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山东冠县那些历史上的名人!

时间:2012-06-30

1936年考入山东第六专署小学教员训练班,次年结业后在张庄小学任教师

提示:本文共有 43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冠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冠县小城故事专门为大家整理了冠县历史文化名人,让我们一起向为冠县发展作出牺牲的革命前辈致敬,向为冠县人文历史作出贡献的文化名人致敬!

冠县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们!

这里选取的是代表人物,向英雄们致敬!

王西原

号称“东边一只虎”(1920—1997)

▲王西原画像

王西原(1920—1997),兰沃乡石家寨人。1936年考入山东第六专署小学教员训练班,次年结业后在张庄小学任教师。1937年底参加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五支队,曾到濮县与日军作战。后回冠县参加教员工作队,组建抗日组织。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相继任中共冠县第六区区委书记、第十一区区长。1942年9月,任冠县独立营营长。1945年率冠县县大队部分兵力编入八路军新八旅24团,任2营营长。1951年1月,任解放军炮兵司令部科长。1952年5月,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科长、处长。1955年回国,任解放军炮兵某师师长。1959年,调中央军委炮兵司令部参加炮兵战斗条例的编写和有关学术研究工作。1964年5月,任武昌炮兵学校校长。1978年1月,任宣化炮兵指挥学院院长。

梁文焕

英雄区长(1910—1980)

▲梁文焕画像

梁文焕(1910—1980),字建章,冠县高三里庄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卖牛当地自买枪支马匹参加抗日游击队。1938年后,历任冠县农民互助会游击队长、第二区抗日游击队队长、卫河支队中队长、第一区区长、区委书记。抗日战争期间,梁文焕号称“梁文焕,围城转,白天不见夜里欢。”曾在敌人鼻子底下巧夺据点。他率队在县城周围神出鬼没地同日伪斗争,打伏击、拔据点,镇压汉奸,仅1940年就参与战斗61次,使日伪军闻风丧胆。1945年8月后,任中共永智县和中共冠县县委委员、武委会主任、县大队长。1946年,作为民兵营长率冠县民兵营参加聊博战役。1947年10月任冠县县长。1948年2月,调河北省邱县,先后任武装部长、县委副书记。1950年7月后,任中共曲周县委副书记、书记,鸡泽县委书记,中共邯郸地委常委、统战部长、党校校长、行署顾问等职。其间忘我工作,谦虚诚恳,始终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1980年1月病逝。

孙立民

铮铮铁骨

▲孙立民事迹简介

孙立民,又名孙长山、孙长信,崇文街道办事处唐寺村人,1914年6月出生。1933年夏,考入冠县师范讲习所。期间,经老师建议改名孙立民,取“民无信不立”之意。1939年6月,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冠北游击大队,历任文书、一连一排排长。1940年3月底,冠北游击大队和原冠县游击二营合编为冠县游击营,遂任一连连长。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任游击营营长。当月,游击营全部升级到军分区基干团,任该团一营营长。1941年6月,军分区派其回到冠县,再任独立营营长。9月底,到冀鲁豫军区受训三个月。1942年9月24日,带领独立营于9月25日晚转移到白塔集,驻在北街。一区队也随独立营到白塔集,驻在西街。9月26日,日军数十人带领伪军4个中队300多人,突然向白塔集发动袭击,孙立民带领部队英勇作战,不幸受伤被捕。当晚,敌人将他送往临清日军司令部。在敌人的酷刑面前,他始终英勇不屈,大义凛然。在遭受日军五天五夜的残酷折磨后被杀害,年仅28岁。10月10日军分区司令员赵健民和冠县抗日政府在城南耿楼村为他召开了追悼会。

沙延孝

回族好儿男(1914—1940)

▲沙延孝

沙延孝,回族,1915年出生,梁堂镇申阎村人。9岁入小学,因家庭贫苦,不得不半工半读。14岁考入冠县一高。九一八事变后,同赵健民、王维群等进步青年,积极发动和组织同学走上街头,宣传抗日。1932年高小毕业后,考入寿张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1934年初,经赵健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到济宁受训,历时1年。1937年3月被分配到馆陶房儿寨乡农学校担任教务主任。不久,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决定,与宋秋潭、王晋亭等三人组成中共馆陶县特别支部,任宣传委员。1937年12月,冠县境内石洪典领导的绿林武装“北杆”被范筑先收编为第五支队,历任五支队党总支委员、第一团政治处主任。5、6月间,五支队在阳谷、寿张整训期间被范筑先授予中校军衔。1939年11月15日,日军攻陷聊城,范筑先壮烈殉国,原辖各支队相继分化。五支队撤回冠县后,被编入九师先遣纵队第二团,沙延孝转入地方工作。1940年春,任筑先纵队第三营教导员,赵健民为营长。5月,筑先纵队和先遣纵队合编为八路军新八旅二十二团第三营。同年10月上旬,二十二团转战河北省曲周、永年一带。10月7日,驻扎在曲周县城东南20华里的大连寨村的二营突遭日军袭击,沙延孝和赵健民率领三营前往增援。激战中,他沉着机智,鼓舞士气,协助赵健民指挥郎队打退敌人多次正面进攻。后在追歼敌人途中被枪弹击中,壮烈牺牲。

