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说不是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之死 并不是真相

时间:2012-10-09

历史上真实的魏延,应该是死于诸葛亮死后蜀军内部的分裂斗争中

提示:本文共有 21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其实杀魏延跟诸葛亮没太大关系,毕竟当时诸葛亮都死了,至于死后的算计这些,倒有些过于神奇了。

历史上真实的魏延,应该是死于诸葛亮死后蜀军内部的分裂斗争中。就好比是老大死了,老二老三们都想当老大,结果魏延输了而已。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演绎”小说,书中的故事情节、历史背景、存在着一定的“虚构性”,比如“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这些耳熟能详的小说情节都是《三国演义》虚构出来的,历史中并不存在。

个人认为,《三国演义》将“魏延之死”这段历史情节刻画得过于戏剧化。

《三国演义》给人的印象是魏延和诸葛亮关系不好。实际上在诸葛亮主政蜀汉的时候,魏延是非常受诸葛亮重用的。比如建兴八年,魏延大破郭淮、费瑶等人,于是他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南郑侯是蜀汉中侯爵最高级别,可见,此时魏延的官职是非常高的,而且他还是诸葛亮一手提拔的。

《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当初收容魏延时,精通相人之术的诸葛亮发现魏延的脑后长着一块若隐若现的“反骨”。

“反骨”乃是自古以来“罕见”的凶险之相,诸葛亮推断魏延极有可能会倾覆蜀汉王朝,所以命人将魏延五花大绑,准备将其斩首。刘备得知此事之后,以“人才十分难得”为由,阻止了诸葛亮,魏延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从此以后,魏延便和诸葛亮结下了梁子。

诸葛亮对“反骨”的事情耿耿于怀,于是时时刻刻派人监视魏延的一举一动。诸葛亮死前料定了魏延会谋反,故命令马岱将军在魏延喊出“谁敢杀我”这句话之后将魏延斩首。

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在行军之时大喊“谁敢杀我!”马岱将军遵照诸葛亮遗命,手起刀落,将魏延杀死。

魏延在《三国演义》中只不过是一个用来衬托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二流角色,魏延的命运早在他登场时便已经注定了,所以说这段小说情节经不起推敲,并且拍诸葛亮的马屁拍得有些过头了。

《三国志》中所记载的“魏延之死”,则真实得多。

建安十六年,魏延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靠了刘备,然后跟着刘备入蜀作战。

由于魏延骁勇善战,立下了很多战功,因此他深得刘备的信任。刘备当上了汉中王以后,便把自己的大本营迁到成都,这个时候需要选一个大将来镇守军事重镇汉中。

谁都没有想到刘备居然会选择魏延做汉中的都督,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震动三军。

不得不说,刘备有识人之明。魏延在镇守汉中时期,蜀汉岌岌可危。特别是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大意失了荆州,而其后刘备在夷陵被击败,蜀汉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汉中作为当时蜀汉的重要屏障,魏延治军有方,表现非常出色。哪怕是后来魏延死后,王平等人在汉中沿用魏延镇守汉中的方针,依然成功地击退了曹魏的进攻。

历史中的魏延是刘备的一员爱将,刘备非常欣赏魏延的作战能力,因此刘备对魏延性格方面的缺陷几乎视而不见。

刘备过世后,诸葛亮成为蜀国的一把手。由于魏延的政治野心极高,所以诸葛亮时常刻意打压魏延的气焰,即便如此,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依旧不错,而且魏延也没有谋反的心思。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想代替诸葛亮成为“辅政大臣”,于是便企图除掉自己的政敌“中军师”杨仪。

诸葛亮在死前下令全军撤退,并把撤退的具体事宜交代给杨仪办理,并且命令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考虑到魏杨二人平时积怨极深,又遗言说若魏延不听统筹,大“军便自发”回川,大局为重。

诸葛亮此话,他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他感觉魏延有投降曹魏的可能,意思名他断后,如果魏延投降曹魏,那么咱们也不必追击,自顾自地回师就好;第二个意思是魏延可能会不听杨仪的话,不会为杨仪断后,如果魏延不执行这样的军令,那就不要难为他了,你们率领大军自己回师即可。在这里,我觉得第二种可能比较大,因为魏延在蜀国深受重用,没必要投降曹魏。但是魏延与杨仪一直不和,杨仪下令,魏延可能不会听,而且会使性子。诸葛亮知道魏延不会造反,只是会杨仪有矛盾,所以就给他们下了“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的命令,这样可以使大军安然退去,又不至于闹出什么大乱来。

果然果然诸葛亮一死,魏延不服杨仪总领大军,更不愿断后,说丞相死了,让他府里的官员扶灵回去安葬就行,我还在还没死可以继续北伐,怎么能因一个人就荒废国家大事呢?这一席话,极为抗命和无大局观。于是杨仪他们便不管魏延而按照孔明遗命,和姜维一前一后的率令大军井而有序的撤退。

