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了然读好和创作近体诗

时间:2012-06-19

初学者在浏览教科书的同时,如能将此提要也一并作为参考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提示:本文共有 183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7 分钟。

近体诗创作常识提要

了 然

我所归纳的大都是创作方面常识性的东西,具体的书本上都有,这里也仅是把应该注意的方面和自己的理解简单梳理了下,以求与诗友们共鉴共勉,仅此而已。 初学者在浏览教科书的同时,如能将此提要也一并作为参考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表示难易程度:小*……**********大)

1、题目:(*)注意不要“犯题”,即内容中用的有关字句及所表达的意思在文字上不能与所起题目雷同。另外,所起题目一定要直白、明快,让人不假思索一眼就看出你写的是什么。尽管这是非常容易的事,但有的作品光题目就得琢磨老半天,这怎么可能让人有兴趣读下去或读懂正文?

2、平仄:(*****)这个学起来相对别扭些,因此需下点功夫才能熟练把握。这是初学者的第一道关口,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拦路虎。加上有些“半瓶子醋”故弄玄虚,使得多数人望而却步。其实,所谓的这道“坎”,也主要是心理上的,根本的是没有什么动力特别是利益促使自己较这个劲。我认为,如真想学的话,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用不了10分钟就能入门,剩下的就只是长期熟练的事了。

原来我也是这么认识的,待知道了平仄是个什么“玩艺儿”后,不禁哑然失笑,甚或可笑。再者,现时对平仄的把握已迥然于几年前直至古代,比之要容易了许多。创作过程中或作品完成后,诗词是否合仄押韵,网上韵律检测软件很多,如“诗词吾爱”等,既省时省力,又准确方便。再就是,律绝中平仄的1、3、5不论,2、4、6分明,也只是个大概的说法。前者还有许多限制,“不论”只是个相对概念。

3、用韵:(****)一般用平水韵和中华新韵的居多,词大都用词林正韵。我的观点是提倡用中华新韵(要求在标题后加注“新韵”二字)。终归时代语境变了,拘泥于百年前乃至几百年、上千年的语境中,总感觉如同隔世和有太多的不必要。

4、格式:(****)根据起韵(首句第二字)和首句尾韵,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各分平起入韵、平起不入韵、仄起入韵、仄起不入韵4种格式。一般地说,因古人都讲究声韵,故五绝五律起句不入韵、七绝七律起句入韵为正格,反之则为变格。不论什么“格式”,现实语境已无必要较真。这16种模式(实际是4种模式)都有规律可循,不过属于“熟能生巧”类,需要下点功夫。

5、出律:(*)指用韵、平仄、对仗、句数、字数等超出规范的类型。有些作品乍一看挺好,语言也很美,但不符合规范。总之,只要违反上述一项,就不能称其为律诗绝句。

6、跑题:(*)律绝中每句及整篇所表达的意思不能离题。当然也不能散题,亦即散乱不紧凑的意思(就我读过的今人作品而言,多数存在散题现象)。要做到不跑题,尽管难度不是太大,但对于初学者而言,还是容易被忽略的。

7、词句:(****)即遣词用句。(1)格式上,一般地须按2、1句法规范且起句与对句相一致。(2)每一词组必须符合既定规范或查有出处,不能因平仄限制而生拼硬造、随意颠倒,这是常见但又应尽力避免的问题。(3)要凝炼、流畅、词意丰富,生僻及不易懂的字词尽量少用。(4)用词尽量求新,毕竟这是白话文时代。

8、起承转合:(***)律诗4联、绝句4句的写法,原则上应按这4层规范依序布篇,但这也仅是对初学者提供的一个思路而已。具体怎么写可按选题、选景、立意、抒情等要求确定,不一定死磕硬套。

9、景情:(*****)一般地,上半片写景,下半片抒情。律诗第三联或绝句第三句深化写景亦可。切记倒数第二句是答案句。无论怎样,最后一句必须合或收,这是事理、物理或哲理的最终体现,也是是否有诗意诗味的关键句。这点做不好,其它方面再严格再规范,也不算是一篇完整的好作品。

10、对仗:(*****)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颌、颈联)必须是对仗的,首联和尾联及绝句中的上下两联可对可不对。要求是,两句同一位置的字词为对偶句式。除平仄相反外,句子句型和词意范围要相同、句法结构要大体一致。每句中唯一的单字相对,词性必须相同。规范上有工对、宽对、临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之别。内容上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详略)

11、粘对:(***)粗略讲,“对”指句内第2、4、6字和联内上下句第2、4字要平仄相对;“粘”即两联间临句第2、4字要平仄相同。律绝中的尾字,除首联句可对可粘(韵)外,其它字也须相对。失粘、失对为大忌。(详略)

12、合掌:(**)指律绝中对仗的两联除不可出现重字外,出句和对句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许相同或相近。此亦为大忌。

13、拗救:(略)除诗词名家偶用外,如李杜等,但他们也都是有意为之,而非必须为之,以我看99.9%的诗者无必要用或不能用。

14、三仄尾与三平尾:(**)即每句最后连续三字为仄声或平声。此为诗者之大忌。但这主要应是笔下误造成,稍加注意即可。

15、孤平:(**)即韵句中除韵脚字外,其余6字中只有1个字为平声,这与拗救是相联系的。亦为大忌,注意为要。

16、入声:知其意即可。

17、突破与创新:(*******)这是诗词大家和理论家的事。一般诗人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必须要循规蹈矩。否则,99.99%的诗者就会说你不会写诗,易弄巧成拙。

18、和韵:(*)分依韵、次韵(步韵)、 用韵等,即依其诗所押的韵作诗(详略)。

19、同题:(*)即用别人诗题作诗或同一题下作诗若干首。

20、思维:(*****)就是要海阔天空、异想天开,“神经质”但合理想像是也。专业诗人为什么大都有程度不同的神经病?哈哈这也仅是个比喻,不必当真。

21、打造名句:(**********)一篇律绝要有深意和味道,这是评价作品优劣的第一层。纵观所谓古代名家名作,流传至今的也大都止于这一层。第二层是有一句或几句为名句;最高层次是整篇都是名句,亦即句句经典是也。现在能达到第一层的已不多见,何论二、三。作品要想拿得出手,这个方向应该是不会错的。遍览当代诗者的作品,可说是千篇难寻一名句,且不用说意味深长的句子,就是读起来顺溜点的也不多见。

