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探索“两次阅兵”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2-10-06

2015年,刘汉与他的班长王林兵同时被选中参加9 3阅兵,经过重重考验,最终出现在某徒步方队

提示:本文共有 22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来源:陆军新闻微信公众号 作者:何栋 钟涛 徐聪

阅兵场上“师徒”兵

某装备分队乘载员刘汉没想到,时隔4年自己还能作为阅兵方队中的一员走过天安门,更没想到5年前在他右边的班长王林兵,这次依然与他肩并肩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

2015年,刘汉与他的班长王林兵同时被选中参加“9.3”阅兵,经过重重考验,最终出现在某徒步方队。受到过习主席检阅的“师徒俩”,这次又光荣地以装备方队乘载员的身份参加国庆70周年大阅兵,再次接受习主席和全国人民的检阅。

7个多月前,刘汉与王林兵因休假错过了徒步方队阅兵人员选拔时间,当天,刘汉拨通了王林兵的电话,诉说遗憾。“能够去阅兵是无尚的光荣,不管成功与否,我们都要拿出‘阅兵精神’迎接祖国生日,以后还有机会的,下次我们两个还要一起去。”电话那头,班长的话让刘汉茅塞顿开。

原以为“师徒俩”要与阅兵擦肩而过。没想到回到单位后,王林兵得知装备方队正在选拔人员,赶忙为自己和刘汉报了名,万分巧合,第二天竟是刘汉的生日。生日当天,王林兵找到刘汉为他送上了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刘汉紧紧的抱住王林兵,一个劲儿的道谢。“15年的时候,你就在我的左边,我们两个肩并肩的走过天安门,今年咱们就重战训练场。”话音未落,刘汉早已热泪盈眶,泣不成声,“师徒俩”终于赶上了阅兵的“末班车”。

“想过放弃吗?刘汉”曾有记者这样问道,“从未,因为我的班长在我的右边,给我做榜样!”风雨数月以来刘汉和班长相互鼓励,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是在方队前十名。记忆最深的是握枪时因手速不够快,每个人都带着沙袋练习,一遍又一遍,手臂开始酸痛,手腕变得肿痛,手指被新枪刮破手……“那又如何!就算脱掉三层皮,也要以最高标准阔步长安街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班长王林兵的话语久久回荡在刘汉的耳旁。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就在2019年10月1日,“师徒俩”光荣的通过天安门,续写了阅兵梦。

王林兵、刘汉:两次阅兵经历,令我们终身难忘,两次阅兵情,让我们刻骨铭心。

当尖兵“站排头”,这个阅兵小伙,牛!

“快看!福子在这儿!”10月1日上午10点55分,国庆阅兵场上,当陆军徒步方队通过主席台时,千里之外,宋福家中,早已守候在电视机前的父母热泪盈眶,“第6排面右翼第1名,孩子黑了、瘦了,但是更精神了!”

今年24岁的宋福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人,2013年入伍,现为77集团军某合成旅山步四营班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阅兵是他第二次参加大阅兵,也是西部战区陆军唯一一名作为方队基准兵参阅。“通过主席台时,心情非常激动,神圣感、使命感油然而生。”10月1日下午,刚刚从阅兵场退下来的宋福与父亲视频通话时激动不已。宋福兴奋地说:“能够两次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我感到无比自豪,这也是我一生最难忘的。”

什么是基准兵?基准兵就是一个方队各排面右翼第一名,宋福深知作为基准兵,身后的人要跟自己标齐,不能出现失误的情况,要保证自己每一步步幅、方向准确无误。

当兵要当尖兵,阅兵要当基准兵的信念在他心中牢牢扎根。几个月的淬炼,艰辛可想而知:被烈日浸染斑驳的脸庞、被汗碱浆硬的军装,被枪带勒紫的肩膀……一次次的浴火,一次次的重生,宋福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奋勇前进。他说他最爱听的歌是《七十五厘米》,这是军人的足迹,更是一道阶梯。

征途漫漫,车轮滚滚,不管是2015年“9.3”阅兵的“钉子兵”,还是今年国庆阅兵的“基准兵”。宋福用他不断历练的强魄身躯和不断升华的忠诚信仰诉说他的“英雄梦”。

宋福: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挺起胸膛站排头,做好强军路上的“排头兵”。

再次踏上阅兵场,不变的是“阅兵精神”

“阅兵精神”是阅兵场上的昂扬斗志,它是阅兵背后的坚守与忠诚。杨杰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13年9月,高中刚毕业的杨杰怀揣着军旅梦来到部队,一直以来他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多次被单位评为“训练标兵”。

2015年杨杰因个子高、动作好一眼就被考评人员挑中,进入阅兵集训队。

进入集训队后,杨杰明显感到自身的优势正慢慢变成“劣势”,不努力,就意味被淘汰。训练初期,杨杰的身体、意志一次次被挑战。“既然来了就要坚持到底,为了心中的梦想和父母的期望。”这是他对自己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凭着那股子狠劲儿,半个月后,杨杰经过刻苦训练和教员纠正,军姿站立已初具神型,并被评为“训练标兵”。在荣获标兵奖章后,杨杰训练更加刻苦了,他身上的昂扬斗志正慢慢的释放出来,以雄壮的身姿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是他的终极目标。

2015年9月3日那天,杨杰与其他队员光荣的通过天安门,实现了他的“阅兵梦”!

