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内蒙古林西500多亩园区日产百万枚鸡蛋 “金蛋”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时间:2012-10-24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城南的锅撑子山下,有一片500多亩的园区。园区内,绿树、青草环绕着30多栋场房。场房里生活着百万只蛋鸡,每天产下百万枚鸡蛋,

提示:本文共有 13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城南的锅撑子山下,有一片500多亩的园区。园区内,绿树、青草环绕着30多栋场房。场房里生活着百万只蛋鸡,每天产下百万枚鸡蛋,95%运往北京。在北京市场,这些不添加激素、抗生素的鸡蛋受到北京市民的欢迎。在林西,这些鸡蛋也是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金鸡蛋”。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的金鸡扶贫项目青年鸡舍内,茁壮成长的小鸡肩负着助力当地增收致富的使命。

7月末的一个上午,记者经过严格的喷淋消毒,穿上连体服,走进园区内的一栋蛋鸡场房。这栋场房高约6米,共有8层鸡舍,最多可容纳约10万羽蛋鸡。如此庞大的“饲养对象”,场房里却没什么人,“只需要1位工作人员就可以管理整栋场房,所有饲料投放、室内灯光和通风控制都采用电脑全自动运行。”园区副总经理杨雨成对记者说。

金鸡扶贫项目共有六个存栏30万只产蛋鸡舍和两个存栏30万只青年鸡舍,蛋鸡年养殖规模达240万只。

话音刚落,每排鸡舍一侧的传输带开始自动运转,一枚枚鸡蛋通过传输带从养殖场房往包装车间转运。“上午是产蛋高峰,鸡蛋产下后会进入蛋槽,到一定数量,传输带就会启动运送。”杨雨成说,目前园区每天产蛋百万枚,95%运往北京,当天产蛋,当天运走。

在产蛋鸡舍内,每天约有170余万枚鸡蛋通过运送带送往蛋库准备包装出厂,发往北京及周边市场。

包装车间里,50岁的杨卫东正和同事们把一排排鸡蛋包装盒放进一台设备里,机器飞速运转,将整排的鸡蛋填入盒子中。这份工作杨卫东已干了近两年,他很知足。2011年的一次交通事故后,他失去了左腿,虽然装上了假肢,但再也无法下地劳动。妻子患糖尿病10多年。顶梁柱开裂,家里顿时陷入困境。“只能偶尔下乡卖点豆包干粮,加上救济维持生计,一个月拿不到1000块钱。”杨卫东说,后来县里建起了这个蛋鸡产业园,他通过招工来到这里上班,每个月工资能有2800多元,还包吃住,每个月4天假,工作强度也不大。“现在家里日子好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干!”杨卫东说。

金鸡扶贫项目为林西县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其中不少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蛋库内,筛选和包装等相对简单工作岗位也为低技能人士提供了劳动机会。

记者了解到,林西金鸡项目总投资3.75亿元,其中政府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然后租赁给引进的北京企业德青源公司。该公司通过生物物资和流动资金投资1.25亿元,建成了这个林西生态园。目前生态园拥有180万羽蛋鸡规模养殖场、60万羽青年鸡规模养殖场,以及年产8万吨饲料加工厂、3万吨有机肥厂、蛋品分级包装车间等。

除鸡蛋生产外,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物流运输等上下游产业也助力林西县经济发展。其中鸡粪处理业务就可实现年产3万吨生物有机肥,促进周边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采用“379”扶贫模式,“3”是德青源公司在生产经营用工中30%的工人需来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是与金鸡项目相关的玉米订单种植、物流运输、包装材料、临时劳务等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或合作者在用工时,70%的工人需来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是该项目租金收益偿还融资贷款本息后,净收益90%以上要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拨付到行政村,用于大病救助、发放扶贫专岗岗位报酬、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

(原标题:致富“金鸡蛋”)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航 文 邓伟 摄

流程编辑:tf008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内蒙古林西500多亩园区日产百万枚鸡蛋 “金蛋”带动乡亲脱贫致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内蒙古这座城市将迎来8.57亿元的4C级机场 不在呼伦贝尔 通辽