22、诗眼:(********)指关键词或句所达到的高度,这也是诗词创作的最难之一。

23、美感:(*****)一是语言美,二是意境美,三是字词美,四是读起来顺溜,五是易懂。

24、表现手法:(*****)即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采用的辩证表现手法,也称“诗词创作十要素”,包括点染、虚实、疏密、动静、浓淡、雅俗、巧拙、曲直、隐现、离合。有文章专门论述,百度也可下载。(略)

25、个性鲜明:(*******)即诗词风格。譬如毛主席的诗词文章就是一例。

这篇文章是专为入门不久的诗友所写,目的是提醒而非展开详述,以起到创作时各有关方面都要考虑周全的作用。深度研究和弄明白其中的某些概念,可咨询知名专家、查阅专门书籍或上网浏览。这些都是个人创作时的所思所想所悟,不足之处望读者朋友雅正。

怎样才能更好地读懂古体诗

了 然

对于众多的古体诗词爱好者而言,除了曾在课堂上学习过的名人名篇外,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读不懂!即使许多具有普通高校文科学历水平的,也基本如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试着把这个难题给捋一下,看能不能起点作用。若有些许帮助,俺动这番心思也算是没有白费。此前朋友们接触的大都是“雅堂上”如梦似幻的诠释,而这里更多的则是“江湖上”土里吧唧的味道,话虽糙,但理却不粗。万不可拿着萝卜不当干粮,不才可是把家里的老底都抖搂出来了。这也算是一个共产党员做了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抑或是对社会做了点应有的贡献吧,别见笑就好!文章虽略长了些,但关键的也就九个字:读不懂、怎么读、读什么。下面就依序先说:

读不懂——

朋友,古近体诗词的平仄格律您懂吗?您写过诗吗?您有过理论上的探讨或对诗词较过真吗?在此我可负责任的告诉您,这些都无关紧要。看似多余的问其实并不多余,也就是,既然都是文化人,文理同宗,本不应该读不懂诗词的,但为什么会有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呢?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对“古人”的敬畏之心。对古代尤其是千年来文言文语境下的产物——文字高度凝炼严谨的近体诗,读起来之乎者也的如同隔世,这样就无形中在心理上有了障碍,未读先畏是必然的。

再加上那些个格律框框,哇呀,也太那个“高雅”了吧,一看就打“寒颤”,真乃“高处不胜寒”是也,懵然便没了底气。次之是,拘泥于茫然不知所以的“格和律”中解脱不出来,这本是不应该的,但正是这不应该变为了应该,应该的懂也就顺其自然的成为了不懂。这听着像绕口令似的。唉,这么说吧,读古体诗要有一颗平常心,只要形式上的规范不加考虑,就无不懂的道理。

再者,就是所谓专家教授的忽悠。不故弄玄虚好像就显不出他们的能耐似的,这也情有可原,要不他们的“饭碗含金量”就会大大地缩水,这尽管有点不太地道,但人生时艰,理解万岁,就这么着吧!再再是,有些诗本身就晦涩难懂,而且生僻字和用典较多,加上大量非牛非马的所谓“诗”充斥其间,就连创作者都不知所云,朋友们读不懂岂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最后是,不得要领,这点至为关键,下面就重点啦啦这事,也就是从技术层面上怎么读就能读懂的问题。

且慢,现在的文风都是啰哩啰嗦,大环境如此,俺也学着多挣几十个字的稿费玩玩,算是做个广告吧,哈哈。这就是:此前,我在另篇“美文”中专门论述过“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的问题,若能与本文结合起来看,所涉及的“读懂”就更好理解了,有兴趣者可浏览下。那篇文章的侧重点是冲着创作者说的,也就是其作品应该“给人看、使人懂、受众广”,但这也只是俺的一厢情愿罢了,估计没人会听的!对广大读者朋友们而言,毋须管这些,作品本身的问题不应成为问题,只要有办法鉴别就得了。刨除诸类“不好”的作品和本就难懂的好作品之外,下面就是我要说的正常作品如何才能读懂的方法。即是:

怎么读——

以律绝为例。绝句就四句,最好懂,除个别不十分明白的外,多数能懂得基本意思,这也就是大多数非专业人士喜欢绝句不喜欢律诗的原因之一。再者,古诗素来讲究“诗无达诂”,在理解上不可太为较真。五律、七律及排律,可先读题目和首尾两联,把律诗当绝句读。不论中间还有多少联句,都先不要管它,只要抓住头尾(尤其是题目和最后的联句),就是抓住了纲。

待读了“论点”(起)和“结论”(合),也就明白了一首诗想说什么和表达什么了。然后再读中间的铺垫和述理部分(承、转),以进一步品味给出的结论的合理性,加深对整首诗辩证关系的理解,这就行了。业外读者不用管它格律平仄什么的合不合规矩,创作手法是不是严谨科学,只要读起来顺溜就行。尤其是对那些文字功底不是很深,对诗词没有研究的朋友,这点更为重要。进一步讲,只要抓住了以下三点,“读不懂”的问题就解决了。

一是读题目。这是解读古体诗词的首要因素。许多作品不读题目根本就无法读懂,而这也恰恰是许多朋友所忽略的。譬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标题本身就告诉了我们所写的事件。陆游的《书愤》,标题则告诉我们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即愤懑之情。愤懑为何?对比诗中的“世事艰”和“塞上长城空自许”可知,乃是国土沦陷,朝廷偏安一隅,而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自己抗金御敌、收复失地的壮志难酬。

杜甫的《蜀相》,标题不仅表明诗人瞻仰的对象是诸葛亮,而且也表明该诗在题材上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种: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昔盛今衰,感慨岁月瞬息变幻,借古讽今、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渴望建功立业等。联系尾联即知,这首诗表面是对诸葛亮的惋惜,其实也夹杂着对自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叹。

