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十六计:第四计 以逸待劳。

时间:2012-06-30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希望大家喜欢。用兵打仗。一是斗智,二是斗力。两军交锋,力量相当。固然是以斗志为主。但力量相差太

提示:本文共有 11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希望大家喜欢。

用兵打仗。一是斗智,二是斗力。两军交锋,力量相当。固然是以斗志为主。但力量相差太大。甚至力量悬殊。那就更需要以质取胜了。然而以智取胜关键还在于力上做文章。因为打仗毕竟是一种力的较量,要通过用智削弱敌方的力量增强发挥以方的力量,才有取胜的把握。中国古代军事家总结了无数的实战经验,概括出以逸待劳之计,就是解决这个力的转化的有效方法。

以逸待劳这个成语出自孙子军争篇。“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意思就是以我方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以我方的平静来对待敌人的哗乱。总之就是想办法搞的敌人长途跋涉疲于奔命,以自己的从容修整来对待敌人的精疲力尽。以自己的足衣足食,来对待敌人的弹尽粮绝。这样必然能够战胜敌人。

以逸待劳说的是在敌我双方决战中,我方依靠有利地形,处于从容休整、足衣足食足食的安逸地位,做好一切防御准备,养精蓄锐,等待长途跋涉而来,寻找决战的敌方,弄的敌方疲劳沮丧,我方从而转守为攻。战胜敌人。

以逸待劳之计,有三种含义。

一。养精蓄锐。足够的兵力是歼敌的必要条件。在自己的兵力尚不足以击败敌人时,要尽量避免与敌直接交战,再退守中扩充力量,一旦抓住有利时机应勇追击。

二、疲敌劳敌。在敌人力量比较强大,气势比较凶猛之时,为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应采取诱敌深入。疲敌劳敌的战术使敌人体力疲惫,士气低落,在后发制人一举破敌。

三、等待时机。时机不成熟,要善于等待时机可以采取退避三舍,虚于应付,故意拖延的办法与敌人巧妙周旋。时机一到转守为攻一股作气消灭敌人。时机不成熟不动如山月,时机已到,动如狡兔。

使用此策略时,必须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把自己和对方的环境与意图,以及双方的实力探查清楚。机敏的随时随地注意事态的变化。时机尚未成熟时要稳如泰山,时机一到立即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对方迅速取胜。也就是说让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的方法,关键是掌握主动权。伺机而动,用简单控制复杂,以不变应万变。

这也就如同孙子在虚实篇中所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要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也就是要掌握主动权。主动权就是战时军队的自由权,军队如果失去了主动权,而陷入被动就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不可避免的走向失败。

以逸待劳的技巧运用得当,在军事上可以以弱胜强,以寡击众。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先做好充分准备。沉着应付外界的干扰,无论什么事都可运用此策略。为人处事的原则不同,做事是今天的事今天做,效率越快越好。做人,尤其是处理一个复杂的人事问题,就要拖延一下,待各方面都冷静下来,再处理则更为稳妥。拖并不是怯懦,也不是卸责,而是一种手段是静观事物的变化,以做最后的决定。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十六计:第四计 以逸待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的故事

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的故事

陆逊,刘备,吴军,吴国,一带,山地,锐气,居高临下,关羽,万大,孙权命,大都督,东下,故事,举兵,以少胜多,兵法,兵家,兵疲意阻,地位,大乱,将领,形势,山林,战争史,战例,战线,长江上游,进击,正盛

2018-07-22 #短篇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案例系列之以逸待劳

三十六计经典案例系列之以逸待劳

敌人,要领,敌方,局面,关键在于,以不变应万变,进攻,不一定,创造战机,掌握主动权,要努力,理解为,以逸待劳,待机而动

2020-08-22 #故事会

三国中的三十六计——第四计 以逸待劳

三国中的三十六计——第四计 以逸待劳

刘备,夏侯渊,汉中,曹操,魏军,进攻,西川,张鲁,张飞,张郃,马超,陈兰,黄忠,老将黄忠,以逸待劳,一面,地形,山路,成都,意图,战局,道路,计策,阳平,西川之,于定军,区的,向蜀汉,夏侯坚,姜维

2008-01-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第四计「以逸待劳」!

「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第四计「以逸待劳」!

日军,俄军,敌人,对方,主动权,军舰,堵口,情场,沉船,计划,影响,以逸待劳,毛泽东,在商,小行,中心,代号,变弱,优势,任务,作战方案,位置,先派,堵死,实力,弱点,探照灯,方式,有生力量,方法

2017-12-24 #小故事

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的典故跟寓意

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的典故跟寓意

鲁庄公,曹刿,齐军,刘备,以逸待劳,士气,战车,陆逊,三十六计,地位,的士,发动攻击,夷陵之战,万大,关羽,大大增加,帅军,马追,鲁庄,车前,那一天,一带,语源,中华民族,成书,兵书,以少胜多,以不变应万变,关键在于,典型

2020-10-02 #故事大全

三十六计之“胜战计”——借刀杀人与以逸待劳

三十六计之“胜战计”——借刀杀人与以逸待劳

冯异,隗嚣,敌人,刘秀,力量,范仲淹,借刀杀人,以逸待劳,三十六计,典故,原文,友方,命令,来源,消息,经略,西夏,部将,释义,招讨使,仲淹,任军,冯异传,恩相,汪廷讷,甘军,赵元昊,大破,时采,商业

2016-04-19 #小故事

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 凡事做好准备 从容应对困难

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 凡事做好准备 从容应对困难

敌人,以逸待劳,对方,陆逊,战斗,军队,孙子兵法,魏国,做好准备,战争,事情,优势,士气,孙子,时候,刘备,关羽,孙膑,生活中,都会,三十六计,从容应对,力量,原理,后世,大军,思想,战地,战场,状态

2018-04-23 #故事大全

三十六计的来历

三十六计的来历

敌人,冯异,以逸待劳,意志,孔明,魏延,信念,敌军,刘秀,阴在阳,养精蓄锐,瞒天过海,借刀杀人,比喻,以佚待劳,佚名,名言,方法,目的,盟友,红楼梦,周则意,李世民,朱熹,杨仪,薛仁贵,隗器,马岱,人的手,以饱待饥

2020-06-1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