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方慎萍:一位普通投资者30年经历与思索 一场与人性和时代的博弈之旅

时间:2012-11-20

原标题:资本市场三十年的投资感悟—一位普通投资者的思索 作者:方慎萍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我脑海里的投资记忆轨道,50岁的我就在那里,深邃的目光

提示:本文共有 128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6 分钟。

来源:金融界网站

作者:方慎萍

金融界献礼中国资本市场30周年,《三十风云人与事》系列征文。

原标题:资本市场三十年的投资感悟—一位普通投资者的思索 作者:方慎萍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我脑海里的投资记忆轨道,50岁的我就在那里,深邃的目光望去,都是自己在20岁的时候,用录像机录下电视频道里股市涨跌行情的那些场景。还是那辆列车,随着时光带走了匆匆往事,静静地开往另一个地方,50岁的我就在那里,深邃的目光望去,依稀浮现自己在30岁的时候投资十年收益3倍的那些激动瞬间。远方的期许固然美好,而列车短暂的停留更好像是岁月的美丽回眸,当时光奏出回家的天籁,40岁的我就在那里,深邃的目光望去,清晰的勾勒出自己懂得了如何在残酷的市场上做合理的资产配置的那些画面。当岁月含泪,悄悄转身,50岁的我就在那里,深邃的目光望去,都是当下的自己在面对越来越成熟的市场的时候,懂得了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投资方式的那些情景。当我看到此次活动,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30年之前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踏入中国的资本市场……

在朋友的影响下,我在20岁时候进入了股市,当时为了能更好的了解行情与分析市场,我花了不少功夫,又是买报纸,又是听收音机里面的股评,甚至在之后用爸爸买的录像机在每天晚上的18点20分准时录下上海电视台(当时叫8频道)的当天每个股票的行情走势,录下来的原因就是为了能让我反复观看自己关心的个股,当时对于股市是非常的痴迷,但是或许是我自带的冷静DNA属性,我觉得A股在当时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它的波动率会非常巨大的,会非常容易受到各种消息与各种政策的影响的,所以与其当下贸然介入,还不如先花大量的时间做足功课在去尝试,所以当时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誓言,在A股成立的前面5年不做任何投资,通过这5年的时间仔细了解市场,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所以在前面的五年,我几乎对每家上市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而从1990年到1995年的这五年时间里,A股经历过多次巨变,比如印花税的调整,比如取消涨跌幅限制,实行t+0交易,比如三大救市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投资的股民经历着过山车般的悲喜两重天,期间一轮牛市的涨幅可以超过300%,一轮熊市的跌幅可以高达78%,可以说这5年的时间是最容易赚钱的时候,同时也是最容易赔钱的时候,当时的我会经常骑着自行车到营业部现场看行情,当行情好的时候,营业部里真的是人山人海,有时候想在当天排队提交一笔买卖的单子都不一定轮得到你,这种景象我终生难忘,我还目睹了很多亏损的股民几乎绝望的眼神,这更坚定了我一定要有明确的投资策略的时候再考虑入场的决心。(“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通常这是恋人之间互表爱意的歌曲,而在这5年里面,对于中国股民来说,能想到的最不浪漫的事,就是陪着自己手里的股票到天荒地老,因为波动实在太大了,如果不懂得止盈或者仓位控制的话,不仅仅可能会使得你的投资收益率回到起点,甚至会出现大幅亏损的可能。这5年让我们明白了,在高位去追涨那些有题材的股票,绝大部分的结局就是最终让你去站岗放哨)

从1996年开始,在前几年大量的投资知识积累下,我买了第一只股票:青岛啤酒,当时的考虑是我国人口最多,而啤酒在很多家庭又是必选消费品,而且青岛啤酒在当时又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在1996年我投资了青岛啤酒这一家上市公司,因为消费类的公司在业绩的稳定性上相比其他行业的公司会强出不少的。果然在1996年到2000年的这五年,青岛啤酒给我带来的投资回报率是非常丰厚的。而期间这5年总的来说是慢牛行情,虽然也出现过1999年的519疯牛行情,但总体上呈现的是慢牛的格局,在此期间市场的波动率相对于1990年到1995年来说,下降了不少,市场变得相对更稳定了,当然期间也出现不少大的事件,比如我国进入了降息周期,香港的回归,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还有涨跌停板制度的出现,总体来看,十岁的A股受到某些政策面与消息面影响的时候,与5年之前相比,变得不再那么的恐慌与激动了,A股正在慢慢的茁壮成长,这5年的慢牛让整个市场的股民恢复了信心,相信A股的未来会变得一片光明(股市,是我的信仰,双手合十,紧闭双眼,面向上苍,是对资本市场的感恩,或者是这五年里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股民最真实的内心写照,在很多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我打开自己的投资账户,看着自己手里的股票,我看着它,它看着我,我不言,它不语,此刻唯有飘红的数字与出色的收益率呈现在我的眼里,这是一种最美的相遇)。