对于那些运用了隐喻手法的诗,标题更为关键。如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如果只读正文,还真以为是新婚妻子要去拜见公婆,精心梳洗化妆之后问丈夫:“我画的眉毛颜色深浅,与现时流行的式样合不合?”只有深味标题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首比体诗。诗人以“闺意”隐喻,用诗向张籍询问自己的考试情况,征求他的意见。再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标题“观书有感”也是理解诗的结构或思想内容的切入口。如若无视标题,还以为只是写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呢?一联系标题才知道表现的是读书后豁然开朗的心头畅快、清澈、活泼的感觉。

不过,有的朋友可能要问,如果上述逻辑成立的话,那么,许多无题诗应作何解释?哈哈,现代人写的所谓“无题诗”大多本可有题的,之所以称为“无题”,依我看,这应该是没有中心思想、内容不着边际的“乱侃诗”吧?需说明的是,“无题”诗并非真的无题,而是“无题胜有题”,也就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示主旨之故。这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和执着的追求等,“无题”本身就是最恰当的题目。

譬如古代无题诗代表人物李商隐,现代无题诗代表人物叶千华等。如还不明白,我举一首大家都熟悉的唐代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一首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

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诗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

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所以,诗和所有形式的文体是一样的,题目就是主旨,只有读懂了题目,才可明白一首诗的大概。尤其是对惜字如金的古体诗而言,忽视题目,怎么可能读懂正文?!真正意义上的无题诗,“无题”就是最好的题目,万不可把无题诗真的当作“无题”哟!

二是读尾联(句)。也就是读正文“主意”。绝句往往有一个特点:前两句或三句写景状物或叙事,后两句或末句抒情或议论。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 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一二句写诗人登楼所见的月下景色,第三句写声,末句写情,抒发了征人思念家乡及亲人的感情,这即是主意所在。又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二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三四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

这两句作者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这也正是这首诗的主意所在。盛唐“七绝圣手”王昌龄《从军行》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前两句描写当时西北边境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后两句直接抒情,尤其是末句以口号式的誓言,道出了本诗的主意,把戍边将士们不畏艰苦,杀敌卫国的意志和豪情充分的表现出来了。律诗前两联写景叙事,后两联议论抒情的特点更见明显。

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首联写远望之景,颔联写祠堂内的景物。颈联议论,追述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尾联生发感想,表达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其中也暗含了对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以实现的苦痛。这首诗的主意即是表达对诸葛亮的景仰和惋惜之情。

这个主意尽管从写景议论中都可见出,但尾联表现得更明显。另首《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首联叙登楼,颔联写登楼所见洞庭景观,颈联叙个人景况,尾联抒爱国之情。诗人在生活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心中所想的仍是国运的艰难,甚至为之流涕,这种境况下的爱国感情尤显得难能可贵。这首诗的主意也是从尾联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初唐四杰”之一的文诗大家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首联起兴,以蝉声引出客思。颔联和尾联是比,既咏蝉,也自喻,意思表达的都比较含蓄。直到尾联,诗人才不顾一切地将满腔忠愤一泻而出:没有人相信你居高饮洁的纯正,又有谁肯替我表白这耿耿心迹。

诗人高洁的品质不为世人所了解,反而被诬下狱,只有蝉能理解自己,为自己高歌。洞悉了近体诗这种特点,在读懂了题目主旨后,可重点关注尾句或尾联,从中参透主意。

三是读注释。这是破解难点必须要考虑的。如:介绍写作背景,以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以示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以示写作风格,从中可揣摩出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的评价,以示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等。

读懂近体诗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从题材入手解读、抓诗眼或其他关键词句、从题干获得启示等等,但我觉得,上述三点应该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各位,读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鉴别的过程。不懂得诗词所要求的诗意诗味或孬好,所谓读懂就是一句空话。

读什么——

有的人把诗的优劣划分为三个等级,以我看称三个类别更合适一些。所谓诗意诗味,在一首诗中体现的无非就是它的状物、状事和状理三种情况,能够言近旨远、发人深思的应该就是好诗。南宋诗人包恢曾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情: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当然,“理趣美”在诗词名篇中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这自不待言。这里说的所谓“理趣”,是指诗中用巧妙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把“理”形象化、诗意化,使之趣味盎然,从而让受众在诗情感染下不知不觉地得到“理”的启迪。而在这种诗情感染中释放出的艺术表现力、亲和力和说服力,我们称之为诗的“理趣美”或“哲理美”。

各位朋友读诗,鉴别其优劣或有无诗意诗味,主要的就是上述提到的三方面。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当代诗人杨逸明先生总结出来的“金字塔”理论我是持保留态度的,即把诗的境界从低到高、从下到上分成三个层面:最下一层为“技术层面”;中间为“艺术层面”;最高部分是“哲理层面”。也就是说,诗的上乘之作,必然是由“情”的汽化而凝成“理”的结晶,即具有“理趣美”。但我认为这只是表现手法和形式上的差异,而不是判断优劣的标准。因这三个类别对于不同的读者而言,诠释上都不可能是那么泾渭分明的。

下面,我们看一看这三首同题《四季》诗:(1)“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晋·顾恺之)“(2)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北宋汪洙编《神童诗》)“(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无门和尚)都应该算得上是好诗,也分别写出了四季的特点,色彩鲜明,令人陶醉。

“技术”、“艺术”两个层面都很圆满。当然,只有第三首,在写景的基础上,即景抒怀,强调人生应该乐观,恬淡豁达,实现了艺术对生活的超越,富有理趣。但很难说哪首最好,“文无第一”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我们鉴别一首诗是不是成功的作品,只要看它是否表达出了“物理、事理或哲理”就可。反之,不成功的作品,读得懂与读不懂也没什么区别。

