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名老兵的不屈信仰——记“张富清式”老英雄卞松明

时间:2012-07-25

红星闪闪,卞松明72年始终如一的坚守,信念如磐,一脉相承

提示:本文共有 40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一名老兵的不屈信仰

——记“张富清式”老英雄卞松明

黄冈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德祥 王 桑

91岁的抗战老兵卞松明丢了一样东西,儿子卞桥心急火燎地替他找了个遍,他却淡然一笑:“不就是一枚军功章吗?我很多战友都牺牲在战场上了,比起他们来,有啥可炫耀的?”

军号嘹亮,72年前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冲锋号吹响,战友们倒下的身影在眼前浮现……

手捧军功章的卞松明,又在追思那些牺牲的战友。

红星闪闪,卞松明72年始终如一的坚守,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今天,我们走近“张富清式”的老英雄卞松明,这位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为革命出生入死获得5枚军功章的老兵,他身上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5枚军功章记录勇气和精神:

背着炸药包“躲”子弹,工兵锹打穿了一个洞,三大战役淬炼红色军魂,一颗红心传承不屈信仰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江苏南通地区如东县抓壮丁,19岁的卞松明不幸“应征入伍”,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加入共产党的队伍。

1947年9月,卞松明如愿入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5军133师398团2营4连。

“我心里有一盏明灯,国民党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共产党为亿万群众谋幸福”,7月9日,卞松明回想起这段经历时说。

锦州战斗时,卞松明和8名爆破班战士像蛇一样贴在地面匍匐前进,敌人地堡密布,地堡工事外密布着壕沟、梅花桩。为侦察敌情,卞松明背着炸药包滚进近两米深的壕沟,借着战友搭起的人梯,他腾空跃起,又飞身跳入另一个壕沟,离敌人的地堡越来越近,50米,30米,10米……卞松明和战士们接连炸掉了几个地堡。8名战友中有人牺牲了,马上就有人顶上来,互相都叫不出名字。敌人的燃烧弹像雨点般射过来,有的战友被烧着了,转眼间就烧成了灰。卞松明几次体力透支晕了过去,被战友们抬到担架上沿着白菜地往回挪动。

平津战斗时,津安桥是必经之地,敌人大规模发射燃烧弹,卞松明的战友们死伤无数。“天津打得狠啊!敌人发射燃烧弹,有一个战友身上着火了,因为是夜晚,怕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其他战友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牺牲!”

“我也差点被打死了,天津一仗打完,我身上背的工兵镐有一个大弹孔,到现在都不知道子弹是什么时候打到上面的。”说起这段惊险经历,老人云淡风轻。

新中国成立后,卞松明随部队参加广西剿匪,并火线入党。

1952年3月,他主动请缨从广西奔赴朝鲜战场。在三八线守备战中,卞松明任“尖刀班”班长。他和战友们白天躲在山洞里,半年没见阳光,洞中潮湿,卞松明和很多战友长脓疮、生病。

美军的飞机、坦克对志愿军阵地实施24小时“地毯式”轰炸,很多山头都被炸成了灰。有一回,“尖刀班”侦察敌情时遭遇敌人,激烈交战后清点人数,才发现少了3个战士。第二天晚上,卞松明带人摸到了敌人驻地铁丝网附近,埋伏一个多小时,没有找到失踪的战友。第三天,第四天……还是没找到。说到这里,卞松明声音哽咽。

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到抗美援朝,卞松明先后获得5枚军功章,1955年被授予“全国解放奖章”。

“仗不是我一个人打的,是一群人的力量,我只是幸存了下来。”卞松明说。

一个新战场诠释初心和本色:

临时搭建的茅草屋风雨飘摇,但对党的忠诚却坚如磐石,自己从不搞特殊化,一辈子书写忠诚担当

1964年,时任副连长的卞松明,告别17年军旅生涯转业到地方。

组织上找他谈话:“你到湖北去,孝感、黄冈、黄陂3个地方,你任选一个吧!”

卞松明原本想回江苏南通老家工作,组织上说要支援中部老区建设,他毫不犹豫答应了。“共产党员,要坚决听党的话。”卞松明的话掷地有声。

1964年7月,卞松明带着妻子、4岁的大女儿和1岁的二女儿,来到黄冈路口农行任营业所主任。

离单位不远的河边有一处茅草屋,卞松明卷起铺盖住了3年。每逢下雨,茅草屋里摆满了接水的盆。看到家人难过的眼神,卞松明笑着说“革命者四海为家,与天斗其乐无穷”。一年后,又搬进了临时租住的一土砖屋内,租房子的钱是卞松明自掏腰包。每逢下大雨,屋内就下小雨。

路口下辖4个公社,当时没有自行车,卞松明靠一双脚走遍了4个公社所有的农户,与群众打成一片。他走到哪儿,群众都亲切地喊他“卞同志来了!”

