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心理学效应

时间:2012-08-18

心理学效应的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62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3 分钟。

作者:田茵子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长答案高能预警!本文为《清晰思考的艺术》的个人读书笔记,由书中内容整理摘录概括删减而得,不完全是心理学效应,但一样令人叫绝!以后或许会不定期增补,可移步至我豆瓣日记观看星尘猫仔的日记认清那些常见的闹心思维误区,像死硬理性派一样思考:1. 幸存偏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我们往往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地可能性,我们常常对成功抱有幻想而认识不到成功地概率有多微弱。例如,每位成功地作家背后都有100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每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背后又有100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家,每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背后又有数百个抽屉里沉睡着草稿的写作爱好者。我们总是听到成功者的故事,却认识不到作家的成功概率有多小。2.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将选择标准与结果搞混淆了。人们总是说:“去游泳塑身吧,你看那些游泳选手的身材多好!”然而,职业游泳者身形完美,并不是因为他们锻炼充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的运动结果。3. 过度自信效应:人们会习惯性地、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过度自信不是受到了激励,而是自然单纯、生而有之的。并且,不存在相反的不够自信效应;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为显著——女人较少高估自己;不仅乐观者会受到过度自信效应的影响,就连自称悲观的人也会高估自己——只不过高估的幅度要少些罢了。因此,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在筹划任何事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做最坏的打算反倒让你有机会更现实地判断形势。4. 从众心理:似乎只要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可实际上,就算有数百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5. 纠缠于沉没成本:人们往往因为“只是舍不得已经做出的投资”而继续做一件实际上只会不断带来损失的事。为什么会有这种荒谬的行为呢?因为人们想努力表现得坚韧,坚韧是我们发出的可信信号。我们害怕矛盾。如果我们决定中断一个项目,我们就在制造矛盾:承认从前的想法与今天不同。继续执行一个无意义的项目是在推迟这一疼痛的认知。那样我们就显得更坚韧。然而每个决定,不管是私人的还是业务上的,始终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我们的设想,有可能兑现,也有可能落空。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选取离开的小道,并承担后果,如及时中断项目,这种不确定情形下的权衡是理性行为。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6. 互惠偏误:人们不能忍受自己亏欠于人。这是一只商业上常用的温和的敲诈,例如一位螺丝供应商会邀请一位潜在客户观看一场冠军杯赛。因为一个月后就是订购螺丝的时间了,不想亏欠的意愿如此强烈,客户便屈从了。互惠古来有之。我们发现那些食物总量变化很大的动物之间都存在互惠。假定你是猎人,你某天运气好,猎到了一头鹿,便与群体成员分享了它;待你某天运气不好时,便也能分享别人的猎物。这是一种出色的生存策略。互惠是风险管理。然而互惠也有可恶的一面:报复。紧接着报复的是反报复,然后你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耶稣叫我们将另一边脸也伸给攻击者,就是打断恶性循环。7. 确认偏误:我们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容。换句话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现有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可实际上,恰如赫胥黎所说:“事实不因为被忽视而消失。”同时,当一种理论越模糊,确认偏误就越强,既定的观念像磁铁一样吸引证明。谁在生活中抱有“人是善良的”想法,他就会找到这一理论的足够证明;谁在生活中抱有“人是邪恶的”想法,他同样也能找到足够证明。因此,请你与确认偏误做斗争。不妨写下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预防措施、节食、成功策略的,然后寻找反驳证据。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这是一桩艰苦的工作,但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回避。8. 权威偏误:面对权威我们会不自觉地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面对专家意见时我们往往会比面对其他意见粗心许多,而且我们惯于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因此,请设法挑战权威。你面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9. 对比效应:人们惯于在依靠对比来做决定、下判断,纵使两者不存在充分的可比性。例如你会为你的新车订购真皮车座,因为你觉得3000欧元相对6万欧元的车价来说只是笔小钱。所有靠销售装潢用品生存的商家都在玩弄这一把戏。10. 现成偏误: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例如,“我认识一个人,他终生吸烟,每天3盒,却活到了100多岁,所以吸烟不会伤身”,这话是想证明些什么,但实际上它什么都证明不了。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一切,我们都高估了他们出现的频率。而无声、无形的一切,我们都低估了它们出现的频率。因为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接受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东西。我们的大脑是剧本式思维,而非量化思维。