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藏天下|朱砂收藏热下探朱砂王国——万山

时间:2012-07-29

说起2015年11月的嘉德秋季拍卖会,至今仍有藏家记忆犹新,一幅3 1平尺中国画万山红遍从5800万元起拍,经过数十轮的竞夺,最终被场外神秘买家以1 84亿元的

提示:本文共有 72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万山汞矿遗址

每年嘉德拍卖公司举办的春秋两场拍卖会,都会在收藏界引起极大关注。说起2015年11月的嘉德秋季拍卖会,至今仍有藏家记忆犹新,一幅3.1平尺中国画《万山红遍》从5800万元起拍,经过数十轮的竞夺,最终被场外神秘买家以1.84亿元的天价成交,成为当年中国秋拍首件过亿的拍品。

这幅《万山红遍》是李可染用故宫内府朱砂创作的作品,是画家创作生涯中的巅峰之作,画面中朱砂和墨色交相辉映出一派金秋景色,整幅画在浓郁的朱砂红色映衬下,满目红山,意境非凡。40多年前,这幅《万山红遍》被荣宝斋以80元从李可染手中收下,如今竟以1.84亿元成交,震惊了收藏界。不管是藏家炒作,还是市场涨势,加之近年来掀起的朱砂收藏热,使得朱砂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历经沧桑岁月的万山

万山,在3000多年前就有朱砂开采与冶炼的历史,朱砂被列为贡品进贡朝廷。万山,是中国最大的汞矿产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万山,曾经车水马龙,一片繁荣……

中国是世界上出产朱砂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中国朱砂主要出产地就在贵州东部铜仁地区的万山。万山的朱砂石,藏量丰富,品质上乘,颗粒硕大并伴有围岩,颜色鲜红,光彩照人,观赏性极佳,千百年来,万山朱砂远近闻名。

我们从省会贵阳出发,乘坐高铁1个半小时到达朱砂古镇站,再乘车十几分钟便是朱砂古镇。带着好奇之心,走进这个古老神秘的朱砂王国。

朱砂古镇大门曾是进入万山矿区的通道,现在一座宏伟壮观的大门映入眼帘,整座大门颜色红润非常耀眼,这是朱砂红,其造型据说是仿汉阙建造,大门正中上方,四个金色大字“朱砂古镇”格外醒目。大门左侧山壁斜坡上是青龙白虎和朱雀龟蛇的巨幅图案,给古老的万山,平添几份神秘色彩。

朱砂古镇大门

进入景区,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老建筑保存完好。一排排呈现工业革命时代气息的老房屋吸引眼球,墙上“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的标语清晰可见,耳边响起五六十年代的革命歌曲,不由想起那个年代汞矿工人们风风火火搞建设的劳动场景。

万山,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朱砂开采与冶炼的历史。据《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记载:“谈指出丹”,“夜郎出雄黄”。汉朝时期,万山朱砂已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自唐代起列为贡品运送朝廷。宋代沅州通判朱辅著《溪蛮丛笑》记载:“辰锦砂最良,砂出万山之崖为最,伶佬以火攻取。”至今,在万山仍有多处坑洞的遗迹中留下了远古时期爆火裂石的痕迹,记录了世界上最久远的采矿历史和世界上最原始的汞矿开采、冶炼的方式。万山,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朱砂集中地。因此,万山成为中国最大的汞矿产品生产基地,其汞矿资源和汞产品产量的规模列为中国之首,亚洲之冠,世界第三,故被誉为“中国汞都”,也被誉为“朱砂王国”。

矿区的老建筑保存完好

朱砂又称丹砂、辰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具有经久不褪色的特性。中国红的红色就取色于朱砂,以至朱砂被赋予了中国式的特别意义。自古以来,朱砂被作为镇宅避邪之珍宝,药用可安神、定惊、明目、解毒,色彩鲜红靓丽可作颜料,观赏性极佳,又是炼汞的主要原料。由于朱砂的产量少,物以稀为贵,自然受到藏家们的青睐。