不知不觉中进入了2001年,正当我们还憧憬着A股会不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时候,市场先生无情地对我们说NO了,市场正式进入了熊市,而且一熊就是4年。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美国经历了911事情后引发的全球市场的暴跌,但是带给我们更为深层次的思考有以下几点:第一,当时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已经出现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情况了,而同期我们的A股其实还是涨的,为什么我们没能引起警惕,在此刻降低仓位。第二,当时的A股的估值其实已经有些偏高了,为什么我们还执着地觉得A股会一直涨不停。第三,站在2001年的角度对前一波牛市做了总结,之所以我们能够盈利,是因为很多人做对了买股票这件事情,而不是选对了优秀的能穿越牛熊市的业绩高速增长的公司。而当时的A股只要出现上涨,几乎就是个股普涨的行情,“大盘股搭台,小盘股唱戏”是当时的主旋律。当时的我在收益率回撤超过20%的时候果断的清仓离场了(坚持了自己止盈止损的纪律),因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哪怕一秒钟也不行啊。之后,从2001到2005年的熊市,我很庆幸没有参与市场,不是因为我有能力判断出市场会跌,而是我没有能力分析出市场未来是涨是跌,所以我选择了离开,而同期很多股民在经历了这五年的漫漫雄途之后,选择了用脚投票再也不参与市场,这让我们再一次的认识到了股市的残酷性,投资股市除了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外,坚强的心态或许也是不可或缺的。(从2001-2005年这5年来,我想对股市说的是,红色K线的梦飞的遥远,我对股市的爱没有时限,5年来,你一直都在我的心田,就像昨天一样的笑脸,哪怕是在2001-2005年的熊市之间,在那段被恐慌气氛弥漫的市场里面,我依然能够看见,你的投资价值得以显现。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股市会为我们投资者很好的涨一把脸,之所以我在2005年发出这样的概况,是因为我知道很多公司经历过那么长时间的熊市,已经跌出价值了,不知道未来的市场能否遂我的心愿呢!)

2005-2007年是一轮足以载入A股史册的大牛市,受益于股权分置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经济高速发展,奥运会与世博会就在眼前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很多股票的股价似乎是乘上了火箭般的蹭蹭蹭的往上涨,满仓持有远比做波段更有效,而在标的选择上,我投资了很多周期股,因为当时中国经济的引擎是投资,而且房地产市场也比较火爆,还有2003年机构投资者重仓的五朵金花(煤炭,汽车,钢铁,电力,银行)有很好的表现,说明机构投资者看好它们的未来,而它们无一例外是周期股,而且它们是市场上权重比较大的一些板块很能带动整个市场的人气,所以我选择了投资周期股,果然,从2005年到2007年,它们的涨幅真让我感到了怀疑人生。当时行情的火爆程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得当时到证券交易所去看行情的时候,开户的人排队,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投资基金的人排队,甚至到书报亭买证券报的时候,买报纸的人也在排队。而在我在2007年5月上证指数4200点左右的时候果断离场,因为我觉得当时的市场太疯狂了,人类的贪婪(不断的加仓买入希望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此刻体现的淋漓精致,虽然行情最疯狂的时候或许还没到,但是当下的市场已经不符合我的投资风格了。(2005-2007的股市,我想对你说,在2007年的5月,我与深交了2年的你告别了,2年的时光里,500个交易日,你给我带来了超过130%的投资收益率,在我的投资记忆里,这段幸福的时光极大的改变了我的生活质量,但是无法改变的却是时间,时间让我们相遇,时间也让我们暂时的分离,留下的只有无限的回味与感慨,回味你这个神奇的市场让我获利丰厚,感慨你这个冒险的市场让我功成身退,当往事成空,一切不会随风,而那些爱的过往,会让我在风中为你吟唱!)