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11.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如果有人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好转之前会前恶化”,那我们就要敲响警钟了。“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是确认偏误的一种变体。使用这个花招大大有利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或对事情没有把握的专业人员。如果情况继续走下坡路,就证明了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如果情况意外回升了,客户开心,专业人员则可以将好转归功于他的能力。不管怎样——他总是对的。12. 故事偏误:大脑喜欢将既定的实际上无甚关联的事实编造成有所联系的故事,然后加以理解记忆。例如,下列故事你更容易记起哪一则呢?故事一:“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故事二:“国王死了,随后王后伤心死去。”自然你会更容易记起第二则。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可我们这样做是在扭曲真相,这会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因此,请你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13. “事后诸葛亮”偏误: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显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例如,如今任何人重读2007年的经济预测,都会惊讶于当时专家们对2008~2010年前景的展望有多么乐观。一年之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了。问到金融危机的起因,还是那些专家们,却会给出这样的答案:格林斯潘统治下货币的泛滥、资金放贷的宽松、腐败的信贷评级机构、随意的自有资本规定等——回顾之下金融危机的发生似乎完全符合逻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请写下你的预测再在事后验证之,你会发现你是个多么糟糕的预言家,同时请读历史,不是事后的成熟理论,而是当时的日记、报刊——这都会让你更深刻地感觉到世界的不可预见性。14. “司机的知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普朗克被邀请在全德国作巡回报告,而他的司机每次都坐在观众席听,逐渐将报告内容烂熟于心,便提议道:“普朗克教授,老作同样的报告一定让你感到很无聊,不如在慕尼黑由我来代你作报告,你则戴上我的司机帽坐在观众席。”普朗克欣然同意,司机便为一群专家级听众作了一番有关量子力学的长篇报告,之后一位物理学教授举手提问,司机便回答说:“我没想到在慕尼黑这样先进的城市还有人问那么简单的问题,就请我的司机来回答吧。”因而,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识,来自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以获得知识的人们;另一种就是司机的知识,来自那些装得好像他们知道的人,他们会模仿别人的表演,也可能拥有动听的声音或具有说服力的形象,但他们传播的知识是空洞的。因此,请不要信任任何司机的知识,不要将发言人、播音员、爱出风头的人、花言巧语者与一个正真有知识的人搞混。要如何区分两者呢?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就说:“我不知道”。而从“司机们”那儿,你什么话都能听到,除了这一句。15. 控制错觉:人们具有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但你实际能控制的少于你以为的。例如,在过马路时我们都会去按红绿灯上的过街按钮,实际上它根本不能影响红绿灯的变换,这个按钮的存在只是为了让行人相信他们能影响信号控制器,然后更好地忍受在红绿灯前的等待。类似的设计还有某些电梯上的“开/关门”以及大办公室里中央空调的温度调节开关,它们都是“安慰按钮”。因此,请你将注意力集中在你能真正影响到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吧。16. 激励过敏倾向:人们会对激励机制做出反应并迅速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但人们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例如,河内的法国殖民政府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人们每交出一只死老鼠,政府就给他发钱。政府这样做本是想控制鼠灾,但这条法令却导致人们养殖老鼠。17. 回归均值:极端值与非极端值总是来回交替,并围绕一个均值波动。例如一位男士经常背痛,痛感时强时弱,每当他觉得痛得无法忍受时便去找他的心理治疗师,这之后他便会感到背痛有所缓解,便一直对他的心理治疗师深深信服。但实际上,那位男士感到“痛得无法忍受”时正是达到了他的痛感的极端值,之后无论有没有治疗师的帮助,他的痛感都会有所下降,回归均值。18. 公地悲剧: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就潜伏着公地悲剧。假设有一个牧场,所有牧民均可在此放牧,那么每个人都会将赶尽可能多的牛到这个牧场上放牧。作为理性的人,每个牧民都会试图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多赶一头牛到公地,他便可以得到多出售一头牛的额外好处,而多一头牛造成的过度放牧的害处却由所有牧民承担,个人承担的损失极小。于是每个牧民都会赶尽可能多的牛来,直到牧场被彻底毁掉,这就是公地悲剧。19. 结果偏误: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做决定的过程。假设有100万只猴子在股市上以纯随机的方式买股票,一年后约一半的猴子亏了,一半的猴子赚了;下一年又是约一半的猴子亏了,一半的猴子赚了。长此以往,约20年后就会出现一只每次都正确投资,最终成为亿万富翁的猴子。这时人们便会疑惑,一只20年来都做出正确投资决定的猴子,怎么可能一无所知?!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挖掘它的“成功原理”——或许这只猴子吃的香蕉比较多,或许它总是坐在笼子的一个角落里,等等。因此,不必为一个纯属偶然地获得成功地决定感到庆幸,同时也请勿以结果来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如果这个决定是基于理性而做出的,那你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20. 选择的悖论:过多的选择会降低生活的质量。你如何能够保证从200个选项中做出完美的选择?答案是:你不能。选择越多,你在选择后就越没有把握,因而也就越不满。因此,在面对选项时请仔细考虑你想要什么,写下你的标准并遵守它们。