说到朱砂就离不开万山,万山名称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久远的故事。据传在西周时期,一梵氏女子在崖壁上沿着丹脉敲凿取丹砂,久敲久凿而成洞穴。梵氏将凿得的丹砂献给武王,武王服用后,不仅治好了心悸不宁的毛病,而且神清气爽,颜面红润,体力倍增。便敕封产丹之山为“大万寿山”,到了元、明、清代简称大万山,从近代民国开始便称作“万山”。

原来的矿车变成了美化的花坛

新中国成立后,万山的矿山由国家接管,为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曾先后组建和调集国内的地质队、冶金公司等,把中央和省属县级企业集中在万山进行规模化勘探开采。196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万山特区隶属铜仁地区,万山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级工业特区。

作为全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万山曾经创下日生产矿石千吨的历史。矿井下3000多人、地面上4000多人同时作业,成为万山最繁荣的时期。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一车车满载矿石的卡车绝尘而去,大规模、超强度的开采,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的矿山,万山的汞资源逐渐枯竭,汞矿生产日益萎缩。2002年矿区被迫实行政策性关闭,结束了万山千年采矿的历史。

万山国家矿山公园

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是贵州省唯一享受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扶持的地区。万山利用国家给予的支持政策,进行“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的转型发展,依托工业文明、朱砂文化和万山秀丽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自然风光,转型为万山国家矿山公园。2015年,又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以万山独有的朱砂历史文化为主题,按照5A级景区标准投资打造“朱砂古镇”。

2018年底,随着高速铁路的开通,隐藏在大山里的万山,忽然呈现在人们眼前。当地政府为了大力宣传万山朱砂,特向铁道部申请将原来站名“万山站”改成了“朱砂古镇站”。曾经车水马龙的“中国汞都”,如今变成了文旅结合的“朱砂古镇”。

废弃的矿洞都变成了景点

古老神秘的采砂矿洞

万山朱砂多为鲜红艳丽,黑硐子出产的朱砂呈乌黑色,一度成为争夺之地;神秘的仙人洞,有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古老故事;长达970多公里的矿洞堪称“地下长城”,成为世界奇迹……

来到万山,我们最想探访的就是开采朱砂的神秘矿洞。相传,万山朱砂的采掘从秦汉时朝开始,唐代兴盛,明朝洪武年间,万山建立起了水银朱砂厂。到了晚清光绪年间,又有英国和法国成立的英法水银公司进入万山,带来当时先进的机器进行开采和冶炼。民国时期,建有沙俄和前苏联的采矿企业,后来由民国政府经营。新中国成立后,创办贵州汞矿。

如今的万山国家矿山公园是以老矿区的汞矿矿业遗址为核心景区,面积5平方公里,汞矿办公大楼改建为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苏联专家楼也建成景点,古代采矿遗址黑硐子、仙人洞、云南梯和穿山硐等,以及废弃的矿山,都变成了景点景区。

黑硐子是最古老的采矿遗址,从秦汉时期开采,现在成为矿山公园的主要景点。遗址建起的游览步梯,四通八达,贯通各矿洞口,古矿洞前,竖立有中英文的游览导视牌,刻有“万山汞矿遗址”的石碑,矗立在黑硐子矿洞口,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黑硐子的得名,是因这个矿洞的朱砂呈乌黑色。

遗址处在峡谷地貌,绝壁高约100米,凹槽的弧长约150米,绝壁上开凿有几十个洞口,洞口的里面层层叠叠,上下贯通。站在矿洞外,人显得很渺小,抬头仰望着古老沧桑的洞口,不尤让人感到几分压抑,气氛凝重。

进入洞中,一股凉风夹杂着潮湿和矿石味扑面而来,是与洞外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暑热尽消,岩缝的渗水滴落在耳边,嘀嘀嗒嗒的悠远回响。洞壁上有许多的洞眼,大大小小,相互贯通,洞中有洞,纵横交错,扑朔迷离。一会儿似乎到了尽头,但又曲径通幽,峰回路转;一会儿压顶三尺,让人低头缩颈,一会儿又别有洞天。若不是开发成景区,安装有指示牌和向导带队,必定会迷路在洞中。据说矿洞里的巷道有27条,有些地方采矿坑道多达5层;10余条主巷道绵延数百米,与新中国贵州汞矿一坑的采场连为一体;洞内遗留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等遗迹,见证了古代矿工的智慧与艰辛。

