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简述米芾书法的风格特点 临摹学习之前建议看一下

时间:2012-10-20

温润爽利八面生姿米芾用笔温润爽利, 独具特色, 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 我独有四面, 能正用, 侧用, 顺用, 重用, 轻用, 虚用, 实用, 擒

提示:本文共有 14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米芾经过勤奋的临摹和探索, 汲取了各家之精华后融会贯通, 与古人和而不同, 终于创造出飘逸潇洒、爽利峭拔的书法艺术风格, 其特征如下。

温润爽利八面生姿

米芾用笔温润爽利, 独具特色, 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 我独有四面”, 能“正用, 侧用, 顺用, 重用, 轻用, 虚用, 实用, 擒得定, 纵得出, 遒得紧, 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米芾兼用藏锋和露锋的同时, 利用提按来表现线条的跳宕飞动, 如《蜀素帖》中“一”、“我”等字中的横画提按互动, 使线条粗细相间, 形成飞动的气势。《虹县诗》“里”、“健”、“帆”等字的转折提按灵动, 线条跳宕。

米芾作书以侧锋为主, 中锋为辅。如《蜀素帖》中“断”、“辨”、“滞”等字中的竖画或用中锋行笔使之圆润含蓄又劲健挺拔, 或用侧锋行笔使之爽利流畅而飘逸妍美。而“舍”、“拾”、“秋”、“天”等字的撇画行笔敏捷舒展, 优美多姿。《苕溪诗》中“寻”、“转”、“谢”等字的竖钩别具特色:米芾先用侧锋书写, 至竖钩的下端向右拓展并转为中锋后再向左平推跃钩, 使竖钩画直中有曲, 形如蟹爪。走之画中的横捺均写得头重尾轻, 如《蜀素帖》中“远”、“返”、“逢”等字。因善于在侧锋中取速、取变、取妍, 米芾的作品往往具有痛快淋漓、爽利流畅的特色。

侧取势意趣盎然

米芾不因袭前人且善于变易古法, 作品中的字多以侧取势而冲破传统结构中平衡对称原则的束缚。《苕溪诗》中“朝”、“来”、“还”、“泉”等字势向左倾倒, 而“歌”、“渔”、“满”字的左部向左下倾倒, 右部则向右上提高约30至45度左右来使字形险峻, 姿美而趣灵。为了使字形正相生, 米芾将笔画作舒敛变化:如《苕溪诗》中“半”、“青”、“梁”等字中的横画向左伸展, 右侧收敛;《蜀素帖》中“金”、“今”等字中的撇画舒展, 捺画收敛且位置上移, 使字形峭拔多姿、矫健遒劲。这种反常合道的表现手法让字获得别致的趣味。

自然流畅气韵天成

米芾的行书能将豪宕的气势寄寓于爽利的笔墨之中, 并以墨色来增强线的韵律美。如《虹县诗》“快霁一天清淑气, 健帆千里碧榆风。满舡书画同明月, 十日隋花窈窕中”。开篇“虹县旧题云”五个字的笔锋正侧兼用, 墨色浓中寓淡, 线条枯润相间, 极富韵律美。写“快”字时墨色渐枯, 但仍不停笔将“霁一天清淑”几字一气呵成, 使字中的线条枯渴而出现飞白, 如飞瀑一泻千里。在接下来的书写过程中, 米芾分别在“气”、“里”、“书”等字时蘸墨, 使作品中出现了浓淡不同的墨色, 从而产生不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虹县诗》中笔酣墨饱之处气势飞舞, 字里行间蓄积充沛的势能, 枯墨飞白之处朦胧虚灵, 若隐若现的线条蕴涵着无限的妙趣。通篇笔势上下贯通, 润渴变化丰富, 形断意连, 如同在演奏一首高低抑扬、旋律流畅、节奏铿锵的乐曲。可见, 米芾作书往往是“心既贮之, 随意落笔, 皆得自然, 备其古雅”。他的书法能将飘逸潇洒寓于跌宕奇肆之中, 妙趣横生而风韵天成。