2008 年的市场,或者是让无数中国股民彻底痛彻心扉的一年,如果说2007年是百年一遇的大牛市,那么2008年或许就是千年一遇的大熊市,导火索就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的全球市场为其买单,2008年10月之前的每一次抄底都是火中取栗,刀口舔血,短短的几个月里,市场跌破了所谓的“政策底”,“钢铁底”,“估值底”,期间只要是敢抄底的人,几乎很少能有人是全身而退的,这一年的市场,在反反复复地教育着很多股民,顺势而为真的很重要,想完成逆势抄底的动作,几乎就是在碰运气。而我在2008年刚开始学习资产配置,我深知在市场上人总有想“捡便宜”的心态,那么干脆在熊市已经确定的前提下,我全仓投资货币基金,一来,可以每天享受利息,二来,如果想当天抄底股市的话,货币基金当天选择赎回资金是不会到账的,是不能让你买股票,我等于是用了这种强制的手段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后证明真的很有效果(对于2008年货币基金这类资产,我想对你说: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感谢你在2008年陪我度过的每一天,让我得以在熊市毫发无损,熊市里的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梦)

2009年的市场重新开启了一波牛市,虽然幅度远远不及2007年时候来的那么的波澜壮阔,但是很多公司的股价涨了2,3倍的也比比皆是,而背后的原因是因为4万亿的刺激政策,经济大有改善,而股市当然也随之水涨船高,而我是在2200点的时候介入了,因为目睹了2008年恐怖的大熊市,心态上变得更稳重了,宁可出现明显的趋势性行情才介入,当时投资的是有色金属板块,因为一来它们在2008年跌得实在太过分了;二来,在经济的复苏期,对有色金属类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而2009年市场给我的思考是投资股市一定要有耐心,股市总会出现机会,关键是我们要提前做准备,很多投资者在2008年暴跌之后再也不关心股市,有些甚至在低位恐慌性杀跌,这其实不是一种成熟的心态。在2009年的三季度,我选择了清仓离场,理由还是觉得当时市场的估值又有些偏高了,对于在我能力圈内看不懂的市场,我会果断选择离开的。(对于2009年的股市,我想对你说,你是我的阳光,我生命中最美的阳光,是你把我的未来照亮,因为有你,让我的投资充满乐趣,因为有你,让我的生活变得甜蜜,但是你要知道,能否让我实现财富自由,从来都不是我对你爱的起点与缘由!)

2010-2013年的资本市场,对于股市来说,几乎呈现的就是一个宽幅震荡的格局,而这四年又带来了很多变化:比如陆陆续续有很多创业板的公司上市了,让我们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2010年到2011年我国进入了一轮完整的加息周期了,这对股市与债市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2013开始市场第一次出现全年的分化行情,当年大蓝筹表现疲软,而中小创表现抢眼,简单的说,2010年是存在机会的,而从2011年到2012年就是一轮熊市,2013年是分化市。而对于刚尝试做资产配置的我来说,这4年是非常有收获的四年,这四年产生了很多新的金融衍生品与工具,比如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分级基金,而这三种工具出现的本意是希望我们投资者能更好的利用他们来做好风险控制,而不是拿它们来进行更为激进的操作,而我的对应策略为以下三点:第一,选择投资一些业绩优秀的公司同时融券一些指数来进行对冲操作(因为我觉得我投资的一些公司是可以长期跑赢市场的,而融券指数是想规避某些时候市场出现的系统性风险),第二,观察股指期货的升贴水,如果出现贴水比较明显的话可以配合融券做一些套利的操作。第三,根据分级A类的实际收益率(因为分级A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净值往往是折价的)的大小选择是否投资分级 A,根据分级A离向下折算的空间选择是否投资分级A,分析(分级A+分级B)的的组合相对母基金是否存在足够大的折价率来进行套利。我觉得有些策略的套利甚至是风险相当低的。(对于2010-2013年的资本市场,我想说,感谢您为我们投资提供了那么多风控的工具,这4年市场的表现总体来说差强人意,但是那么多金融工具的出现让我们投资者有了更多的获利途径,而这也大大完善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的多样性与互补性,对于善于做风控管理的投资者来说,真的是如获至宝)。

