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 是“远交近攻”的战略与战术奇迹的灵活运用

时间:2012-06-19

在嬴政继秦王位前,离函谷关最近的是韩国,韩国的东面、北面是魏国,往南是楚国;跨过魏国往北是赵国;赵国东北是燕国、西北是代地

提示:本文共有 23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谈秦说汉(165)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远交近攻”的战略与战术契机的灵活运用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先灭韩国,接着吞灭了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在嬴政继秦王位前,离函谷关最近的是韩国,韩国的东面、北面是魏国,往南是楚国;跨过魏国往北是赵国;赵国东北是燕国、西北是代地。虽说从地图上看起来秦军是先从近的地方占领,但大规模的军队忽北忽南地紧急调动,消耗是相当大的,也为兵家所忌。隔开一个国家去征伐另一个国家,这里除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意图,为什么还要用“跳岛战术”呢?

秦国处于关中,东面是函谷关、西面是大散关、南面是武关、北面萧关。秦国的祖先原为西垂大夫,很早前就定下了东扩之路,所以派军驻守大散关却从没西进之意。北出萧关是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步军从黄土高原绕道,粮草补给是个问题。南出武关是楚国的地盘,楚国是当时实力排行第二的国家,有点难啃。只有东出函谷关最科学的。

从秦孝公开始,秦军东出函谷攻城略地,战果斐然。公元前247年,秦国派大将蒙骜进攻魏国,以雪 “窃符救赵”之耻。魏安釐王无奈,只得迎回客居赵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合纵”五国之军,逐秦将蒙骜的军队缩回函谷关内达5年之久,几百年以来东扩的努力毁于一旦,秦国自是不甘。公元前246年,嬴政继秦王位,又开始了觊觎中原之心。

公元前245年,秦将麃公率军进攻魏国的卷地,斩杀三万人。次年蒙骜率军进攻韩国,夺取了12座城池。又过了一年,蒙骜再次领军进攻魏国,夺取了有诡。接着占领了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13城,打通了秦国联接赵国的通道。这时秦军若兵出函谷关往南是楚国,往东是韩国,往东北是魏国,往北是赵国。面对远方的秦军,燕国、齐国倒是暂时无忧。

公元前241年,中原的大哥楚考烈王牵头,联合楚、韩、魏、赵、卫共五国诸侯,再次组成“合纵”攻秦。请注意,燕、齐两国与秦国因隔着魏、赵、韩三国,所以没有参与,而这时秦国应该已经与燕、齐两国在执行“远交近攻”策略了。联军刚至函谷关下,秦军出击,素不团结的五国联军再次不战而退了,魏国干脆将横亘韩、赵之间的邺城也送给了赵国,自个儿躲在韩国的背后去了。

韩国在黄河以南,属于中原的中心,离秦国最近。嬴政听说韩国的韩非子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学士,很想得到他。于是派军攻打韩国,这出兵的理由多么牵强。虽然韩国一再割地给秦国,韩非子出使秦国也被李斯害死了,但没能阻止秦国吞并韩国的野心。公元前230年,秦国的内史腾率军俘获了韩国的国君韩安,韩国灭亡,秦国在原韩国的土地上设置了颍川郡。

接着,秦将王翦率上地的骑兵从萧关出发,长途奔袭从赵国的北面攻下井陉,杨端和率河内的驻军在南面进攻赵境。再次启用反间计让赵国内部的斩杀了劲敌李牧,撤下赵将司马尚。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陷邯郸,俘虏了赵王迁,赵国灭亡。赵国的公子赵嘉率他的宗族数百人逃往代地,自立为代王,收集残兵与燕国合兵一处,共同驻扎在上谷。

秦国吞灭赵国之后,远在东北的燕国也开始着急起来了。于是燕国的太子丹派荆轲为刺客,进入咸阳刺杀秦王嬴政未遂。秦国派王翦与李信率军队打败了燕国、代国的军队。却诡异的是,没有立即吞并燕国,而是派王翦之子王贲进攻楚国,夺了十多座城后,接着往东进攻魏国。公元前225年,王贲引汴河之水淹魏国都城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

秦将李信跟嬴政吹牛皮,愿率领20万秦军可破楚国,老将王翦却非得要60万大军方可出征。于是李信与蒙骜之子蒙武各领兵10万,分兵两路伐楚,王翦气得差点吐血,写了病退辞职申请。但李信的20万大军让楚军打败了,嬴政暴跳如雷,只得低声下气求王翦再领60万大军出征,不久就斩杀了楚将项燕。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俘虏了楚王芈负刍,楚国灭亡。

秦国吞灭了中原最强大的楚国后,公元222年,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虏了燕国的国君姬喜,燕国灭亡。王贲在回军的路上,率军进攻代地,又俘虏了代王赵嘉。同时,王翦的大军也平定了楚国长江以南的地区,降服了百越的首领,设置了会稽郡。这时,整个中原大地,只剩下齐国孤零零地在东海边上吹海风了。

齐国原本不与秦国相邻,因为东邻大海,物产丰富,加上较长时间未遭受战乱,所以齐王田建在位40多年来,国家相对稳定。因为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与齐国建交,田建天真地认为秦军不会攻击齐国,所以也一直不出兵援助其他被秦军征伐的国家,也不作防御。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突然率军从燕国南下,进入都城临淄,诱降齐王田建,田建终被饿死在共地的松柏之间,齐国灭亡。

