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战国策》开篇的“骗局” 齐王被耍没脾气 九鼎是一只还是九只

时间:2012-07-04

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07年,楚庄王熊旅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

提示:本文共有 38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汉语里有一个成语,叫"问鼎中原",有时也说成"中原问鼎",这一典故出自于《左传》,说是东周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开始有了"问鼎"的野心。

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07年),楚庄王熊旅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暴露出篡夺王位的企图,被王孙满巧妙地用语言给怼了回去。

可见说话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智慧,有时候嘴上功夫亦能胜于刀剑武力。《战国策》的首篇《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就以一个生动的故事,让我们真正领略了善辩者语言的魔力。

我们先把这个故事简单地叙述一下:

秦国兴兵征讨东周,目的是想索取象征着皇权和天子地位的九鼎,东周的国君十分忧虑,九鼎自然是不能交出去,可是又打不过怎么办,就与朝中重臣颜率商量。颜率说:"君王不要忧虑,可由臣往东前往齐国借兵求救。"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强暴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在宫廷内寻思对策,最终君臣一致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实在不如送给贵国。"

当时的诸侯各国,对九鼎一直都在虎视眈眈,但都没有像秦国这样明目张胆。齐王当然也很想得到九鼎,听颜率这样一说,心里马上动了起来。但他也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东周国也不可能白白地把九鼎送给自己,他们肯定是有条件的。于是他不动声色,继续听颜率往下说。

颜率接着说道:"若贵国能在东周危急之时出手相救,挽东周国于危亡之中,贵国必定会美名传扬,赢得天下诸侯的认同和赞誉。况且又能够得到九鼎这样的国之珍宝,也确实是齐国的大幸。请大王认真考虑,若不及时出手,以后恐怕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齐王一听非常高兴,立刻派遣五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援东周。秦国得知齐国出兵,知道难以取胜,于是退兵。

秦国大军一退,东周国君总算松了一口气,但是那颗悬着的心仍没有完全落下。因为事先约定,秦国退兵,九鼎就给齐国送去。齐国这边呢?既然帮东周解了围,那就自然应该把自己的利益拿到手了,于是向东周求鼎,以兑现颜率的承诺。

东周国君心里也是极为舍不得,但是齐国也不好得罪,因此他又闷忧心起来。上一次没给秦国,这一次又岂能给齐国?

颜率自然知道国君的心事,他对国君说:"君王不必担心,这个铃铛是我系的,还是我去把它解开吧,请允许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

颜率再一次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心甘情愿把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到齐国?"

齐王略加思索地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

颜率马上否定说:"这不可以,据臣所知,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

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

颜率再一次否定说:"这也行不通,因为楚国从楚庄王时就觊觎九鼎,他们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地方名)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绝对不会再运出来"。

齐王说:"既不能借道梁国,也不能经过楚国,那么寡人究竟从哪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在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所谓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九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士兵、工匠需要的难以计数,此外还要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物资,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来齐国。所以臣一直在私下为大王担忧。"

齐王说:"贤卿屡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随时都可以把九鼎给您。"

齐王见颜率说得那样严肃而又中肯,一时想不出运回九鼎的办法,终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故事说完,我们再来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颜率是什么人,此人除《战国策·东周篇·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之外,所有的史书上都没有关于他的记载,所以我们只能说他东周国的一名谋士,但"百度百科"中则说他是西周谋士。作为谋士,颜率是称职的,作为臣子,他也是尽忠的,为君分忧是一个臣子应尽的职责。所以,当秦国大军压境,无理索要国宝的时候,颜率自告奋勇,主动提出去齐国借兵。

到了齐国,他先对齐王晓以道义:"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后以利益和名誉相诱:"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

他利用了齐王好大喜功,贪图名利的心理,逐步实现了他的借兵计划。因而使"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话语不多,却句句击中齐王要害,使齐王心甘情愿的出兵相助。

颜率的智慧之处还在于,他不向邻近的韩国和魏国借兵,而舍近求远求助于齐国,这说明他心里早就有了一个既能解除国家之困又能保住九鼎的全盘计划。这一点在他第二次见齐王时的对话充分暴露了出来,却又使齐王深信不疑。