2014-2015年上半年的资本,虽然指数整体涨幅没有超过2005-2007年的那一波牛市,但是期间的黑马明星股的数量却远远超过之前的那一波大牛市,随着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这可是多年来首次降息),以券商为首的大蓝筹展开了一波凌厉的攻势,打响了牛市的发令枪,当时的券商股绝对是明星品种,2014年的最后两个月绝对是大蓝筹的天下,之后在2015年那些中小创很好的完成了接力,以互联网金融为首的那些公司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不论在什么时候买都是对的”,当时的场景与2007年时候的又是何其的相似:营业部里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了,不管懂不懂股票的人都愿意谈论几句,储蓄搬家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地进入股市了,最慌的是手里没有股票的股民,而不是手里股票当天跌的股民,而这轮牛市背后的逻辑并不是经济的强势,而是资金看到市场的赚钱效应之后疯狂的涌入,是一轮“杠杆牛”,当时融资余额是屡创新高的,而我在2014年12月重仓了很多大蓝筹的公司之后,一直到2015年5月,感觉市场上的上涨是在太猛烈了,根据之前的经验,我会选择退出,但是这次我却没有,因为我真的感谢资本市场推出了一种非常好的工具—50期权,我之前就对该金融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在2015年5月我参与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个人投资者期权培训与测试,当天以满分的成绩拿到证书,之后为我开通期权账户(三级权限)大开了方便之门,我在2015年5月如愿以偿的在券商开通了期权账户,期权的出现同样是一种为我们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风控管理的工具,甚至在风控方面,它在某些时候比股指期货更为出色,当时的市场波动是相当巨大的,我觉得之后的市场如果牛市继续的话,那很可能会突破2007年的高点6124点,而如果行情就此戛然而止的话,就可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走势,所以我运用了期权的保险策略,在当时重仓了50ETF同时买入对应份额的平值认沽期权,如此组合的好处是,如果行情继续走好,那我在大赚的前提下最多就损失一点保险费,如果行情真的到了拐点急转直下,那么我的期权这端带给我的收益率可以极大弥补我的50ETF带给我的巨大亏损。(2014-2015年上半年的A股,我想对你说,感谢你为我们投资者带来了如此酣畅淋漓的胜利,感谢你让我们的投资者有了投资的底气,真希望牛市的脚步走的慢一些,时间长一些。)

2015下半年到2016年一季度的资本市场,其暴跌的力度丝毫不亚于2008年的大熊市,其背后的原因是监管层开始严查场外的那些大量的不合规的配资,再叠加市场原本累计的获利盘实在太丰厚了,所以就形成了断崖式的下跌。当时的惨状是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甚至连离下折很近的折价不小的分级A都出现跌停(前几年分级A的下折大家都是能吃到肉的,大家都愿意去抢快要下折的折价的分级A,但是这次因为大家都怕一旦下折,分级A会大部分变成母基金,而遇到市场暴跌母基金也会跟着暴跌),市场的恐慌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在此期间,市场也经历了多次股灾,而在2015年四五月份股市最火热的时候前仆后继冲进来的那些股民绝大部分成为了最后的买单者,而我因为之前运用了期权的保险策略,所以这一波的暴跌对我的影响其实不大,这一波的暴跌我觉得带给我们的思考有几下几点:第一,不应该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盲目入市,第二,投资者应该在平时多学习知识,如果很多投资者也能了解一些风控管理的工具比如期权,那么可能在这轮的股灾中就不会损失的如此严重了。第三,不管是每一轮的牛市还是熊市或者是震荡市,做好仓位管理与风险控制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2015-2016的资本市场,我想对50期权说,感谢你给予了我大胆投资的勇气,感谢你让我明白了风险控制的意义,感谢你让我的投资变得安逸)。