内蒙古这座城市将迎来8.57亿元的4C级机场 不在呼伦贝尔 通辽

机场,林西,林西镇,内蒙古,赤峰市,城市,内蒙古自治区,飞机,林西县,发展,大草原,文化中心,东北方向,三川,交通运输,公路,全镇,初定,内蒙古草原,历史,县域,县立,场址,呼伦贝尔,地级市,四邻,哈达山,大市,小城,山峰

2019-02-21 #故事大全

内蒙古一个村庄的乡村振兴故事:小野果长成“致富果”

内蒙古一个村庄的乡村振兴故事:小野果长成“致富果”

村里,乡村,全村,村民,产业,林果,林西县,生态,发展,马万,全国,品牌,林地,沙果,果林,生态旅游,野果,村民们,周瑞,安路,张丽娜,山多,小野,山下,新华社,一村一品,正成,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公路

2007-11-03 #经典故事

内蒙古鲜菇多诱人 讲述云和石余凤的帮扶故事

内蒙古鲜菇多诱人 讲述云和石余凤的帮扶故事

余凤,农民,云和师傅,食用菌,云和,菌棒,扶贫,记者,贫困户,鲜菇,产业,园区,叶明进,内蒙古,精准,基地,技术,爱上,宗良,赵紫,产业园,浙江,林东镇,香菇,发展,食用菌种植,乡村,云和县,农业,合作社

2010-04-12 #经典故事

内蒙古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 传承蒙古族民俗文化 一起来看看吧!

内蒙古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 传承蒙古族民俗文化 一起来看看吧!

雕塑,鄂尔多斯婚礼,园区,文化园,蒙古族,鄂尔多斯,人们,婚礼,金婚,都会,传统,公园,婚龄,小朋友,游客,猎狗,牡丹,称呼,芍药,钻石婚,表演,有机会,来到这里,爱情文化,区的,古铜,多大,多斯,巴什,山果

2009-01-06 #故事阅读

泪目!抗击疫情 内蒙古人民做了什么?请看来自内蒙古的感人事迹

泪目!抗击疫情 内蒙古人民做了什么?请看来自内蒙古的感人事迹

疫情,内蒙古,信心,医生,武汉,肺炎,护士,一线,内蒙古自治区,实验室,医护人员,人民医院,武汉市红十字会,主动请缨,新型冠状病毒,感人事迹,患者,满洲里市,防护服,魔鬼,医护,丽玛,昂格,人民,共产党员,前方,家人,工作者,战场,战士

2020-07-16 #短篇故事

网聚正能量·点赞内蒙古:网红大咖讲述他们的“内蒙古故事”

网聚正能量·点赞内蒙古:网红大咖讲述他们的“内蒙古故事”

内蒙古,影响,年会,协会,工作室,正能量,微视频,代表,主题,公益,联盟,丁燕,古拉斯,呼斯楞,大卫,赵曦,赵炜,内蒙古晨报,融媒体,微公益,网络名人,企业,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媒体,导演,环节,记者,女高音歌唱家,网络文化

2020-01-08 #长篇故事

内蒙古成立蒙古文大数据研究基地

内蒙古成立蒙古文大数据研究基地

研究基地,研究,动态,语言,资源,资料库,领域,流通,中国少数民族,大数据,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合作,蒙古文,中国,产业,记者,研究成果,蒙古语言文字,资源监测,张玮,哈萨尔,中新社,高水,一带,中心,呼和浩特,仪式,人才...

2018-03-23 #故事大全

内蒙古加强蒙古文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内蒙古加强蒙古文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蒙古语言文字,网络安全,研究,工作站,蒙古文,应用,体系建设,体文,言文,新华社,呼和浩特,博士,内蒙古,中心,一家,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年历,记者,竖写,研究人,网络,能力,蒙古语,共建,合作,工作,监测,信息化发展,促进我国

2016-12-2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