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十六计胜战计之瞒天过海

时间:2012-09-02

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提示:本文共有 18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今天我们说说第一计:瞒天过海

相传唐太宗御驾亲征高句丽,隋朝以百万之众未能灭掉的小国,还被导致亡国,却被唐朝灭了这日,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将问及,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

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 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

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

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 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

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东汉末年,孔融当时出任北海相(现在潍坊昌邑一带)。孔融屯兵于都昌镇,抵御黄巾军,被黄巾军将领管亥部重重围困。

太史慈的故乡是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孔融任被海相时,屡次探望太史慈的母亲。太史慈听说后很感动,在孔融被管亥围困时,便趁夜突围进去解救孔融,请命迎敌。

被敌人重重围困,靠蛮力是出不去的。太史慈便每日只带两名拿箭靶的随从骑兵,大摇大摆的出城联系射箭。黄巾军一开始摸不到头脑,怕是什么计策,便不敢轻举妄动。后来渐渐习以为常。太史慈见时机已到,便策马加鞭,突出重围,去请刘备出兵救了孔融。

太史慈成功地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智勇双全,不愧为东汉末年的一员名将。

二战前夕,法国为了防御德国,从1927年就开始修建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耗费巨资,一直到1940年德国发起进攻才停止修建。

西欧的地形以平原和低地丘陵为主,非常适合坦克军团的驰骋。

法国中南部的邻国是瑞士和意大利,瑞士是中立国,意大利对法国威胁不大。中部法德边境修建了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需要重兵防守的地方只剩下北部比利时和卢森堡地区。

1939年12月底,一位德国飞行员因飞机事故迫降在比利时,飞行员携带的一份文件泄露了德国途经比利时中部进攻法国的“黄色计划”。

希特勒按“黄色计划”来部署兵力,用来迷惑英法,同时还发布了很多虚假情报。这让英法联军更加确信德国的攻击方向。

当英法联军集中在比利时中部严阵以待时,1940年5月10日,德国250万精锐突然绕过马奇诺防线和英法联军,经过卢森堡和比利时南部的阿登森林,向法国腹地进攻。

阿登山区因为这里地形崎岖,森林密布,不利于坦克的行进,英法联军在这里的几乎没啥防守。

得到消息的英法还以为又是假情报,没有做出及时反应。德军很快突进到了英法联军的背后,英法联军随即上演了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撤退——敦克尔克大撤退。

法国北部和西部海岸很快被德军占领,并且包围了巴黎。法国放弃抵抗,随即投降。

三十六计之所以能在古今中外得到很高的评价,不仅是因为它在各个领域中有积极的实用价值,而且时而渗透着许多相互的辩证哲学的道理,颇能给人以启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有趣坛

三十六计全解 经典国学读本 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精装珍藏版)¥35.3京东月销1.26万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十六计胜战计之瞒天过海”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十六计之胜战计: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之胜战计:瞒天过海

阴在阳,行动,阳之对,思想,文章,阴阳学说,周则意,原文,事情,传统,作者,公益,别字,太阳,哲学,基点,图文,太阴,译文,宇宙,尘埃,意志,注释,斗志,战力,我国,易经,校稿,甲骨文,用途

2012-02-12 #故事大全

庸人薿品读《三十六计》胜战计之瞒天过海篇

庸人薿品读《三十六计》胜战计之瞒天过海篇

2015-07-20 #长篇故事

三十六计之“胜战计”——瞒天过海与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之“胜战计”——瞒天过海与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敌军,皇帝,事物,大海,计策,魏国,万大,薛仁贵,围魏救赵,瞒天过海,兵力,原文,典故,大军,战术,敌人,来源,注解,百官,赵国,部位,进攻,释义,典型战例,胜战计,东进,周则意,唐太宗,孙膑

2014-12-06 #故事阅读

三十六计胜战计之第一计: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胜战计之第一计:瞒天过海

事物,伪装,瞒天过海,周则意,阴在阳,薛仁,美军,日本,三十六计,原文,人和事,假象,军队,太阳,太阴,形式,意图,手段,日军,机密,时间,目的,秘密,航母,谎言,行动,主要用于,偷袭珍珠港,大一,意思是

2007-01-26 #长篇故事

一分钟读懂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之瞒天过海

一分钟读懂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之瞒天过海

皇帝,老人,太宗皇帝,豪富,唐太宗,薛仁贵,瞒天过海,伪装,大海,帷幕,视听,不知不觉,马提,原意,剧照,供粮,军事,办法,四壁,商贸,外交,引申为,对方,太宗,屋子,手段,御驾亲征,彩绣,房屋,心生

2017-04-03 #故事大全

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为何被列为胜战计第一?此计有哪些用法呢?

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为何被列为胜战计第一?此计有哪些用法呢?

瞒天过海,事物,东西,关系,地点,敌人,观点,鸿门宴,胜战计,有哪些,不同地,最常见,这句话,这件事,周则意,曹操,梅子,阴在阳,象中,三十六计,事情,信息,保持警惕,人际交往,假象,关键时刻,历史,太阳,多佛,士气

2016-10-21 #故事会

圣斗士里的三十六计之一:胜战计

圣斗士里的三十六计之一:胜战计

艾欧里亚,圣斗士,星矢,敌人,黄金圣斗士,计策,雅典娜,趁火打劫,案例,白银,史昂,圣衣,冥斗士,圣斗士冥王篇,以逸待劳,三十六计,原文,典型,冰河,叛徒,幻象,教皇,现象,秘密,蛤蟆,行动,人的手,黄金圣衣,声东击西,瞒天过海

2010-04-17 #短篇故事

三十六计瞒天过海名字的由来

三十六计瞒天过海名字的由来

唐太宗,瞒天过海,战役,计策,薛仁贵,三十六计,大军,大海,幕布,特洛伊,辽东,营帐,胜战计,万大,东进,周则意,阴在阳,天子,责任编辑,三十六策,兵法,事情,众将,名字,太阳,城中,大将,大意,大船,太阴

2020-06-1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