2016-2018的资本市场,对于股市来说,市场的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1月的熔断底是个分水岭,自此之后,很多以往的成功的投资策略都变得失效了,因为市场彻底告别了齐涨共跌的时代了,只有业绩出色的公司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另外,各个行业的龙头公司市场愿意给它们更高的估值与更多的溢价,这些变化都是特别明显的。而其背后的原因就是A股越来越国际化,A股未来的机构投资者占比会越来越多,所以以前的这种主题性投资的策略在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了。市场崇尚的是业绩为王,好行业,好公司自然会获得资金源源不断的关注,所以在这三年,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如果能越早的从股民变成基民,完成一次华丽转身的话,或许在未来的投资道路上会走得越来越顺畅,因为基金经理在选择优秀的公司这方面的专业能力上绝对是强过我们很多的普通投资者的,而当下的市场,认可的就是业绩出色的好公司,而对于股市之前的另一种投资风格,对于概念题材的追捧,这种投资方式或许将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成功的概率越来越低了。而我在这3年重点做的是资产配置,对于投资股票,仓位其实并不大,我觉得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对于各类资产都必须懂一些,会一点,如此一来才能找到投资的最优解。我在2016年重仓的是石油类资产,投资了几个石油基金。当2016年1月全球金融市场暴跌的时候,当时是全球股市跌,大宗商品跌,日债的收益率居然达到了负数,由此可见当时的市场避险情绪是非常高涨的。而巴菲特说过,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关注石油了,理由如下:第一,从2014年到2016年1月国际油价的跌幅很大。第二,当时的油价已经跌破了很多国家的石油生产成本 。第三,冷静的分析一下从2014年开启的油市暴跌,其实这其中存在多国家在方方面面博弈的因素,所有油价的暴跌其实是存在一些非理性的因素的,于是在2016年1月我就开始关注石油类资产(而在2016年一季度巴菲特抄底了石油,这更坚定了我看好它的理由),直到2016年4月才重仓它(因为到4月的时候其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的苗头了,坚信顺势而为的我自然在此刻建仓)。直到2016年的年底,我的投资收益率让我感到满意。而在2017年我投资的是消费类的基金,因为在2016年消费类股票表现的就很好,而很多投资者在2016年,特别是2016年的下半年感慨赚了指数却赔了钱,基于此,我选择的策略就是既然打不赢那就加入强者的阵营,所以在2017年我投资了消费类基金,因为消费板块能穿越牛熊,其也是诞生牛股的集中营,行业增速也很稳定,而在2017年底,消费类基金产品的表现大放异彩,让我感到做投资的时候判断力也很重要,站在巨人的(好的行业与优秀的行业基金产品)肩膀上投资真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2017年年底我果断获利了结了,因为当时我关注了另一类资产—债券,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债券市场就达到了牛市的顶点,之后一路下跌,从2016年10月的顶部下跌到2017年的年底,以10年期国债为例子(它可是研究债券市场的锚),当时它的到期年化收益率就非常高了,在4.00%左右了,这说明它的估值非常低(债券其实与股票一样,如果想做长期投资的话,一样是要看估值的,而债券的估值就是到期收益率),而中国债券市场与股市不同,中国股市牛短熊长,而中国债市牛长熊短,所以不管是从下跌空间还是从下跌幅度来说,我当时觉得都到了可以长期配置的时候了(另外想说一点,投资债券在某些时候是可以考虑逆势建仓,因为如果持有到期的话,它总会给你本金+利息,所以债券跌的越多,到期它给你的收益也就越大)。另外,当时的债券市场也发现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是每年债券违约的数量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另一方面当时的债券市场也像股市那样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投资不同种类的债券的结果会导致收益率大不相同,所以结合以上两点,我在2017年年底选择投资一些重仓国开债的债券基金,因为国开债的安全性与弹性都相对不错。纵观2018年的债券市场,简单的说是1-4月份的闪电牛与5-12月份的震荡牛,而我持有的这款债券基金在2018年给我带来的投资收益率超过10%的投资收率,很多人说在2018只要不投资股票(因为2018年的股市主要是受到贸易战的影响导致暴跌,是历史上的第二大熊市),是躺赢的一年,可以跑赢身边90%的投资者,对此我不太认同,我觉得错过2018年的债券牛市是一种非常大的遗憾。(对于2016-2018的资本市场,我想说,感谢你为我们投资者提供了那么多的投资工具,随着基金产品发展的越来越壮大,我们投资者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可以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多。一个各类资产越来越丰富的资本市场,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欢迎的)