同时要明白,你永远做不出完美选择,要想做出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为事情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你就满足于一个相对来说适合自己的“好答案”吧。21. 讨喜偏误:某人越讨喜,我们就越倾向于从这个人那儿买东西或帮助他。下列因素让我们觉得一个人讨喜:第一,外表有吸引力;第二,在出身、个性和兴趣上与我们相似;第三,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例如,广告模特大多外表出众,因为难看的人并不讨喜;同时广告中也不时出现“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模特拥有与目标客户相似的长相、方言与背景;而还有些广告则是在奉上恭维——“因为你值得这样”,这即是对方在发出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的信号,我们就倾向于也觉得他讨喜。22. 禀赋效应: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的东西更有价值。这种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上就相当普遍,打算卖房的房主总是将他们的房价估计得高于市场价格,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房子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而他认为买方应该一同支付这份情感的价值——这自然是荒谬的。令人吃惊的是,禀赋效应不仅会神化我们已经拥有的财产,甚至会神化我们可能会拥有的财产。正如在拍卖会上,谁参与出价到最后,谁就感觉这件物品可能会属于他,该物品对他就具有了额外的价值。此时买主就会突然愿意出超出自身预算的高价来拍下物品。因而在大型拍卖会上总会出现“赢家的诅咒”——拍卖的赢家反而是经济上的输家,因为他的出价实在过高。23. “奇迹”的存在:小概率事件虽然少见,但它们完全可能发生。它们的存在没什么可令人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例如,你突然想起了一位很久不联系的老同学A,而这时你的手机响了,正是A打来的电话。你一定会相当惊讶,心想:“这一定是心灵感应!”可不妨设想下A想起你却没有给你打电话的情形,还有你想起A而他没有给你打电话、A打电话给你而你没有想起他、你打电话给A而他没有想起你的情形,以及那些你没有想起A而A也没有给你打电话的情形。所谓的“奇迹”,其实往往是统计学上存在的、可能发生的事件,只是它们比较少见而已。24. 团体迷思:大多数人都应该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在一个会议上克制自己,没有说出自己的意见,而是一言不发,点头同意种种动议,毕竟你不想做那个持异议的捣蛋鬼。同时你对你的异议也没有充足把握,其他人也不傻啊,他们全都意见一致,那就不吭声吧。如果人人这样做,就会出现团体迷思——一群智慧的人做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做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这是从众心理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如果你在参与一个会议,或是一个智囊团的成员,无论何时,你都要讲出自己的看法——哪怕这看法并不是很中听。而如果你领导着一支团队,请你指定一个人唱反调。他或许不是团队里最受欢迎的人,却是最重要的人。25. 忽视概率偏误:在1972年的一次经典研究中,人们将实验室的受试者分成两组。第一组受试者被告知,他们肯定会遭到一次电击。第二组被告知,他们遭受电击的危险只有50%。研究人员在实验时间快结束时测量受试者身体紧张程度,结果惊人:没有区别,两组受试者同样紧张。这表明: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而不是对一件事的概率。换个说法,即是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不管风险是99%还是1%,人类都同样害怕,只是一种非理性的反应,但却相当常见。因而,我们只相信零风险,我们常常愿意投资过多的钱,就为了彻底消除微小的剩余风险。但人们本来能够更好地投资这笔钱,将其用以显著地降低另一种风险。这即是出现了零风险偏误。26. 稀少性谬误:简单来说即是“物以稀为贵”,人们往往认为具有稀少性的物品有更高的价值;同时,若我们的一个物品被人夺走了,我们就会认为失去的物品更有魅力,这种反应在心理学里也称为“罗密欧朱丽叶效应”。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能力,因此,请仅按照价格和作用来判断物品的价值,而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27. 忽视基本概率:假设一名少年被砍成重伤,那你认为哪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1)凶手是个非法持有刀具的波斯尼亚人;(2)凶手是个来自中产阶层的普通少年。想必大多数人都会选(1),可实际上(2)的可能性大得多,因为比起带刀的波斯尼亚人,中产阶级普通少年要多得多。那为什么多数人会选错呢?因为精确描述会误导我们,让我们的冷静目光偏离了统计真相,忽视基本概率的存在,然后做出非理性的错误判断。28. 赌徒谬误:1913年夏天,蒙地卡罗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人们挤在赌场的赌桌周围,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只球已经连续20次落在黑色上。许多赌徒趁此机会押红色,可中的又是黑色。更多人涌来,把他们的钱押在红色上,却还是黑色中。如此循环往复,知道第27次那球才最终落在了红色上,但此刻赌徒们已经输掉了数百万美元,他们破产了。这表明: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但实际上,独立事件不存在平衡的力量。一只球可以持续落在黑色上,无论此前它已经落了多少次。29. 锚定效应:每当我们进行估计时,就会选取某种熟悉的东西作为参照。例如你不知道马丁路德是哪年出生的,但你知道他1517年提出了《九十五条纲论》,当时他肯定大于20岁,那么你猜他出生在1485年左右,而正确答案是1483年。此时你正是以1517年为锚,做出了合适的判断。但愚蠢的是,我们也会将锚定在根本不靠谱的地方。例如,心理学家曾拿出一个数字轮盘让受试者转动,然后问他们联合国有多少成员国。那些轮盘停在较大数字的人,给出的成员国数量就会大于轮盘停在较小数字上的人给出的数量。30. 归纳法:人们有由观察个体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的倾向,可这实际上是危险的 。例如,一位跳伞运动员对朋友说:“我已经跳过1000多次了,还没出过什么事。”但两个月后他就在跳伞时意外摔死了。一次例外就足以彻底否定一条经过千百次证明的理论。31. 规避损失: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获得某种同等价值的东西想法强烈。如果你损失了100美元,那么你消耗的快乐感要大于我送你100美元让你获得的快乐感。