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听九十一岁北大教授 讲述三百朵花的故事

时间:2012-10-09

日前,在北大附中举办的汪劲武中国草木植物讲堂视频上线仪式上,汪劲武说,植物学是基础学科,也是有趣的学问,当你了解每一朵花、每一棵树的故事后,你

提示:本文共有 18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一位九十一岁的植物学老教授,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两个小时,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讲述八十多科、近三百种有花植物的故事,他就是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汪劲武。

日前,在北大附中举办的“《汪劲武中国草木植物讲堂》视频上线仪式”上,汪劲武说,“植物学是基础学科,也是有趣的学问,当你了解每一朵花、每一棵树的故事后,你会发现,原来身边那些司空见惯、甚至总是被忽略的东西,原来还有那样有趣的故事”。

骑着自行车行走在北大校园的汪劲武。王彬 摄

每天早晨,校园里骑车的老教授

北大的早晨,很多人都会看到一位老人,骑着自行车去买早餐,人少的时候就骑一段,人多的时候就推着走,他就是汪劲武,中国最知名的植物学家之一,今年已经九十一岁了。

在学生的眼里,这位老教授耳聪目明、头脑清晰,在校园里,他会手中拿着植物标本,慢言细语地讲述植物的每一个细微特征,在野外,他还会拄着拐杖、和同学们一起寻找植物……

如今,九十一岁高龄的他,依然会写文章到半夜,会为了一株新发现的植物而激动。很多时候,他都会骑着他的老“二八”自行车,到北大校园里转转,看看那些熟悉的植物中,有没有一两株新来的“朋友”。

除了学术研究和教学之外,汪劲武一生都致力于科普,在1964年就出版了第一本植物分类科普书《树木花草的识别》。此后多年,一直坚持不懈,写过《常见野花》《植物世界拾奇》《少年趣味植物学》等十多部科普作品。

汪劲武写植物,不仅写植物本身的特点,还喜欢探究植物的历史典故,比如写樱花时,他会引用刘禹锡、元稹、王维等名家的作品,讲出不同颜色樱花各自的特点,还会从《酉阳杂俎》中发现樱桃在古代还是男女定情的信物。

热爱植物的汪劲武。王彬 摄

在乡村里,爱上漫山遍野的花

汪劲武出生于1928年,他说自己从小就有“植物情结”。在视频上线仪式上,他讲起爱上植物的经历,“小时候在乡村生活,乡野植物特别多,那时候就喜欢,但也只是知道名字,其他的全都不懂了”。

1937年,汪劲武一家入山躲避战乱,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山上有好些花开得很灿烂,但多数我都不认识,那时我就有了一个志向,以后要学植物学”。

1950年,汪劲武考进清华大学生物学系,一年后,转到北大继续攻读植物学,“其实我那时也有犹豫,但有一个同学跟我说,喜欢什么,就要坚持一辈子,才能有所成就”。

1954年,汪劲武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执教之初,他发现讲课时学生都没兴趣,“我讲植物分类学,一个植物,是什么科的,有什么特征,这些东西很枯燥,学生不爱听,我就想办法。一个是从传统文化入手,那些古典诗词、文章里,那么多优美的植物,古人为什么能讲得那么好,我就到处搜集这些东西,和讲课的内容结合起来。一朵花,植物学特征是这样的,古人又是怎样描述的,描述的对不对?这些东西联系起来,就有意思了”。

另外,汪劲武还会搜集关于植物的民间故事,他说,“有一个香椿和臭椿的故事,说古代有一个皇帝微服私访,到一个农民家中,农民准备了香椿炒鸡蛋招待他,皇帝觉得非常美味,便要下旨封香椿树为‘树王’。写好后,他想亲手挂到香椿树上去,可他并不认识香椿树,错把牌子挂到了臭椿树上,香椿树非常生气伤心,以致皮都裂开了。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学生们都记住了香椿树皮是裂开的。过了50年,到2009年,我参加1959级学生们的聚会,一进门就有同学跟我说,他还记得香椿树的故事”。

汪劲武在讲述植物的故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供图

九十一岁,给所有人讲一朵花的故事

2018年春天,汪劲武应邀拍摄一个植物学科普的故事,已经九十岁的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从家里到北大,拍摄两个小时的视频,天气好的时候,就在校园里、未名湖边拍,天气不好,就在北大的生物系标本馆里拍。经过两个多月的拍摄,将近一年的制作,这部科普视频终于与大家见面。