2019年的资本市场,我选择了在每个季度都投资了ETF基金,其实对ETF类的指数基金,我很早就有研究,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4到2009年,属于ETF指数基金的从无到有的初创期(从2004年发行了首个ETF基金开始,这段时间市场只有很少数量的指数基金存在,比如50ETF,沪深300ETF, 180ETF这些),第二阶段是从2010到2015年,属于ETF指数基金的百花齐放的发展期(这5年里面很多指数基金相继上市,中小板指数基金,创业板指数基金,还有行业指数基金,比如消费ETF,医药ETF,还有大宗商品的ETF基金,比如黄金ETF,还有海外市场的指数基金,比如道琼斯指数基金,纳斯达克指数基金,这些都为我们投资者增添了不少投资工具),第三阶段是从2016年到2018年ETF指数基金的归本溯源的转折期(这几年我们特别能深刻的感受到投资股票远远不如投资ETF指数基金那么省力省心,而且这几年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我们发现普通投资者很难跑赢指数基金,原因在前文已做了阐述),第四阶段是从2019年到未来,或许就是ETF指数基金的继往开来的辉煌期(因为现在不管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越来越认可ETF指数基金的功能与作用了),所以我会选择投资指数基金,在2019年我是如此运用ETF指数基金做资产配置的:2019年第一季度我选择投了中证医药ETF,当时的想法是2018年的熊市如此猛烈,很多核心资产同样遇到了错杀,正是布局的好时机,而在行业的选择上,我想到医药行业,因为医药行业不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行业壁垒高,护城河强大,优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强,但是医药行业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不走运的话可能会遇到黑天鹅,所以我就选择中证医ETF,因为ETF基金既能帮我分散风险,而且里面的重仓股都是质地相当不错的白马股,又有基金经理为我把关,而一季度它为我带来的投资收益率超过25%,提前让我完全了全年的盈利计划。2019年二季度我选择了投资上证180ETF,因为一季度的收益率大幅超预期,所以在二季度我选择了更为稳妥一些的上证180ETF,因为它的防御性特别强,首先就表现在它的那些重仓股的分红上,它们的分红都非常高,所以它们的“债性"非常强,另外,这些重仓股大部分都是各行各业的龙头公司,在经济下滑的当下各行各业自然会淘汰更多的公司,而这对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大有帮助,果然,在二季度市场出现回调之际,上证180ETF二季度的收益率居然是正的,再一次带给我很大的惊喜!2019年三季度我投资了黄金ETF,三季度我仔细分析了各类资产,发现黄金资产存在很大的机会,因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国际贸易局势紧张,全球经济同步放缓,美联储屡次降息,一些央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这些都是对黄金市场长期的货真价实的利好因素,而且我觉得投资黄金ETF比投资实物黄金更明智,因为投资实物黄金还要附加加工费又容易被氧化,而黄金ETF规模又大,跟踪国际金价的误差极小,还可以在场内与场外买卖与申赎,集如此万千宠爱与一身的黄金ETF,我在三季度重仓它,之后它的表现非常出色,但是我依然选择持有。因为在未来,海外的不确定性和贸易紧张局势的潜在性风险,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难言乐观,以及全球主要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很可能将推动金价屡创新高,同时在这种环境下,股市一旦受到冲击,或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买入黄金都将起到有效对冲作用。而到了2019年四季度,我又投资了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随着前三个季度全球经济数据陆陆续续的公布,很多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基本确立,而这对新兴行业来说却是难得的利好,因为经济不景气会使得传统行业逐步被新兴行业取代,而其中的科技行业无疑是新兴行业中的佼佼者,而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成分股,很多都是科技行业的巨头,虽然美国股市在当时已经牛了十年,那些科技股的涨幅也十分惊人,但是美国股市是典型的”基本面市场“,只要公司的业绩依然可以稳健的增长,那么这些公司依然会受到投资者的热捧,而经过研究发现,那些优质公司的产品依然热卖,所以我选择了投资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而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在四季度的表现也没有让我失望,短短的一个季度,已经为我获得了超过11%的投资收益率。(对于2019年的资本市场,我相信对广大的投资者来说是幸福的一年,因为很多资产的表现都是红彤彤的一片,但是如何做好资产配置,投资不仅仅只有股票类资产,还有债券,黄金,海外资产等其他的资产,做到优中选优,其实这不仅仅是对我,也是对很多投资者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各类资产多元化的立体组合或许才是从一个普通的投资者走向一个成熟的投资者的必经之路)。

