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经过以及有哪些影响

时间:2012-06-22

可是,张骞出使西域,一直走到大月氏国,可说是已经走到黄河的源头以外很远很远了,哪见到什么黄河源头的如此高度的昆仑山呢?这就是司马迁的实证精神的

提示:本文共有 28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司马迁在郎中任内,很可能曾经向张骞讨教过地理问题,因此他在《大宛列传》中指出:《禹本纪》(司马迁写《史记》所依据的古籍之)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并且说昆仑山高度两千五百多里。可是,张骞出使西域,一直走到大月氏国,可说是已经走到黄河的源头以外很远很远了,哪见到什么黄河源头的如此高度的昆仑山呢?

这就是司马迁的实证精神的表现:凡是书上讲述的,都必须经过实地的考察,才能证实其真伪。张骞当年带回的情报,可能由张骞口述,司马迁笔录,从而司马迁在《史记》的《大宛列传》中对西域各国作了最早的简要的记述。司马迁写道:“大宛位于匈奴的西南方向,汉朝的正西边,离汉朝大约一万里的地方。那里的风俗都是定居,耕田,种稻麦。有葡萄酒,出产良马,马出汗有血,原先是天马的遗种。

有城郭房屋住家,所属的城邑大小有七十多城,百姓有数十万。大宛的武器是弓、矛,人们骑马射箭。大宛的北面是康居,西面是大月氏,西南即是大夏,东北即是鸟孙。按:《史记》中记载的大宛,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的费尔干纳盆地,王都名叫贵山城,以产汗血马闻名。唐朝高僧玄奘取经时到过此地,他称该国为沛捍国。

司马迁写道:“乌孙位于大宛东北方向约两千里的地方,是一个人民不定居的国家,从事游牧,与匈奴的风俗相同,战士有好几万,勇敢善战。该国原来服侍匈奴,到强盛以后,就撤回其在匈奴的人质,不再朝拜匈奴了。按:《史记》中记载的乌孙,在今天的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王都名叫赤谷城,汉武帝曾两次以宗室的女儿嫁给乌孙王。司马迁写道:“康居位于大宛西北约两干里的地方,是一个人民不定居的国家,与月氏的风俗习惯大都相同。有战士八九万人。这个国家和大宛相邻,弱小,南边服侍月氏,东边服侍匈奴氏。

按:《史记》中记载的康居国,东邻乌孙,西达奄蔡,南面与大月和大宛相邻,弱小,接壤,东南临近大宛,位置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王都名叫卑阗城。东汉时,粟戈、奄蔡等小国均臣服康居,南北朝时,康居成为白匈奴的属国。康居人属于战国史书中的塞族,西洋史称其为萨凯族。有一支康居人南迁印度,被称作释迦族,佛祖释迦牟尼就出自这个部族。

释迦牟尼的意义为释迦族的圣人。司马迁写道:“奄蔡位于康居西北方向约两千里,是个人民不定居的国家。其风俗习惯与康居大体相同,有战士十多万。其国濒临一片大水域,漫无边际,那大概就是叫做北海(今里海)。按:《史记》中记载的奄蔡国,东汉时称阿兰聊国,三国时称阿兰国。该国民众约分布在咸海至里海一带,从事农耕和畜牧,其手工艺品具有很高水平。

东汉时附属康居国。后来其民众有一部分西迁至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公元四世纪后半叶(约370年),因受欧洲匈奴人压迫和驱赶,其民众继续西迁,和其他蛮族进入文明世界,即今意大利地区的罗马帝国,并且在著名的罗马统帅埃提乌斯的领导下,与其他民族一起在今天法国的卡塔隆平原上抗击欧洲匈奴。司马迁写道:“大月氏位于大宛的西面二三千里,北面即是康居,是个人民不定居的国家,人民随着牲畜转移迁徙,与匈奴的风俗习惯相同。

战士有一二十万。从前大月氏强盛,看不起匈奴。匈奴的冒顿单于即位后,打败了月氏,到匈奴老上单于时,就杀了月氏王,把他的头骨做了饮酒器皿。起初,月氏住在祁连、敦煌一带,到被匈奴打败后,就远远离开了那里,经过大宛,往西打败了大夏并且统治了他们……”。按: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历史文献还多次提到大月氏:大月氏的都城大约位于今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以西之巴尔赫。该国后来成为虔信的佛教的国家。

东汉明帝时,曾派郎中蔡愔等西行,从大月氏国请来高僧,并用一匹白马驮了佛经和佛像,回到东汉首都洛阳,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佛寺一白马寺,该寺至今犹存。公元前184年,印度孔雀王朝覆灭了,北印度长期出现混乱局面。大月氏人乘机向南侵入印度,在印度西北建立贵霜王国。公元320年(东晋元帝大兴三年),中印度的发多王朝兴起,赶走了大月氏人。

公元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高僧玄奘前往印度取经,中途经过大月氏国旧地,当时改名叫缚喝罗国,国内有不少佛教圣地。司马迁写道:“安息位于大月氏西边大约几干里。它的风俗习惯于定居,耕种田地,种水稻和麦子,产葡萄酒。它的国都的规模如同大宛一样,所管辖的大小城镇有好几百个,土地方圆好几千里,为周边最大的国家。

有专门买卖物品的都市,人们为做买卖用车和船装载货物,有的运到旁国甚至几干里远的地方。他们以银子作为货币,货币铸造得像他们的国王的面貌。国王一死便更换货币,模仿新王面貌铸造。他们在皮革上以横行笔画作为文字记载。安息的西边是条支,北面有奄蔡、黎轩国”。按:《史记》中记载的安息,即西方人写的世界史中的帕提亚(Parthia)。这是亚洲西部的古国。本来是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位于伊朗高原的东北部。