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科学里称之为规避损失。我们对不利东西的反应要比对有利东西的反应敏感。32. 社会性懈怠:两个人一起拉一根绳子,平均每人只投入其力量的93%;如果是三个人一起拉,每人只投入85%;八个人一起拉时就只剩下49%。这便是社会性懈怠,它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团队中个人的效率无法看到,而是和团队融合在一起。33. 风险分摊:团队有甘冒比个人更大风险的倾向。因为大家都会想:“一旦出事,不会是我一个人承担责任。”若在团队决定是否使用核武器的军队里,风险分摊的想法无疑是危险的。34. 基本特征谬误:在解释某些东西时,我们倾向于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而低估情境因素。例如我们将战争的“罪责”推给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的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萨拉热窝行刺者的错。可实际上事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难以脱离其所处情境。35. 光环效应:如果某人的某一方面(如外貌、社会地位)给他人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印象,那么它将“普照”其他的一切,从而过度影响其总体印象。正如我们会自动认为漂亮的人更可爱、更诚实、更聪明。光环效应会挡住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36. 框架效应: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99%无脂的牛奶和1%含脂的牛奶那种更健康?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可实际上两者是一样的。而作家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会有意识地使用框架效应,用巧妙适当的方式来叙述故事,才能让作品引人入胜。37. 行动偏误:人们倾向于: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在不明情形下我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不管它有没有帮助。之后我们会感觉好受些,虽然其实什么也没有好转——事实甚至往往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情况不明,请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38. 不作为偏误: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上看起来更无害。不向一个掉进了洞里的登山者伸出援手,或将一个登山者推进洞中,两者的结果都是登山者的死亡,但我们却感觉后者比前者严重。可实际上,理性来看,两者的行为都应遭到谴责。而1968年的欧洲学生运动看穿了不作为偏误,并提出了一个醒目的口号来反对它:“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这话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解决问题,那你等于就是在延续问题、加重问题”,当然你就成了“问题的一部分”。39. 自利偏误:人们倾向于将事情的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例如科学实验证明,在婚姻中,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对自己为伴侣关系正常运转所作贡献的评价都高于50%。================================心理学摘要: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又称:弗勒效应、Forer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而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就应该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现在很多人迷信于算卦,神通,星座等。其中的原理都来自于这神奇的巴纳姆效应)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学生)在被付予更高期望以后,他们会表现的更好的一种现象。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自我应验预言发展。以此观点,内心常常带着负面期望的人们将会失败;而内心常常带着正面期望的人们将会成功。在社会学,这个效应经常被引用与教育或社会阶级有关。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命名取自希腊神话故事里面的一位名为皮格马利翁的雕刻家,他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出来的女神雕像,由于他每天对着雕像说话,最后那座女性雕像变成一位真正的女神。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我们来看一下结果: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教得好了。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观察者期望效应是认知偏见的一种。在科学实验中,由于观察者预期某些测试结果,于是无意识地以某种形式操纵了实验步骤,或错误解释实验结果以达至他们希望得到的结论。观察者期望效应能严重歪曲实验结果,因此需利用双盲方式进行实验来消除这效应。很多实验经常是受观察者期望效应影响而出现奇怪结果,尤其在以人类为对象的实验。观察者期望效应最常出现于超自然现象研究。Clever Hans是著名的例子。Clever Hans是一匹懂得算术和做出各式各样惊奇技能的马。而事实上Clever Hans不是真的懂得算术,而是靠训练员和观察者无意识下给予的暗示(例如:表情、姿势)得出正确答案。在另一实验,实验人员事先告诉一群小孩他们培养了两个实验老鼠品种:一种聪明,一种呆笨,然后安排小孩观察老鼠逃离迷宫。小孩报告聪明品种老鼠比呆笨品种老鼠更快逃离迷宫,而事实上所有实验老鼠只是随机挑选出来而已。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责任分散效应(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是一种社会现象,指发生在超过某一临界规模的人群中,没有明确的责任分配的趋向。这种心态可见于短语“没有一个雨滴认为是自己造成的水灾。”责任分散可以体现为:1.在人群中,通过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使事件发生,而在他们单独时绝不会允许发生。例子包括团体迷思(groupthink)和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2.