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时间:2012-09-13

首先就七古而论,自从曹丕开创了这一诗体的记录,中间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极少反响

提示:本文共有 21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本文由作者碧水三潭说历史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七古的前进步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唐代定型的各种诗体,除了五古这时已达到成熟的境地,其他七古和各种近体诗体,都是在这时逐渐形成,然后在唐代肯定下来,并进而向前发展的。

首先就七古而论,自从曹丕开创了这一诗体的记录,中间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极少反响。直到刘宋时代的鲍照,才以其《行路难》十八首,奠立了七古的新局面,他在这方面的卓越成就,前章已经论述,这里不必重赘了。但当时对于鲍照这一成就的反应,乃是所谓“险急”、“淫艳”等类的诬蔑之辞。

与鲍同时,只有被并称为“鲍休”的汤惠休,有《白纻歌》二首及《秋风歌》、《秋思引》各一首,乃是和鲍照的《白纻舞歌词》性质相类的作品。稍后的整个齐代,所能见到的七言体,只有释宝月(钟嵘说是柴廓)的《行路难》一首。

到了梁代,七言诗才进一步得到发展,这首先要归功于梁武帝萧衍。萧衍是从“西曲”产生地之一的襄阳起兵夺取南齐政权的。他有文学的才能和爱好,驻居襄阳时即爱好当地的民歌,并自己创作了许多民歌体的小诗。由于这样的思想基础,他的笔下才出现了许多七言体的乐府诗,如《白纻辞》、《河中之水歌》、《东飞伯劳歌》、《江南弄》等十余首,其中多数篇章用韵都有所转变。

他的儿子萧纲(简文帝)、萧绎(元帝)跟着,把七言诗风大为畅开。这时作为七言诗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乃是越出乐府的范围,把七言广泛地应用到个人抒情和朋友间的酬和赠送上去了,如萧纲的《和萧侍中子显春别四首》及萧绎的《别诗二首》、《送西归内人》等篇,都是用七言句写的。他们父子三人的七言诗就有近三十首。

在他们父子的倡导下,许多臣子也跟着写作,如萧子显一人现存的七言诗就有九首,其他如沈约、张率、吴均、王筠、刘孝威、费昶等人,各有一首至九首不等,尤其值得注意的,其中很多是奉萧衍父子之命和作的。他们中间,有几个人的作品就是运用《行路难》旧题写的,这也可看到鲍照的影响。

从梁到陈,七言诗的一个总的倾向,即篇章的整齐化,句式、韵律并由参差而趋于整齐。这种情况,要把较长篇幅的作品拿来比较就可看出。如萧绎、萧子显、王褒、庾信等的《燕歌行》,吴均、王筠、费昶等的《行路难》,篇中每韵的句数及韵的转换,均较参差杂乱。下面各举一首为例看看: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苕翠鸟鸣发春,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组如茵。桐生井底叶交枝,今著无端双燕离,五重飞楼入河汉,九华阁道暗清池。遥看白马津上吏,传道黄龙征戍儿,明月金光徒照妾,浮云玉叶君不知。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春花特香衣。洛阳城头鸡欲曙,丞相府中乌未飞,夜梦征人缝狐貉,私怜织妇裁锦绯。吴刀郑绵络,寒闺夜被薄,芳年海上水中凫,日暮寒夜空城雀。(萧子显:《燕歌行》)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家少女名桃根,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至尊离宫百余处,千门万户不知曙,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丹梁翠柱飞流苏,香薪桂火炊雕胡,当年翻复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吴均:《行路难》)

到时代较晚的七言长篇,则可看到形式非常整齐的现象:

倾城得意已无俦,洞房连阁未消愁,宫中本造鸳鸯殿,为谁新起凤凰楼!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念情无歇,舞衫回袖向春风,歌扇当窗似秋月。碧玉宫妓自翩妍,绛树新声最可怜,张星旧在天河上,从来张姓本连天。二八年时不忧度,旁边得宠谁相妒,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流苏锦帐挂香囊,织成罗幌隐灯光,只应私将琥珀枕,暝暝来上珊瑚床。(徐陵:《杂曲》)殿内一处起金房,并胜余人白玉堂,珊瑚挂镜临网户,芙蓉作帐照雕梁。房栊宛转垂翠幕,佳丽逶迤隐珠箔,风前花管飏难留,舞处花钿低不落。阳台通梦太非真,洛浦凌波复不新,曲中唯闻张女调,定有同姓可怜人。但愿私情赐斜领,不愿傍人相比并,妾门逢春自可荣,君面未秋何意冷?(江总:《杂曲》)

