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无论家里是男孩还是女孩 家长告诉孩子这8句话 比天天唠叨管用

时间:2012-07-20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们总会犯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过于唠叨

提示:本文共有 30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图片为锦鲤妈咪原创插画,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们总会犯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过于唠叨。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听自己的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总是在反复地重复同样的说辞,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实在是太唠叨了,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对父母的教育变得无所谓、不在意。

妈妈太唠叨了,我还是更喜欢爸爸

小刘的父母就是两个极端,妈妈非常爱唠叨,而爸爸平时很少说话。在教育上,妈妈总有很多很多的想法,不断地跟小刘强调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小刘,同样的一句话要反复说七八次,一定要小刘给予回应才罢休,面对这样的教育,小刘只觉得不厌其烦。

相反爸爸的教育对于小刘来说,就比较宽松和理智了,虽然爸爸平时很少在教育上面说太多的话,但是爸爸却总是能够第一时间,考虑到小刘的想法,并且一句话说到点子上。

小刘高中毕业之后就想去考驾照,但是妈妈却只说了一句话:女孩子没必要学开车,开也开不好,找个会开车的老公就行了。在这次家庭会议上,爸爸难得反驳了妈妈一次,他对小刘说:想学就学吧,自己会开车,想去哪去哪,不求人。

因为爸爸和小刘站在同一阵线,妈妈反而有点不高兴,但是却只能接受。也因为爸爸总是能考虑到小刘的心情,所以小刘更加喜欢和爸爸交流,而不愿意跟唠叨的妈妈谈心。但是小刘这样的行为,却让妈妈感到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一心想着女儿,但是女儿却并没有感受到我的爱呢?

其实这应该是很多家庭都有的问题,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免不了唠叨,免不了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而这样的“爱”,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相反的小刘爸爸的行为,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一切以孩子的想法为准,再给予自己的意见。

家长的“唠叨”对孩子影响颇深

很多家长都喜欢唠叨,但是却不了解唠叨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当孩子觉得烦的时候,只会觉得孩子不懂事。那么,唠叨给孩子带来的,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孩子会觉得家长很烦

很多家长总是喜欢把一件事情,反复地给孩子提很多次,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在反复听到同一件事情都会觉得很烦。更何况很多孩子还处于青春成长期,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建立自己思维的时候,家长不停地唠叨只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太烦了。

第二,孩子提取不到家长教育的重点,教育的效果也会变得非常的差

因为家长不停的唠叨,孩子会觉得迷茫,没有办法理解到家长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不能从家长的唠叨中,提取到教育重点。最后家长想要的教育效果并没有达到,孩子还会觉得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使得教育的效果变得很差。

第三,孩子也容易变得唠唠叨叨,婆婆妈妈

我们都说环境是影响孩子性格的重要原因,因为家长过于唠叨,孩子也会养成这样的习惯,把一件事情反复地说很多遍。因为家长给了孩子这样的反面教材,所以孩子也会逐渐养成这样的性格。而这样的性格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是非常的不利的,因为不断地唠叨,孩子会变得婆婆妈妈,遇见事情的时候只会抱怨。

第四,孩子会变得沉默寡言

其实成年人也有这样的烦恼,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不停地重复同样的事情,那么你会渐渐地变得不想和他说话,不想再重复回答同样的问题。

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家长一直在孩子面前唠叨,那么孩子也会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再对在对家长的问题做出回答,或者对家长的要求作出回应。而这样的沉默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在孩子长大之后,沉默寡言已经变成了孩子的一个习惯,到那个时候就更加难以扭转了。

这八句话胜过唠叨

其实想要正确的教育孩子,唠叨是最不管用的一种方法,教会孩子这八句话可比唠叨管用多了。

1,求人不如求己

很多孩子在学习上都没有主动性,总是等着别人来教会自己,所以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自主学习才是长久之计。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总会遇到一些需要自己解决的事情,所以告诉孩子“求人不如求己”,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只有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才能占据主动权,不用将自己的人生,交到别人的手上。

2,上大学和学历无关,而是累积人生经验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告诉孩子要考上大学,有一个好的学历非常的重要。但是这样的想法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莫大的压力,孩子们会潜意识地认为,如果自己没有考上好的大学,那么自己就是一个没用的废物。

这种想法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上大学重要的不是学历,而是在大学中积累的人生经验,让孩子把思维放在学习和体验这件事情上,而不是学历上。

3,人的阶层是不平等的,但心是一样的

不管我们多么不愿意去承认,人和人确实是不一样的。所以家长给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面对阶层的思维,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家长要肯告诉孩子,每个人也许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但是每个人的心都是平等的,不要给人划为三六九等,要学会尊重每个人。

4,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总是有很多人在工作和学习中,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最常见的就是,因为别人没有素质,把自己气坏。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问心无愧最重要,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自然对问题的处理不同。不必太在乎别人的恶语和恶行,自己内心的安稳最重要。

5,不要感到害怕,没有那么多人一直关注着你

有些孩子总是太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从而完全不敢展示自己。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太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把别人的看法强加在自己身上。

有些人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人生的过客而已,家长要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地分辨朋友和路人,不要让一个随随便便的路人就影响自己的心情和决定,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6,无用社交还不如独处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告诉孩子,交朋友的重要性。而这也很容易造成孩子接触过多的失败社交,甚至会导致孩子委屈自己去交朋友。所以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正确的社交才是值得自己去付出真心的,而如果只是无用的社交,那还不如独处来得好。