其实咱也不是固执己见之人,就以杨副会长说的哲理层面的诗为例多啰嗦几句,以助朋友们读诗、鉴诗时参考。有人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其实,人更是“理智”的动物。这一点正是人类从生物界分离出来而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本所在。那些富有“理趣美”的哲理诗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就是一首诗应体现的“哲理美”意义之所在。

其创作的艺术手法是多方面的,无必要细说,仅点点题以助理解。窃以为至关重要的也就两点:

一是小中见大。这其实不光是个手法问题,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审美法则,即现代美学所谓“个别表现一般,有限显示无限”。亦即中国古代诗家说的“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唐·刘禹锡语)。这是完全符合辩证法的:“大”与“小”是对立统一的。只小不大,则细碎猥琐,风格卑弱;相反,只大不小,则又流于空泛、粗疏。所以老子《道德经》中倡言“为大于其细”。哲理诗作者最懂得“小中见大”的道理。他们往往抓住世间小小的事物,从中生发深湛的哲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唐代崔道融的绝句《鸡》:“买得晨鸡共鸡语,时常不用等闲鸣。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报晓鸡虽然每到天亮总会啼叫(既已天亮,鸡不啼叫,人亦知之),但真正需要啼叫的只是深山月黑风雨夜。这时晦明难辨,报晓鸡啼叫一声,人们才会明白:暗夜即将结束,曙光立马降临。

这样报晓才起到应有的作用。诗作选材细小,语气平和,采用“与鸡共语”的幻想形式,巧妙而委婉地表明了一种哲思:“一般例行公事总觉于事无补,满足特殊需要才是雪中送炭。”不管作者主观意图如何,“形象大于思想”,作为读者,我们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自然而然会感悟到上述道理,并且进而觉得它是对“官样文章”、“形式主义”的一种揶揄和否定。

同样是写鸡,清代袁枚的《鸡》则具有更深的意蕴:“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自佳,不可使鸡知。”此诗着眼于“鸡”与“主人”关系上构思立意,表层意义很浅显:主人“养鸡纵鸡食”,但并非对鸡的优待,其目的很明确:“鸡肥乃烹之”。自然,这一目的却“不可使鸡知”。可见“主人计自佳”。语含讽刺,“佳”也者,实为“阴险毒辣”的代名词。袁枚认为,“咏物诗若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他强调咏物诗不能单纯为某物写照而应寄寓某种深意,力求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

反复吟咏,觉得《鸡》中这种“主人”与“鸡”的关系会使人悟出一种人生哲理,从中窥见封建社会中君与臣、主与奴之间欺骗与被欺骗、利用与被利用的险恶关系。就中也积淀了诗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与教训,真可谓“意深词浅,思苦言甘。”

1930年代诗人刘大白读到此诗,赞叹声中进一步开掘《鸡》的社会内涵:“一切资本家豢养劳动者、男性豢养女性、军阀豢养兵士……的阶级豢养的背景,都被这几句诗道破了,不料旧诗中竟有这样的象征文字。”细小题材,简短文字、蕴蓄着深厚的社会内容。不能不惊服于诗人思想之深邃和笔力的劲健。

二是反常合道。这是宋朝一代词宗苏轼提出的诗学主张。他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何谓“反常合道”,说得通俗点,就是以违背常识的意象,表述合情合理的内涵。从哲学眼光看,“反常”就是矛盾对立;“合道”就是和谐统一。“对立统一”、“相反相成”本是世间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这一规律运用在艺术领域就是“艺术辩证法”,而“反常合道”正是艺术辩证法的体现。用接受美学眼光审视,“反常”就是受众在阅读中的“出人意料之外”,“合道”则是阅读后的“又在情理之中”。

是的,“反常合道”合乎诗人的性灵,合乎大自然的灵气,合乎受众的情感逻辑。它在感情上取信受众,取悦受众,给受众远非常态所能获得的美感震撼力。试看唐代杜荀鹤的《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诗人漫步风景奇丽的安徽泾溪,无意流连光景,却着意宣示一个发人深思的事情:泾溪上游怪石险礁水流湍急,倒是一年到头没听说出过事故;相反,下游平流无险,却时常据说有人沉沦丧生。乍一听来,甚觉“反常”;反复思忖,又觉得并不奇怪。因为诗人在诗中就给出了答案:这是由于“人兢慎”。就是由于当事人处于险境中而能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这样自可转危为安。这样看来,又非常“合道”。

这一事实充分显示出一种哲理:人与自然斗争,人的一方是决定因素。人在处事中一旦能做到“兢慎”(兢兢业业宛如战备状态)就能最大限度激发潜能,从而战而战之。中外历史上以弱胜强、小国打败大国都是适例。《泾溪》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启示人们:生命的长河中难有“平流”,而是随处可以遇到险境。

只要我们时时“兢慎”,遇险不惊,便不会“倾覆”和“沉沦”;相反,定能稳操胜券,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再如诗坛泰斗臧克家的新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也应是“反常合道”成功的典范。类似富含哲理、发人深思的诗,是三类中的一类,状物与状事道理也是一样,只是艺术手法和落脚点不同罢了。只要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诗(即诗的本质),就没有读不懂的道理。

综上,要读懂古体诗并不难,难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读不懂,除已述几个原因外,特别重要的是当今社会古体诗“功用”方面的弱化,没有动力促使您读懂,仅作为消遣品而悠哉然也。这恐怕就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态,与其若然,倒不如一杯酒、一盏茶、一支烟、一顿肯德基来得痛快!真想读懂,只要了解了为什么读不懂(高中甚或初中文化程度就可),能不能读懂题目(应都不在话下)和诗这一文体的特性,岂有不懂的道理?啊?!