新人新宠住兰堂,翠帐金屏玳瑁床,丛星不似珠帘色,度月还如粉壁光。从来著名推赵子,复有丹唇发皓齿,一娇一态本难逢,如画如花定相似。楼台婉转曲皆通,弦管逶迤彻下风,此殿笑语长相共,傍省欢娱不复同。讶许人情太厚薄,分恩赋念能斟酌,多作绣被为鸳鸯,长弄绮琴憎别鹤。人今投宠要须坚,会使岁寒恒度前,共取辰星作心抱,无转无移千万年。

在上面三首诗中,我们可看到如下共同情况:通篇都是七言句,每四句一韵,韵的平仄依次交替,句式、韵律非常整齐,毫不杂乱。在傅縡的诗题下,注有“江总、徐陵同赋”,当是他们三人同受陈叔宝的命令写作,描写以张贵妃为中心的宫廷生活的,而形式上的这样整齐一致,也当是出于共同的严格要求。

这种情况,在当时虽不普遍,也还可看到一些,可说是一种新的迹象,这样就为七古提出了一种篇章严整的体式。这种体式,后来在唐人七古中可常见到,如李颀的《古从军行》,王维的《夷门歌》、《洛阳女儿行》,高适的《燕歌行》、《封丘作》等,都是这种章法严整的七古。

七古的体式,这时虽可说已经大致完成,但只是初具规模,后来在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岑参、韩愈等的创造性的运用下,恣笔挥洒,写出大量的篇章结构无方、气势雄健奔放的作品,充分发挥了这一体式的艺术功能,远非梁陈诗人所能企望,但鲍照以至梁陈诗人在这条道路上开辟草莱的功绩是客观存在的。

参考资料:史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系作者碧水三潭说历史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在诗歌文化的发展

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在诗歌文化的发展

庾信,代表作,时期,后人,诗人,诗风,其诗,曹植,潘岳,蔡琰,谢灵运,阮籍,三曹,咏怀诗,悲愤诗,作诗,心情,诗作,诗歌,风格,发展,建安七子,曹操,李白,池上楼,谢眺,建安文学,五言诗,中原,个人

2016-10-30 #小故事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过程与文化自觉形成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过程与文化自觉形成的时期

文学,时期,文人,士族,诗歌,建安,内容,魏晋南北朝,技巧,文心雕龙,集团,影响,建安文学,文化,文学理论,文学创作,诗风,特点,理论,风格,后世,宫廷,建安风骨,形式,政治,玄言诗,社会,诗人,发展,创作

2018-09-22 #故事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 颜延之的诗作 善用典故 讲求对偶!

魏晋南北朝时期 颜延之的诗作 善用典故 讲求对偶!

咏史诗,颜延之,对偶,诗歌,时期,典故,陆机,咏史,结构,诗人,诗经,创作,发展,影响,秋胡行,郭奕,高冈,艺术技巧,公元,修辞手法,字词,形式,文心雕龙,特点,诗歌创作,贡献,发展史上,中采,中多,元嘉三

2011-11-07 #短篇故事

先秦时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样式各是什么?

先秦时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样式各是什么?

时期,诗歌,两汉,魏晋南北朝,明清时期,宋诗,木兰,乐府,元曲,唐宋元,孔雀东南飞,小说,很富,诗经,楚辞,辞赋,发展,先秦时期,开始出现,志怪小说,汉乐府诗歌,章回体小说

2020-04-20 #短篇故事

先秦时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样式各是什么?

先秦时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样式各是什么?

时期,诗歌,两汉,魏晋南北朝,明清时期,宋诗,木兰,乐府,元曲,唐宋元,孔雀东南飞,小说,很富,诗经,楚辞,辞赋,发展,先秦时期,开始出现,志怪小说,汉乐府诗歌,章回体小说

2020-04-24 #故事会

戎华兼采: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音乐的文化交流

戎华兼采: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音乐的文化交流

时期,佛教音乐,佛教,音乐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音乐,传播,中国,发展,西域,思想,玄学,中原,乐舞,儒学,外族,局面,阶段,交流,影响,宗教,政治,统治者,中国传统,传统音乐,和发,传统,俗乐,佛教文化

2013-01-22 #故事大全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被称之为文学自觉时期 其内在表现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被称之为文学自觉时期 其内在表现是什么

文学,时期,创作,魏晋,发展,乱世,后世,文学理论,影响,人们,文人,曹植,文学自觉,文章,诗歌,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化,诗经,起兴,律诗,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心雕龙,社会,题材,刘勰,杜甫,好的,中原

2008-07-23 #短篇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发展

时期,儒家,战争,玄学,魏晋南北朝,三教合一,儒学,学馆,思想体系,政权,私学,教育,三教,教育领域,统治者,统一,政权更迭,教育体系,元明清,多新,宋文帝,魏蜀吴,上开,上都,中国史,一家,体系,主流,义理,交相

2015-01-1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