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孩子撒谎成习惯?爸妈先别着急打骂 找到正确解决方式才是关键

时间:2012-06-25

面对这个问题,有些爸妈选择放任不管,觉得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变好

提示:本文共有 20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小聆的妈妈

许多父母正在面对着同一个烦恼,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就会出现撒谎成习惯的现象。

面对这个问题,有些爸妈选择放任不管,觉得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变好。而有些父母却非常担忧,甚至会打骂孩子,要求孩子必须改正。其实这两种应对方式都不妥当,真正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对症下药。

王女士的女儿今年四岁了,随着九月开学季的到来,也恢复了幼儿园生活。女儿入园也很顺利,并没有出现之前担忧的焦虑现象。王女士因此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觉得自由的空气果然香甜了几分,也开始准备创业开始自己的生活规划。

早出晚归的王女士对于女儿的关注自然少了几分,虽然有些疑虑,孩子每晚都在游乐玩耍,怎么不写作业了呢。

询问女儿后,得知是老师没有布置,王女士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不料没过几天,老师就主动联系了王女士,原来每天都有作业布置,而女儿开学这几天以来从没完成过。老师询问,女儿就说妈妈太忙,没空辅导自己。

王女士对女儿的撒谎行为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小家伙怎么如此“厉害”,小小年纪还会两头欺骗。同时也伴随着深深的焦虑,担忧撒谎成了习惯,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有碍女儿今后的成长。

孩子习惯说谎将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1.得不到他人信任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存在年龄局限,很难把谎言说的圆满,幼稚的言语很容易就会被拆穿。而孩子的谎言被戳破后,很难再次得到他人的信任,将会成为社交的“黑户”,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

2.欺骗自我感受

当孩子习惯了谎言带来的愉悦,自然也就会常常使用拙劣的谎言欺骗他人,同时也欺骗自我感受。然而谎言终究是建立在虚无之上,孩子获得的愉悦也并不踏实。一旦美梦碎裂,习惯自我欺骗的孩子,往往无法承担情绪的崩溃,变得一蹶不振。

3.喜欢走捷径

习惯撒谎的孩子,在撒谎的过程中可以轻易发现谎言带来的暂时利益,因此就会养成喜欢走捷径的习惯。失去了面对困难时的恒心和韧劲,贪图捷径带来的快感。而捷径则会让孩子变得目光短浅,看不到长远利益,变得鼠目寸光,不能真正获得成功。

孩子的习惯性说谎,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极为深远,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家长发现孩子的撒谎行为,万万不能放纵不理,任由孩子陷入谎言的虚无之中。而是应该理智的询问孩子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孩子说谎的原因通常有哪些?

1.分不清真实和幻想

幼儿正处于想象力极为发达,天马行空的想法常常出人意料。但是由于年龄的局限,孩子无法明确分清真实和幻想的区别,容易把两者混为一谈。

所以很多时候幼儿嘴里的谎言,其实是他们眼中的“事实”。孩子并没有主动说谎,只是因为分不清真实幻想而出现了表达偏差。

2.害怕承担责任

孩子的说谎行为常常伴随着逃避责任,有时候孩子犯了错误,不敢让父母知晓,害怕父母责骂自己。这种恐惧的心理导致孩子害怕承担责任,所以通过说谎来进行逃避,希望能够瞒过父母,可以不用面对后果。

3.模仿父母的说谎行为

孩子的说谎行为,有很大可能是源于对父母的模仿。有些父母在亲子教育中比较随意,没有在孩子面前规范自身,把错误的示范带给了孩子。时常在孩子面前说谎骗人,因此导致孩子认为说谎也没什么不对,甚至觉得说谎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很多情况下,孩子说谎并不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是在没有明确概念的状态下,无意出现说谎的现象。家长需要做的,正是要分辨孩子的行为原因,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化解。这样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说谎问题,带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家长面对孩子的说谎,应该如何应对?

1.平心静气询问原因

首先,家长应该用理智的态度询问孩子说谎的原因。不要急于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也不要急着打骂,而是要保持平心静气。

了解判断孩子的说谎行为是源于无意中的表达,还是刻意想要隐瞒,搞清楚孩子说谎背后的真正目的,才能帮助孩子纠正不当行为。

2.帮助孩子共同面对问题

了解原因之后,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共同面对问题。如果是由于分不清现实幻想之分,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动画片等手段,帮助孩子明辨是非,让孩子增强对身边事物的认知。

若是孩子源于逃避的心理,不想承担责任,则是要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所在,引导孩子解决根本问题,才能避免孩子继续说谎。

3.讲清楚道理,给予说真话的勇气

最后,家长需要和孩子讲清楚道理,让孩子明白说谎是不正确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告知孩子诚信是与人交往的基础和底线。

