眼镜后,我一点都不惊讶,我想大部分观众也猜到了这一手必定到来的反转,而且,小孩子也绝对是一个伏笔,太老套了这桥段,

提示:本文共有 42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整部电影下来,剧情的反转无数,从一开始导演就决定跟我们玩一场猜谜游戏:“男主角到底是真瞎还是假瞎?”,并反复拷问观众的道德底线:“你的人性如何选择?”

1.一开始就将男主的基本轮廓描述出来:一个帅气的、有很好音乐天赋的、瞎子钢琴师,导演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男主是瞎的,于是我们享受着,跟着男主一起期待他和新认识的女孩接下来的故事,嗯,这是个爱情故事,但男主一定不是瞎子,否则就很没意思了,我这么想。

2.当男主回家后摘下了遮光隐形眼镜后,我一点都不惊讶,我想大部分观众也猜到了这一手必定到来的反转,而且,小孩子也绝对是一个伏笔,太老套了这桥段,我不禁怀疑看下去是否真的没浪费时间,但冲着一开头男主演奏的那段旋律,把电影当做是阿三爱情音乐片也不是不行。

3.男主依旧不打算告诉苏菲他是个瞎子,这里出现了第一个来自导演的拷问:“如果你是男主,你愿意这么一直瞒着所有人,以瞎子来换取身边人的同情与帮助吗?你愿意瞒着你心爱的她,一直这么当个瞎子吗?你要什么时候才会说出口?”

从此刻起,我觉得接下来肯定要从这个著名演员身上继续发展男主的事业线,将男主的音乐天赋派上用场,实现他的梦想,将他的谎言推到一个令他无法轻易撒手的舞台上,然后,小男孩捣乱,事情曝光,男主失去所有,走向低估,巴拉巴拉一大段印度神曲,经典的爱情桥段,我已经觉得快猜到结局了,啊,算了,当做是听歌吧。但我是真的很恶心男主角。

4.应邀去别人家里演奏,我想阿卡什的谎言估计会被西卡识穿,这里会反转的,我想。但我被一个尸体的反转惊呆了,哦,有意思了,看来这不是爱情片,应该是悬疑片。接下来,便是黑色幽默爆表的一段,一个不瞎的钢琴师要将自己掩饰成瞎子,这对演惯了瞎子的阿卡什来说当然很简单。

但男主原本理应告诉苏菲真相,现在却可以因一桩命案变得进退两难。这里,导演拷问了我们:“你刚才不是觉得男主装瞎很讨厌吗,博同情很可恶,是吗?那么,如果你成了一个目睹命案的人,你愿意告诉大家,你其实一直都是装瞎的吗?”

5.男主以行动做出选择,他选择了报警,也就是不打算装下去了。可事情一度反转,原来杀手就是警察局局长,那么事情的严重性就不再是“失去大家的信任”这么简单了,而是要面对一个警察杀人犯,已经上升到生命威胁,这里,导演再一次拷问:“如果说道德上你能过关了,那么在生命危险受到威胁时,你要怎么做?”,

6.男主以自己的智慧胆识躲过了局长的猜疑,但当风波暂缓后,他依旧选择沉默,面对审讯结果,阿卡什曾在脑海里幻想过自己的良心,可现实是,他在上一道拷问题上,选择了继续装瞎。从这里开始,阿卡什他彻底成了道德盲,只因惧怕说出真相后,来自局长的报复、来自现在一切美好的消失,来自苏菲的失望,他的选择是对的,对于他个人而言。

7.如果没有邻居老奶奶的举报,或许一切都可能走向男主的胜利,看到这里,我已经不知道这部电影要怎么走了,毕竟导演非常不按常理出牌,但观众估计都猜到了,老奶奶必死无疑,

一个孤寡老人,如此明面摊开手里的筹码,要知道,一个人说谎揭发是很容易的,但三个人一并说谎,当中有死者的妻子、有局长、还有一个人见人爱的钢琴师,老奶奶,一路走好。从这里,我就很厌恶男主了,看着他冷静地面对死者的女儿、理所应当地接受大家对死者临死前给他的认可,他跟老奶奶一比,彻底显露出阿卡什的为人。