诗以趣为主

了 然

《钓趣》立足于一个“趣”字。遣词用句多采白描手法,通俗易懂,语出自然,平而有趣,淡而有味。一首诗好不好,不仅要看它合不合规矩,还要看它有无趣味。以味而论,明万历时期大文学家、诗评家袁宏道认为趣味尤其重要。他说:“夫诗以趣为主。”他的话应该是有些份量的。这句话影响到明末清初的戏剧家黄周星,他更肯定地说:“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而可感人者。”戏剧界自然更加重视语言的感人效果。

诗趣之分,清雍乾年间散文大家,人称诗词书画“四绝”的史震林在《华阳散稿》中分为理、事、情、景四趣。按他的说法:“理有理趣,事有事趣,情有情趣,景有景趣。”他对趣的解释是:“趣者,生气灵机之谓也。”

理趣。理是道,是规范;趣是趋向,是兴味。理趣是理和趣的结合,熔道理兴味于一炉。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钱钟书说:“唐人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说出了唐宋诗风的不同。“盛唐诸人唯在兴趣”,不主张抽象地说理布道。宋代尚理之风盛行,以诗说理多起来。

优秀的文化总会影响到继承者们。宋人在尚理的同时,也努力使诗通过一些具体的形象发掘哲理,寓理于具象之中,珠联璧合。北宋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云:“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寓理于登塔,说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能不为假象迷惑,能透过表象看清本质。寓教于乐,见具象,见兴味,给人启迪。

事趣。是人们从千变万化的事物中引发的审美愉悦。叙事诗多多,能写出其中事趣者,唐代“诗魔”白居易尤见高明。他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酒是新酿的酒,酒香扑鼻,炉火已烧得通红,屋内暖暖的。此情此景,想来就令人口馋,生出酣饮的念头。

何况天色已晚,一场暮雪就要飘洒下来了,除了围炉对酒还有什么更适合消度这欲雪的黄昏呢?请朋友喝酒这件事,人们会经常遇到。这首劝酒诗,简简单单,妙趣横生。

情趣。这个说来比较复杂,它既包括诗人个人的审美取向,又包括诗人要表达的情感,还包括使读者得到的特定审美感受。唐代诗人令狐楚有《年少行》:“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前两句写将士们戎装出征的勇武形象,引出后两句冲腾着爱国主义情怀的豪迈心曲。其情入骨,其趣荡人心扉,引人热血沸腾。他是写的一腔豪情,以豪情的兴味感人。

东晋书圣王羲之之子、书诗名气亦颇大的王献之,有《桃叶歌》:“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以桃叶的口吻抒写桃叶对王献之热爱她的感激之情,说桃树绿叶红花互相映带,那轻盈娇艳的体态,微微摇动,婀娜多姿。接着说百花盛开的春天,焕发着光彩的花儿数也数不清,可是郎君唯独喜爱我这朵桃花,其情是多么令我感动啊!

景趣。清末民国前期著名学者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境界。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唯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

景是自然的,景趣则是诗人发现并以妙笔勾画出来的。元人叶颙有《晚步》诗:“偶随芳草踏斜晖,石径云深翠滴衣。两袖天风明月上,杖头挑得树阴归。”前两句写景,颇见功力。“翠滴”二字,尤见可喜。翠而能滴,应该看上去那翠色已经十足的水灵,仿佛碰一碰那翠色就会流下来。接下来写两袖天风,一肩明月,结句一个“挑”字,提炼出一担美好的景趣。

不懂李白又何妨

了 然

本月初我写的小文《近体诗词创新浅析》,引发了多个相关人士的议论。这里,我就以他们提到的李白其人及作品《静夜思》为例,简要分析一下近体诗词所谓的“高深、玄妙”和创作上的起承转合问题,看是不是像时下许多问题一样,是某些人有意将简单问题给忽悠复杂了?!

首先捋一下李白其人。和众多历史人物一样,有关“伟大的李同志”的传说浩如烟海,但估计也就是那不到一千首的诗词作品大多是真的。在众多专家学者眼里,李同志是完美无缺的“男神”,以致谁要是说半个不字,那就像挖了他们的祖坟一样。后人敬仰李同志,更多的在于该同志的作品,而不是其它。

据传,李白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宗室,为东宫太子李建成一脉,也就是说还没出生就成了在逃犯。诞生地是四川绵阳、甘肃天水还是吉尔吉斯坦碎叶城?墓葬地是安徽、四川、湖北?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反正都是今人在争名夺利,不必较真。

公认的除作品外,也就是能喝酒、朋友圈质量还可以、挺能吃苦(在逃犯都有这长处,哈哈)这几项。因家庭出身原因,李同志既想当官又想笑傲江湖,且一生乐此不疲。譬如求职当官,走的不是按部就班考公务员这条路子,而是和当今自命不凡的多数臭知识分子一样,采取递交求职信的办法,自荐内容也多有不实造假之处。虽瞒天过海通过走后门弄了个一官半职,又在朝廷诗奉玄宗两年,终因不谙政道,加上那桀骜不群的性格,争夺相位不成又逢安史之乱跟错了人,61岁便枕酒一命呜呼了。

不过,从交友这个角度来说,李同志人品还是不错的,心胸也算开阔。如大都知道的《赠王伦》这首诗,写的是唐天宝年间,安徽泾县当地村里的一“名士”王伦,听王维朋友说大诗人李同志在临县叔父家,随发请帖写上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来这儿看看还是不错的。谁都知道李同志是见景见酒就不要命的主,便欣然前往。去后方知,桃花是潭水的名字,根本就没有桃花;万家是酒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可见这王哥们也并不是个厚道之人。即便如此,李同志也只是哈哈一笑,临走时还给来送行的王哥写了这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当时还处盛世,收藏这诗这字,我估计怎么着也得折合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吧,要不王哥哪来那么多钱随后买了个县令过了过瘾呢?从这点看,李同志的人品、胸怀还是没得说的。

但该同志既想做官又要逍遥自在的矛盾心理、倒赘入婿养成的那种别样性格、无规失矩的人生观、嗜酒如命的情态等,道理上应不能算是“伟大的优点吧”?但是,连这些都成了专家学者乐道的事,这怎会使人心服?最让人不顺眼的是某些人从自身利益出发,拿着“伟大”的李同志的伟大作品编故事、吓唬人,这是最不应该的。其作品质量是明摆着的,不懂李白又何妨?!