视频中,汪劲武系统讲述了中国有花植物的典型代表,数量多达八十多科、近三百种,除了“硬核”植物分类知识之外,他的课程也一如既往的有趣好玩。

讲到合欢时,汪劲武引用了《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和诗句,“钱塘江上是奴家,郎有闲时来喝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马缨花”,借此告诉大家,马缨花就是合欢的别名。讲含羞草时,又引用了杨贵妃的故事,杨贵妃在古代四大美女中被称为“羞花”,“羞花”指的就是她碰到了含羞草。

日前,这部50集的系列科普视频《汪劲武中国草木植物讲堂》已正式上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下载观看,不妨来听听九十一岁老教授,讲讲一朵花的故事。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听九十一岁北大教授 讲述三百朵花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选教授在北大的演讲

王选教授在北大的演讲

权威,笑声,院士,时候,卖狗皮膏药,第一线,电视台,事情,掌声,时态,电视,贡献,长时间,高峰,上都,个人,事业,主导,代表,头衔,学术权威,年轻人,弄错,怎么回事,方法,方正,方向,生涯,科技,计算机

2020-07-31 #短篇故事

大家故事丨中学肄业的北大教授

大家故事丨中学肄业的北大教授

刘半农,蔡元培,陈独秀,教授,博士学位,中学,全国,新青年,上海,笔名,聘书,读者,胡适,不相信,北大,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大学,上海滩,人选,内容,功底,国家,妻子,小说,巴黎,文坛,江阴,法国,生活费

2012-06-08 #经典故事

地主与佃户的区别{回北大董教授}

地主与佃户的区别{回北大董教授}

地主,利益,土地,一生,代表,国家,房子,血汗,劳动,世世,代代,辛勤劳动,了房,还可以,人民,人人,人话,卖点,使用权,公费旅游,医疗,我国,好日子,大部分,娇妻,孩子,弱势群体,居住权,强权,房产

2020-07-17 #故事大全

刘伟北大副教授 牛剑锋北体大副教授 从冠军到知识分子女乒骄傲

刘伟北大副教授 牛剑锋北体大副教授 从冠军到知识分子女乒骄傲

刘伟,牛剑锋,副教授,世界冠军,中国,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老师,比赛中,研究生,研究,乒乓球,头衔,博士,大学,时候,时间,知识分子,科研,论文,高手,比赛,乒乓球历史,女双,女乒,邓亚萍,各大,张怡宁,王涛,王楠

2011-08-26 #故事会

北大教授:建议慎用“民族品牌”概念 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北大教授:建议慎用“民族品牌”概念 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民族品牌,品牌,我国,消费者,企业,产品,政策,发展,符国群,中国品牌,外国品牌,北京日报,作者,中国,理论,周刊,品质,思维,政府,机遇,民族,民族情,流程,股权,编辑,背景,服务,中国企业,国内企业,国际市场

2008-01-06 #短篇故事

北大教授成“知音体”主角 心灵鸡汤离真相有多远

北大教授成“知音体”主角 心灵鸡汤离真相有多远

文章,鸡汤故事,鸡汤,北大,事迹,励志,不真实,正能量,这一天,一笑,任武清,年年,张有德,王钟,工作人员,县文化局,一家,主人公,世界,事业,妈妈,五味杂陈,价值观,信息,作用,全国,内能,善意,名誉,声音

2007-05-18 #故事大全

北大教授 著名古文字学家高明逝世 享年91岁

北大教授 著名古文字学家高明逝世 享年91岁

先生,李伯谦,中国古,文字学,著作,研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著名学者,出生于,文博学,秦文,理事,享年,中国,中原地区,东周时代,办公室,制度,北京大学历史系,蓝旗营,新闻记者,大学,医治无效,告别仪式,古文字,华诞,古文字学,...

2018-06-05 #故事会

北大教授:教育孩子的6个“黄金法则” 家长一定要注意了

北大教授:教育孩子的6个“黄金法则” 家长一定要注意了

孩子,黄金法则,家长,数学,老师,教育,让孩子,才能,习惯,好孩子,学生,成绩,英语,接受能力,兴趣,大学,学校,学业,效率,时期,时间,问题,做事情,反而是,学习方法,每一次,中理,能学,在平时,北京大学

2019-12-2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