英雄群体六十二烈士

悲壮的历史

▲六十二烈士之墓

六十二烈士之墓位于东古城镇后田庄村东南100米。后田庄村处于山东省与河北省的交界处,在抗战时期战略地位非常重要。1938年,这里就成立了党支部,组织了11人的小游击队,名叫“东临支队”,不久,游击队发展到100多人,改名“长迩支队",1939年编入卫河支队,1940年初编为八路军先遣纵队一团三营十连,1940年2月7日,十连奉命开往南宫,参加打击顽军石友三部的战斗。经过13天激战之后,十连乘胜追击时,与来自河北省邯郸的3000余名日军遭遇。日军将十连战士包围在馆陶县赵官寨村的一座民楼内。全连62位战士在教导员孙树声、连长王德林指挥下与日伪军血战一天一夜,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歼敌百余名。凶残的敌入调用飞机轰炸并纵火焚楼。22日,十连战士仅剩16人。在弹尽粮绝,又无外援的情况下,战士们砸烂枪支,跳楼自焚,壮烈殉国。62位战士殉难的消息传开后,《新华日报》发表了歌颂英雄的文章,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也给予了表彰。由于当时处在战乱时期,暂时将战士的遣体在当地埋葬。1946年,人民政府重修了坟茔,将62位烈士的忠骨由赵官寨移葬至十连的诞生地东古城镇后田庄村。原南第七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于笑虹亲自撰写碑文,记述了这次战斗的始末。

冠县四大历史文化名人!

武训

千古奇丐

▲武训先生

武训(1838—1896年),冠县柳林镇武庄人。因家中排行第七,人称武七,后改名武训。武训终身行乞办学,身边不留分文,为群众办学的先驱者,著名平民教育家,受到朝廷的表扬。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让穷苦孩子读书。20岁时当了乞丐,吃尽人间苦,受尽人间罪。30岁时,在馆陶、堂邑、临清3县置地300余亩。1888年在柳林镇建起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1890年,在馆陶县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杨二庄义塾。1896年,又在临清县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御史巷义塾。1896年4月23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享年五十九岁。

孟子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

盂子(约公元前372年一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杰出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据史料记载:孟子周游列国途经冠县,行至今张平村时,有个叫景春的人与其辩论,辩题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孟子止车而立,侃侃而谈,留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千古名言。东汉时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字平子),在事发地张平村“筑台、构亭、勒石”,此亭命名“晓春亭”,取晓谕景春之意。因是张平子所建,故亭子所在地命名为“张平子村”,后省略为“张平村”。附近村庄的命名也深深地打下了孟子的印记,例如:因“护送者千家”而命名的“千家店”(后演变为“店子”村);因“止车而立,晓谕景春”而命名止立村(后演变为直隶村);因其教化景春而命名的“化春”(后演变为“化村”“小化村”)等。晓春亭古迹名扬九州,1992年深圳市计划建设“中华名胜微缩景观园”,其中就包括冠县的晓春亭。

冉子

▲冉子

冉子(前522-?),名雍,字仲弓,春秋末年鲁国人,世居“菏泽之阳”茶固坡(今菏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冉贤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因为人敦厚、气度宽宏,以德行著称,讲究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论语》记其名与字11次,尊冉雍为孔子四大德行之弟子【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公元前479年,孔子死后,冉雍游学列国,传播圣道。晚年,来到冠氏邑讲授为人之道,他奔走于冠县北部乡村,施教于贫民之中,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早出晚归、日夜辛劳,积劳成疾,卒于王段村。按照当时“不择地亦不择时”的风俗,葬于冠县万善乡高王段村。县城北部部分村庄的名字,与冉子有很多渊源。例如:马寨:冉子来冠县讲学时,停马打餐的地方,故名“马站”,后以谐音改村名为马。前、后马固:冉子讲学时,病重于此,全身麻木,故取名“麻木”,后以音变为马固。高王段:冉子在此讲学时,至此病重断气,村因名“亡断”,因高姓居多,名“高亡断”,后演变成高王段。孝子哭:冉子来冠讲学病逝,服孝者至此皆哭,故名孝子哭。元坊:冉子来冠讲学行至王段一带,从人问他那里(指今元坊)是什么地方?冉子答:远方。故村名“远方”,后演变为元坊。冠县是冉子讲学的地方,也是冉子的卒葬地,为纪念冉子的贤德,润泽社风民俗,县委县政府将北环路改名为冉子路,建设了冉海水库,重修冉子祠,列入旅游发展规划。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诗人、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和历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金亡之后,元好问被掳至聊城。公元1235年,被冠氏县(冠县)县令赵天锡救助到冠县安家。主要活动有诗文创作、搜集资料准备修史、编辑金朝诗词、出游。公元1239年秋离开冠县,回到山西忻州故里。居冠4年,共写诗93首、词24首、文14篇,直接涉及冠县人物、事件、景物的作品占大半。其中,《赵氏先生茔碑记》、《冠氏赵庄赋杏花》等诗文,被编入《冠县志》。