8.老奶奶果真挂了,居然是被西卡推下去的,所以说小区还是要每层楼安装摄像头才好啊,监控不到位,差评。但好死不死,男主再次目睹了命案,出于保险,西卡还是决定上门灭口。看到这,我已经觉得电影的主旨不再是怎么抓凶手,已经很明显地感觉出导演的意图,他喜欢一次次地颠覆大家期望,颠覆对一件事合理性的相信。

男主被揭穿,中毒,苏菲应邀上来。其实男主愿意叫苏菲来告知事情真相,这一举措算是弥补他之前一直都没法解释的一切, 男主似乎又没那么令人憎恶了。但西卡却没趁机杀死男主,这是个bug吗?

9.男主醒来了,他真的瞎了,我居然觉得有点开心,事实上阿卡什似乎也没什么好的时机可以解释,一切的到来如此让人措手不及,先是结识苏菲、结识莫西卡、目击命案、陷入局长怀疑、被西卡追杀、直至苏菲被西卡误导,这个男人看起来似乎很无辜,他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机会做出反应,于是他怒吼于西卡,他埋怨西卡,他憎恨她夺走了他的双眼。

可实际上,如果他当时做了自己脑补的一切行为,那他不必蒙受这后续的无妄之灾。西卡觉得阿卡什彻底瞎了简直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按剧本走,放心地走了。而男主彻底失去了一切,并依旧要被局长追杀。

10.追杀途中,男主阴差阳错被一面之缘的彩票阿婆、蹦蹦车司机给救了,我松了一口气,觉得兴许男主还有救,看来电影就快走向最终转折了,小男孩那个消失了的视频肯定是伏笔。但导演带来一个邪恶的医生,再度反转了观众的期望。

这是个贩卖器官的黑医生,这个阿婆也不是啥好人,见钱行事,也就那个司机有点良心,同情男主之余也觉得拿走两个肝太过绝情。可阿卡什毕竟有主角光环,一通急中生智愣是可以扯到自己开天眼,要不是看在印度信仰上,真是要觉得鬼扯。

男主这回再度骗了三人,并以不存在的1000万来吊住三人的胃口,男主终于摆脱了困境,肝保住了,还和三人一起愉快地合谋如何给局长下套。但显然,这是男主第一次当瞎子,第一次在黑暗的世界里信任他人,在他看来,达成协议的三人应该是最值得信赖的人了,他们没理由和钱过不去。

11.于是,男主按计划告知了局长的老婆,气地她差点没打死局长。但反转再度出现了,当局长夫妇听到西卡自杀的消息后,我知道,导演再度抛出了一个拷问:“如果你是局长的老婆,你是要揭发自己的老公一切丑闻,了结了这一切的命案,还是选择将错就错,反正西卡死了,死无对证,虽然有人以1000万要挟,但只要做的干净,岂不是完美的剧本吗?”局长的老婆选择后者,人性的黑暗再度将事情推向更深的深渊,看来,导演是要讲人性的黑暗挖掘到极致了。

12.西卡被抓到,男主用激将法套除了西卡的话,现在威胁的筹码全都到了,万事俱备,只欠局长。但事情在医生这里出了偏差,他答应阿卡什,只要西卡和他的血液匹配,就顺手帮他换回眼角膜,我想,兴许在场的人只有阿卡什自己以为医生的话是真的,毕竟一个处于黑暗中的人,对任何一点可以重返光明的希望都看得很重。

可对于医生来说,匹配结果只有一个:到底是卖出两个肝,还是四个肝而已。但导演其实这里也有一个拷问:“你如果是医生,你愿意替这位刚失明的人换眼角膜吗?”

