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两代人与水稻育种的故事

时间:2012-09-04

九月的岑巩,杂交水稻收割已经进入了尾声

提示:本文共有 12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稻菽香千里,制种富万家。

九月的岑巩,杂交水稻收割已经进入了尾声。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哨坪社区党支部书记杨代军已经把家里的100多亩水稻收割入库,交给了制种公司。

“15元一公斤进行回收,今年稻种大概能有25万元收入。”杨代军嘴上盘算着,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交谈中,杨代军表示能够取得这样的丰收成果,离不开陈文彪的支持和指导。

说起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一定绕不开陈文彪。现年69岁的陈文彪依旧活跃在田间地头,每天和稻种打交道。

作为贵州红四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理,陈文彪在杂交水稻制种领域已经深耕了30多年。

30多年前,岑巩县开始推行杂交水稻种植,当地群众纷纷持怀疑态度,不敢种植,陈文彪便把自家的责任田当成试验田,在田边搭起窝棚,吃住在田边,一心投入到这项试验上来。

通过3年的摸索,终于在1987年,他培育出适合岑巩本地发展的杂交水稻种子。

直到今天,岑巩县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的人依然会向他请教技术问题。

据陈文彪介绍,2000年前后,为了将杂交水稻制种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他先后联系贵州省农科院金农公司、重庆市种子公司等,将制种规模由注溪乡发展到其他乡镇。

与此同时,他不断优化种子品种,2006年全县制种面积增加到1.3万余亩,种子收购突破500万公斤,最高亩产达450公斤。

影响持续放大。目前,陈文彪的杂交水稻种子已远销湖南、安徽、江西、广西等地,并出口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对岑巩的制种产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作为陈文彪的得意弟子,杨代军从1995年跟着学杂交水稻育种工作,并于2007年开始,连续3年赴孟加拉国推广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走出国门推广这种技术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在克服语言、水土、气候差异等各种问题后,能够让我们的种子、技术在国外生根发芽,就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杨代军说。

陈文彪退休后,为了继续发展制种产业,杨代军毅然接下了制种接力棒。通过走访,得知制约当地制种产业存在管理不到位、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杨代军向注溪镇提出了《关于发展壮大杂稻制种产业的建议》。

建议一经提出,便受到高度重视,通过县、镇两级申报,周坪村被列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并建成了标准化杂稻制种基地1.6万亩,园区每年杂稻制种创收4000万元以上。

目前,杨代军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当地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杂交水稻,并带动注溪镇200亩以上的3个坝区全部种植杂交水稻制种致富,制种面积达4000余亩。

在陈文彪、杨代军两代人的带动下,岑巩县今年全县种植杂稻制种面积约3.2万亩,预计生产种子800万公斤,产值近1.2亿元,覆盖10个乡镇77个村近4000人。此外,岑巩县还计划在2021年底创建10个杂交水稻制种“千亩产业园”,建成3万亩杂交水稻制种保护区,实行永久保护。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今,杨代军也在思考如何推动岑巩县杂交水稻育种事业更上一层楼。

“我们不仅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还要在育种选择上更加谨慎。”杨代军表示,以后要用更高的标准擦亮岑巩“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的金字招牌。(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盛道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两代人与水稻育种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两代人的对话

两代人的对话

父母,引导学生,家庭,学生,交往,家长,分析,孩子,让学生,方法,价值观,过程,教学,老师,问题,冲突,活动,亲子,时候,能力,要注意,设计意图,价值,建议,情况,本课,目标,策略,观点,钥匙

2016-04-16 #故事大全

《三叉戟》:两代人的同一个故事

《三叉戟》:两代人的同一个故事

董虎,三叉戟,花姐,侠肝义胆,小雪,年轻人,父亲,女儿,父母,老一辈,夏静,崔斌,柳爷,兄弟,小青,警察,能力,一定不,两代人,是他们,犯过错,崔铁军,徐国柱,潘江,老万,耿二,静怡,上时,主角,中年人

2012-08-10 #长篇故事

《爱情雨》:一场爱情雨 讲述两代人的爱情

《爱情雨》:一场爱情雨 讲述两代人的爱情

故事,爱情,徐俊,夏娜,仁河,70年代,爱情雨,爱情故事,女一号,男一号,唯美,不一样,主角,勇气,命运,心底,感情,时间,时候,老一辈,两代人,和允熙,那个人,七十年代,剧里,天意,对方,愿望,感觉,执着

2014-11-30 #经典故事

旧书店故事 与旧书结缘的两代人

旧书店故事 与旧书结缘的两代人

二手书店,吴俊彦,陈体,书店,高雄,复兴,收书,经营,旧书店,经验,二手书,好书,小渔,时光,父母,网路,读者,工作,后来才,年轻时,文原载,陈滢,文化部,大众书店,新田路,新旧书店,新一,都会,还记得,图片

2014-06-06 #故事阅读

小家大爱|巴日哈家庭:抗“疫”路上的两代人

小家大爱|巴日哈家庭:抗“疫”路上的两代人

疫情,牧民,家庭,嘎查,群众,苏米,防控,全国妇联,内蒙古自治区,情况,老人,苏木,大爱,一线,力量,实际行动,小家,志愿者,荣誉称号,工作,全国人民,两代人,信中心,垃圾分类,妇联,防疫工作,小儿子,希巴,巴特尔,朝克图

2017-08-05 #短篇故事

津南非遗故事|两代人的葫芦情

津南非遗故事|两代人的葫芦情

葫芦,张坤,烫画,手艺,温度,烙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小站,八里台,关系,名声,巧手,层次,异形,津南区,村民,形状,搭档,无间,镇西,烙画,表舅,邻里,年轻时,退休后,风生水起,金字招牌,周正,李彤,在乡

2015-11-05 #故事阅读

济南战“疫”故事|一家两代人 三个在“前线”

济南战“疫”故事|一家两代人 三个在“前线”

疫情,防控,工作,济南市,社区,张明媚,一线,外办,济南市委,闪电,人员,任务,姿态,居民,岗位,市直机关,措施,肺炎,时刻,舍小家,检测,转业,新型冠状病毒,严格按照,投入到,社区工作,返回工作,防疫工作,袁昊,工作人员

2019-09-16 #经典故事

天全:抗击疫情 两代人的请愿书

天全:抗击疫情 两代人的请愿书

高学武,疫情,记者,肺炎,请愿书,经村,一线,党支部,天全县,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医医院,检验科,医院,医疗,天全,战士,故事,生死,群众,身体,冲锋在前,伍中,小河边,王飞,罗光,四川在线,北张家,北大门,我愿意

2014-03-0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