《静夜思》这首小诗,就如其它978首一样,诗肯定是好诗,但也不至于都编上个故事吧?而且这些故事90%以上缺乏原始文字记载,多是百余年后文人墨客凭想象杜撰的。况且,李同志那个时代信息闭塞的很,细节的东西记载的很少,本人又没留下自传,外人怎么可能知道远处客乡的他,是在杭州旅馆里因想家而作?

其实,专家学者大可不必把这些虚假故事,也当作作品的一部分大加渲染,借势欺人,以我看没任何必要。时下许多人的作品比之也并不逊色,但只因没编上个动人的“故事”,所以无良专家们就不让这些作品“好起来”,即使李白同志活在当下,估计也成不了大家。目前近体诗面临的颓态,这恐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觉得,李同志的诗好就好在一般人都读得懂,无意于工而无不工,构思巧妙但不复杂。问题是,为什么现代人做不到呢?原因恐怕就在为师者、为尊者和为贵者身上。上述已及,《静夜思》共4句,每句5字,全篇20字。其它不论,这里咱就让距今已1300年的李同志亲自就构思方面的起承转合说几句,看是不是简单通俗的很!

李白同志说,不光是诗词,凡文体写作都有个顺序,就是提出问题,回答分析问题,最后是结论或打算,这些都是共性的。写文章和做事情一样,都得有构思点题、缓冲铺垫、冲刺高潮、结论结局几个步骤,这在诗词创作上叫起、承、转、合。绝句就是4句,所以顺序对应上就这4个字。起句是提出问题,不可太深、太宽、太涩、太抽象,而应明快、直接、简单、具体。开头很重要,如果让读者一头雾水,下面的戏就很难唱了。

接下来就是承,也就是铺垫,按起句提出的问题,该说什么就可以说了。说归说,但也要循序渐进,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否则,后面的主戏反成序曲了,因这不是对对联。第3句转,就是要回答问题了。前边提出问题,又经过了分析解释,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吗!那么应该转些什么东东呢?转的就是情感,就是寄托,就是需要,就是希望。

写诗不是猜谜语,不能光给出谜面,只把别人的胃口吊起来完事,转就是把谜底亮出来,而且是必须的。最后一句是合,也就是结尾。虎头蛇尾不行,有头无尾更不行。写文章也好,做事情也好,总得有个结束。结束写什么?一是总结前边的问题,二是警示并启发未来。

我之所以借李同志之口代我说上面的话,是因为咱处于弱势,逼的。好啦,前边铺垫了这么多,这首小诗就没必要作过多解释了吧?经过这千把年,臭专家们叠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什么言已尽而意无穷啦,等等等等,都见鬼去吧,纯粹是扯淡,忽悠傻瓜呢?关子卖了,也该切切题了,请读者看仔细了:起句“窗(床)前明月光”,没别的意思,李同志就是要告诉你,这说的不是烛光灯光火光,也不是大海的月光,

更不是森林里的月光,而是窗(床)前的月光。一个是窗(床)前,一个是月光,就这么直接简单。专家们想得很多,但这不是李同志想的,李同志就想了这么多,我敢肯定(具体是不是在院子里的板凳上赏月,还是醉后倚栏初醒时分,这与整个意境并无大关)。承句“疑是地上霜”,有的人可能要问,明明是月光啊,怎么又成霜了,而且还怀疑,这不是神经病么?当然这李同志什么都明白,但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实在是太高了!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李同志就是要怀疑一下,怎么了?爱咋地咋地,让你们猜去吧!转句“举头望明月”,就是要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和疑问。

但李同志实在是太可爱萌萌哒了,自己提出问题,连傻子都明白的事又提出疑问,现在答案该给出了吧?!出人意料的是李同志只抬起头来看了看月亮,进一步确认了是光不是霜、且是月亮的光。这不是糟蹋人、忽悠人嘛?让人心里这个不痛快啊,实在太不痛快了!合句“低头思故乡”,哇塞!怪不得折腾来折腾去,先拿着光当霜,再确认一下是光不是霜,到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想家了,而且确实是想家了!要的就是人人想家时这不着调的心态,要的就是个不痛快。想家的人儿有这种感受的,给李白同志点个赞吧!!!

李同志这首小诗,从遣字上,小学生都认得;从理解上,学历高低皆能,且纯凭个人感受就可;写作手法上,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最关键的,是对所谓专家的高深莫测理论判了死刑。哈哈!其实,李同志是不屑于写绝句的,要写,按该同志自己的说法,就是必须篇篇经典。

某大学教授写的“李白《静夜思》新解”,洋洋洒洒近二万字,文章从李同志出身写起,包括四次婚姻、求职供职、出行交友、成诗原因、写作技巧、自我感受、名人评价、文学价值等,待我耐心看完后,直接的感觉是,我的妈呀,这就是咱们的后辈接受的教育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中国古诗素来讲究“诗无达诂”,没有必要太过较真。本文专对“李白《静夜思》新解”而来,欢迎不同见解者的批判。(马林)

近体诗创新浅析(学术)

了 然

〔引言〕我对诗词的爱好始自初高中学生时期。记得高一暑假期间布置的语文作业,其中一道题是关于写诗的,老师给判了个“甲+”。动力来源于此,更多的困惑也由此而生。

一偶然机会与中国诗词协会某专家级诗人邂逅,聊天时谈到诗词创作话题,他问我如今写近体诗有什么用处,我说除了显摆以外,可能就只有“陶冶情操”了吧?他哈哈一笑:“相当准确,仅此而已”!我结合他谈的要点,最近又较系统地浏览和研究了历代诗韵沿革史包括《切韵》《唐韵》《广韵》《平水韵》《中原音韵》《词林正韵》《中华新韵》《现代诗韵》等等,并经多次聆听专家授课、上网参与诗友论坛,明白了许多此前未知的东西。

随之便有了这篇“砸锅文”:当代近体诗创作内容应是什么?近体诗的写作形式何去何从?旧体诗的前景在哪儿?回想自己整个与诗共舞路程,现在的结论和体会就是,诗这玩意儿,没它少不了什么,也影响不了什么。而一旦与其结缘,就会徒增烦恼,且无助解决任何问题。下面,我就试着简要分析一下旧体诗词目前的创新情况和功用前景,看这一文学载体在当代是不是该寿终正寝了。