13.局长拿着老婆递给他的尊严之枪闯进了陷阱,第一个死的就是三人帮里那个尚有良心的司机,真讽刺,临死前还不忘继续执行原计划,局长被套住在电梯里,赶来拿钱的阿婆急忙将司机送去医院,这黑钱救不了人命,哈哈,又是一处黑色幽默。而局长慌乱之下在电梯里开枪,反弹射中自己,dead

14.回到这边的两位人质,阿卡什已经希望尽失,对西卡只有无比的憎恨,他懒得求生,也不想帮助西卡。可西卡的求生意志很强烈,她真的帮阿卡什解绑,但,西卡要求他摘下她的眼罩,同心协力一切逃出生天。

导演再度给出了一个拷问:“面对这么一个歹毒的女人,你失去了光明,而她失去了手脚的自由,你是否愿意为她解开眼镜的束缚,来成全彼此?哪怕只是暂时的合作?”我试着做出选择,我的选择和阿卡什一样,我觉得都到了这种地步了,西卡没必要继续欺骗,况且她手脚被束缚了,也估计奈何不了阿西卡。但事实证明,西卡的心很黑,她不但想自己逃出去,还想杀掉阿卡什,连同医生一起杀掉。

15.阿卡什救下了医生,医生感激万分,两人将西卡运走,打算半路解决。在路上医生再次问出了导演的拷问:“这个女人反正都是死定了,死在法律上也是死,死在手术上也是死,与其死的毫无价值,何不死得其所呢?

你的眼角膜也可以得到了,我的肝脏也可以卖掉,双赢不好吗?” 阿卡什选择了坚持道德的自我,我觉得这应该就是最好的归宿了,一度很喜欢这个结局,看来男主本性不坏。医生被西卡蓄谋一击反杀了,阿卡什以为医生在开车,一直劝说,结果西卡因听着阿卡什的话,内心十分痛苦,

这里,导演又抛出了一个拷问:“你要是西卡,知道身边这个如此无辜的人,尽然为一个打算谋杀自己的人求情,这个人还是导致他成为瞎子的罪魁祸首,你还会杀他吗?”,结果西卡听不下去了,停了车,倒退,调转反向,想要撞死男主,然后电影开头的那只兔子飞奔而来,吓坏了西卡,车子侧翻,爆炸,阿卡什再度“幸运”地活着。

16.如果结局到了这,我觉得还挺美好,可音乐想起,来到伦敦,我知道,以导演的恶趣味来说,再度反转将上演,看着门口那个墨镜招牌,我知道男主肯定又在装瞎演奏了,尽管我不知道男主哪来的钱哪来的眼角膜做手术。

重逢苏菲,讲了旧事,苏菲感慨万分,问道:“你当时为何不听医生的话呢?那个女人罪有应得。”,说实话,从这一刻起,整部戏再无一个无辜的人,除了开头两个死者之外,男主阿卡什在最后的一拐之下,彻底露出了本面目,整段故事瞬间变成两种可能:男主说的是真的,他确实是瞎子,是兔子救了他,只是苏菲不再是以前那个苏菲了,

她也变了;男主说的假的,事实上也不知道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如果从苏菲的角度看,苏菲只知道两件事,阿卡什曾经装瞎过,阿卡什和那个女人有一腿,如今的阿卡什似乎也是瞎子,但所有的真相,只是从眼前这个男人口中讲出,罢了。

电影最后,就是来自导演的最终拷问:你觉得人性有多黑暗,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愿意相信哪个结局?男主是真瞎吗,他到底拿走了西卡的眼角膜了吗?

而我的选择是,阿卡什确实装瞎,他从头到尾都没瞎过,就如同《看不见的客人》一般,当导演告诉我们事情的经过是从一个当事人口中复述时,我们绝对应该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苏菲看到了西卡和他有染,这其实是真相,因为杀死莫西卡的人就是阿卡什,至于什么警察也好、医生也罢,可以看作是这一切子虚乌有的谎言。

别说兔子撞上车的概率有多低了,以那辆车的速度,以西卡的决心,就算是撞到了一只大象,她都会握紧方向盘将油门踩到底撞死阿卡什。而作为阿西卡这个故事里最大的败笔,莫过于他把自己描绘地那么真善美,那种极为强烈的美化意图显露无疑,换做任何人,面对西卡这种歹毒极致人,