米芾书法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在当时及后世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代书家学米者甚多, 并予以高度的评价。如苏轼说:“米书超逸入神。”“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 风樯阵马, 沉著痛快, 当与钟、王并行。”元赵孟说:“米老书, 如游龙跃渊, 骏马得御, 矫然拔秀, 诚不可攀也。”明董其昌认为“自唐以后, 未有能过元章书者。”米芾书法具有飘逸洒脱的姿态和天然率意的真趣, 九百年来被赞誉不绝。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简述米芾书法的风格特点 临摹学习之前建议看一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米芾那些不靠谱的书法批评

米芾那些不靠谱的书法批评

米芾,书法,唐楷,柳公权,丑怪,唐人,欧阳询,海岳名言,书学,特点,书法艺术,楷书,风格,荣慧,中国楹联学会,传统,会员,后人,布局,标准,沉着痛快,法书,评论,趣味,影响,习书者,于天真,二王,公绰,唐法

2010-08-17 #小故事

米芾书法造诣如何?看看单字结构就知道了

米芾书法造诣如何?看看单字结构就知道了

米芾,轴线,空间,结构,特征,章法,单字,字形,点画,比例,手段,结体,变化,形式,笔法,苏轼,贺铸,赵孟,书法,书家,作品,情调,特点,风格,分析,新得,法中,王铎,董其昌,陈可

2018-01-24 #故事会

苏轼是米芾的书法导师吗?

苏轼是米芾的书法导师吗?

米芾,苏轼,书法,二王,作品,欧阳询,交往,名师,头陀寺,魏晋,古人,唐人,高手,于艺,学书,宋四家,书友,个人风格,书学,元佑,时期,成就,意趣,法度,精进,观点,闷头,风格,交流,创作

2018-02-05 #短篇故事

米芾年轻时的书法规整遵法 是风格转变的开始 这才是米书源头

米芾年轻时的书法规整遵法 是风格转变的开始 这才是米书源头

米芾,书法,书画,了学,作品,功夫,基础,墨汁,方法,砚台,经历,行书,阅历,是一位,宋徽宗,文征明,欧阳询,王铎,王羲之,颜真卿,褚遂良,赵孟頫,县尉,和实,头陀寺,这就是人生,一生,事务,书法作品,关系

2007-08-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米芾的书法对王铎在二王上的造诣 到底有多大的帮助?

米芾的书法对王铎在二王上的造诣 到底有多大的帮助?

王铎,二王,米芾,书法,作品,创作,传统,圣教序,规模,典范,基础,方式,特点,笔法,风格,过程,作品中,于崇祯,堂奥,宗羲,梁尚书,王羲之,王献之,王之,王筠,赵孟,董其昌,发现了,一生,书学

2015-08-26 #故事大全

米芾一生追求书法上的特色和风格 他达到的成就 离不开他的坚持

米芾一生追求书法上的特色和风格 他达到的成就 离不开他的坚持

米芾,书法,历史,方面,苏轼,诗歌,在书,影响,天赋,字帖,文字,执着,绘画,风格,一生,仕途,后世,时候,晋书,特色,范围,岁的时候,对自己,表达自己,颠沛流离,养育之恩,和兴,宋神宗,慕之情,秘书省

2018-08-20 #小故事

米芾《蜀素帖》 行书八面出锋 笔势沉着 被称中华第一美贴!

米芾《蜀素帖》 行书八面出锋 笔势沉着 被称中华第一美贴!

米芾,书法,书法家,蔡襄,中华,书画,山水,特点,笔法,苏轼,风格,二王,天成,法来,员外郎,郡守,唐五,头陀寺,树石,公元,书法作品,充分发挥,八行书,画家,理论家,字元,名作,势能,后人,墨迹

2007-05-24 #故事会

《多景楼诗册》:米芾大字书法中的佳作

《多景楼诗册》:米芾大字书法中的佳作

米芾,吴湖帆,多景楼诗册,多景楼,刘备,吕宝,朋友,余叔岩,梅景,中国,书法,书屋,先生,印章,东吴,墨宝,大字,女士,招亲,激情,气势,荆州,风格,周瑜,米元章,蔡卞,国画大师,国宝,世人,人们

2015-04-1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