当时全国正在学雷锋,他带头帮农民插秧、割谷、挑担。他还经常带领职工帮助农民卖余粮,帮助粮管所收粮、收款。

农忙时节,他为了方便群众,提着包带着算盘和借据,下到田间地头和农民家里,现场办公为农民解决具体问题。

1985年的一个冬天,已调任农行团风镇营业所主任的卞松明,下乡途中连人带车翻进了池塘。那辆自行车刹车不好,铃铛也不响,却还算是单位比较值钱的财物。卞松明把这辆自行车当个宝,走村入户全靠它代步。

“干部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那时候下乡收贷款,抢险、割谷、插秧……卞主任总是带头抢着干。”77岁的老同事王荣超回忆。

当干部从不搞特殊化,这是卞松明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

卞松明的儿子卞桥在团风县农商行(原农村信用社)工作,卞松明离休前,卞桥对父亲说“找个关系把我调到农行吧”,卞松明一口回绝说“你到哪工作都一样,是金子总会发光”。卞松明的长女卞祝莲高中毕业想找工作,好几回都想父亲出个面,卞松明从不找人打招呼。

71岁的朱长清和卞松明共过事,他对卞松明的印象是“坚持原则,对组织忠诚,对自己严格要求”。朱长清回忆,有一天晚上卞松明出差了,朱长清和几位同事在单位宿舍打扑克输烟。没想到卞松明开完会连夜赶回,他板着脸严肃地说“打牌输烟也是赌博,你们是银行工作人员,为国聚财、为民理财,今天的事下不为例!”

72岁的曾满生婆婆和卞松明在一个院子里住了十几年,她说卞松明“人很随和,见人就笑,但工作上坚持原则”。

王荣超回忆,卞松明工作上原则性强,对每笔贷款资金去向都要逐笔摸底、调查。他戴着草帽,拿着提包走村串户了解实情,是不是养牛,是不是养猪,他都要逐一核实。

团风农行党委书记、行长田靖清告诉记者,在农行工作25年,卞松明负责的两个营业所没有发生一笔逾期贷款,也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案件,各项工作在系统内名列前茅,农贷、工商信贷等工作多次受到地方党委、政府表彰。

一抹眼泪再现铁血和柔情:

最不“孝”的儿子未能给父母送终,却躲在屋檐下失声痛哭;对子女严厉,对自己严格,对他人温暖如春,一名老兵镌刻大写人生

1973年夏天,江苏南通老家发电报告知父亲病危,卞松明带着从没见过爷爷奶奶的儿女回了老家。

“爷爷奶奶住在一间破草房里,我们呆了4天就返回黄冈,回来不到一周,爷爷就去世了,1975年奶奶也去世了。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爸爸因为工作忙没有回去,我爸蹲在屋檐下一个劲地哭,谁劝都劝不住,我印象很深。”卞桥说着也禁不住眼泪直流。

卞松明的二女儿卞祝琴十几岁蹲在工地打零工补贴家用,一天只挣一元钱。1976年春节前夕,单位考虑到卞松明一家5口全靠他一人的工资,大家投票将困难户福利20元钱给他家,可卞松明坚决不要,20元钱他分给了当时也很困难的朱长清。每年的困难户救济指标,他都让给了困难职工。

卞松明对自己和家人 “严”字当头。1980年12月,有个贷款户送来两袋鱼和糍粑,卞松明热情地把来人请进屋喝茶,却拒收礼品,他态度坚决地说:“东西拿回去这笔贷款就办,不拿走就办不了。”来人只好把东西悄悄拿走。

2004年,76岁的卞松明决定回到江苏南通老家定居,他主动退掉了单位安排的一套90平方米、两室半一厅的住房。父母早已过世,老家也没有房子,卞松明和老伴在侄儿搭建的一个毛坯房,一住就是5年。

5年后老伴因病离世,卞松明再回黄冈,房子已经退了,他就住到二女儿卞祝琴家,从未向组织提起住房的事。

“为革命九死一生,到老了连套房子都没有。”儿女们建议向单位反映一下,被卞松明严词拒绝。

“现在衣食无忧,没什么困难,不要给组织添麻烦。”卞松明对子女说。

卞松明身患高血压、冠心病、痛风、脑萎缩等疾病,但他不愿住院,也不愿吃药,尽管单位可以报销,但他坚持每天只吃最便宜的降压药。卞祝琴告诉记者,父亲回老家后中过风,是他侄儿送的医院,他既没跟子女说,也没跟组织说。

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但只要单位党组织通知的活动,卞松明一定会准时到场。

“不要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卞松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组织上最近派人去看望他,问他有没有什么要求,他犹豫良久,满怀期待地说:“我就一个要求,想回南通老家看一看。”

卞祝琴解释道:“父亲年岁大了,怕来去颠簸身体吃不消。”

老人怕组织不答应,特地用手比了比,说:“来去最多十天。”

这是卞松明离休后向组织提出的唯一请求。

相关评论:

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个“张富清”?

