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利字当头的时代 你还会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吗?

时间:2012-10-20

不论是这个故事本身的寓意,还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都值得我们把它讲给下一代,让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下去

提示:本文共有 24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孔融让梨是一个经典的道德教育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了将近两千年。不论是这个故事本身的寓意,还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都值得我们把它讲给下一代,让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下去。

01

孔融让梨的寓意

一、换位思考

孔融拿梨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小的。理由是哥哥比较大,需要的营养物质更多,应该把大的让给哥哥;弟弟比较小,正在长身体,所以也要吃大的。

孔融在与别人比较的时候,并没有与哥哥比小,与弟弟比大,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的需求,说明他是一个懂得为别人着想的人。

二、谦让

孔融不拿大梨,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吃大梨,但是他能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把好的东西留给哥哥和弟弟,说明他是一个懂得谦让的人。

谦让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也是当代孩子们普遍缺失的精神。

三、分享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面对“一堆梨”,首先拿大的,然后想全部占有,但是孔融没有,他不仅没有全部占有,还主动把大的给了家里的其他人,自己只拿了最小的一个。这说明他是一个懂得分享的人。

很多地区,从幼儿园开始,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们分享,但是做法不是太好,经常要求家长买很多食物去学校分给同学们吃,孩子们之所以喜欢分享,完全是因为自己也能吃到可口的食物。

真正的分享应该让孩子占据主动权,让孩子拿出自己的零用钱去买东西来分享,让孩子从同学感激的话语中,淡化自己的付出,体会到分享的真正意义。

四、遵守公序良俗

在古代社会,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读书人普遍都比较遵守社会礼法,孔融自幼读书,聪敏过人,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懂得了遵守公序良俗。

很多孩子,在家里吃东西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要让父母长辈先吃,同时关心呵护弟弟妹妹,只是争着要第一个吃,而且必须先满足自己吃饱吃好,不管其它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引导孩子遵守公序良俗。

02

孔融让梨的文化底蕴

一、孔融的特殊身份

孔融的身份比较特殊,是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的第24世孙,光是“孔子后人”这一名号,在特别注重传承的古代社会,就能引起极大关注。即使在现在,能拥有“孔子后人”这一身份,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而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就是对儒家思想最生动直接的诠释,可以引发孩子对于传统文化的向往,引导孩子对儒家思想进行探索。

二、孔融的文学成就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诗、赋、散文都比较擅长。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建安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孔融从小天资过人,勤奋好学,能诗善文,他的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反映了东汉末年动乱的社会现实。就相当于当时的自媒体大V,敢怒敢言,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当时的舆论导向。

通过对孔融成长历程的了解,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引导孩子树立远大志向。

三、孔融生活的历史时期

孔融出生于东汉末年,这个时代由于土地兼并越来越尖锐,地主乡绅土豪们大都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加上汉朝皇室政治极度黑暗,权臣当道,皇帝已经没有实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东汉末年最出名的三个割据政权----魏、蜀、吴,在后世被称为三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是以真实的三国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这个历史时期,和春秋战国以及南北朝一样,都是群雄并立、民不聊生的乱世,通过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可以引导孩子建立起宏大民族观,也能激发孩子对如今和平生活的珍惜之感,让孩子对祖国上下五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孔融传世的经典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续汉书》。对于如今的孩子来说,最熟悉的应该是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

除了孔融让梨,还有一个关于孔融的故事也非常经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年方十岁的孔融面对司隶校尉,言谈举止一点不露怯,甚至在最后关头还利用陈韪的话反唇相讥,进行巧妙地反驳,让陈韪难堪不已。

这个故事体现出孔融过人的智慧和谈吐,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03

孔融让梨的现实意义

一、时代精神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以利为重,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就做,对自己无益的事情,就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会造成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沦丧。

“孔融让梨”所倡导的谦让和尊老爱幼,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逐渐缺失的精神。

二、符合的主流思想

孔融“让梨”的结果,是全家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梨,家庭关系瞬间和谐了,家和万事兴,对于整个家庭而言,和谐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期望。

如今,全国自上而下都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当前时代的主流思想,是广大人民共同的期望。如果人人都能像孔融一样,小小的牺牲自我,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繁荣。

三、取舍之道

孔融以四岁孩子的视角,给我们完美地展现了取舍之道。表面上看来,损失了一个“大梨”,却换来了家庭宗亲的称赞,换来了家庭关系的和谐,换来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现在,全国自上而下提倡抱团取暖,合作共赢。在一个团队里面,核心人物并不一定是拿得最多或者做得最多的,而是最能收服人心的。团队最重要的,是团结,是稳定,是热情。所以,团队核心领导可以向孔融学习,运用让梨的取舍之道,俘获人心,让团队发展壮大!