而这里的东周,并不是周平王东迁之后的东周王朝,而是战国时期的东周公国。东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时,东周和西周分立,西周都于河南旧王城洛邑,东周都巩邑(今河南省巩义市),周赧王因拒绝秦武公试举鼎而被赶到于西周公国寄居。

从东周国到齐国,从方向上看是自西向东,稍微有些偏北,若真的把九鼎从东周运到齐国,首先路线当然是要借道梁国。然而这个梁国并不是春秋时期的梁国,因为春秋时梁国的旧址在今陕西省渭南市韩城,从东周国向西。况且这件事应该发生在公元前367年以后,而梁国早在公元前641年就被秦穆公所灭,即使梁国仍然存在,齐王断然不会选择一条先向西走然后再折返回来的路线。

因此这里的梁国应该是魏国,因为魏国于公元前364年由魏惠王迁都至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国号也叫梁。但是这条路线被颜率连骗带吓,以"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的理由否定。

借道梁国行不通,那就绕一下路吧,向南迂回,经楚国把九鼎运回,也被颜率以几乎同样的理由否决。其实道路看上去是一个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颜率的高明之处就是这样的收场是他早已谋划好的,也就是说,即使齐王再提出其它的路线,也同样会被他封死。

当齐王的两条路线都被他否定之后,齐王似乎有些急了,忍不住地就问:"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这时主动权已牢牢地掌握在了颜率手中。

接着,颜率用夸张的语言,以数字的铺陈,从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消耗等方面,极力渲染运九鼎之难,从而使齐王心生怯意,不得不相信了颜率的话所表明的诚意:不是我们东周国不想给你九鼎,只要你选好了运鼎的路线,我们也绝不会失信!

颜率用他充满智慧的语言,迫使齐王放弃了运鼎的念头,从而保住了九鼎,也保住了小国的尊严。

但是这篇文章被定性为一篇散文,因此让人怀疑这个故事未必是史实。

首先,颜率的身份史无记载,人物的真实性还有待于其它史料来进一步证明。同时,故事中的另一个人物陈臣思历史上也没有其它记载,有人认为他就是齐威王时的大将田忌,理由是古代田、陈同音。这一点也有待于考证。

其次,文章对于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没有交代清楚,这不符合对历史的一般性记载。故事中的秦国和齐国当时的国君是谁,我们只能从其它的史料中进行推断,而最主要的依据,就是迁都于大梁的魏国。如果故事中的梁国真的是魏国,那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前364年至公元前249年之间,因为秦灭东周国是在公元前249年。这期间秦国的国君从秦孝公至秦庄襄王,共经历了六代传承。而齐国,则应该是自齐威王之后。

这样模糊的记载,很难让人相信它的真实性,况且其它史籍中根本就没有提及过此事。

最后还有更为关键的一点,无白书生从《史记·周本纪》中发现了有关九鼎的零星记载,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256年,西周国君姬咎降秦,同年,周赧王死,西周国灭亡,国民大都逃往东周,这时,"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惮狐。"(惮狐,地名,据考证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夏店乡路庄村)。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秦国最后是从西周公国那里得到九鼎,而《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的故事出现在《战国策·东周篇》里,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是发生在东周还是西周?九鼎究竟存放在哪里呢?

当初东周和西周分而治之,是以洛河为界,东周都于巩,而西周则仍以旧都洛邑为都城,从这个情况分析,九鼎留在西周的可能性更大。假如九鼎真的在西周,那么《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的故事就应该发生在西周,而《战国策》则把它列入了"东周篇"。

由于《战国策》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孤本"较多,为我们的求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也只好这样理解了。

遗憾的是,自秦国在得到了九鼎之后,史书上便渐渐失去了关于它的消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在一次巡游时路过彭城,曾在泗水让人打捞周鼎,但是出动了一千多人也没有打捞上来。这让人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泗水里真的有周鼎吗?