魏延没办法,只好吃哑巴亏,跟着杨仪一同南撤,南撤途中,魏延率领一队人马放火烧毁了栈道,企图阻止杨仪撤军。杨仪依旧对魏延的行为不理不睬,另寻了一条路向南方撤退,后来暴跳如雷的魏延率领自己的部队和杨仪、姜维所率领的蜀军对峙,内战一触即发。

蜀军的大将何平在两军阵前高呼:“丞相为蜀汉鞠躬尽瘁,操劳而死,如今尸骨未寒,你们竟然谋反作乱?”何平声泪俱下的“演讲”让魏延的部队纷纷溃散,魏延被马岱将军追杀,最终被杨仪诛灭三族。

《三国演义》为了使故事更加具有戏剧性,所以将魏延叛变的重点放在了“反骨”上。而《三国志》则侧重于描述魏延与诸葛亮之间复杂的关系,和与杨仪之间的仇恨。这便是两者之间的差别。

很显然,《三国志》是正史,咱们当然按照正史的来。即历史上魏延之死,不是什么诸葛亮所说的反骨。只是魏延与杨仪在诸葛亮死后的一次权力斗争而已,魏延输了,成了别人的垫脚石,仅此而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说不是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之死 并不是真相”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之魏延为什么没有位列五虎 揭秘魏延背后惨死的原因

三国演义之魏延为什么没有位列五虎 揭秘魏延背后惨死的原因

魏延,杨仪,诸葛亮,马岱,刘禅,历史,时候,张飞,死因,砍死,两个人,内战,计策,五虎大将,姜维,杨怡,王平,诸葛,其实在,很多人,不一样,位置,将军,双方,将领,形象,指令,文学,蜀汉,锦囊

2013-03-24 #故事会

长沙之战出现两大瑕疵 一个与关羽有关 一个出在魏延身上

长沙之战出现两大瑕疵 一个与关羽有关 一个出在魏延身上

黄忠,魏延,刘备,关羽,韩玄,长沙,小说,作者,情节,瑕疵,这个故事,三国演义,三国志,五虎将,历史,成语,故事,百姓,襄阳,失误,不杀之恩,百步穿杨,刘玄德,弓虚,屈沉,汉升,柳叶百步,玄怪,若朗星,诸葛亮

2019-01-18 #小故事

三国演义:魏延之死躲不过这3个原因 还有这个人

三国演义:魏延之死躲不过这3个原因 还有这个人

魏延,诸葛亮,蜀国,杨仪,原因,大将,曹操,这个人,关中,汉中,计策,姜维,历史,地盘,妹妹,小人,才华,杀手,魏国,关羽,刘禅,张飞,诸葛,魏延死,众将,乱世,关系,大军,广大读者,才华出众

2015-02-10 #故事会

太误导人了!揭秘《三国演义》的十大误区 带你看清历史真相!

太误导人了!揭秘《三国演义》的十大误区 带你看清历史真相!

诸葛亮,刘备,曹操,魏延,三国演义,小说,史书,公元,母亲,华佗,周瑜,夏侯惇,庞统,陆逊,关羽,孙权,杨仪,俘虏,历史,医生,发兵,富池口,左眼,恩恩怨怨,时候,六出祁山,刮骨疗毒,周瑜死,下邳,于周公

2012-05-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故事:马岱早有机会斩杀魏延 但被张飞以雷霆万钧之神威杀退

三国故事:马岱早有机会斩杀魏延 但被张飞以雷霆万钧之神威杀退

魏延,马岱,马超,张飞,实力,五虎大将,小说,五虎将,大战,差距,蜀汉,正史,结果,赵马黄,诸葛亮,再加,回合,性命,机会,武力,猛将,证据,当然是,几个回合,很多人,刘备,关羽,张三,斗马,白给

2019-04-13 #短篇故事

夷陵之战关乎国运 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 赵云 魏延 马超等人?

夷陵之战关乎国运 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 赵云 魏延 马超等人?

刘备,诸葛亮,赵云,马超,魏延,荆州,刘备为,将领,作用,手下,蜀汉,孙权,夷陵之战,丞相,东吴,任务,历史,政务,地位,地区,江州,工作,冯习,刘备东,刘备之,多大,少军,张南,马良,黄权

2016-01-01 #故事大全

三国最大的争议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到底哪段历史才是真相

三国最大的争议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到底哪段历史才是真相

吕伯奢,曹操,三国志,太祖,历史,全家,史书,演义,伯奢,不一样,三国演义,细节,老兵,史料,家人,时代,才华,魏书,争议,三国史,三国历史,出现过,很多时候,这件事,成皋,上都,一家,中国,世交,小说

2008-11-12 #故事阅读

历史真相:古代的战争究竟有没有武将单挑?

历史真相:古代的战争究竟有没有武将单挑?

单挑,主将,士兵们,士兵,战争,武将,对方,全军,双方,大将,吕布,使者,日本,三国演义,将领,事情,传统,小说,晋军,楚军,结果,胜负,规矩,不起来,很多时候,战斗中,丰臣秀吉,万大,关羽,太史慈

2020-07-1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