今年,他再次踏上了这条“阅兵路”,任务不同了、方队变了、队友也换了,但是阅兵人身上的“阅兵精神”永不变。训练场上,毫厘不差的步伐、严肃庄重的表情、忍受酷暑的耐力……

当记者问道:“累吗?”“累,但是我们必须坚持下去。”这是阅兵人员的回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和杨杰一样,所有参阅队员们用坚强不屈的脊梁,扛起责任与担当。

阅兵庆典前一天,训练依旧在进行:一遍一遍重复练习动作的行列里,队员们虽然汗流浃背,但是个个精神抖擞。从杨杰他们刚毅锐利的眼神中,看到的一定不只是自己接受检阅时的光彩,还有一支大国军队昂首阔步的身影。

杨杰:传承“阅兵精神”,走好每一步,是我们的职责,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来源 |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陆军新闻

作者 | 何 栋、钟 涛、徐 聪

监 制:钱晓虎

编 审:韩 成

责 编:章以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探索“两次阅兵”背后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州: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战士走进幼儿园讲述国庆阅兵背后的故事

苏州: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战士走进幼儿园讲述国庆阅兵背后的故事

阅兵,教师,精神,新时代,虎丘中心幼儿园,苏州市,初心,使命,红色,见证,活动,教育工作,老师们,张晓岚,李俊锋,王建康,金晓,顾丹丹,来园,主题,伟大祖国,会用,优秀教师,信心,全体,党员,战士,园长,情怀,座谈会

2019-12-13 #故事会

一封家书丨揭秘阅兵背后的故事

一封家书丨揭秘阅兵背后的故事

阅兵,方队,军人,部队,维和,任务,婚礼,故事,梦想,维和部队,爸爸,王安,王盛华,蓝色贝雷帽,来源,党和人民,儿子,家书,家人,父亲,汗水,队员,训练,进步,给了我,刘立国,史上第,各大,张富,张旭

2009-05-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庆阅兵:武警装甲车方队背后的故事

国庆阅兵:武警装甲车方队背后的故事

训练大纲,规定,操作手,装备,范围,突击队员,离地,直升,误差,飞身,速滑,快速射击,目测距离,队员们

2020-06-08 #长篇故事

国庆阅兵:武警装甲车方队背后的故事

国庆阅兵:武警装甲车方队背后的故事

训练大纲,规定,操作手,装备,范围,突击队员,离地,直升,误差,飞身,速滑,快速射击,目测距离,队员们

2011-06-11 #长篇故事

焦点访谈丨热血沸腾!带你去看阅兵背后的故事

焦点访谈丨热血沸腾!带你去看阅兵背后的故事

方队,阅兵,领队,训练,将军,女兵,旗手,科研,队员,仪仗,全军,我军,部队,院校,领导,香蕊,维和,任务,编组,训练场,风采,陈作松,新中国,代表,人才,军旗,分列式,印记,国旗,士兵

2013-08-12 #故事阅读

70周年国庆背后的故事——小刀电动车助力国庆阅兵

70周年国庆背后的故事——小刀电动车助力国庆阅兵

小刀电动车,方队,企业,品质,电动车,发展,阅兵式,产品,后勤保障,官兵,环境,用车,训练,周年之际,新中国成立,孙继,魏益,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家,三军,军队,中华儿女,产品品质,中饱,代表,人群,实力,好评,国人

2013-11-25 #故事大全

三名歼击机飞行员罕见同框 揭秘阅兵背后的故事

三名歼击机飞行员罕见同框 揭秘阅兵背后的故事

飞行员,王乐,主持人,备份,天安门,战机,白龙,感觉,梯队,张剑武,时候,任务,位置,故事,方面,机型,编队,阅兵,四代机,我的梦,张剑,在我,中队,央视网,三剑客,会用,人民,优势,低调,偏向

2012-11-04 #小故事

国庆参与阅兵的辽宁彩车回家了!看记者揭秘彩车的背后故事!

国庆参与阅兵的辽宁彩车回家了!看记者揭秘彩车的背后故事!

彩车,辽宁,机器人,设计,平面图,部分,团队,天安门广场,钢琴,李象群,阅兵,游行,辽宁省图书馆,仪式,时候,模型,院长,零件,发展,变化,全国人民,设计人员,代表,仔细观看,任务,位置,创意,北京,宣传片,小样

2019-01-0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