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黑格尔一直瞧不起孔子 而西方这位大家却力挺孔子 得给赞!

时间:2012-08-09

这些伟大人物的出现,足以照亮整个人类星空,影响整个后来的人类发展进程

提示:本文共有 24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公元前800——公元前200年间,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时代(轴心时代),这个时代,西方有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耶稣,东方有佛陀、老子和孔子。这些伟大人物的出现,足以照亮整个人类星空,影响整个后来的人类发展进程。

——雅斯贝尔斯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总是贬低孔子,认为孔子的哲学不算哲学,顶多算是一种生活上的规训,缺乏逻辑和系统。但是西方的另一位哲学大家,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孔子的哲学非常富有哲理,可以很好的引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处理好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因此他对孔子的态度一直都是力挺和赞扬的。

同为德国的大哲,为何两人的态度如何不同呢?作为20世纪著名的存在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以何种方式了解到2500百年前的孔子?他对孔子有哪些认识?这些认识对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哪些影响?雅斯贝尔斯作为西方人,为何如此推崇和赞赏孔子的思想呢?就这些问题,一起来跟随哲学诗画来详细了解下。

1,建立异域视角

雅斯贝尔斯认为,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面对未来世界的多元和全球一体化的一步步推进,我们都要学会建立异域视角,即吸收不同的外来文化。

中国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其原因就在于文化传统的多样性。换句话说,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建构过程中,一直不断吸收着外来文化的因素,并且其本身是一种多元共存的形态。中国文化中的这些不同因素相互之间此消彼长、此起彼伏,具备互动、多元的文化活力,而非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纯粹和单一。

2,异域视角的重要性

不仅雅斯贝尔斯,很多西方学者认为建立异域视角在当今时代,有着无可言喻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就曾指出,与外来者的交往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这种动力推动着欧亚共生圈的形成和发展,直至囊括全球。此外,当下是一个强调互动和“去中心化”的时代,因而对融合与和谐的文化追求,极有可能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从这两方面来说,异域视角尤其是海外汉学和汉学家对于中国文化的重建是弥足珍贵的,它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是学会跳出自我,看自我。跳出地球,看地球。

3,孔子与当今时代

雅斯贝尔斯认为,孔子形象的无限叠加和无限放大,跟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都朝这边看有关。对于孔子的思想,我们不能过度夸大,也不能太过轻视,重要的是如何挖掘隐藏在变化了的学说背后的、尚未被完全遗失的孔子学说的原貌。

对此,他说:“单纯的批判不会使我们认识到任何新东西,并且会使他们的实在性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师们的历史真实只能通过他们的存在对其周围的人和事所产生的不同凡响的威力和影响力,以及对后世的震撼中认识到。”

实际上就是说,只有依据实质性的选择,整理出孔子的言论与有关记述、生平等,并从其影响和作用来溯源和重构一个孔子,才能把握住孔子思想真实的核心。

对历史认识要借助于对传统的感情和体验性的思维,这要求我们介入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内在当中去,去跟诸如孔子在内的思想家一同去体验他们思维的力度和时空维度,这样才可以分享到圣贤们获得某种伟大发现时的喜悦。

4,对孔子的推崇和赞扬

在《说儒》一书中,胡适认为,孔子是一个“把殷商民族的部落性的儒”扩展到了“以仁为己任的儒”。也就是说,孔子不仅不是一个复辟的保守者,而是一位革新家、革命者。

对于这点,雅斯贝尔斯是极为赞同和认可的。在其哲学代表作《大哲学家》中,他也很明确的表达了这点,认为孔子在社会政治发展理念的推进上,不仅不保守,而且还是为富有远见卓识的革新者。

在欧洲,很少有哲学家对孔子以及孔子的思想大加赞赏,尤其是黑格尔不仅没赞扬,而且极为贬低,他竟然如此说孔子:“从他的原著来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如果他的著作没有被翻译过来的话,孔夫子的名声会更好些。”

而雅斯贝尔斯在对给其学生汉娜·阿伦特的信中是这样评价的:“孔子给我的印象极深。我并不是想捍卫他什么,因为大多数汉学家的缘故使他变得平庸乏味,但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是一位伟大的人,他的思想真实,贴近生活,对我们人类来讲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后来,雅斯贝尔斯进一步指出,孔子并不是一位宗教家、一位神秘主义者,他没有宗教的原始体验,不知道启示,也不相信生命的转世,但孔子同样不是一位理性主义者。甚至,雅斯贝尔斯后来在《哲学自传》中还由此引申:“我很高兴徜徉在中国的精神世界中,感到在那儿存在着一种与我自己周围的野蛮状态相反的人性存在的共同本原。我对中国的人道精神产生了热爱和赞美之情。”

5,看似平常,实则伟大

雅斯贝尔斯继续阐述道:在孔子的思想中,引导他的是人间社会的“救世救人”理念,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才能成为人。孔子所关注的是世间,他热爱世间的美、秩序、真诚以及幸福,而这一切并不会因为失败或死亡而变得没有意义。在那个动乱的年月,孔子想借助教育和政治革新,在他的世界中重新塑造人类,从而让这一世界按照他预设的永恒秩序和仁义心灵发展,并且期望在世俗的条件下,使人类存在的自然理念获得尽可能多的实现。