后来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隶属亚历山大帝国和塞琉西王国。公元前249年一前247年独立,国王阿萨息斯一世(ArsacesⅠ)建立阿萨息斯王朝。公元前二世纪后半叶,也就是张骞赴西域地区时,安息的领土包括全部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成为西亚大国,最初建都尼萨,后来西迁至埃克巴坦那和忒息丰。公元前一世纪到二世纪,安息是罗马帝国和中国贸易的必经之地,也就是丝绸之路的中转站。

公元97年(东汉和帝永元九年),汉朝的西域都护班超派遣外交官甘英出使罗马帝国,走到安息西边国境地中海之滨,害怕海路危险而折返。安息国势强盛时,西面与罗马帝国抗衡,并且曾人侵印度。司马迁写道:“条支国在安息西面数千里的地方,靠临西而(指地46|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毒的故事中海)。热潮湿。耕田,种稻。出产大鸟,卵像能那么大。百姓很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国征服统治着他们,作为外围国。

一条支国人于玩吞刀、吐火、居人等魔术。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居住按:《史记》中记载的条支国,在安息国的西边,其中心部分濒临在那里,但没有看见过。”近人认为,条支国即西方人写的世界史中的塞琉西王国,是马其顿波斯湾,在今天的伊拉克国境内。的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塞琉古一世(SeleukosI)于公元前312年建立的,最初领土很广大,占有西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东达伊朗高原的地区。

都城有两个: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亚(Seleukia)和奥伦特河畔的安条克。公元前3世纪中叶,其境内的大夏和安息相继独立,塞琉西王国版图缩小。但安提奥克三世在位时(前223年一前187年),再度扩张。

公元前190年(西汉惠帝五年),塞琉西王国被罗马帝国击败,此后国势逐渐衰落,仅仅占有叙利亚一带。张骞出使西域时该国正处于这种衰落局面,所以司马迁记述道:“临西海”(濒临地中海),“安息役属之”(已经沦为安息的属国)。公元前64年(西汉宣帝元康二年),塞琉西王国被罗马帝国灭掉以上是根据今人的研究对《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述的西域各国的简要解释。可见汉朝人对西域(中亚)和西亚的地理和人文情况已有相当的认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经过以及有哪些影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为何匈奴不杀他?原因很简单!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为何匈奴不杀他?原因很简单!

匈奴,张骞,匈奴人,汉武帝,武帝,张骞出使西域,原因,文化,故事,西域,是怎么,最关键,单力薄,大开,有才,在西,公举,中学,丝绸,人为,事件,亲人,事情,人才,人们,价值,俘虏,决心,军力,再加

2013-04-16 #故事大全

张骞出使西域13年无音讯 汉武帝为何没继续派遣使者?原因有2个

张骞出使西域13年无音讯 汉武帝为何没继续派遣使者?原因有2个

汉武帝,匈奴,张骞,月氏,张骞出使西域,使者,原因,杳无音讯,实力,西域,帝第,路大,队伍,汉武,河西走廊,消息,窦太后,部落,进攻,卫青,路大军,向西,世界,名字,乌孙,主张,军官,势力范围,勇士,博望侯

2011-05-14 #故事大全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为了开通丝绸之路吗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为了开通丝绸之路吗

张骞,大月氏,匈奴,汉武帝,西域,匈奴人,大汉,国王,青年人,张骞出使西域,后世,有一次,抗匈奴,新地方,新感,抓住了,中国,人们,中央政府,乌孙国,人才,代表,原因,使命,办法,功绩,历朝历代,听闻,国门,国家

2014-04-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汉武帝为何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

汉武帝为何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

张骞,匈奴,西域,大月氏,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河西,大汉,羌族,影响,作用,战马,梦想,老祖宗,产物,兄弟,古诗词,大宛,时间,权力,盟友,英雄,诗词,发展,军臣单于,这件事,异域风情,衣食无忧,丝绸,乌孙

2009-01-13 #短篇故事

张骞自荐出使西域 历时十余载 丰硕成果影响甚远

张骞自荐出使西域 历时十余载 丰硕成果影响甚远

张骞,西域,匈奴,汉武帝,中亚,人们,中原,中国,史书,欧洲,特产,道路,影响,一行人,跋山涉水,力一,使者,和西,异域风情,都会,一腔热血,丝路,个人得失,交通,人才,伎俩,任务,伙伴关系,军事,公元

2009-12-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汉武大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最终打通丝绸之路 影响至今!

汉武大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最终打通丝绸之路 影响至今!

匈奴,张骞,西域,汉武帝,大月氏,功劳,地图,文化,时候,河西走廊,长安,却没有,浩浩荡荡,单于,封张骞,强汉,霍去病,可的,和西,家和,促进了,外交,东西,中郎将,事情,军队,内心,关系,卓识,发动战争

2010-02-01 #经典故事

影响中国的历史人物之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什么?

影响中国的历史人物之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什么?

张骞,良马,马踏飞燕,天马,河西走廊,西域,丝绸,中国,汉武帝,文明,文化,经济,交流,创作,和西,中亚,中原,人们,作用,匈奴,无名氏,物品,甘肃,艺术家,路线,造型,中国古代,传播到,各个国家,于长安

2013-03-10 #故事大全

不是诗人却对文坛影响巨大 张骞这趟西域出使值了

不是诗人却对文坛影响巨大 张骞这趟西域出使值了

张骞,西域,如果没有,武判官,时候,诗人,诗词,西边,楼兰,罗马,葡萄,距离,长安,黄沙,万里之遥,向东,封宝,岑参,武则天,王翰,王昌龄,胡瓶落,黄璐,都护,向西,建城,西秋,走吧,雪满天,饮客

2013-10-1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