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玩一生黄泥巴的人 黄陂泥塑非遗文化传人陈友芳的故事

时间:2012-10-17

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进行加工提炼,创造而成的

提示:本文共有 23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湖北黄陂至今是中国雕塑之乡

有悠久的泥塑历史传统,技艺朔熟,艺人辈出。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进行加工提炼,创造而成的。工艺上采用“脱胎漆塑”,又称“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后用葛布生漆逐层沾贴套塑,称为漆布空塑,最后饰以金粉。它的特点是抗潮湿,防虫蛀,经久不变。

两百年间罗汉堂几次受水灾侵袭,罗汉满堂漂,但水退后罗汉仍完好无损,可见雕塑工艺之高超。黄陂区泥塑工艺厂制作的《七品芝麻官》、《八仙过海》、《金童玉女》和《莉娜小姐》等,形象生动,妙趣横生,逗人喜爱。他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到英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国。

陈友芳老师作品 木兰将军系列

黄陂区泡桐店镇是著名的泥塑之乡,农民泥塑大放异彩,小型多样,造型富有泥土气息,既有严肃端庄的人物,又有滑稽诙谐的变型漫塑,从木兰将军到红楼仕女,从中国的神话人物哪吒到西方的著名艺术大师卓别林等,都塑造得栩栩如生。老艺人戴和清曾为来访的外宾当场塑像,在国外传为佳话。泡桐的泥塑曾到美国俄亥俄州展出,受到欢迎。

泥塑厂停产后,200多名身怀绝技的艺人开始走四方。在泥塑之乡的熏陶和培养下,他们似火种一样,将黄陂泥塑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扬光大。一部分艺人离开泡桐后,在黄陂、武汉办起了80余家个体泥塑模具厂。家住黄陂泡桐的陈友芳老师,从深圳某工艺厂回到家乡后,在家设立工作室,长期从事黄陂泥塑的制作和推广。

陈友芳老师作品 武汉加油

2020年6月8日 庚子年四月十七 周一

黄陂泡桐镇泥塑非遗文化传承人陈友芳老师工作室,我慕名而来,一下车就看到街镇宏伟的门楼,“泡桐集市”四个楷书,左边是“泥塑之乡”可惜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泥”字掉了,怎么没有补上。

老师的工作室就在门楼下面一条街上,走进工作室,面积不大,左边墙上贴着陈老师的简介:

1957年1月出生

1975年7月泡桐中学高中毕业,同年参加农村泥塑班;

1980年3月进黄陂泥塑厂学做模具和泥塑;

1994年5月-2009年12月在深圳,意宝,辉年公司担任雕刻师;

2010年-2011年12月于黄陂云雾山泥塑工艺厂担任首席雕刻设计师;

2017年2月被评为“武汉好手艺”工艺技能传承大师;

2016年10月被评为武汉市“泥塑非遗传承人”

右边一排简陋的展架上,摆满了做好了的泥塑,有的被套上了透明袋,估计为了防止灰尘,各式各样的人物类型,有木兰将军,关公,钟馗,有60年代人们业余爱好场景,有儿童,有民俗人物形象,黄陂非遗僵狮子,采莲船,有古代仕女,每个泥塑栩栩如生,特别是人物面部表情,喜怒哀乐;

特别惊讶的是,各种工匠的泥塑吸引了我,6070后人勾起记忆的场景,有铁匠,金匠,箍匠,锡匠,木匠,磨刀匠,,,等14种行业手艺人,大多种手艺已经消失,

已经消失的手艺 补锅匠

已经消失的手艺人 铁匠

传统木匠

特别凑巧的事,在我来以前,两个年轻人, 一家博物馆代表,过来拿这组工匠泥塑,错过了今天,就只能去博物馆看这些泥塑了;

陈友芳老师忙着和博物馆代表清理泥塑,我悄悄去工作室里间,欣赏一套辛亥革命纪念馆广场起义群雕,按比例微雕塑,这手艺,心里不断地给老师点赞。

陈老师把一件件泥塑,小心翼翼地摆放一个木箱子里,把泥塑之间,楔满泡沫袋,一共装满三个木箱,最后把一些工匠部件,如锤子,凿子等小物件,用心包装好,放进最后一个木箱空隙处;

马上就要运走了,我调侃着:老师,这个像你嫁姑娘一样吧!

陈友芳老师哈哈大笑,连连回应:是哈。

泥塑之乡 黄陂泡桐街

陈友芳老师工作室

等送走博物馆客户后,我和陈老师聊了起了

下面是我和老师的对话(以下我简称:亮 ,陈友芳老师简称:陈)

亮:陈老师,您什么时候做这个行业?

陈:75年高中毕业,我们那个生产队里就有很多人作这个,我那个时候刚刚毕业回来,就接触一段时间,但后来真正实打实是80年以后,当时,泥塑厂在招工,是这样我就进厂;

慢慢地熟悉了。泥塑厂后来垮了,就跑到深圳,在深圳那些外企工艺厂,做了十几年吧,一直做到09年,那个时候年龄也大了,然后他做的东西很小,我视力不行了。

回来后,云雾山开了一个泥塑工艺厂,然后请我去做设计,做了一年后,我就做了现在的工作室。

亮:像您这种非遗文化传人,泥塑这个行业多不多?