对于2020年的资本市场,我觉得投资ETF基金依然是最合适的选择,2020年上半年的股市表现出了几个特点:第一,指数与个股的分化在进一步加大,就以2020年上半年表现最火的创业板指数来说,每次创业板指数大涨的时候,指数的涨幅与那么多创业板公司的中位数涨幅(假设创业板有2000家公司,那么中位数涨幅就是按涨幅从大到小排序之后的第1000家公司的涨幅)的差距在越拉越大,这种现象不仅在创业板指数,在中小板指数上也是如此,所以选择投资宽基指数ETF几乎是躺赢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的节奏。。第二,同行业里市值高的公司往往表现的要好于市值越小的公司。第三,前期表现好的公司在后面的表现很可能越来越好,强者恒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我们普通投资者假设在投资了两家公司之后,一家大涨,另一家大跌,此时获利了结那家给你带来利润的而去选择补仓那家给你带来亏损的公司的这种操作方式是人的正常心态,但是在当下的市场万万不可取。第四,千万不可以抱有“捡便宜”的心态去投资低价股,因为现在的退市新规规定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将强制退市,还有,今年3元以下的低价股的表现与今年股价高于百元的高价股的表现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笔者的意思不是建议大家去重仓那些高价位,而是说我们之前传统的认知“低价股跌幅大了,跌的时间长了总会有机会大涨”的这种投机性思维是不可取的),综合以上四点,投资ETF基金是合适的选择,因为ETF基金重仓的很多都是业绩优秀的高市值高分红的公司,而且基金经理比我们专业,他们会克服普通投资者在投资中的一些不好的心态。更为重要的是消费,医药,科技行业的ETF产品要特别关注,因为这三个行业不管在A股还是在成熟的海外市场都是能长期跑赢其他绝大部分行业的优质的赛道。就这次疫情发生之后到现在为例,除了这三个行业的指数基金反弹的最快,有些甚至已经创历史新高了,其他行业的表现与它们三个行业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而且随着A股的开放渠道越来越多,外资进入的力度越来越大,叠加在当下很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业绩增速最稳定的消费,医药,科技行业有很大的可能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的关注。随着A股的国际化,我们不应该横向去比较,即拿消费,医药,科技行业的估值与一年之前它们的估值去比,而是应该去纵向的做比较,即拿它们现在的估值与海外成熟市场的同类公司去比较,结果发现它们的估值其实并不高。所以在2020年在我的资产配置里主要投资的就是宽基ETF、消费ETF、科技ETF、医药ETF的组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以为很多ETF基金是被动投资的,不要以为ETF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只是按照指数里面的各个公司所占权重然后等比例的买一遍就放着不动就行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都会采用主动管理的模式,比如采用一些在他们看来行之有效的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投资方式,比如量化投资模型,比如Smart Beta策略,比如估值轮动策略等等,这些策略的运用无疑会带给我们投资者额外的惊喜。(对于2020年的资本市场,我想说这或许是最简单的一年,只要选择合适的ETF基金就可以让投资变得容易,但是这或许也是最困难的一年,因为很多投资者依然纠结于某些高位的标的迟迟不敢介入反而只会挑选那些跌多了的品种,要改变人性,其实真得很难,但是想做好投资,就必须不断地适应市场,选择符合市场的投资策略,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人说岁月从未远去,青春尚未别离,又怎奈何年华无处飘零,记忆随风凋谢,从20岁到50岁,深邃的目光跨越的这30年,又何止是30年能说清我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所有故事,青涩的是年华,流水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对资本市场的)情怀。纵使岁月总是在催促中循环往复,它无视留恋,无视过往,无视深情,无视怀念。但它最多只能改变我的容颜,恍惚我的模样,却永远改变不了我对资本市场的尊敬与感恩!在此,我想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做一个深情的告白,人生能有几个30年可以用来告白,又有几次告白可以用30年来承载,中国的资本市场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那么的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从1990-2020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越来越成熟的市场,是一个越来越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市场,是一个越来越崇尚价值投资的市场,是一个各种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的市场,真心感谢中国的资本市场给了我们投资者那么多机会与希望!也祝愿广大的投资者能够善于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在做好风控,仓位管理,资产配置的同时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投资中一帆风顺!

最后,还是回到开头的那辆时光的列车,它依然在我的脑海里高速前行,而在此期间,总有一幕场景,让我感到投资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总有一次相遇,让我无悔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总有一个画面,让我相信在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成为全世界的中心。总有一次回首,让我发现,在我们广大投资者的心目中,再也离不开中国的资本市场了。而当我走出时光的列车,我终于豁然开朗,我感激它给了我那么多段精彩纷呈的旅途,更给了我一生无法割舍的投资情缘。旅途的尽头不会是我投资之路的终点,而我与中国的资本市场依然会继续手牵手,共同走向成功的彼岸!