从嬴政继秦王位到扫灭六国称皇帝,共用了十年的时间。而除了10年之前由楚国牵头“合纵”多国伐秦后,中原诸国再无团结过。秦国用“远交近攻”策略,以爱惜人才韩非子及韩国与魏国曾经结盟与秦国作对为由,吞灭了韩国,其他国家无动于衷。接着以魏、赵联合打击秦军为由,吞灭了赵、魏两国,其他国家仍然漠然视之,这时还很强大的楚国居然还在搞后宫内斗。

再后来,秦国以燕国太子丹刺杀秦王为由将燕国打残,又马上出兵伐楚,这时除齐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已经没有援救楚国的能力了。秦国消灭楚国之后,燕国也马上被吞灭了,这时的齐国仍以与秦国结盟为由,虽有百万之军,居然城防松弛,不做防备,待秦军进入都城后,不得不投降。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六国之间不团结,给秦国有机可乘,说明秦国的“远交近攻”产生了强大的作用。

秦国先灭韩国,是因为韩国离秦国最近,且韩国的位置四通八达,进可攻,退可守。接着灭赵,赵国是黄河以北战斗力最强的诸侯国,占领了赵国,就可北上燕、代,东进齐、魏两国。再接着假以攻打楚国,其实是进攻魏国,就等于是把强大的楚国与黄河以北的各个诸侯国的联系切断了。然后回过头了,集中所有力量吞并楚国之后,分兵北上吞灭已经没有了战斗力的燕、代,再逼降齐国。整个战术过程假假真真,以强大军队作后盾,让各诸侯国相互间不信任,然后各个击破。

2020/9/10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 是“远交近攻”的战略与战术奇迹的灵活运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刺激战场:灵活运用战术 拒绝守株待兔!

刺激战场:灵活运用战术 拒绝守株待兔!

第一时间,吃鸡,玩家,守株待兔,游戏,敌人,位置,技术,行为,距离,面积,失误,会造成,小伙伴们,跑过去,这种情况下,犹豫不决,中克,不一样,大家好,原因,做法,余地,先机,制高点,几率,全部内容,凡事,地方,坡顶

2011-12-27 #故事阅读

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长方形,周长,小孩,公式,题型,小妞,小孩子,图形,家长,长和,计算出,含义,尺寸,小明,形状,篱笆,长度,封闭图形,我家,例题,字型,应用题,操场,灵活运用,概念,标上,菜园子,解题方法,这道题,提多

2016-06-02 #长篇故事

四象风水需灵活运用:前朱雀后玄武 左青龙右白虎

四象风水需灵活运用:前朱雀后玄武 左青龙右白虎

四象,方位,朱雀,风水,玄武,青龙,白虎,后玄武,左青龙,左东右,古人,右白虎,四方,地图,房屋,朱鸟,前朱雀,上南,原则,方为,概念,灵活运用,背山,南方朱雀,确定方位,运用于,古贤,古祥,古贤村,张为

2014-02-24 #小故事

灵活运用三种数学思想 巧解三角形相关题型

灵活运用三种数学思想 巧解三角形相关题型

三角形,问题,等腰三角形,性质,已知,方程,数学,小结,思想,条件,锐角,钝角,内角,关系,才能,方法,灵活运用,答案,有关,两种情况,等边三角形,转化思想,转化为,通过添加,百家号,周老,比大,程思,大家好,三角

2007-12-08 #故事大全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中 三个国家都是他的灭的!靠的就是这个战术!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中 三个国家都是他的灭的!靠的就是这个战术!

王翦,李牧,秦始皇,楚国,燕军,主力,名将,楚军,赵国,燕都,秦王政,赵军,项燕,优势,兵力,秦军,联军,白起,后发制人,战国时期,俘虏,战争,秦国,百越,赵王,统一,战争中,谋定后动,万大,王贲

2008-07-03 #长篇故事

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寻找线段间的数量关系

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寻找线段间的数量关系

全等三角形,问题,数量关系,直角,学生,线段,图中,三线合一,如下图,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比,垂线,题目,过程,高分,八年级数学,直线上,等腰三角形,灵活运用,伍家岗区,一线,三角形,主体,位置,几何,内容,关系,典型,关键,原则

2011-11-21 #长篇故事

《宝可梦》八代能学魔法火焰的精灵 哪些能够对战灵活运用?

《宝可梦》八代能学魔法火焰的精灵 哪些能够对战灵活运用?

招式,火焰,魔法,布莉,伊布,仙子,宝可梦,沙奈朵,空间,妖精系,环境,火系,灵活运用,属性,方式,严谨性,莉姆,高威,作用,世代,可学,大部分,基础,妖精,少用,时候,技能,情况,巨声,总体

2012-05-18 #故事大全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三 提高孩子们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解题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三 提高孩子们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解题能力

孩子,基本知识,数学,知识点,能力,孩子们,家庭作业,初中,做题,小学,差距,灵活运用,老师,课本,阶段,训练,数学思维,熟练掌握,练一练,上和,卷子,基础,捷径,弄懂,所学,易错,错题,满分,究其原因,规律

2017-01-1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