一组人完成工作任务时,失去动力,因为人们责任感降低,而且在群体中掩盖了他们的缺乏努力(社会惰化)。3.在分层组织中,下属称他们只是执行命令,而上司称,他们只是发出指令,并没有做那些事。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 theory)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又或想像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如果无人清理,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因此破窗理论强调着力打击轻微罪行有助减少更严重罪案,应该以“零容忍”的态度面对罪案。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以人质为例,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第1,是要你切实感觉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胁,让你感觉到,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是毫不犹豫。第2,这个施暴的人一定会给你施以小恩小惠,这是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你各种绝望的情况下给你水喝。第3,除了他给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你得到,完全隔离了。第4,让你感到无路可逃。有了这4个条件下,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而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1、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2、害怕:笼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3、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4、帮助: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反馈效应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 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的一个著名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赫洛克把被试者分成4个等组,在4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预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第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语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实验结果: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和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和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激励的效果明显优批评,而批语的效果比不闻不问的效果好。在生活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在生活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这个效应提醒我们,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于别人的活动必须及时地反馈调节。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指导活动中,要多种多样的手段即时地搜集和评定活动效果,如观察交谈、现场提问、效果评价等,然后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节活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必马上实施惩罚性的方式,而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疑难,不使问题累积。在反馈时,要正确运用鼓励和批评。鼓励和批评都是把握的基本方式,不能偏废。鼓励很重要,但不能夸大其词;对错误和问题的批评要及时、慎重,不能讥笑和嘲讽。要使鼓励和批评收到实效,关键是理解和尊重,凭敏锐的感觉和沟通的智慧对症下药。启示: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二、重视别人所作的评价,认真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三、正确对待自己的进步,成功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进展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迁移效应:所谓迁移效应是指在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即通常所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延迟满足效应:延迟满足是指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者放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迟延满足效应或称糖果效应。萨勒对一群都是4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实验结果:2/3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分钟得2块糖。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傻等,以防受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为了熬过20分钟!1/3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1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经过12年的追踪,凡熬过20分钟的孩子(已是16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 块糖的孩子(也已16岁了),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或称为“蔡戈尼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齐加尼克效应: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作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他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 20 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种因工作压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阿伦森效应: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之为“阿伦森效应”。