一、旧体诗创作内容与时代脱节问题

这主要指的是内容已不适应形式,目前还看不到前景在哪里。一句话,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基本上是写给自己看的,是用来自娱自乐的。除此之外,自己一概不知还有什么功用。

古典诗词之美,最根本的是天人合一,凝炼典雅,朴实敦厚,含蓄委婉,诗体与内容是高度和谐的。旧体诗的文言文体式,对于白话文的现代人来说,是很难合拍的。风花雪月,品茗斗酒,幽径古寺,宫妃隐士等,是旧体诗的主角。而肯德基,优惠券,驱逐舰,萨达姆等新词,如何入韵?如何平仄?白话文、普通话、外来语、英文缩写等怎么适应?这些都是旧体无法解决的。

近百年来的近体诗创作,革新上虽也有许多尝试,但就大面来看,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稍为像样的还是那些脱离时代的仿古类作品,但这又怎能和流传今日的古人同类名作比肩?而作为旧体“新”诗,因脱离了固有的语境,格律虽工,也只不过是徒具形式而已,远不如现代人写的杂体诗、打油诗、顺口溜来得生动活泼。

譬如潍坊邢乐信先生写的“人生就像电话,不知哪头先挂。说走人就走了,好好珍惜当下”等作品,就比格律诗的时代感和现实功用要强得多。就目前来看,旧体诗的现实功用还找不到一丝乐观迹象,起码至今没看到将金正恩、手表、核试验、电话电脑、大众汽车等新词写入旧体诗成功的作品。

创作手法上的独巧性和高度凝炼的文字,构成了旧体诗“美”的内核,但这也正是现代人所最无能为力的。就是说,在写景、状物、述志、言情时采用的点染、虚实、疏密、动静、浓淡、雅俗、巧拙、曲直、隐现、离合等辩证思维过程中的遣词用句,这与当下语境、白话文及生活节奏、对外交流等,在功用上是格格不入的。譬如最让人诟病的用典,浅显的还稍好些,但绝大多数应是生僻或较为生僻的。

一篇56字的七律,即便中等用典量也得有三、五处,占据主要文字的1/5强,否则就缺少了它应有的信息量,诗味诗意在表现上就很受影响。这也正是现代“快餐文化”所不容的。譬如我写的这首小诗《题友人荔枝花开摄作》“忽见贵妃颜,犹疑醉梦间。千年天不老,万世绝尘寰”,如果不了解杨贵妃其人以及“闭月羞花”、“一骥绝尘”,“贵妃醉酒”等典故,就很难准确理解这首诗的遣词用句和含义。为什么说当代人写诗是给自己看的,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可想,除了神经病,有谁是为了给自己看而创作的呢?

总的说,隋唐以来流传千年的近体诗,其形成与发展是与文言文的语境及语法结构相结合、相联系的,这与白话文及普通话的当代如同云泥。仅从内容上看,旧体诗的颓败是必然的,当属不治之症。衰于现代,应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创作形式的创新问题

既然内容不适应旧的体式,那么格律诗词的创作形式可不可以改变呢?对此我是持否定态度的。这因为:

一是制高点的占有问题。主要指的是主观上不想改变原有的定式,这更多的存在于上层有主导权的群体。一些老学者老教授和绝大部分专家编辑顾问等,因对旧体诗情有独钟,研究也比较透彻,加之这些人心胸大都比较狭隘,考虑时代、大众、功用等问题少,善用至高无上的权威衡量一切,使诗者不能越雷池一步。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私心作祟,也就是饭碗问题;另方面是对传统的维护。

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是当前体式创新在主观方面的最大障碍。其实,这类占有制高点的权威,尽管99%的没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作品,然而照样以诗人自称。这个我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如北大、山东、华南等大学的几个专家教授,某全国知名诗刊杂志的编审等,不仅其作品研读过,也上过他们的课。这些人中有的只会评头品足,有的只会照本宣科,有的甚至连起码的格律都不懂,但他们都身居要职,言必称“专家”,这样的人当道,其创新变革的难度可想而知。

二是创新无招。内容决定形式,形式适应内容,削足适履的变革创新大都以“夹生饭”收场。千年来形成的格律结构或者框架,我认为是专为文言文打造的模式,韵律在各朝代的些许变化也因语境使然。近百年来不乏大师级的创新人物,如毛主席、鲁迅、郭沫若等等,对此都无可奈何,何况当下那些自命不凡的所谓创新大师,哪个能比得了他们?毛主席曾说过,格律诗对现代人是一种束缚,既不易学,又难以做到大众化,年轻人还是以学习新体诗为好。

这说明他老人家对于古体格律形式在当今的应用,也没有更好的招数来改变它,只能“无奈”地提倡新诗。这里有一孤证:主席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在韵律语法上突破了原来的词牌定式,就被胡适等所谓的大师骂了个八开,其实胡本人也仅是中等偏下的诗词水平。由此说到题外的京剧,这和旧体诗词变革应属同类:文革时期的样板戏,本来是时代创新的经典,这在业内和大众眼里都是相当成功的。但后因政治符号和旧势力操控而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40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国粹再无经典例证。可见,诗词形式的创新是何等的艰难?尤其在时下逐利加浮躁的社会,突破与创新已几无可能。具体的如:

格律平仄的革新。大部分人觉得格律平仄难学,难是难点,但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就如上述所及,这种体式结构是专为文言文和古代语境打造的,现在的白话文和普通话以及新词汇与旧体诗规范是极不和谐的。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始,近30年来历次所谓的革新研讨会成果,每每如雾里看花,哼的也大都是“葬花吟”或“咏叹调”,几无建树可言。比如韵律、声律方面的《中华新韵》,句式、联律方面的自由变体,“舍筏登岸”比喻的新法则等,目前看还都是不成熟或蹩脚的,一概无助改变格律诗总体上的颓势。旧体格律诗如何适应当代,出路几何?特别是功用方面,以我的判断,这应该还是个世纪难题。