根据历史记载,九鼎确实曾作为夏、商、周三代的镇国之宝,传承了二千年。但是每个鼎究竟有多大多重,却从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战国策》中颜率对齐王所说的九鼎的数据中然有夸张的成份,但是不是也能够说明九鼎或许真的不小。

关于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然而无白书生突然间又生出一个疑问,所谓"九鼎",究竟是九只还是一只呢?要知道,九鼎是大禹集九州之铜而铸,其意义凝聚着天下九州,以一鼎而代九州,故取名为"九鼎",也是极有可能的。

本文只是无白书生对这个故事浅薄的看法,属一家之言,未免有些偏颇,望朋友们理解,并参与讨论且请惠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战国策》开篇的“骗局” 齐王被耍没脾气 九鼎是一只还是九只”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战国策》中的寓言成语典故

《战国策》中的寓言成语典故

周君,寡人,楚王,齐王,王曰,战国策,天下,太子,秦王,颜率,相国,秦策,薛公,九鼎,大王,宜阳,淳于髡,魏王,今君,庄辛,晏婴,御者,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楚策,王之,祝弗,苏秦,雍氏,魏王曰

2020-07-24 #故事会

高三名著战国策小故事

高三名著战国策小故事

战国策,唐雎,史书,邹忌,战国时期,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人物,故事,是一部,齐国,秦王,语言,道理,谋臣,寓言,生动地,国策,安陵,策士,编辑,政治主张,不辱使命,策略,言行,齐王,中山,弱国,特点,谋士

2020-05-25 #长篇故事

出自战国策的成语故事战国策中的成语故事

出自战国策的成语故事战国策中的成语故事

孟尝君,冯谖,狡兔三窟,债券,宾客,老百姓,魏国,孟尝,齐闵,相国,丞相,先生,地方,宗庙,成语故事,方法,百姓,齐王,感激涕零,足智多谋,高枕而卧,今君,向齐王,惠王,有才,未得,田文,薛邑,魏王派,使者

2020-09-26 #长篇故事

关于战国策的成语故事关于列子的成语故事

关于战国策的成语故事关于列子的成语故事

孟尝君 冯谖 魏国 战国策 成语故事 秦国 故事 苏代 苏秦 债券 宾客 老百姓 南阳 孙敬 相国 狡兔三窟 先生 地方 头发 宗庙 战国时期 政治家 锥子 齐王 表演 年轻时 向齐王 孟尝 有才 段干子

2020-05-01 #故事会

关于战国策的成语故事关于列子的成语故事

关于战国策的成语故事关于列子的成语故事

孟尝君,冯谖,魏国,战国策,成语故事,秦国,故事,苏代,苏秦,债券,宾客,老百姓,南阳,孙敬,相国,狡兔三窟,先生,地方,头发,宗庙,战国时期,政治家,锥子,齐王,表演,年轻时,向齐王,孟尝,有才,段干子

2020-07-23 #故事会

战国策小故事:楚襄王做太子时 在齐国做人质

战国策小故事:楚襄王做太子时 在齐国做人质

东地,齐国,楚国,子良,楚王,太子,慎子,景鲤,大王,万乘,使臣,齐王,秦国,大司马,师傅,父亲,进攻,强齐,主意,土地,大国,诸侯,该怎么办,答应了,一字千金,楚襄王,向齐王,万大,卫东,来索

2010-07-06 #经典故事

战国策小故事:齐欲伐魏

战国策小故事:齐欲伐魏

魏国,淳于髡,先生,齐国,齐王,大王,仇敌,王何,友邦,齐欲伐,能解,百姓,璧玉,这样做,文马,王弗,魏者,四马,我得,主意,敝邑,寡人,大臣,共患难,军队,兵祸,好处,敝国,封赏,损失

2007-10-06 #短篇故事

战国策小故事:苏秦伐齐国

战国策小故事:苏秦伐齐国

苏子,齐王,张孟谈,于燕,王之,赵者,所欲,质子,举大事,苏代,今贤,于臣,于卫,于楚,今臣,伊尹,伍子胥,公王,孟贲,孔子,张仪,王召,智伯,王何疑,管仲,齐已,薛公,赵累,齐宋,韩珉

2020-06-0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