阿伦森效应也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现代经济学发现的一个重要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某种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常见的一个例子是:对于一个需要4个馒头才能吃饱的人来讲,吃第一个馒头可以使他直接缓解饥饿感,因而其边际效用是最大的;吃第二个、第三个馒头的边际效用依次递减;到吃第四个馒头时,他已八九分饱,几乎是可吃可不吃的了,故边际效用最小;等吃到第五个时,馒头就有可能产生负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释。 一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效用即满足程度是人神经的兴奋,外部给一个刺激即消费某种物品给以刺激,如吃面包刺激胃,人的神经兴奋就有满足感产生效用。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消费同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加,兴奋程度就下降边际效用递减。 二是从物品的多用途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物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物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物品的边际效用,就随着其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举例:美国著名幽默作家 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 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启示: 1、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对方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就象马克.吐温一样不仅不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2、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1)以自我为中心; 2)没有注意方式、方法;3)没能注意“度”的把握;4)没有换位思考。生活中应用: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登门坎效应(Skips threshold effect)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共生效应:实际例子:在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名言: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因此,多与优秀的人交往,多受他们的影响,能让你变得更优秀。如果你已经很优秀了,再与优秀的人交往,那么你们就能产生共生效应,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走到一起并创立了微软就是最好的例证。1968年,保罗·艾伦与比尔·盖茨相遇于湖滨中学,艾伦比盖茨年长两岁,他丰富的学识令盖茨敬佩不已,而盖茨在计算机方面的天分又使艾伦倾慕不已。就这样,他们成了好朋友,随后一同迈入了计算机王国。艾伦喜欢钻研技术,他专注于微软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创新,盖茨则以商业为主,他一人包揽了销售员、技术负责人、律师、商务谈判员及总裁等职。在两人默契的配合下,微软掀起了一场至今未息的软件革命。有人说,没有比尔·盖茨,也许就不会有微软,但如果没有保罗·艾伦,比尔·盖茨也没有今天的成就。他们能走到一起,并非偶然,比尔·盖茨说过: 有时决定你一生命运的在于你结交什么样的朋友。 换句话说,你与怎样的人交往决定了你的未来。所以,请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努力加入优秀者的团队,让自己在那个良好的氛围中获得成长。从他们的经历中,你既可以学到成功的经验,也可以吸取失败的教训,这会使你变得更优秀。波丽安娜效应(Pollyanna principle)或积极偏向(positive bias)是一种现象,指普遍人们会对于别人对他们的正面描述表示认同。这种与巴纳姆效应类似。研究表明,在潜意识层面,人脑会倾向于关注乐观向上的信息,而在意识层面我们却倾向于消极。我们对于这种潜意识里偏向于积极乐观的现象称之为波丽安娜效应。团体迷思:1.诱发团体迷思的前置因素:2.群体高度凝聚力3.群体隔绝外界资讯与分析4.命令式领导5.决策规范缺乏条理6.群体成员背景和价值观的相似性7.来自外部威胁以及时间限制的压力8.团体没有信心寻求比领导所提出的更好的方案:可能因为领导具有强大影响力9.成员自尊心低落:可能由于刚经历失败瓦拉赫效应: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字上发挥出来。”此后,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调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难以令人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多数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天才”一下子变成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 的高才生”。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一现象人们称之为“瓦拉赫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张弓效应属相对应范畴,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机制;同时与“二八定则”有相类似之处,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心理学效应”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8:配套效应