元好问及一大批亡金著名文人学士寓居冠氏,在他们风范学识的熏陶浸润下,崇文之心,向学之志自然会被激发,直接影响了冠氏以后几百年的人文历史。崇文重学之风气,代代不绝,传承至今。

附:冠氏赵庄赋杏花两首(七绝)

一树生红锦不如,乳儿粉抹紫襜榆。

花中谁有张萱笔,画作宫池百子图?

文杏堂前千树红,云舒霞卷涨春风。

荒村此日肠堪断,回首梁园是梦中。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山东冠县那些历史上的名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纪实影像」山东冠县店子镇石头村的故事!

「纪实影像」山东冠县店子镇石头村的故事!

石头村,村民,头儿,村庄,房屋,文化,村子,花生,美丽乡村,党建,石头,老房子,道路,建设,都会,由来,人们,店子镇,大部分,宅基地,文化街,栓马桩,胡同,历史文化古迹,大约有,墙壁上,村路,许富,冠县,习惯

2007-08-20 #故事会

山东冠县:“黑校车”猖狂 职能部门为其充当保护伞

山东冠县:“黑校车”猖狂 职能部门为其充当保护伞

金太阳幼儿园,黑校车,冠县,幼儿,幼儿园,校车,事故,教育部门,负责人,王科,工作人员,山东,教训,教育局,车辆,隐患,安全管理,安全科,拉木,市教育局,清泉小学,问王,东冠,中指,保驾护航,全科,健康成长,孩子,名儿,变形金刚

2015-05-30 #短篇故事

好戏在山东先贤名人 革命故事 现代生活……十一届艺术节新剧目精彩纷呈-娱乐频道

好戏在山东先贤名人 革命故事 现代生活……十一届艺术节新剧目精彩纷呈-娱乐频道

剧目,故事,先贤,齐鲁,冠县,邓恩铭,武训,传统文化,新创作,主题,原型,观众,创作,李保良,崔家沟,游百川,马向阳,时代楷模,讲述了,中华,京剧,作品,剧团,吕剧,县令,形象,戏曲,现实生活,现代戏,百姓

2020-06-20 #故事阅读

为什么山东历史文化名人扎堆?哪个山东历史人物或典故让你印象深刻?

为什么山东历史文化名人扎堆?哪个山东历史人物或典故让你印象深刻?

山东,济南,山东历史,典故,信仰,文化名人,泰山,评论,终军,印象深刻,扁鹊庙,人物,医学院,名人,山东人,扎堆,渊源,鹊山,仲宫,史可,孟尝君,多大,管仲,济南人,鲍叔牙,鲍山公园,系统管理员,丰都鬼城,奈河桥,山东大学

2020-08-02 #故事大全

潍坊历史文化名人 了解其生平事迹 山东山东

潍坊历史文化名人 了解其生平事迹 山东山东

晏婴,晏子,百姓,刘墉,李清照,诗文,齐国,管仲,赵明诚,齐景公,齐灵公,一生,公元,后人,声誉,寓言,政治家,思想,情节,诸侯,晏子春秋,济南,言行,音律,生活,上大夫,早年生活,东武,之之,乾隆

2020-09-16 #故事阅读

山东历史名人故事大全

山东历史名人故事大全

墨子,奚仲,毛遂,平原君,滕文公,山东历史,名人故事,滕州市,孟子,滕国,国君,楚国,文公,薛国,是一位,决心,官桥,成就,战国,科学家,劳动人民,公之子,史上第,出生于,原君,夏禹,封奚仲,奚公山,杨向奎,王大禹

2020-09-16 #故事阅读

为啥山东历史名人扎堆

为啥山东历史名人扎堆

山东,山东人,名人,终军,历史,种地,山东临沂人,仲宫,刘罗锅,刘墉,孔孟,孙膑,孟尝君,李清照,文弄墨,秦琼,李逵,王羲之,王戎,辛弃疾,诸葛亮,贾思勰,颜真卿,座山,说说吧,长河里,低头不见抬头见,人物,中华文明,人文荟萃

2018-08-08 #故事大全

山东历史名人故事

山东历史名人故事

山东,著作,军事家,孙权,战国,政治家,春秋,孔子,诸葛亮,思想家,后世,统治者,齐国,孟子,庄子,李清照,医学家,一带,书法家,兵法,大国,山阳,教育家,翰林,诸城,高平,司马穰苴,孙武,辛弃疾,戚继光

2020-08-0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