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四——郑行瑞

时间:2012-12-02

发生在大别山的红色革命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3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原标题: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四——郑行瑞

关注

郑行瑞红色家风

郑行瑞1893 1932 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参与领导组织成立七里坪工会,为领导人之一。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组织成立工人武装纠察队,组织工人、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成立工农革命军鄂东军,负责后勤工作。1928年7月成立红十一军第三十一师,任经理处主任,参加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2月被选为鄂豫边革命委员会执行委员,担任财政委员会主席。1931年1月被选为中共鄂豫皖特别区委委员。2月成立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担任副主席,参与领导巩固发展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和根据地建设。同年6月被选为中共鄂豫皖临时省委委员,兼任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四分校副校长。1932年后,由于张国焘实行“左”的肃反扩大化被撤职逮捕,后病死于狱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27年,郑行瑞组织建立七里坪工会,组织工会会员和工人纠察队队员开展武装斗争。

1930年,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成立,郑行瑞担任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席和工农银行总行行长。

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

赤胆忠心的共产党人

——郑行瑞一家

郑行瑞是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赤胆忠心的共产党人。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家人参加革命。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倾家荡产,痛失亲人,仍一往无前。最终,除少数几个妇女、儿童外,全家共牺牲了11人,堪称满门忠烈。

自幼接受教育 萌发革命思想

郑行瑞的家庭殷实,经济条件较好,兄弟6人都上过学堂,有着好的文化基础。尤以行瑞念书最多,从私塾、初小到高小,后又考入武汉的中学就读。中学毕业后,郑行瑞在武汉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经亲戚介绍,到麻城县最繁华的宋埠镇一家杂货铺帮人做生意。这时郑行瑞已满20岁。父母急于抱孙子,要他回家与东流河村的一位名叫汪足的姑娘结婚。婚后,他辞掉宋埠的工作,到七里坪柯义生家开设的“义生福”杂货店当管账先生。他有学问,又善于经营,把“义生福”的生意打理得红红火火。

郑行瑞性情刚毅,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店员受到虐待,他愤愤不平,给店员撑腰,为此没少跟店主红脸。店主怕他走人影响生意,不敢把他怎样。店外不平之事,只要是知道,他也爱管。有一次,郑必高村的地主“举老爷”(清末举人,故称)让族人到郑氏祖籍公山去砍柴,答应砍下的柴分为三份,一份归砍柴者,两份归族上伙用。但当村民把柴砍回来,他却偷偷地把柴卖光,反过来诬篾村民偷了柴。大家十分气愤,便找郑行瑞评理。郑行瑞挺身而出,当面戳穿了“举老爷”如何私吞柴款以及过去欺压群众的种种事实,终于迫使“举老爷”低头认错,退出了柴款。

郑行瑞革命思想的萌发始于1925年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黄安之后。当时,中国共产党黄安县工作组在县城迅速组成了五卅惨案后援委员会,派人到七里坪文昌宫第二高等小学集会演讲,散发传单,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号召群众起来救国家救自己。后援委员会要吸收各界群众代表参加,七里坪商界推举郑行瑞为后援委员会成员。这使郑行瑞有机会与党的工作组成员和从北京、保定、上海、武汉等地回乡的共产党人、进步青年接触。在他们的影响下,郑行瑞开始研读《共产党宣言》,阅读《新青年》等各种革命书刊,很快走上革命道路。

领导工会会员 进行武装斗争

1926年4月,郑行瑞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郑行瑞通过串连发动,将七里坪“邓正昌”(商号,下同。经营粮油)、“张世美”(经营粮油)、“刘道升”(经营粮油)、“吴万顺”及“万顺全”、“万顺庆”(经营瓷器)、“鼎泰祥”(当铺)、“春和倡”(经营粮油)、“可九”(经营粮油)、“泉源”(经营粮油)、“恒心和”(经营杉木)、“同裕源”(经营瓷器)、“刘集兴”(经营粮油)、“敬丰恒”(经营杉木)、“振兴源”(经营布匹)和“义生福”等店铺的店员,以及铁匠、铜匠和做豆腐、炸油条的工人组织起来,于1926年冬在潘氏祠建立七里坪市工会,他任委员长。开始有60多名会员,到1927年春发展到100多人。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对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为了与反革命进行斗争,郑行瑞奉令在七里坪组织成立了工人纠察队,配合农民自卫队保卫工农运动,进行武装暴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工人纠察队,由菜农兼炸油条的江家福任队长,江寿亭(“同裕昌”商号伙夫)、吴先保(在河街做豆腐)、王则栋(在河街做豆腐)、熊奠勋(在河街做豆腐)等为纠察队骨干,“张世美”商号店主张梅青兄弟4人都参加了工会,亦为纠察队骨干,另3人是张兰青、张竹青、张菊青。