另外,家长需要毫不吝啬的和孩子表达自己的无条件接纳,告诉孩子无论他犯下什么错误,只要勇敢的说真话,父母就愿意和孩子共同面对,不会责骂他。

爱默生认为:“编造谎言的人,撒的每一次谎不只是自杀行为,而且还是对人类社会健康的伤害。”

由此可见,孩子如若养成了撒谎的习惯,贪图谎言捷径带来的便利,带来的后果并不仅仅是伤害自己的人生,同样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负面的体验。

家长在亲子教育中,面对孩子的谎言需要保持情绪的平稳,了解谎言背后的原因,和孩子共同面对问题所在。帮助孩子纠正撒谎的行为,避免谎言带来的危害,让孩子拥有明确的规则认知,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

你的孩子有撒谎行为吗?你是如何应对的?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撒谎成习惯?爸妈先别着急打骂 找到正确解决方式才是关键”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孩子总咬指甲怎么办?家长先别急着打骂 找到原因是关键

孩子总咬指甲怎么办?家长先别急着打骂 找到原因是关键

孩子,指甲,咬指甲,习惯,家长,原因,强迫症,方式,牙齿,儿童,情况,指甲钳,症状,注意力,疾病,身体,会导致,会影响,先了解,慢慢地,及时发现,紧张不安,东西会,不良习惯,偏差,倒刺,剪刀,压力,口腔,口水

2013-12-09 #故事阅读

抓住春季孩子身高增长关键期 矮个子爸妈也能养出高个子孩子

抓住春季孩子身高增长关键期 矮个子爸妈也能养出高个子孩子

孩子,运动,身高,给孩子,钙元素,维生素,每天至少,让孩子,奶制品,蛋白,高峰,孩子长,平衡膳食,基础,生理,脂肪,食物,鸡蛋,爸妈,下肢,家长,时候,机会,水平,生长发育,过程,钙质,需要量,鱼肉,不可缺少

2013-08-13 #经典故事

一线医护人员每人可获6000元补助 网友:现在先别谈钱

一线医护人员每人可获6000元补助 网友:现在先别谈钱

疫情,网友,物资,一线,人员,时期,黄冈,防控,医护人员,严重不足,情感,医疗,医疗卫生,医院,口罩,奖赏,家人,市长,干部,湖北省,补助,黄冈市,奖励,角度讲,最关键,父母子女,杨云彦,副省长,信息,乡村

2016-08-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儿童亲子游戏!父母们和孩子常玩这些关键时刻救命的小游戏吧~

儿童亲子游戏!父母们和孩子常玩这些关键时刻救命的小游戏吧~

孩子,玩法,理由,爸妈,提问,方法,电线,问题,游戏,电话,爸爸妈妈,贝乐,爸妈们,消防员,儿童,办法,剪刀,案件,烟花,电话号码,红绿灯,记忆,误触,不在家,可以帮助,孩子们,让孩子,周左,海娜,黄颜

2017-11-06 #故事会

讲故事新方法 宝宝讲爸妈听

讲故事新方法 宝宝讲爸妈听

孩子,讲故事,故事,过程,语言,给别人,听者,大众,小时候,家长,长辈,思维,文章,教益,管道,能力,训练方法,讲者,给孩子,让孩子,本图,向家,共性,人类,一体,主旨,人文,亲子,价值观,关键词

2020-07-20 #故事会

爸妈讲故事需要注意的要点

爸妈讲故事需要注意的要点

故事,孩子,幼儿,家长,讲故事,内容,图画,环境,语言,发展,地方,态度,想像力,情节,注意力,结尾,马来,让孩子,还应该,在讲,前应,主动性,作用,充分发挥,儿童心理,促进作用,关键,创造力,单靠,右手

2020-09-18 #故事大全

《孩子 先别急着吃棉花糖》读后感

《孩子 先别急着吃棉花糖》读后感

棉花糖,诱惑,答案,珍妮弗,女儿,妈妈,父亲,先别,动力,内心,孩子,拦路虎,时间,数学,我想到,乔纳森,好朋友,事业成功,书堆,极具,人生,力量,光芒,勇气,叛逆,哲理,基石,女孩,妙药,支点

2020-08-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孩子 先别急着吃棉花糖》读后感

《孩子 先别急着吃棉花糖》读后感

棉花糖,孩子,珍妮弗,诱惑,乔纳森,先别,人生,女儿,故事,实验,这本书,张金,洪亮,好朋友,斯坦福大学,都会,事业成功,一生,七彩,会管,人际关系,单指,动力,合理安排,声音,基石,学历,妙药,小学生,家境

2020-07-3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