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论语》故事:孔子的权变

时间:2012-09-20

阳货听了一愣,看了旁边的随从一眼,笑着说:看来我来的真不巧啊

提示:本文共有 15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有一天阳货带着很大的排场登门拜访孔子,孔子知道后就让弟子去回话说自己外出不在家。

阳货听了一愣,看了旁边的随从一眼,笑着说:“看来我来的真不巧啊。好吧,过些天我再来拜访夫子。”

其实阳货心里很清楚。这是孔子不愿见自己的托词。自己早已派人探听清楚,孔子就在家中并未外出。既然孔子睁着眼睛说瞎话,自己也不好贸然硬闯。若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自己还得背负一个不敬贤人的恶名。

“以礼拜访行不通,那就用手段把孔丘逼出来。”

阳货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过了些天,孔子外出回来,刚进门就有弟子满脸喜色迎上来报告说;“老师,阳货今天又派人来了。”

孔子感到很奇怪:“阳货上次派人来,我故意不见他,我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他又派人来做什么?”

弟子回答道:“阳货派人来送给您一只熟小猪,说是表示对您的敬意。”

烤小猪

孔子听后叹了口气说;“唉,这个阳货,虽然狼子野心,但也并非泛泛之辈啊。他来见我我不见他,这次反倒是要我去拜访他了。”

弟子奇怪地说:“老师,阳货送您礼,您就安心收下嘛。实在不行我们明天再给他退回去,何必您亲自去呢?”

孔子摇了摇头:“这正是阳货的高明之处啊。他先是客气地前来拜访,现在又送我熟小猪,处处符合礼的规定并无不妥。第一次我不见他,那是坚持君子的立身之道,不愿同流合污,还说的过去。这次他送我礼,我若不去回礼,那么别人就会批评我不懂礼,就会被阳货、世人耻笑啊。”说罢,孔子低着头,背负双手,缓缓走入屋内。

孔子怎么办呢?

孔子

孔子也有自己的办法。他先派弟子去侦察,自己做准备,等阳货外出不在家时前去拜访。这样既躲开了阳货,又不失礼,更能表明自己的决心。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孔子还是碰到了阳货。

也许这是阳货早就安排好的。他算准了孔子会趁自己不在家的时候来访,于是故意设下这个圈套等孔子来,然后自己就在孔子回家的路上等着。

孔子从阳货家出来,总算松了一口气,不敢片刻停留立刻往家赶,眼看就要到家了,正碰见阳货的马车。看样子已等候多时。

还没等孔子开口,阳货先说话了,语气很是生硬,态度很是蛮横:“孔丘,你过来,我有话跟你讲!”(《论语》原文:“来!予与尔言”)

孔子走过去施了一礼,恭敬地站在一边。

阳货看着孔子说:“一个人满腹经纶却不肯出来救世救国,这样的人算是仁者吗?”然后阳货自己回答道:“不能!”

又问:“一个人想为国家做事,但机会送上门来也不去抓,这样的人是智者吗?”然后阳货自己回答道:“不能!”

最后说了一句:“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啊!”

孔子只好说:“是,我将要出来做官了。”

这个故事中阳货是鲁国的一个奸臣,但是很能干,很有手段,很会说话。孔子不想见他,他就想办法逼得孔子来见他,见了面之后自问自答地说了三句话。看似没有一句提到孔子,却处处针对孔子。孔子招架不住只好缴械投降,答应阳货出来做官。但实际上孔子并没有出山。

有人评价孔子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每一步都被阳货算计,很不明智。但是有句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阳货这种小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与其日夜提防阳货,还不如服个软表个态,阳货也就不会再逼迫。这就是权变。

若孔子去回礼,被阳货半道拦截训斥一通,是不智;若孔子受人礼而不回礼,那就是无礼。周朝很注重礼的精神 ,上篇也讲过孔子的家教也很注重礼的教育(孔子教育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在孔子心中做个懂礼的人,比做个明智的人重要。这是取舍。

严格来说,孔子对阳货并没有做到信,没有做到“言必信,信必果。”但阳货就是要孔子的一句话,要孔子的一个态度。这也是权变。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孔子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呆板,他也很灵活,懂得权变。《论语》中“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可见权变是最难的,也是最高的,难在权变是以学、道、立为前提和基础,并不是做个老好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论语》故事:孔子的权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故事:孔子的家教

《论语》故事:孔子的家教

孔子,孔鲤,父亲,家教,百家号,儿子,私心,论语,作者,历史,父母,学问,意义,教训,聘礼,教育,生活,秦宓,若其,传统文化,对自己,给自己,故事,不学,三国演义,丧礼,人才,修养,国家,原文

2020-09-03 #故事阅读

《论语》故事:孔子的考验

《论语》故事:孔子的考验

孔子,信念,考验,人生,弟子,涵养,庭院,修养,声音,手段,角度,误解,论语,道理,音乐,反应,不一定,就需要,有的人,乐为,公之命,傅说,和归,孔丘学,孔丘,子曰,来考,鲁哀,中师,新生活

2017-03-21 #短篇故事

孔子的道 就是我们的道——孔子其人与《论语》其书

孔子的道 就是我们的道——孔子其人与《论语》其书

论语,孔子,母亲,德行,知识,个人,人生,初心,妈妈,孩子,才能,时候,智慧,父亲,教育,中国,修养,兴趣,军队,君子,君子固穷,哲学,圣人,地位,子罕,弟子,道理,子曰,孟子,里仁

2012-06-17 #长篇故事

《论语》故事:孔子的帝国构想

《论语》故事:孔子的帝国构想

孔子,子贡,卫国,老师,冉有,冉雍,国君,论语,子路,公西赤,人们,人才,学生,帝王,书卷,人选,大臣,团体,大夫,外交,季氏,帝国,政治,权力,理想,经验,言语,身份,鲁国,南子

2020-09-15 #长篇故事

读书《论语》:孔子的故事一

读书《论语》:孔子的故事一

孔子,论语,叔梁纥,父亲,颜徵,女儿,身高,颜父,孔子的故事,颜征在,大夫,心灵,宋国,巨人,鲁国,颜氏,生活,三个女儿,向鲁国,和二,楼村,个人,下级,事迹,儿子,以博,史记,决断,后裔,后人

2020-07-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论语》故事 智慧启迪之一

孔子《论语》故事 智慧启迪之一

孔子,君子,刑罚,事情,鲁国,名分,礼乐,思想,卫灵公,鲁定公,子路,卫国,道理,言顺,名正言顺,论语,不兴,后果,后世,国政,国家,是非,烤肉,老师,言行,管理,不得当,不起来,回答说,大夫们

2020-07-20 #经典故事

孔子《论语》故事 智慧启迪之一

孔子《论语》故事 智慧启迪之一

孔子,君子,刑罚,事情,鲁国,名分,礼乐,思想,卫灵公,鲁定公,子路,卫国,道理,言顺,名正言顺,论语,不兴,后果,后世,国政,国家,是非,烤肉,老师,言行,管理,不得当,不起来,回答说,大夫们

2020-07-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和论语的小故事

孔子和论语的小故事

宰我,子曰,父母,三年之丧,乐不乐,云亦云,子生,新谷,君子,夫君,居丧,论语,科学,调皮捣蛋,不是人,食旨不甘,根据实际,独立思考,别出心裁

2020-07-2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