一路观赏,一路感叹,我们也在声光电的演示中科普了朱砂和朱砂采矿的知识。早在远古的时候,古人就知道了朱砂的药用价值,古人在采捡朱砂的过程中发明了“爆火裂石”的采矿方法,就是先火烧热岩石,再用水爆裂;后来还发明了“溜槽”“掏砂盆”等工具。当然,现代机械化的机器使得朱砂开采能力大大提高了。矿洞里有古代采矿工具模拟的采矿场景,还有现代的采矿轨道和铁锈斑斑的矿车。

坑壁有许多标记是古人标的记号

古老神秘的黑硐子,曾经是拓荒者、冒险家、土司恶霸你争我夺的场所,这里还发生了许多刀光剑影的故事。秦汉时期,土人溯河而上发现了这里大量的朱砂露头以后,四面八方的拓荒者、冒险家便蜂拥而至,你争我夺,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武力。唐宋时期,为了争夺这里的采矿场,各路帮派人马,相互格斗残杀,不断造成大规模的流血事件。黑硐子前面原先是一个巨大的坑槽,就是史书上称“万人坑”。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以还债相要挟,强租万山汞矿,成立“英法水银公司”,雇用了1000余名工人、300余童工,盘剥欺压矿工,杨宠光等80余矿工在张家湾武装起事,给掠夺者以沉重打击,万山也成为贵州工人运动的首发地。

仙人洞因仙女石而得名,与黑硐子连接在一起,分为上、中、下三层,洞内壁坑道纵横交错,枝蔓横生,形成巨大的地下网络。坑壁有许多标记,都是古人用以标明矿床及掘进方向的记号,便于矿工在漆黑、幽深的洞中不致迷途。洞顶棚硕大的疤痕,是当年“以火攻石”的印记,清晰可见。在通往仙人洞的山梁上有个威灵寺。据传秦汉时期有位炼制“仙丹”的道长,在此传道、炼丹,威灵寺往下百余米,一尊独峰拔起的仙女石就矗立在那里,传说就是天界七仙女的化身。

万山朱砂,历经千百年来的开采,其地下坑道纵横交错、层层叠叠,近似迷宫,坑道长达970多公里,堪称“地下长城”,规模宏大、世界罕见! 万山朱砂的采矿集中地面积达到 338平方公里,到2001年10月18日贵州汞矿枯竭关闭时止,从古至今开采的洞穴有478处。这些地下坑道矿洞,层层相连、蜿蜒曲折,是人工开凿的一项恢弘工程,原始开采的痕迹保留至今,具有较高的文化科研价值。

2006年,黑硐子、仙人硐等古矿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万山矿区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矿山公园;2009年,万山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2012年11月,万山矿区遗址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奋斗拼搏奉献的万山人

末代矿长的万山故事

谦称自己是“末代矿长”的李晓康,为中国攻克了超高纯度汞的项目;书记王恩涛,为还国债带领万山人与国家共患难、同进退;井下矿工吴应泽,发现“朱砂王”,放在安全帽里小心护送;地质工程师刘存敏,精心制作“万宝山”,为国庆献礼……

在朱砂古镇,我们见到了贵州汞矿的最后一任矿长李晓康。今年69岁的李晓康,退休后时常到朱砂古镇向游客讲述万山的故事。1976年贵州工学院毕业后,李晓康就来到万山矿区,从基层技术员到生产矿长兼总工程师,一直干到2001年贵州汞矿关闭,他自己谦称为“末代矿长”,见证了万山的兴衰与变迁。

