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人所服 非言大:杜甫的爷爷杜审言 一世狂言待众人|百家故事

时间:2012-07-24

杜甫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李白合称为李杜,可谓唐代诗人中的泰山北斗

提示:本文共有 23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杜甫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李白合称为“李杜”,可谓唐代诗人中的泰山北斗。

杜甫一生严谨内敛、沉郁顿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诗词被后人称为“诗史”,杜甫也被后人称为“诗圣”。

你可知道,诗圣杜甫还有一个牛气冲天的爷爷,也非常有才华,他就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

01

才华出众的爷爷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工于五律,对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他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年纪轻轻就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

查据历史记载可知:李峤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曾三次担任宰相;

崔融是武则天女皇的御用秘书,他为文华美,凡朝廷大手笔,多由皇帝手敕,交由崔融完成;

苏味道在武则天时期,也两度跻身宰相之位,苏味道是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的先祖。

杜审言能和这三个人并列称为“文章四友”,可见杜审言的才华绝对是真的。杜审言是唐中宗钦点的“侍御诗”,就是专门给皇上写诗,李白也做过“侍御诗”。

杜审言的诗词倍受世人喜爱,特别是独有新意的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明朝著名的诗词评论家胡应麟,对这首诗推崇备至,盛赞其为“初唐五律之首”。

胡应麟说: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实为杜审言首倡 。

杜甫曾写过:"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表达了他对爷爷的崇拜,也可见杜氏家学渊源。杜甫说自己"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也说明了他受到的家庭熏陶和良好的早期教育。

杜甫的先祖杜恕、杜预,都是汉晋有名的文武全才,爷爷杜审言才华横溢,特别有诗文造诣。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好文采就等于手里拿了一把好牌。

可是初唐的"文章四友"中,其他三友都官达二、三品,只有杜审言的官位最高只到修文馆直学士等七品之下,而且还总是起落不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02

恃才傲世的爷爷

自从汉魏以来,杜氏家族一向是儒学世家,到了杜甫的七世祖杜乾光,他开始了从儒学世家向文学世家的转变。之前这杜家有将军,后来杜家有高官和学者,一直往后看,这杜家有的是高官有文学家。

总之,杜家就是比别家硬气,比你有钱、有权,比你官大,而且还比你有文化,关键是他们代代都有才华出众之辈。

出生在这样的家族中,少年得志的杜审言,简直就是个狂人。

初唐时期武则天掌朝,在海内文章首推“燕许大手笔”苏颋和张说,而诗词方面则必推“文章四友",就是杜审言、李峤、崔融和苏味道。

后来,杜甫对爷爷的才华很是仰慕,他曾写到“吾祖诗冠古”意思是说:“我爷爷的诗前无古人”。

这样的表达已经很狂了,可是杜审言比杜甫狂多了。

他经常对人说:“我的文章和屈原、宋玉比,他们都得靠边儿站了;我的书法写得多好,王羲之看到都得给我磕头礼让”。

你们看看,他连屈原、宋玉都不放在眼里,拿书圣王羲之都敢调侃,口无遮拦,真的不知天高地厚。

有一次,和他齐名的苏味道写了一则判决书,文章写得很好。杜审言觉得自己才大,看了以后就说:“味道必死!”别人问为什么呢?他说:“如果这判决书让我来写,苏味道看了会羞死的”。

杜审言26岁中进士,被分配到隰城(今山西省汾阳)任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在苏味道的提携下还做过洛阳丞(相当于副市长)等,终因他自恃才高,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经常得罪人,遭到妒恨而被贬到江西。

03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你有真正的才华,人的名气自然会大起来。

周季童曾设陷杜审言,将他逮捕入狱,等待处死之际,杜审言有个小儿子杜并,也就是杜甫的叔叔,当时只有十三岁。

杜并得知消息后,趁仇人周季童喝醉酒,拿刀将其一顿乱砍替父报仇,但是抵不过对方人多,杜并被当场砍死。

周季童身负重伤之际,由衷地佩服杜并孝义刚烈,杜审言因此得以复生。杜并的这个壮举,让他”孝义刚烈“的名声远扬。后来杜甫出生,他对这位未曾谋面的亲叔叔特别仰慕。

杜甫

而杜审言的大言不惭直至终老,据《新唐书》记载,他病危的时候,他的同事宋之问来探望。

杜审言说:“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把你们给‘压死’了,你们始终没法出头,我现在死吧,对你们也是个安慰,只不过我不甘心的是,你们也没人能够接我的班啊!”