绘本三字经书正版注音版有声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全套幼儿书 三字经书儿童三字经书籍 0-3-6岁国学启蒙经典¥29淘宝月销217购买

所以,我会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给他讲孔融成长的历程、时代和取得的成就,让孩子体会到孔融让梨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以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孩子脑海里生根发芽,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利字当头的时代 你还会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玫瑾:二胎时代下 二胎家庭最大的骗局 就是“孔融让梨”

李玫瑾:二胎时代下 二胎家庭最大的骗局 就是“孔融让梨”

孩子,父母,孩子们,老大,大人们,对孩子,就应该,父母们,爸妈们,给孩子,让孩子,凡事,情绪,感情,礼物,过程,行动,有两个,大孩子,对自己,新成员,照顾好,大娃,采取相应,和实,好妈妈,快乐童年,花点心思,内容,个人

2019-02-08 #故事阅读

是时候给女儿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了……

是时候给女儿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了……

曹操,孔融,女儿,孔融让梨,儿子,妈妈,故事,父亲,是时候,给女儿,个人,世界,八字,名儒,口头禅,发现人,女婿,幸运星,小手,孝道,学者,孩子,成年,房间,母亲,真相,状态,结果,视频,发布时间

2019-09-26 #短篇故事

是时候给女儿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了……

是时候给女儿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了……

曹操,孔融,女儿,孔融让梨,儿子,妈妈,故事,父亲,是时候,给女儿,个人,世界,八字,名儒,口头禅,发现人,女婿,幸运星,小手,孝道,学者,孩子,成年,房间,母亲,真相,状态,结果,视频,发布时间

2015-02-24 #短篇故事

要不要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弄懂儒家文化的谦让 就知道答案

要不要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弄懂儒家文化的谦让 就知道答案

孔融,儒家文化,孩子,孔融让梨,中国,人们,弟弟,故事,文化,酥梨,个人主义,时候,影响,哥哥,父母,美国,行为,集体主义,尊老爱幼,对哥,中文,家庭,兄弟姐妹,千百年来,姐姐,国力,国家,外来文化,年龄,父亲

2012-05-08 #故事会

“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

“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

孔融,学生,老师,兄弟,孔融让梨,梨子,不公平,爸爸,不喜欢,典范,故事,机会,礼物,学中文,美国孩子,给自己,这个故事,中文学校,对哥,老故事,千百年来,中国,丫丫,从那时起,假设,俚语,假意,做法,儒家思想,典型

2020-07-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

“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

孔融,学生,老师,兄弟,孔融让梨,梨子,不公平,爸爸,不喜欢,典范,故事,机会,礼物,学中文,美国孩子,给自己,这个故事,中文学校,对哥,老故事,千百年来,中国,丫丫,从那时起,假设,俚语,假意,做法,儒家思想,典型

2015-05-19 #故事会

孔融让梨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孔融让梨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孔融,故事,孔融让梨,凡事,北海,年幼,礼仪,文学家,告诉人们,修城邑,十世,刘备,孔子,建安七子,曹操,袁谭,边让,鲁国治,陶丘洪,少府,都尉,经典故事,三字经,传统美德,中国,千百年来,儒术,大夫,孝亲,孩子

2020-06-21 #短篇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孔融让梨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孔融,故事,孔融让梨,凡事,北海,年幼,礼仪,文学家,告诉人们,修城邑,十世,刘备,孔子,建安七子,曹操,袁谭,边让,鲁国治,陶丘洪,少府,都尉,经典故事,三字经,传统美德,中国,千百年来,儒术,大夫,孝亲,孩子

2020-08-0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