李晓康说,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汞矿给万山筑起了工业名声,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万山一度被称为“小香港”“小深圳”。鼎盛时期,矿里在册员工8000多人,职工和家属有3万多人,矿区配套的学校、医院、商店等等应有尽有。

在李晓康的汞矿生涯中,最引以为自豪的是他在汞矿科研所担任所长期间,为我国攻下了超高纯度汞的项目。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要加入国际气象组织,要求中国的气象测量气压计,测出的数据要和其他国家进行比对,数据必须吻合到小数点后13位,否则国际气象组织将不承认提供的数据。要确保气压计测量精度,就要攻克提纯七个9的超高纯度汞,而当时我国技术只能到达六个9,要提高一个9 的纯度并非容易。接到任务后,李晓康带领他的团队在实验室里连续奋战了50多天,小心翼翼将他们提纯的超高纯度汞送往北京,当中国气象数据送往国际比对时,精准度达到了小数点后14位,中国气象顺利进入了国际气象组织。

王恩涛带领万山人奋斗拼搏

在万山矿区,提到王恩涛这个名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在万山十年时间,带领万山人奋斗拼搏,为国家做出了巨大奉献。

王恩涛1948年随“二野”挥师南下来到贵州。1952年调到贵州汞矿历任人事主任、副经理、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等职,一直到1963年。他在万山工作10年,深得广大矿工的爱戴和尊重,他团结工人群众奋斗拼搏,开展技术革新运动,使汞矿的生产和建设实现了大发展、大变化。在中国偿还苏联欠债期间,万山整个矿区天天灯火通明,工人不舍昼夜,加班加点生产。王恩涛带领万山人与国家共患难、同进退。使汞产量在1959年至1962年的4年间年年超千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全部用于偿还债务,向苏联出口汞5000多吨,累计担负起了对苏还债的半数款项。万山为中国偿还外债,立下了汗马功劳。1963年10月,周恩来在接见万山汞矿的同志时说:万山汞矿生产的汞是“爱国汞”,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候,万山人作出了无私奉献。

在中国地质博物馆里,珍藏着一颗重量达237克的朱砂,长为65.4毫米,宽35毫米,高37毫米,被称为中国的“朱砂王”。整个朱砂晶莹剔透,质地纯正,色呈暗红,棱角分明;一侧与白色水晶石连生,与朱砂红白相间、相互辉映,瑰丽无比。说起“朱砂王”的发现,不能忘记吴应泽、李代启、黄毛狗等等千百个汞矿人。

奋斗拼搏奉献的万山人

1980年9月的一天,贵州汞矿岩屋坪分矿井下工段朱砂班的李代启、吴应泽、黄毛狗等矿工,和往常一样采集朱砂。爆破工、洒水工、松岩工完成后,朱砂班的工人开始工作。在昏黄的灯光下,“蛤蟆窿”里一个闪亮发光、起菱角状、有鸭蛋大小的朱砂静静地躺在那里,吴应泽用五节手电筒照射,一下看得惊呆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晶莹剔透的朱砂。他大声喊着在不远处工作的朱砂班班长李代启和工友黄毛狗,小心翼翼地取出朱砂,生怕有一点闪失弄坏了朱砂,他里面用炸药包装纸、外面用工作服轻轻地把“朱砂王”包好,然后放在安全帽里,护送到分矿办公室马上上报。当天晚上就派车送到矿总部,然后又把“朱砂王”送往北京,珍藏在国家地质博物馆。1982年中国人民邮政为“朱砂王”发行了一套三枚特种邮票。

1959年初,为庆祝新中国十周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竣工,贵州汞矿要向人民大会堂赠送一件朱砂工艺品。矿党委书记王恩涛找到地质工程师刘存敏,又安排两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技术工人,他们用了五十多公斤朱砂和各种规格水晶石等原材料进行精心制作,选用的是岩屋坪质地纯正、晶莹剔透的朱砂。花了近10个月时间,一件名为“万宝山”的朱砂工艺品制作完成,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存放于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二楼。

万山因朱砂资源而构筑了一个个历史的界碑,又因历史中的创造而竖立起一座座精神的丰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历史不会忘记万山,不会忘记贵州汞矿一代代敢于创新的生产者。