关于使用《中华新韵》问题。我在另篇文章中已有专门论述,就目前看,采用新韵应是大势所趋。千年来,韵律的变化大都是与语境变化密切相关的。最早成书的应该是隋代的《切韵》,及至宋人编成的《广韵》,但唐宋时运用最广的,应是宋人王文郁归纳编成而盛于金元的《平水韵》,后虽几经改良,如《中原音韵》、《礼部韵略》、《洪武正韵》、《词林正韵》、《佩文韵府》等,其影响也都比不上《平水韵》。但这些韵律书,在实质上都无根本的区别,只是在韵部及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等方面作了某些调整,仅此而已。这自不比细讲。

《中华新韵》根据现在的普通话语境和书面文学语音体系作了较大幅度的变动,学用起来比之其它要容易许多,在某种意义上,《新韵》取代旧韵应是不可逆转的。但这也只是就韵说韵,而对于旧体诗这一载体在当代的功用,却并未有根本的改善。即便如此,推行《新韵》其前景也不容乐观。主要阻力还是来自前面提到的制高点上的那些“权威”。《新韵》颁发都20年了,一边《新韵》唱着“春天里的故事”,一边《平水韵》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这弱势的《新韵》怎会斗得过强势的《平水韵》?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平台上,推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怎不让人扼腕?!

三、近体诗的前景问题

如上所述,通过理顺古典诗词脉络可知,近体诗千年的发展繁荣,是语境和文体的特殊产物,也可说是时代的产物。这里对于语境的变化,可以在声韵方面作些调整,但相对讲这应是次要的,如各时期的《韵书》,不论怎样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充其量也不过是量的变化,《新韵》也是如此。但文体从文言文(即文和言分离)到白话文(即文和言一致)是跨越式的、质的改变。现代人谁还会拿着“之乎者也”当盘菜?这也就是自新文化运动百年来,再无诗词大家可与唐宋及后几代诗词大家比肩的原因,仅有的也就是千古圣人毛主席一人而已。

综上我认为,今人写古体诗可以在圈子里“臭美”、把玩,但根本不可能载道。结论是:(1)旧体诗已行将就木,不可能再起死回生。(2)所谓的专家、学者、爱好者、创作者、读者据称有千万余众,特别是全国几十万创作者抑或程度不同的“神经病患者”,当知道了所谓的当代人的近体诗词作品是什么玩意儿,望而却步也就只是个时间概念了。(3)有点闲功夫的,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还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仅限于大体明白,以别让“专家”、“诗人”忽悠了为限。(4)对于门坎上有创作冲动但陷其不深的朋友,我的建议是该罢手的就罢手吧,万不可浪费了自己这短暂的年华。(*)哈哈哈……笑对当下旧体诗坛。聪明的诗友团结起来去忽悠别人吧,费力不讨好、花钱雇读者的营生太没劲了?!

(马 林编)

文章及图片均转自网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了然读好和创作近体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白为什么写诗能够张口就来——“古体诗”与“近体诗”

李白为什么写诗能够张口就来——“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杜甫,格律,李白,古体诗,格律诗,平仄,汉语拼音,中国,四声,对仗,创作,内容,强迫症,时候,音律,骈文,写法,声调,基础,态度,格式,诗文,颔联,首尾,非常困难,语不惊人死不休,平音,好的,还可以

2011-08-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诗歌,曹植,李白,古体诗,唐诗,古诗,传统,律诗,格律,现代诗,禅师,诗歌创作,近体诗,曹丕,有一天,句数,字数,对仗,平仄,时期,绝句,铁棒,创作,影响,宋诗,曹操,白居易,高深,七言律诗,乐府诗

2020-06-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诗歌,曹植,李白,古体诗,唐诗,古诗,传统,律诗,格律,现代诗,禅师,诗歌创作,近体诗,曹丕,有一天,句数,字数,对仗,平仄,时期,绝句,铁棒,创作,影响,宋诗,曹操,白居易,高深,七言律诗,乐府诗

2020-07-15 #故事大全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诗歌,曹植,李白,古体诗,唐诗,古诗,传统,律诗,格律,现代诗,禅师,诗歌创作,近体诗,曹丕,有一天,句数,字数,对仗,平仄,时期,绝句,铁棒,创作,影响,宋诗,曹操,白居易,高深,七言律诗,乐府诗

2008-05-26 #故事阅读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诗歌,曹植,李白,古体诗,唐诗,古诗,传统,律诗,格律,现代诗,禅师,诗歌创作,近体诗,曹丕,有一天,句数,字数,对仗,平仄,时期,绝句,铁棒,创作,影响,宋诗,曹操,白居易,高深,七言律诗,乐府诗

2014-01-07 #小故事

坏人的好和好人的坏

坏人的好和好人的坏

麦人,小说,幸子,发展,好人,坏人,情节,思维,卷首,欲望,极尽,杀人不见血,目的,结局,角色,问题,这种人,中理,石本,藤田,一生,丈夫,下场,人们,两件事,个人,亲属,事情,也要去,人生

2014-10-28 #故事大全

妇好和武丁的经典爱情故事

妇好和武丁的经典爱情故事

武丁,妇好,公主,妻子,生活中,奴隶,故事,好的,商王,军事,历史,君主,奴隶主,国势,地位,才俊,才能,政治,时候,百姓,身份,部落,领地,经典爱情,中得,任君,傅说,和公,武治,乡里人

2020-09-15 #经典故事

汉字是世界最美的文字 古诗词是在最美的文字上面开出的最美花朵

汉字是世界最美的文字 古诗词是在最美的文字上面开出的最美花朵

诗词,律诗,近体诗,古体诗,绝句,创作,古典诗词,创作者,问题,中国古典,古诗词,古诗,现代人,对仗,格律,格律诗,诗体,古体,排律,蒋捷,仄韵,今人,声韵,才能,文化,文字,汉文,系统,规矩,诗歌

2019-03-1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