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生活在市井,作为人他有自身的弱点,但他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也正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要面对的。正因为如此,在东方,孔子使理性在其范围与可能性之中首次闪烁出看得见的耀眼光芒,并且这些都表现在一位来自百姓的男子汉身上。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常人”,实现了轴心时代的突破。

除了古希腊之外,亚洲从一开始也在进行着真正的哲学思考。而孔子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孔子是杰出“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孔子思想所产生影响的深度与广度都是无与伦比的,并且与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和耶稣一道创造了对后世哲学具有尺度作用的规范和引领。

结语——

作为存在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关注的始终是人的生存,或者说在世界和上帝(超越)之间的人的存在,以此思考和揭示人性存在的现状。因而在他看来,对于各种文明思想的考察,就是要吸收不同民族在历史上对生存问题的经验和认识,并考察人类文明是以何种方式达到如今的地步的。

而中国孔子的思想,作为一种哲学依托,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和激发。没有中国的老子和孔子,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哲学恐怕也难以开展的如此全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黑格尔一直瞧不起孔子 而西方这位大家却力挺孔子 得给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学生违纪 不听劝告 老师把他请出教室后遭投诉 家长却力挺老师

学生违纪 不听劝告 老师把他请出教室后遭投诉 家长却力挺老师

刘老师,老师,家长,刘勇,学生,同学,投诉,是一位,权利,课室,了学,学校,教师,数学课,橡皮,正义,看法,纪律,调皮鬼,处罚,影响,一同学,这样的事,负责任,却力挺,位家,前段时间,一节课,个性,主张

2017-12-28 #故事大全

小学女生坠亡 家长质疑被批作文负能量是主因 有家长却力挺老师

小学女生坠亡 家长质疑被批作文负能量是主因 有家长却力挺老师

孩子,老师,廖可,爸爸,家长,文章,网友,事件,作文,有家,作者,回复,妈妈,小女孩,小朋友,年级,教室,微信,生命,红笔,表面,读后感,三打白骨精,增加伤害,孩子妈,感到愤怒,没有错,语文老师,负能量,这个时候

2014-07-10 #故事大全

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斯大林强烈反对 但罗斯福却力挺!

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斯大林强烈反对 但罗斯福却力挺!

罗斯福,中国,代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家,国民党,美国,斯大林,苏美英,赫尔利,中共,方面,机构,组织,英国,苏联,周总理,联合国宪章,中国外交,五大,代表团,全世界,党派,共产党,军事,有权,维护和平,问题,阁下

2015-02-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批评孔子 赞扬拿破仑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批评孔子 赞扬拿破仑

黑格尔,孔子,拿破仑,侵略者,哲学,皇帝,黑格,世界精神,中国,自由主义,道德,法国革命,义务,全世界,关系,方面,论语,历史,个人,人物,代表,公元,德国,号令,国家,常识,政治,民族,精英,19世纪

2008-05-11 #经典故事

大哲学家黑格尔 为何贬低孔子 却极力称赞老子?

大哲学家黑格尔 为何贬低孔子 却极力称赞老子?

孔子,思想,老子,黑格尔,世俗,理论,思想理论,思想家,个体,后人,经典,避世,实用,不待见,倾向于,大哲学家,有吸引力,得多,过老,历史,专家,人们,事情,中国,事物,作用,体系,儒家,典型,兴趣

2017-12-14 #经典故事

黑格尔:一位鄙视孔子的狂妄派唯心主义哲学家。

黑格尔:一位鄙视孔子的狂妄派唯心主义哲学家。

孔子,黑格尔,中国,思辨,东西,哲学,哲学家,道德,服务于,评论,地位,常识,影响力,思想,民族,言论,再说吧,找得到,西塞罗,空飞翔,若想,连汉,鲁迅,世间,不兴,个人,个体,中华文明,偏见,代表

2012-04-06 #经典故事

《论语》和孔子 在黑格尔眼中竟如此不堪 为何没人站出来反驳?

《论语》和孔子 在黑格尔眼中竟如此不堪 为何没人站出来反驳?

孔子,黑格尔,宗教,中国,哲学,学说,道德,国家,地位,态度,皇帝,黑格,东西,义务,书籍,哲学家,思想,著作,论语,评语,中国文化,形式上,自然宗教,西塞罗,专制,专制政治,个人,圣人,全球,主观

2008-10-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黑格尔认为孔子的伦理道德缺乏哲学思辨 为何有些中国学者会跟风

黑格尔认为孔子的伦理道德缺乏哲学思辨 为何有些中国学者会跟风

哲学,孔子,苏格拉底,伦理道德,特征,毕达哥拉斯,传统,科学,概念,什么是,黑格尔,子之义,毕达哥拉,中国,个人,万物,事物,中心,人为,从头开始,伦理,名词,古希腊,假设,体系,名言,周公,君臣,定义,小人

2016-08-2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