这样的狂人在朝为官,确实是很危险的。虽然已有学者论证,以杜审言的家教礼数及与宋之问的关系,他不可能会出此妄语。

有可能此为谣言,但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的“文章四友”中,杜审言的官职最低,这与他不会为人处世是有很大关系的。

苏味道

杜审言和苏味道定交甚好,杜审言曾经写过表达倾慕的诗歌给苏味道,因为没有苏味道的助力,杜审言也不能成为洛阳丞。所以,杜审言说“味道必死”的轶闻,也可能是当面的戏言被笑传,至今无有实证。

杜审言对帮助过自己的朋友是非常感恩戴德的。崔融也为他的升职出过力,所以,崔融死后,杜审言以表兄弟间的礼节,为其服了三个月的“缌麻孝”。

我们可以说杜审言是极有幽默感的人,就连对死亡的调侃也很有个性。但是才华横溢的杜审言恃才傲世,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说话太高调,却是犯了职场的禁忌,故他一生不得人心而少得志。

爷爷杜审言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在于你拿了一手好牌,而关键是你要把手里的牌打好。

周敦颐在《爱莲说》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君子应该像莲花一样,就会“香远益清”。只要你有真才实学,有高尚的品德,德艺双修,即便是低调些别人也尽早会发现的。

也如《三字经》中所言:“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你真正有才华是要别人信服才好,如果只靠讲大话,吹大牛来显摆,不但得不到他人的认可,还可能会惹祸上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闲来悦读蕙芷往

李白与杜甫(2019年新版)¥45.6京东月销3143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人所服 非言大:杜甫的爷爷杜审言 一世狂言待众人|百家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杜甫生平故事

杜甫生平故事

杜甫,天宝,洛阳,李白,漫游,开元,时期,长安,山下,员外郎,兖州,生活,生平介绍,从天宝,司马,唐王,寻友,杜少陵,杜审,李林甫,杜审言,杜闲,谈诗论,中书令,在长安,在这时,再会,参谋,传统,一带

2014-07-05 #短篇故事

诗人杜甫简介

诗人杜甫简介

杜审言,杜甫,原籍,先代,之门,吴越,襄阳,河南,巩县,祖父,洛阳,眼界,社会,著名诗人,见闻,长安,酒肉,路有冻死骨,漫游,唐代诗人,字子美,诗是吾家事

2020-06-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杜甫故事

杜甫故事

杜工部,严武,杜甫,员外郎,剑南,工部,诗圣,左拾遗,其诗,唐肃宗,杜少陵,杜审言,曹参军,杜预,杜闲,夔州,公元,人称,一生,一带,乃祖,乃父,东迁,举家,乾元,人民,仕进,任检校,方面,原籍

2013-11-15 #故事阅读

杜甫绝句朗诵

杜甫绝句朗诵

杜甫,巩县,公元,思想,杜氏,河南,襄阳,影响,历祖,巩县县,杜依,李白,李杜,杜审言,杜少陵,杜闲,杜草,中国文学,举家,京兆,儒家,仁政,作品,分支,后人,后世,名声,巩义,曾祖父,杜家

2020-01-05 #故事大全

杜甫春夜喜雨朗诵

杜甫春夜喜雨朗诵

杜甫,巩县,春夜喜雨,公元,思想,杜氏,河南,襄阳,影响,历祖,巩县县,杜依,李白,李杜,杜审言,杜少陵,杜闲,杜草,中国文学,作者,举家,京兆,仁政,简介,作者简介,儒家,分支,后人,后世,名声

2011-11-01 #故事大全

杜甫春夜喜雨朗诵

杜甫春夜喜雨朗诵

杜甫,巩县,春夜喜雨,公元,思想,杜氏,河南,襄阳,影响,历祖,巩县县,杜依,李白,李杜,杜审言,杜少陵,杜闲,杜草,中国文学,作者,举家,京兆,仁政,作品,简介,作者简介,儒家,分支,后人,后世

2017-09-11 #故事会

杜甫读书的故事

杜甫读书的故事

杜甫,姑母,客人,有一天,扬雄,杜审言,李龟年,杜预,名人,人们,一生,从这以后,人家,全书,佳作,兴致,凤凰,反复推敲,大将,大功,大拇指,奖赏,晋朝,才子,手笔,故事,技巧,文学家,杜家,朝廷

2020-06-16 #短篇故事

杜甫读书的故事

杜甫读书的故事

杜甫,姑母,客人,有一天,扬雄,杜审言,李龟年,杜预,名人,人们,一生,从这以后,人家,全书,佳作,兴致,凤凰,反复推敲,大将,大功,大拇指,奖赏,晋朝,才子,手笔,故事,技巧,文学家,杜家,朝廷

2020-06-1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