7,珍惜你拥有的,可以羡慕别人,但永远都不要去嫉妒

这种教育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嫉妒的心理。同样的,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心理也是很正常的,因为自己没有拥有,所以看到别人拥有之后就会忍不住地嫉妒。

而这个时候,家长正确的引导就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去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分辨羡慕和嫉妒的区别,让孩子不要再成长的过程中,被嫉妒蒙蔽了双眼从而走上歪路。

8,永远不要出口伤人

这句话相信很多成年人可能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要知道你能够伤害的人,只能是你最亲密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他们才会在意你说的话,才会将你说的话放在心中。而你说出口的话,伤害了他们的心,即使之后的关系缓和了,但是伤疤也留在了心中。

所以家长们也要告诉孩子,出口伤人并不是事后说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的,要让孩子们意识到,语言暴力也是暴力的一种。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认为不停地唠叨、不停地重复就能够让孩子理解到自己想说的话,就能让孩子记住。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家长自己应该也受不了吧?如果是角色互换,家长在面对这样的唠叨时,应该也会觉得烦不胜烦。

家长不要总想着“填鸭式”的教育,把自己的想法“灌”给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想着以理解为主。当父母们开始改变,就会发现偶尔说出的“精辟”的话,比唠叨管用多了。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无论家里是男孩还是女孩 家长告诉孩子这8句话 比天天唠叨管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不管男孩女孩 家长培养好“三商” 不怕孩子将来没出息

不管男孩女孩 家长培养好“三商” 不怕孩子将来没出息

孩子,情商,让孩子,挫折,能力,父母,智商,财商,家长,才能,性格,情绪,经历,家长们,正确地,主题,儿童,态度,幼儿,控制情绪,攒钱,金钱,阶段,教育,训练,教育孩子,关系到,孩子长,成为一个,才能够

2010-12-21 #经典故事

2名幼儿园孩子“啃玉米” 家长感慨:男孩如虎 女孩如鼠!

2名幼儿园孩子“啃玉米” 家长感慨:男孩如虎 女孩如鼠!

小宣,男孩,孩子,幼儿园,女孩,男生,饺子,女生,差异,书包,男女,啃玉米,东西,儿子,右脑,大脑,奶奶,家长,杯子,玉米,结果,男孩子,结构,骨架,表情,原来是,吃东西,大脑结构,男孩和女孩,尔参

2009-10-06 #经典故事

专家:从出生到6岁 男孩比女孩更需要家长呵护

专家:从出生到6岁 男孩比女孩更需要家长呵护

男孩,女孩,父母,家长,图片,全景,视觉,小朋友,行为,小男孩,老师,婴儿,安全感,玩具,孩子,朋友,时候,故事,感觉,男孩子,积木,反应,试验,新来,孩子是,内心深处,常会,心理,性别,性格

2015-06-20 #故事大全

为啥幼儿园总是女孩欺负男孩?跟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关系

为啥幼儿园总是女孩欺负男孩?跟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关系

男孩子,老师,女孩子,小轩,父母,男孩,教育,女孩,儿子,幼儿园,原因,性格,宝妈,孩子,妈妈,差别,和家,事情,女儿,女生,家长,结果,观念,多育儿,子都,了头,都会,贝贝,个人,关系

2016-02-28 #故事大全

男孩女孩教育方式大不同 家长一定要“因娃制宜”!

男孩女孩教育方式大不同 家长一定要“因娃制宜”!

父亲,教育,女儿,孩子,底线,阳光教育,罗茜茜,儿子,女孩,男孩,衣服,身体,刘宇,作家,女人,宝宝,爸爸,男生,生活,罗松,一句话,不爱你,给女儿,冲上,世界,人格,博士,极限,感情,挫折

2007-03-04 #故事会

幼儿园午休“男女混睡” 老师拍下男孩的举动 女孩家长不淡定了

幼儿园午休“男女混睡” 老师拍下男孩的举动 女孩家长不淡定了

孩子,幼儿园,家长,老师,小琴,性别,午休,女儿,隐私,教育,对孩子,给孩子,人品,男生,硬件设施,都会,地方,同龄人,区别,口碑,女生,学校,小男孩,意识,才能,普及性,照片,母亲,父母,被子

2014-10-29 #故事大全

“男孩要勇敢 女孩要文静?”别让性别“刻板印象”阻碍孩子成长

“男孩要勇敢 女孩要文静?”别让性别“刻板印象”阻碍孩子成长

孩子,女孩子,性格,家长,男孩子,性别,女孩,男孩,潘晓婷,对孩子,思维,事情,想法,男生,观念,发展,影响,刻板印象,家长们,让孩子,一面,书籍,偏见,女生,标签,不应该,给孩子,中国,个性,台球

2017-03-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熊家长!小女孩在幼儿园被男孩打伤 对方家长却称打打闹闹很正常

熊家长!小女孩在幼儿园被男孩打伤 对方家长却称打打闹闹很正常

小陈,幼儿园,女儿,孩子,一家,小男孩,家长,时候,态度,这个事情,会用,拳头,方面,老师,对孩子,这件事情,而且是,好的,第一时间,都会,事件,事情,伤痕,印记,医生,北京,双方,园内,图片,太原

2014-01-2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