陈:那个时候蛮多,目前就不多了,你看看,省级的两个,那是最早一批做泥塑的人,再就是市级的就四个,其中就有我;

那说实话,以前说几百人,那只是在泥塑厂做工的人,那是做模子,流水线,没有手工做,但最早那个农民泥塑那人真是不少,整个黄陂来说,加上我李集泡桐两个地方,就有几百人,因为每个生产队要做完土。

后来剩下几个老师傅,就办了这个泥塑厂,他们做设计,其实我最早进厂也是做工,学做模具,再就慢慢跟师父学做点把雕塑。

现在都在讲手艺传承,提倡这么多年,这个行业没有人愿意来学。现在最大的问题。

亮:相当于,断层了,这个行业不就慢慢消失了?

陈:是啊,包括我们这一代人以后,还有几个年轻人,再往下走就不好说了,

亮:您的子女没有接着做吗?

陈:我有一个大女儿,她在这个行业,但是她不做手工了,她在丹麦的乐高公司做设计师。

她也是从我这里走出来的。

陈:目前我们文化部门,思想也不行,你要说的话,在天津,天津的泥塑,人家为什么做的好,泥人张,做成产业,做出口。

陈友芳老师创作中

陈友芳老师作品 快乐大本营

离开泥塑非遗工作室后感

今天十四个行业手艺人,透过泥塑,让我们回味已然消失的行当,是社会变化太快了,还是我们都遗忘了曾经的文化,想找回记忆,恐怕只能去博物馆看这些不能开口的泥塑,讲述那些曾经的百姓故事。

陈友芳老师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如果真的有一天,黄陂泥塑只是历史书上记载的传说,我们是不是今天该做好什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玩一生黄泥巴的人 黄陂泥塑非遗文化传人陈友芳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材料不是泥那还是“泥人张”吗?听第四代传人怎么说

材料不是泥那还是“泥人张”吗?听第四代传人怎么说

泥人张,作品,艺术,彩塑,泥人,创作,张玉亭,张明山,张景祜,材料,传统,泥塑,曾祖父,题材,雕塑,技艺,时代,颜色,北京,基础,天津,形象,父亲,绘画,观念,造型,刘海,发展,作品中,城市雕塑

2018-02-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云南90后陈友存励志创业故事

云南90后陈友存励志创业故事

认证,专家,互联网,思科,陈友,比尔盖茨,副总裁,云南省电视台,云南省,总监,媒体,总裁,权威,栏目,青年,集团,发展,90后,互联网行业,互联网金融,微软认证,意见领袖,科技公司,高级网络,网络系统

2020-06-23 #小故事

兔儿爷第五代传人走进社区 公园将兔儿爷的故事讲出去

兔儿爷第五代传人走进社区 公园将兔儿爷的故事讲出去

兔儿爷,张忠强,兔儿,泥塑,小兔儿,孩子们,代表,传统,记者,少卿,新京报,习俗,京城,孩子,故事,物件,视野,造型,张忠,老舍,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文化,老北京人,仪式,先生,北京,和文,场景,国家,小时候

2013-03-26 #故事大全

明朝故事之名人篇:一代枭雄陈友谅

明朝故事之名人篇:一代枭雄陈友谅

陈友谅,徐寿辉,朱元璋,倪文俊,张士诚,友谅,对手,历史,丞相,内心,师傅,时候,手下,次数,笔者,部队,进攻,就必须,鄱阳湖之战,倪文,张士,屈居于,赵普胜,历史学者,上文,四大金刚,天天高,要得,怎么样了,一面

2009-04-07 #小故事

「扫黑除恶  先进人物」陈友兴:5根钢钉的故事

「扫黑除恶 先进人物」陈友兴:5根钢钉的故事

陈友,派出所,父母,钢钉,董家段,分局,一线,人员,伤情,基层,民警,警察,遭遇,工作,一年前,犯罪嫌疑人,余人,望慰,在外地,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好点,湖南警察学院,专案,一伙人,中坚力量,亲人,全身,任务,伤势

2016-07-14 #故事会

讲恐怖故事僵尸班底来讲片场撞鬼故事钱小豪 陈友 麦浚龙

讲恐怖故事僵尸班底来讲片场撞鬼故事钱小豪 陈友 麦浚龙

钱小豪,陈友,麦浚龙,僵尸,班底,片场,故事,恐怖故事,哔哩哔哩

2012-11-15 #短篇故事

民间故事:朱元璋巧用计谋击败叛军陈友谅

民间故事:朱元璋巧用计谋击败叛军陈友谅

陈友谅,朱元璋,老汉,康茂才,军队,命令,大军,时候,友谅,徐达,老康,就这样,南门外,将军,南京,圈套,我军,敌人,木桥,栅栏,红旗,铁石,黄旗,鼓声,龙江,于是就,只需要,很高兴,这个时候,了情

2018-07-11 #经典故事

失败可怕吗 陈友谅将失败化为动力 演绎河东河西的故事

失败可怕吗 陈友谅将失败化为动力 演绎河东河西的故事

朱元璋,陈友谅,人家,时候,刘基,韩林儿,作者,东西,闻风,生活圈,军队,对手,机会,皇帝,考验,可是他,怎么说呢,就这样,这东西,这样的人,不顺心,刘福通,友谅,安丰,小强,小陈,张士诚,老朱,赵普胜,路可

2009-06-1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