邹德祥

有一种精神叫“感动中国”,有一种温暖叫“张富清式感动”。

荆楚大地,群星闪烁。

张富清的名字响彻中华大地。他的感人故事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团风县有一个90多岁的老人,也演绎着“张富清式感动”,他的名字叫卞松明,又是一个“雪藏”自己经历和功勋的老人。

不求显赫、不为功名,踏踏实实把每一项工作、每一次任务做好,这是老英雄张富清给我的启示。

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不论身披何种荣誉头戴何种光环,不论何时何地,都始终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和责任,不忘艰苦奋斗的党员本色,始终以国家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身边的“张富清们”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没有选择舒适和安逸,而是在离开革命战争的战场后,又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开辟了“第二战场”,继续发挥革命斗志和革命激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余热。这些淡泊名利“隐藏”功名的老人,彰显了他们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革命者情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英雄是时代的标杆,英雄精神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和力量。要以 “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争做新时代先锋,争做新时代楷模。要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之中,以英雄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名老兵的不屈信仰——记“张富清式”老英雄卞松明”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名退役老兵的故事——记张富清式退役老兵龚难先

一名退役老兵的故事——记张富清式退役老兵龚难先

青岛市,个人,将军,前方,海军,刘昌毅,苏启胜,北海舰队,上海,五好,司令员,战士,政治部,标兵,称号,被誉为,舰队,群英会,雷锋式,首长,革命,两个人,他没有,先进工作者,被评为,被授予,热忱,决心,参军入伍,工程兵

2020-08-22 #故事会

挥不去的光芒:湖北团风县也有位张富清式的老英雄

挥不去的光芒:湖北团风县也有位张富清式的老英雄

老人,张富,战斗,松明,黄冈,单位,女儿,本色,组织,英雄,工作,农行,主任,党员,初心,同志,四野,太阳,工资,笑容,经历,老家,营业所,身体,住房,作者,使命,先锋,团风县,功勋

2019-09-10 #小故事

有风景的思政课︱一枚勋章 讲述张富清式的英雄故事

有风景的思政课︱一枚勋章 讲述张富清式的英雄故事

红色,收藏品,思政课,文物,纪念章,红色文化,遗产,马克思主义,学生,时期,课堂,胜利,宁波大学,学生们,革命精神,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思政,张富,马原,人民群众,革命文化,革命故事,人民,初心,同学们,史观,形式,教学,红军

2009-06-09 #故事阅读

「相约乡读·阅读疗愈」百岁老人的初心和坚守 感动了中国——致敬本色英雄张富清

「相约乡读·阅读疗愈」百岁老人的初心和坚守 感动了中国——致敬本色英雄张富清

张富,信仰,李树林,活动,恩施市,图书馆,初心,本色,英雄,老师,讲书,一生,功名,力量,恩施州,长江,读书节,来凤县,老兵,精神,积蓄,誓言,直播,生活,信仰的力量,社会病态,老英雄,宋雨田,董存瑞,人民论坛

2017-02-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3000行长诗颂英雄 《中国 一个老兵的故事》再现张富清事迹

3000行长诗颂英雄 《中国 一个老兵的故事》再现张富清事迹

芳草,刘益善,张富,王宁,朗诵会,使命,老人,记者,长江日报,诗歌,刘醒龙,责任编辑,左右时间,事迹,中国,作者,光明日报,党员,初心,初稿,情境,帽子,实习生,整版,故事,文学期刊,文学作品,时刻,文艺工作者,诗人

2020-06-21 #故事会

你是一座山!95岁英雄老兵深藏功名 聚焦战斗英雄张富清!

你是一座山!95岁英雄老兵深藏功名 聚焦战斗英雄张富清!

张富,永丰,战役,敌人,湖北日报,来凤县,记者,工作,老人,功名,朱勇,张健,彭德怀,李日基,一等功,战斗英雄,战友,永丰镇,父亲,碉堡,解放军,通讯员,战斗,英雄,初心,共产党员,突击组,组织,辈子,部队

2011-01-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身边的张富清 建军节采访农村百岁抗日老兵 请他讲自己的故事

身边的张富清 建军节采访农村百岁抗日老兵 请他讲自己的故事

老人,尚德,战役,抚恤金,张富,农民,国家,待遇,抗日战争,老兵,荣誉,豫北,不计个人得失,老英雄,中多,图中,望慰,贺寿,在农村,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中国,八一建军节,乐队,一生,中华民族,乡宁,事情,亲身经历,人格魅力

2012-09-01 #长篇故事

张富清英雄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信仰与忠诚

张富清英雄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信仰与忠诚

张富,敌人,碉堡,孙玉兰,一等功,战斗英雄,战斗,公社,来凤县,组织,共产党员,战友,工作,来凤,永丰,建行,李甘,人民,信仰,奖章,妻子,老人,老伴,为人民,功臣,城墙,头顶,报功,支架,机枪

2017-12-0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