5轮牛市、9任主席、133家券商、4000家公司、1.6亿投资者、60万亿市值……1990年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风雨兼程走过30年。三十而立不负韶华,金融界特举办《三十风云人与事》有奖征文,欢迎写下你的故事、你的思考、你的态度!

【奖项设置】:

一等奖:价值5000元奖品或奖金(1名)

二等奖:价值2000元奖品或奖金(3名)

三等奖:价值500元奖品或奖金(10名)

备注:由文章阅读量、点赞量(微信含在看)、评论量和专家评审综合评定。

征文期限:6月16日-11月30日

投稿邮箱:zhengwen@jrj.com.cn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方慎萍:一位普通投资者30年经历与思索 一场与人性和时代的博弈之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全民炒股时代没终结!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7月实施

全民炒股时代没终结!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7月实施

办法,投资者,经营,产品,机构,制度,证券期货,风险,资本市场,等级,工作,交易,基础,基金,市场,期货,管理制度,老客户,股票,规定,服务,管理,监管,销售,义务,基础性,合法权益,客户,情况,我国

2017-12-31 #故事会

新进入的投资者直言:没经历过这样的下跌 股市怎么了?

新进入的投资者直言:没经历过这样的下跌 股市怎么了?

股市,投资者,主人,小狗,时候,市场,资金,方式,机会,经济,股票,经济数据,二季度,牛市,业绩,心态,水平,用电量,绳子,行情,问题,影响,预期,出问题,同比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就像是,正增长,规模以上,都知道

2009-03-28 #小故事

贪婪 人性

贪婪 人性

人性,读者,作品,庞兹,格雷厄姆,七宗罪,斯图尔特,查尔斯,西姆,价值投资,作者,故事,爱的,欧美,卫报,行为,贪欲,财富,卡拉曼,名师,影响,安全边际,主题,人类,历史,工具,投资者,角度,过程,分析

2020-07-01 #故事会

杰弗里·拉什领衔主演《偷书贼》不平凡的人性光辉

杰弗里·拉什领衔主演《偷书贼》不平凡的人性光辉

偷书贼,情绪,年代,时代,方式,天堂,剧情,影片,小镇,感觉,战乱,焦点,因为她,没有太多,这个时代,华特森,奈里,杰弗里,苏菲,艾密莉,在脸上,都会,人物,二战时期,一家人,个人,人们,亲身经历,人民,人性

2009-08-18 #故事阅读

兴全基金:经历200年发展 美国散户炒股也追热点?

兴全基金:经历200年发展 美国散户炒股也追热点?

美国,华尔街,个人投资者,基金,年代,散户,投资者,投资,养老基金,中国,专业,涨幅,股市,股票,原因,工具,市场,思维,股民,热点,能力,财富,风气,投机,威尔逊,杜鲁门,查尔斯,格雷厄姆,机构投资者,客户经理

2008-12-05 #小故事

20岁配资炒股 经历了爆仓 父亲意外去世等噩……醒悟后开启敬畏市场之路

20岁配资炒股 经历了爆仓 父亲意外去世等噩……醒悟后开启敬畏市场之路

哲学,现实,股票,小明,人性,股市,我现在,原因,时间,资金,巴菲特,投资,如果我,有些人,东西,人类,球友,性格,故事,机会,父亲,精力,自信心,账户,错误,能帮助,存在着,事实,信心,投资者

2010-10-17 #经典故事

一位入市24年职业投资者的投资故事

一位入市24年职业投资者的投资故事

投资,市场,预期,股价,产能,能力,公司,投资者,阶段,牧原,行业,经历,股票,资金,雪球,牛熊,规模企业,品种,杠杆,猪瘟,第一桶金,股市,逻辑,经营,顺鑫农业,价值,企业,基础,市值,朋友

2008-10-31 #长篇故事

期货交易暴露了人性的哪些弱点

期货交易暴露了人性的哪些弱点

市场,交易,投资者,交易者,损失,错误,另一种,往往是,和精,个人,心态,商品,客观,时间,新闻,理性,大多数人,多少人,有些人,有经验,永远不会,经常看到,意志坚强,业务,专家,与生俱来,主观,医生,内幕消息,信息

2010-05-10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