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推崇古法 反对丑书 从赵孟的书法看家国情怀

时间:2012-09-27

赵孟本是宋人,无奈宋被元人所取代,他也随即被征去元朝政府做了官员

提示:本文共有 23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天工造物 | 传统、民俗、古琴、文化、

欢迎关注与评论

赵孟 《秋郊饮马图》

赵松雪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十一世孙,他的父亲也是一个高官,我们知道宋朝的皇帝大多都不务正业,多数喜欢搞搞艺术,平时不是在写字,就是在画画,要不就是在烧瓷器,所以赵家子孙的基因里可能天生就带有艺术的血液。

赵孟本是宋人,无奈宋被元人所取代,他也随即被征去元朝政府做了官员。小时候的赵孟是在女人群里长大的,十多岁其父便过世了,他一直由母亲抚养,她母亲对他的影响非常之深。

赵孟作品

赵孟后来的艺术风格受了她母亲很大的影响,从他的书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一种纤细、优美、飘逸以及优雅。我们发现后人对赵孟的艺术作出评价时,有很多赞美之词都会或多或少的跟女性有些关联。所以我们看他的字,不仅大老爷们喜欢,因为看起来非常的优雅。而且女的也喜欢,觉得赵孟的字很秀气漂亮。

我们常说汉唐是一个阳刚的时代,而两宋是一个非常优雅的时代,汉唐的这种阳刚要比现代的黑人更阳刚,两宋的优雅要比现在的欧美更优雅。而赵孟的基因里面恰好带着这种皇家的优雅审美在里头,而他的这种审美也是宋朝最后的一座高峰。

赵孟作为宋王朝的宗室,宋朝灭亡后他回到老家,后来被元世祖召回去做了官,但却一直被当时的元朝皇室猜忌跟防范,却又没什么办法摆脱朝庭的笼落跟利用,心里头一直非常矛盾与痛苦,没有办法只能将一生的精力全部放在艺术的创作跟追求上面。

赵孟作品

虽然赵孟受宋朝美学的影响很深,但是他的书法作品却一直尽力摆脱宋朝的审美,而非常崇尚晋唐的风格。赵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考虑,主要是因为宋代自苏、黄、米、蔡以来形成的一种书法特点,这一特点是从唐人尚法慢慢地变成宋人尚意。

所谓的尚意其实就是结字用笔时融入了个人的一种意趣在里面,比如米芾在用笔时喜欢融入一些侧锋的笔法。而到了宋晚跟元时就开始尚趣了,从唐到宋再到后来的元,写字变得越来越放松了,一点一点的开始自由起来,到了我们现在大师满街走的时候已经是属于放飞自我了。

所以无论是从书法的角度去看,还是从绘画的角度去看,到了南宋的时候都有这种趋势在里面。而赵孟因为各种书体无所不能,从而视野非常广,看问题的角度比常人要高要全面。所以他就看到当时书法当中的一个利弊所在,就是规范与骨力的问题。

正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个利弊所在,所以赵孟想要恢复古法,或者说是要在现有的意趣上加入更多的规范进来。那他是如何恢复的呢?首先他看到了唐代,但是唐代的字过于规整,太过规范了,在审美上跟他所处的这个时代相差得远了一点。

他又往更前的时代看,到了魏晋时期,也就是王羲之所处的这个时代。他看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这个时代既讲究用笔结字的规范,又有潇洒飘逸的味道在里头。所以赵孟极力提倡恢复晋唐时期的法度。

赵孟从五岁开始便学习书法,几乎没有一天是不练字的,直到 临死前还在写,可以说他对书法的喜欢是真正的爱到骨子里去了。最开始他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后来 又学王献之、钟繇、宋微宗等人。师法百家,将晋唐书法之太成集于一身,形成结体严整,笔法圆熟、气势刚键爽朗的风格。

赵孟作品

赵孟对整个书法发展的影响不仅是他留下来的书法作品,而是留下很多非常系统的、息对书法感悟的一整套理论。在他的这些理论中间,他认为书法根本其实就是解体和用笔之道,如果只会解体而不善用笔,那么你的字是失败的。而如果你的用笔非常讲究,但不会解体,那么字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他认为这二者一定是有关联的,而且一个都不能少,他提昌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一定要师古,一定要有古意。那么这里所说的古意是什么意思呢?是我们现在讲的古风吗?还是我们所说的复古?

不是的,赵孟所说的古意其实是指”出处“,不论是你写字还是画画,不论是行书还是楷书,你所写的、所画的一定要有来头,要有底气,不然你经不起别人的推敲,站不住脚。这也是为什么当今虽然有一堆人在写丑书,但是却经不起别人的推敲呢?因为他的字,他的用笔结体是没有出处的,没有规矩的,是站不住脚的。

陶渊明像传

对历史的一种认识是人生的一个境界,这里还有一点,从宋朝到元朝是进入了另一个时代,进入了一个外族所统建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在,很多所谓的时尚也好,创新也好其实在当时或多或少都有迎合统治者、迎合蒙古族人的一种心理。

赵孟在此时讲古意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他所说的古意是魏、晋、汉、唐、宋以来汉民族的一种文化,他之所竖要起立“书法要回归古意”这一面旗帜,那是想保留跟重归这样一种汉文化。我们知道【只要文化在,这个国家的灵魂就在】,而如果文化都不在了,那这个民族就真的可能不在了。