万山朱砂

朱砂观赏收藏方兴未艾

世界朱砂看中国,中国朱砂看万山。万山朱砂,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在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博物馆和斯密森博物馆都有收藏。万山朱砂,因品质上乘而名扬,又因资源枯竭而稀缺,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近年来,随着朱砂古镇旅游的兴起,万山依托现有特色资源,实现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资金资源的转变,迎接“大旅游”时代的到来,加快万山转型发展,朱砂大观园、朱砂工艺品产业园、朱砂电商企业孵化园等园区的建成,使朱砂产业成为万山新的经济增长点。

走进朱砂工艺品产业园,整齐的厂房排列在园区道路两旁,生产加工的机器声音,在耳边嗡嗡作响。乘电梯直达三楼展厅,眼前的奇石、吊坠、手镯、朱砂画等朱砂工艺产品琳琅满目。

园区负责人告诉我们,2016年万山政府利用经济开发区的标准化厂房,以发展朱砂工艺产品为主体,建设一个集旅游工艺品研发、培训、生产、检验、销售、展示于一体的朱砂工艺产业园,园区占地110亩,建成朱砂工艺品加工标准厂房14栋,项目完成总投资将达约7亿元。目前,已有58家企业签约入驻朱砂工艺产业园,吸纳就业创业2000多人,朱砂工艺品扩展到6类100多个品种类型,先后研发出3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和朱砂工艺系列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年产值3.2亿元。昔日的万山汞矿人,现今变身为朱砂文化的传播者。

在世界范围内,朱砂的产地也不少,数量也很多,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沿岸山脉、墨西哥的查尔斯、南斯拉夫的阿弗拉等。但中国产出的朱砂晶体,形体完整色泽鲜艳,在国际市场上被公认上等品,中国朱砂的产出地以贵州万山、湖南新晃等为主。

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出产过一颗1英寸长的朱砂晶体,重30克左右,售价为1500美元,当时创下世界最高价,此售价为朱砂晶体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奠定了基础。朱砂王族,就是以美国卡希尔矿出产的这颗朱砂晶体作为标准,即长度大于1英寸,约25毫米,重量大于30克。据收藏界统计,全世界现存的朱砂王族成员仅有50多颗,国外有10颗,中国有40多颗。其中,贵州有10颗留存在民间收藏者手中,另外30多颗被分散在北京等地的收藏者收藏。

万山朱砂工艺品

说到朱砂的市场价格,万山朱砂在上世纪50年代,就对品种进行过分类,其价值也是按类论价。当时,万山朱砂品种划分为八个等级:高装朱宝、中装中宝、顶红片砂、血红大片、青红大片、红云片、青云片、细砂。80年代,万山朱砂划定出九种等级15 个品种,其中最大的特型砂一等每颗200 克以上,一直到最小的米砂每颗2.5毫米。由于朱砂的开采条件受限,一般朱砂结晶细小,多为1毫米左右的颗粒,而大于5毫米的鲜红朱砂晶体,被各国藏家争相收藏。

朱砂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瑰丽神奇的宝贝,是含蓄质朴,美丽天成的观赏石,已成为国内外自然博物馆和个人收藏家争相收藏的珍品。有藏家说,收藏朱砂就是珍藏万年沧桑永不消失的美丽。决定朱砂晶体价格的条件较多,但一般用晶体大小进行标定。透明、半透明的纯净朱砂,以体型大,结晶好者为收藏上品。晶形完整、棱角清晰、色泽鲜红、透明度好的价格较高。

现在,万山朱砂只要晶体形体完整,色泽鲜艳,在国际市场上,5毫米至10毫米售价达200美元。2016年,万山举行首届朱砂拍卖会。一件名为“万山红”朱砂,长度55厘米,起拍价为8万元,经过几轮竞价,最终以49万元成功拍卖,成为拍卖会的标王。