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8:配套效应

睡袍,学生,狄德罗,物品,现象,行为,丹尼斯,施罗尔,朱丽叶,好的,美国哈佛大学,东西,朋友,书房,习惯,人们,图案,感觉,地毯,心理,思想,教师,效果,档次,质地,环境,经济学家,针脚,教育,18世纪

2018-09-20 #长篇故事

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8:配套效应

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8:配套效应

睡袍,学生,狄德罗,物品,现象,行为,丹尼斯,施罗尔,朱丽叶,好的,美国哈佛大学,东西,朋友,书房,习惯,人们,图案,感觉,地毯,心理,思想,教师,效果,档次,质地,环境,经济学家,针脚,教育,18世纪

2007-09-26 #故事大全

异性效应的职场启示 职场中的心理学效应

异性效应的职场启示 职场中的心理学效应

异性 异性效应 感情 现象 男性 人际关系 吸引力 女性 男女之间 社会 顾客 影响 生活 一种特殊 会产生 体验到 激发力 心理学上 活动和 来提 在我们 导语 人生 人们 人际交往 优势 友情 区别 作用 关键词

2020-05-01 #小故事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心理学效应:共生效应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心理学效应:共生效应

群体,共生效应,团体,组织,植物,生活中,大家好,真的好,个体,个人,例子,力量,孩子,现象,时候,一般都,不合群,人类社会,心理学效应,就会有,正能量,为群,好的,校园里,人们,互相学习,事件,交流信息,作用,同类

2020-07-20 #故事会

心理学故事启发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故事启发心理学效应

心理,寓言,工作,人们,学生,事实,人生,故事,行为,苹果树,心理学,教师,时候,结果,普希金,汤姆,实验,事件,动机,因素,孩子,现象,老师,晕轮效应,研究,效应,特征,社会,经脉,鸟笼

2020-06-11 #小故事

“令人叫绝”的心理学效应

“令人叫绝”的心理学效应

人们,对方,个人,现象,实验,效应,组织,工作,行为,员工,广告,结果,企业,价值观,信息,压力,鲶鱼,影响,工人,秤砣,职工,时间,态度,管理者,合作,刘青,原因,冷热水效应,东西,时候

2020-07-20 #长篇故事

心理学效应小故事

心理学效应小故事

效应,沙丁鱼,现象,人们,印象,木桶,蝴蝶效应,结果,青草,马太效应,影响,心理学效应,第一印象效应,发现了,人物,作用,光环,原因,或事物,朋友,生气,羊群,鲶鱼,题目,交往,工作,进步,小故事,对他人,心理效应

2020-03-03 #小故事

“令人叫绝”的心理学效应

“令人叫绝”的心理学效应

人们,对方,个人,现象,实验,效应,组织,工作,行为,员工,广告,结果,企业,价值观,信息,压力,鲶鱼,影响,工人,秤砣,职工,时间,态度,管理者,合作,刘青,原因,冷热水效应,东西,时候

2015-02-0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