郑行瑞在担任工会委员长期间,根据党组织的指示,组织工会会员和工人纠察队员做了4件颇有影响的大事:

一是组织举行反帝示威大游行。

二是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处决反动分子江能山、李业阶。江能山是土匪王天向部的师爷。

四是带领工会会员参加黄麻起义。

转移后坚持斗争 开展根据地建设

1927年12月5日,在黄麻起义胜利后的第21天,国民党军队向黄安城发起进攻,工农革命军遭受严重损失,余部72人转移到黄陂木兰山坚持游击斗争。工农革命军转移后,国民党军和逃亡在外的豪绅地主向起义地区疯狂反扑,先后侵入七里、紫云等区,进行"清乡剿共"。鉴于敌情的日益严重,党为了保存更多的骨干力量,1928年1月,黄安县委根据省委的指示,决定在继续坚持黄安革命斗争的同时,再转移一批骨干力量到孝感汪洋店地区进行活动,郑行瑞、陈定侯、戴雪舫等20人作为干部转移到汪洋店地区。郑行瑞、陈定侯等人一到那里,便通过冷家冲、涂家冲落脚,广泛联系群众,开展革命宣传,秘密发展党组织,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工作,先后发展了冷国珍、辜先锋、张书田、张兴训等40多名新党员,组建了三个支部,并成立了区委会。初步打开了汪洋店地区的革命局面,为以后陂孝北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1928年7月,在柴山保尹家咀会议上宣布将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郑行瑞担任三十一师经理处主任,负责部队后勤工作。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主持筹建了红军第一所医院、第一个军械所、第一个被服厂,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乔装成生意人或艺人,到武汉等全国各地购置枪支、弹药、医疗器械和其他需用物品。当然,这些工作虽然是在师领导特别是党代表戴克敏、参谋长曹学楷、政治部主任陈定侯的指导帮助下开展起来的,但具体工作由郑行瑞操办,他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为鄂豫皖红军后勤工作做出来巨大贡献。

肃反时冤死监狱 建国后追认烈士

1931年秋,在张国焘的主持下,根据地内部开展的“肃反”运动中,以“改组派”、“AB团”、“第三党”等莫须有的罪名,错杀了大批红军干部和地方党政领导人,给革命事业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损失。为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郑行瑞,也被打成“改组派”,还诬陷他贪污了银行金库账面短缺的400块银元(后经查实,这笔钱早就拨给红四军一个师的经理处,因记账员疏忽未及时销账),将其监禁于工农银行总行一间狭小、阴暗而又潮湿的石灰间(即存放石灰的房间)内,长达40多天,身体受到严重摧残。1932年1月(农历腊月间),郑行瑞冤死于监禁地,时年39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满门忠烈参加革命 不怕牺牲紧跟党走

郑行瑞一家是远近闻名的革命之家。早在黄麻起义之前,在郑行瑞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家人参加革命。后又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倾家荡产,痛失亲人,除了少数几个妇女、儿童外,全家共牺牲了11人,堪称满门忠烈。

郑行瑞兄弟6人,他排行老大,老二行玉,老三行仪,老四行藻,老五行根,老六行书。还有一个妹妹,后出嫁。郑行瑞兄弟6人都是中共党员,都参加了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和1927年11月13日的黄麻起义。在创建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大弟行玉、二弟行仪、五弟行书既是乡、村苏维埃政府的执委,又是地方革命武装赤卫队、红色补充军、赤卫军的领导骨干,参加了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父亲郑遵荣,是这个革命家庭的家长。由于积极支持儿子们革命,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肉中刺。1927年冬被国民党黄安县“清乡”办事处逮捕,押至郑必高村大河边用耙锄挖死。

老大郑行瑞,于1932年在“左”的肃反扩大化中被撤职逮捕,病死狱中。

郑行瑞有两儿一女。1933年,女儿郑金梅被国民党黄安县紫云区保安队高维钧指使其下属卖到麻城宋埠熊镇。妻子汪足带着长子如初、次子如祥跑到东流河娘家躲避,不料被高维钧的“坐探”发现,汪足被扔进门前塘活活淹死。如初、如祥被关押了五六天,在逃跑的路上幸遇保安队一位有同情心的徐姓小队长,他巧妙地将跟踪追杀的几个保安队员挡了回去,小兄弟俩这才死里逃生,但从此成了流浪的孤儿。