赵孟洛神赋

洛神赋是曹植所作的非常重要的一篇作品,是中国浪漫主义的长篇叙事诗,赵孟所书写的洛神赋是在这个时期最能够代表他书法特点的一件作品。这是他自推崇“二王”跟学习“二王”后的心得,又融合了他在唐楷中所获取的一些书写特点,他将这些所学到的心得体会完全的融入到了《洛神赋》这样一件作品当中来。

加上赵孟本身的性格和他在书法上的审美取向,结合《洛神赋》诗歌本身所要表达的意境,二者之间相得益彰,所以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人说《洛神赋》可以算是赵孟的一件代表作。

在赵孟的书体当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是他人楷书,我们常说“欧体赵姿”与欧、颜、柳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但是成就最大的却并非他的楷书,而是行草书,传世作品也最多,对后世影响也最大。

赵孟 赤壁赋

赵孟的行草书秀美潇洒,用笔精到,他一生受羁于官场的拘束,在书法绘上以及诗文上面表现出了对田园自然的强烈向往,对隐退自在生活的极度渴望。

苏东坡的《赤壁赋》正好是赵孟心境的影射,他以一颗渴慕之心写《前后赤壁赋》,在笔画之间表达了他对古代前辈的尊敬,也流露出了对《赤壁赋》中领悟生命的情怀一种久远的孺慕。

天工造物 | 传统、民俗、古琴、文化、

欢迎关注与评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推崇古法 反对丑书 从赵孟的书法看家国情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为什么赵孟的书法复古运动没有受到后世文人的认可?

为什么赵孟的书法复古运动没有受到后世文人的认可?

赵孟,程钜夫,忽必烈,书法,傅山,纪昀,后世,思想,书画,南人,统一,生活在,一生,才能,文化,艺术,身份,中国文学,中原,中华文化,书法家,人们,价值观,传统,古法,团体,帝国,忠孝,时代,朝廷

2020-02-29 #故事会

赵孟頫生平及艺术特点

赵孟頫生平及艺术特点

赵孟頫,评论,代表作,行书,生平,特点,艺术,结体,风格,二王,古法中,李北海,玄妙观,书法,三门,作品,洛神赋,笔法,笔画,年六十,烟江叠嶂,胆巴碑,尤以楷,唐虞,吴兴赋,含秀,唐楷,宋高宗赵构,孟俯,思陵

2020-08-22 #故事阅读

为什么现在学习赵孟书法的人这么少?是因为赵孟书法不好吗?

为什么现在学习赵孟书法的人这么少?是因为赵孟书法不好吗?

书法,赵孟,书法家,学习者,变少,人们,原因,习赵孟,能学,书体,总体,艺术水平,完全是,现在学,没有变化,有问题,越来越多,变多了,习欧阳询,柳公权,欧阳询,法大,颜真卿,好的,人数,人学,勇气可嘉,例子,初学者,古人

2014-06-12 #故事阅读

吃货赵孟頫以书法换野味 临写赵孟頫《国宾山长帖》

吃货赵孟頫以书法换野味 临写赵孟頫《国宾山长帖》

赵孟頫,国宾,墓表,书法,乌鸡,野味,吃货,好友,开头,朋友,父亲,为好友,喜欢吃,朋友之间,送给他,一平,中王,佛道,小乌,望文,石民,费多,采华,书院,家一样,是诚,立丰,致民,书信,上党

2010-03-20 #长篇故事

赵孟\书法上的“师友”

赵孟\书法上的“师友”

鲜于枢,赵孟,书法,文人,盛名,渔阳,原因,古琴,弦声,二王,任太常,启功,书法家,个人,历史,原理,师友,性格,楷书,沙龙,浙东,老先生,诗歌,生活,因为他,石鼓歌,代惟鲜,伯机,宋高宗,文名显

2020-01-11 #短篇故事

赵孟頫的人物生平 书法家赵孟頫頫字怎么读

赵孟頫的人物生平 书法家赵孟頫頫字怎么读

赵孟頫,意思,一个字,意思是,名字,画家,滕州,读法,生活网,匡胤,赵匡胤,全才,人物,书法,东西,一世,上级,书信,书画,关系,公文,反义词,国姓,姓氏,收集整理,成就,尊长,方面,敬辞,族人

2020-08-22 #短篇故事

赵孟頫书法故事

赵孟頫书法故事

赵孟頫,书法,宋室,虞集,元人,艺术,吴兴人,子秦,国中宝,子昂,宋太祖,幼聪敏,封魏,文操,文敏,松雪,王德芳,赵子昂,鲜于枢,马宗霍,万里来,中人,姿媚,世纪,一隅,一世,书体,书林,书法家,亲贵

2020-08-21 #长篇故事

赵孟頫书法故事

赵孟頫书法故事

赵孟頫,书法,宋室,虞集,元人,艺术,吴兴人,子秦,国中宝,子昂,宋太祖,幼聪敏,封魏,文操,文敏,松雪,王德芳,赵子昂,鲜于枢,马宗霍,万里来,中人,姿媚,世纪,一隅,一世,书体,书林,书法家,亲贵

2020-08-2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