随着朱砂古镇旅游的兴起,朱砂不仅是万山的文化元素,更是万山打造的旅游文化品牌,朱砂产业也成为万山新的经济增长点,历经了千年沧桑岁月的朱砂王国将会迎来一个新的辉煌时期。

(本文刊载于2019年第5期《藏天下》杂志)

图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萧宇

喻栋柱

编辑陈艺

视觉胡蕊

编审黄蔚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藏天下|朱砂收藏热下探朱砂王国——万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玩圈儿里的“宠儿”——朱砂

文玩圈儿里的“宠儿”——朱砂

朱砂,饰品,文玩,矿物,红色,书法,小孩子,物品,真伪,颜色,评定,琥珀粉,启功,李可染,杜海涛,胡芦,黄轩,万山红遍,时利,艺术精品,丹砂,中成,个人,古代人,包裹,别称,光泽度,佳品,人工,佛珠

2012-04-29 #小故事

莫山山和李红鱼 白玫瑰和红玫瑰 可惜只能是明月光和朱砂痣

莫山山和李红鱼 白玫瑰和红玫瑰 可惜只能是明月光和朱砂痣

上的一,心口,红玫瑰,白玫瑰,外表,宁缺,性感,蚊子,衣服,李红,莫山,那道,床前明月光,饭粘子,一身,世人,书痴,无双,就如同,张爱玲,温文,世界,世间,傲骨,价值,刺儿,天下,变强,容颜,天性

2016-05-28 #长篇故事

民间故事:梅花朱砂痣

民间故事:梅花朱砂痣

瑞云,刘良,小姐,父母,阎君,丈夫,农家,钱家,一行,前生,记忆,闺阁,日日,让你们,于瑞,乌衣,大奇,托生,才得,若想,连道,钱府,阎罗,佳偶,人家,人为,人人,位置,人形,感情

2014-11-06 #长篇故事

民间故事:梅花朱砂痣

民间故事:梅花朱砂痣

瑞云,刘良,小姐,父母,乌衣,阎君,民间故事,梅花,丈夫,农家,钱家,一行,前生,记忆,闺阁,日日,让你们,万荣,于瑞,大奇,托生,才得,若想,连道,钱府,阎罗,东山,佳偶,人家,人为

2009-05-20 #故事会

家乡的美丽传说一朱砂洞

家乡的美丽传说一朱砂洞

红土,白土,宝贝,朱砂,家乡,冉庄,主干,山嘴,家人,村上,涂料,不掉色,可以用,有一片,找啊找,山柴,白来,羊娃,一群羊,和家,向家,峪沟,崖上,阳山上,上树,不跟人,不象,亦佳,世间,人们

2010-11-25 #小故事

襄阳晚报:抗疫英雄“朱砂启智”

襄阳晚报:抗疫英雄“朱砂启智”

朱砂,杨东,罗春,黄文,先进个人,全国,英雄,疫情,肺炎,王继,诸葛,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古隆中,作者,先进人物,医院,景区,同行,合法权益,名学,故事,声明,急诊,来源,标注,热度,社区,目的,行业

2012-09-14 #经典故事

中国白描技法 手绘普贤菩萨 用朱砂绘制佛像

中国白描技法 手绘普贤菩萨 用朱砂绘制佛像

奇石,小伙,普贤菩萨,中国,白描,技法,佛像,手机,朱砂,民间故事,玛瑙,石头,扫一扫,友松,天博,小宾,张国良,河磨玉,石博,石大,石梅,花玉,黄庆,马未都,一江两岸,好地方,屋下,龟博士,专家,价格

2019-01-24 #故事阅读

中国白描技法 手绘普贤菩萨 用朱砂绘制佛像

中国白描技法 手绘普贤菩萨 用朱砂绘制佛像

奇石,小伙,普贤菩萨,中国,白描,技法,佛像,手机,朱砂,民间故事,玛瑙,石头,扫一扫,友松,天博,小宾,张国良,河磨玉,石博,石大,石梅,花玉,黄庆,马未都,一江两岸,好地方,屋下,龟博士,专家,价格

2010-07-2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