老二郑行玉,于1931年12月19日在河南光山作战牺牲。

老三郑行仪,于1932年1月26日在紫云区游仙山战斗中阵亡。

老四郑行藻,是转战木兰山的72位游击英雄之一。1928年秋由红十一军三十一师选调到由江竹青任队长的红军特务队当队员。由于智勇兼备,尤其是能说会道,应变能力强,被中共鄂东北特委相中,成为根据地最早的红色交通员,曾多次到武汉等地为红军密购武器、弹药及医药物资。后来又连续担任鄂豫边特委、鄂豫皖边特委、鄂豫皖临时省委的交通员。这期间,中共中央从上海派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的高、中级干部以及根据地与中央往来的各种文件和书信,大都是由他和石健民、郑植(亦为交通员)分工负责接送、传递。曹学楷1930年5月代表鄂豫皖苏区到上海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徐朋人于同年冬去上海参加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其护送任务都是由他单独完成的。1932年,这位机警过人的郑老四在根据地执行任务时,遭到河南光山一股流窜的地主民团包围,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老五郑行根,又名泽吾(则吾、泽伍),作战勇猛顽强,从红十一军三十一师战士逐级提拔为红四军团政委,参加了3次反“会剿”和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1931年10月16日在光山大山寨战斗中英勇牺牲。

老四、老五的妻子,在革命斗争年代也先后被地主民团杀害。

老六郑行书,于1933年秋在鄂东北中心区保卫战中战死。

老三郑行仪的儿子郑如立,继承父辈的遗愿,14岁参加赤卫军,持枪作战,1933年秋编入紫云区便衣队,不久在紫云寨附近的一次战斗中负重伤牺牲,年仅15岁。

郑行瑞的

来 源:红色家风办公室

编 辑:汪 冠 王 芳

审 核:刘胜娥 李雯婷

声明:最红安微信公众号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对于未经许可擅自转载的,我们将依法追责!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四——郑行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四——郑行瑞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四——郑行瑞

郑行瑞,经营,七里坪,革命,斗争,工农,黄麻起义,粮油,黄安,鄂豫皖,红色,工会,根据地,武汉,红军,组织,地主,工作,兄弟,地区,工人,豆腐,革命军,银行,鄂豫边,陈定侯,黄安县,中国共产党,一家,上海

2020-06-19 #故事阅读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四——郑行瑞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四——郑行瑞

郑行瑞,经营,七里坪,革命,斗争,工农,黄麻起义,粮油,黄安,鄂豫皖,红色,工会,根据地,武汉,红军,组织,地主,工作,兄弟,地区,工人,豆腐,革命军,银行,鄂豫边,陈定侯,黄安县,中国共产党,一家,上海

2009-11-07 #长篇故事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四——郑行瑞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四——郑行瑞

郑行瑞,经营,七里坪,革命,斗争,工农,黄麻起义,粮油,黄安,鄂豫皖,红色,工会,根据地,武汉,红军,组织,地主,工作,兄弟,地区,工人,豆腐,革命军,银行,鄂豫边,陈定侯,黄安县,中国共产党,一家,上海

2007-10-01 #小故事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四——郑行瑞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四——郑行瑞

郑行瑞,经营,七里坪,革命,斗争,工农,黄麻起义,粮油,黄安,鄂豫皖,红色,工会,根据地,武汉,红军,组织,地主,工作,兄弟,地区,工人,豆腐,革命军,银行,鄂豫边,陈定侯,黄安县,中国共产党,一家,上海

2011-01-19 #故事大全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十四——周家姆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十四——周家姆

周家,王树声,红军,王政,王良,革命,干娘,敌人,丈夫,大儿子,河南,生活,王正道,一带,代英,侄子,儿子,干部,大娘,少将,张店,立脚点,联络处,组织,苏维埃,豆腐,顺河,二儿子,四儿子,小战士

2009-02-26 #故事大全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九——周世忠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九——周世忠

周世忠,老人,母亲,将军,周诗,团长,主任,司令员,同志,副司令员,革命,军事学院,苏维埃政府,教授会,儿子,兄弟,区委,参谋长,尽孝,敌军,红安,老人家,骨灰,回家,世忠,周昌,周春山,周茂,寻母,黄安县

2020-06-19 #经典故事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一——刘昌毅

大别山红色家风故事展播之二十一——刘昌毅

刘昌毅,赵荣光,司令员,刘晓琨,副司令员,爸爸,北海舰队,要求严格,原则,后勤部长,客人,用车,脾气,规定,青岛,苏民,工作,个儿,公私分明,军区,红安,家人,家里人,战将,问题,老战友,部队,雪茄烟,领导,谈话

2015-11-10 #长篇故事

宣传工作六安市大力继承红色革命文化

宣传工作六安市大力继承红色革命文化

红色,精神,六安,故事,党史,老区,组织,好家风,六安市,家风,宣传,活动,习近平,金寨,志愿服务,深入推进,革命遗址,革命旧址,总书记,宣传教育,基层,大别山,干部群众,著作,创作,等一批,红色文化,红色资源,组织开展,月定

2019-02-0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