信任早就在她企图杀死为她解绑的阿卡什的时候透支了,别说拿走眼角膜了,哪怕是分尸了她我估计都没人会反对,就是这么一个歹毒的人,阿西卡居然愿意为她求情,这不是圣母这么简单了,这已经是美化过头,暴露出博取同情的私心。

但苏菲的选择无疑是前者,她不愿看到人性的黑暗,她情愿盲目地认为昔日的一切只是阿卡什的无心之举,所以她选择了相信这段故事的基础,那就是:相信眼前这个人,的确是个瞎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调音师》至暗的人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调音师》:心“盲”的伪装下 隐藏着看不见的人性之恶

《调音师》:心“盲”的伪装下 隐藏着看不见的人性之恶

2007-07-31 #故事会

电影《调音师》用峰回路转的故事情节 揭示了黑暗的人性

电影《调音师》用峰回路转的故事情节 揭示了黑暗的人性

阿卡什,外遇,医生,器官,女朋友,盲人,故事,男主角,人们,作品,医院,同伙,奸夫,小男孩,肾脏,社会,行为,钢琴家,影片中,来让,男演员,发现了,法国,事实,下场,举动,事情,人性,剧情,兔子

2017-11-05 #长篇故事

开头是结尾 结尾只是开头调音师影评

开头是结尾 结尾只是开头调音师影评

结尾,电影,兔子,开头,一连串,人性,伦敦,剧情,易拉罐,朋友,盲人,才知道,这句话,才明,看电影,好的,主题,丈夫,主旋律,作用,伏笔,海报,时候,感觉,姑娘,医生,大结局,善有善报,厚黑学,咖啡

2008-06-29 #长篇故事

印度电影《调音师》并没有那么好看 炫技大于故事

印度电影《调音师》并没有那么好看 炫技大于故事

调音师,人物形象,电影,结尾,这部电影,全片,故事,人性,人物,剧情,套路,短片,主角,印度,全员,恶人,整体,水准,狗血,片子,缺失,讲故事,部分,印度电影,百家号,于炫技,大招,娄烨,沙赞,复仇者联盟

2010-09-18 #短篇故事

《调音师》:诠释黑色的主题 却造成了生硬的故事

《调音师》:诠释黑色的主题 却造成了生硬的故事

作品,悬疑,故事,剧情,调音师,整体,主题,人性,先生,导演,故事情节,餐厅,印度,个人,主人公,主线,巨作,电影,黑色,正是因为,兰姆,小朱,奥利维耶,斯里,拉格,特雷,大家好,当然了,东西,人物

2013-09-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逆天脑洞+反转不断 年度最佳悬疑片《调音师》来了

逆天脑洞+反转不断 年度最佳悬疑片《调音师》来了

电影,悬疑片,调音师,戏精,中国,印度,口碑,影片,悬疑,故事,短片,观众,院线,影迷们,尔汗,阿米,世界,市场,客人,佼佼者,主旨,主妇,主角,人性,佳作,加持,剧作,内容,全员,剧情

2015-03-19 #小故事

影评 | 调音师「肝脏最重要」一个盲人钢琴家的故事

影评 | 调音师「肝脏最重要」一个盲人钢琴家的故事

影片,阿卡什,盲人,生命,豆瓣,钢琴家,不过是,活着的人,改编自,印度,人参,主角,亮点,主题,凶案,人性,全员,儿童,全剧,光明,凶杀案,剧情,医生,悬疑,喜剧片,器官,开局,实力,夫妻,坏事

2018-03-13 #经典故事

调音师 全员恶人的结局 最难揣摩的莫过于人心

调音师 全员恶人的结局 最难揣摩的莫过于人心

医生,兔子,黑心,这部电影,坏女人,兔头,给自己,利益,电影,拐杖,猎人,理由,眼睛,绝境,酋长,苏菲,人性,全瞎,故事,谎言,问题,一只眼,哈姆雷特,阿什卡,神婆,大家来,个人,人心,借口,关键

2018-08-3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