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历史上的包公《铡美案》是确有其事?还是民间传说 史书早已记载

时间:2012-12-04

那么铡美案究竟是戏曲的需要?还是真有此事,下面便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提示:本文共有 17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看过戏曲的都知道包公的经典舞台剧是整个历史中最多的题材,其中最经典就属于《铡美案》丶当然秦腔也一样,与包公有关的经典太多了,《狸猫换太子》《包公三勘蝴蝶梦》《铡国舅》《包公参到张方平》等等太多了。那么《铡美案》究竟是戏曲的需要?还是真有此事,下面便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包拯:字希仁,生999年-1062年7月3日,今安徽合肥人,宋朝大名鼎鼎的“包青天”说的是包拯的衙门口有一鸣冤鼓,只要是有冤情都可以去衙门口击鸣冤鼓,或者可以拦截他做的轿子,包拯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所以就有了”包公“一称号,因长相似黑木炭,所以也有”包黑炭“之说。历代跟他官职大小相近的官员不计其数,但像包拯这样,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被全国的老百姓奉为神明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在开封府门口有一石碑,上面刻着陪伴着包拯的人名字,有几百人之多,但只有包公的名字被人摸的都看不清楚了,为何包公能在老百姓的心中留下这样的位置?

包公在戏曲的舞台上一直都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公正廉明”的形象,从古至今,这样的为官者肯定是具有极大卖点的,这样的人物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现实中肯定是有广阔市场的,这可能正是包公身上所传递出的独特魅力。传统戏曲有一个重要的属性那就是平民性,包公的出现更是让普遍大众的平民意识得以弘扬和传递。与历史是否吻合暂且放下不说,舞台上呈现的,就是民众们最为普遍的愿景。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 状告当朝驸马郎 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嗣良心丧 逼死韩琪在庙堂”随着这句经典唱腔,铡美案被大家广泛认知。

我们先来说戏曲《包公铡美案》。戏曲中讲述陈世美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是卖豆腐的,母亲在家织布以补贴家用,但陈世美自小就十分用功读书希望有一天可以高中状元,但妻子秦香莲却不嫌弃他家贫,并认为陈世美有朝一日总会考的一个状元回来。十年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世美终于如愿以偿高中状元,中状元有被宋仁宗召为驸马,早已忘了家中还有一双妻女,秦香莲苦苦的等不到丈夫的音讯,就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以被招为驸马,我认了就是欺君罔上。不能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秦香莲母子,韩琪听过母子的经历后,觉得可怜,就只好自尽以求义。但秦香莲反被诬陷为凶手,在陈世美的操作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路差点被官兵杀掉,幸好被展昭所救,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但其实历史上的陈世美和包公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人,陈世美是清代的人怎么会被宋代的包公铡了呢?丹江口市的童德伦老人为解开陈世美之谜,花费了数十载的光阴,他认为陈世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当地民间传说和1991年在丹江口市发现了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陈世美都是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强加在他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事,乃系嫉贤妒能之辈所为。因此,均县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那么《铡美案》是怎么由来的,据传: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戏班子在演《秦香莲抱琵琶》(铡美案的前身就叫秦香莲抱琵琶),当时正是过年,看戏的人非常多,都是无所事事,当然得看戏了,即使戏班唱完了都不肯散去,班主一看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在又加了一个短戏《陈州放粮》戏唱到中午,陈世美的家将韩琪受命追杀秦香莲,又放走秦香莲,韩琪自刎,秦香莲拉着儿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戏了。看戏的不肯走,大家齐声吼:“杀了陈世美!”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班主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不敢在前台露头,赶紧溜到后台。这时,唱《陈州放粮》的“包公”还未下装,他问:“台下怎么啦?出了什么事?班主一见“包公”,忽然灵机一动,心生一计,推着他说:“快,快到前台接着往下唱。班主的说,“陈世美那么大的驸马官,谁敢杀他?只有你‘包黑子’铁面无私可以把他铡了,给老百姓出出气,就算煞戏了。”

”包公没办法只好带领,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上台继续唱,当唱到把陈世美推到铡刀的时候,百姓齐呼。就这样以后的《秦香莲抱琵琶》改为了《铡美案》。

历史的魅力不就是如此么?让人看似摸透,又摸不透,前人的对与错我们没法去说明白,但是当下的生活却是我们却说了算!

欢迎各位看官光临这里,如果各位想看那段历史可以在下方留言。小憩会第一时间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记得点下关注,点了关注,不迷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历史上的包公《铡美案》是确有其事?还是民间传说 史书早已记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不止民间传说 汨罗江“江水倒流”确有其事?|端午

不止民间传说 汨罗江“江水倒流”确有其事?|端午

汨罗江,屈原,江水,洞庭湖,民间传说,河伯,涌泉,神秘力量,农历,地方,暴雨,水位,水流,深潭,漩涡,遗体,屈潭,吃粽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习俗,事情,地势,屈子祠,投江,我国,江底,汨罗市,河流,流域

2008-03-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被后人传颂的大禹治水 究竟是神话传说 还是确有其事

被后人传颂的大禹治水 究竟是神话传说 还是确有其事

大禹,大禹治水,百姓,孙悟空,人们,后人,父亲,任务,人民,灾害,石头,生活,一传,办法,历史,国家,君主,大熊,学者,情况,时期,民间,河水,确有其事,神话传说,精神,网友,苦难,英雄,过程

2011-12-16 #长篇故事

民间传说的“八月十五杀鞑子”确有其事吗?月饼和朱元璋有关吗?

民间传说的“八月十五杀鞑子”确有其事吗?月饼和朱元璋有关吗?

朱元璋,鞑子,这一天,月饼,民间,蒙古,饼子,八月十五杀鞑子,八月十五,义军,人家,百姓,蒙古人,说的是,刘伯温,大狮,月圆,民间传说,一大,中原,人为,中秋佳节,传言,传媒,全体,兽性,慈禧,帝国,妻女,头领

2016-06-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杜撰的?还是确有其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杜撰的?还是确有其事?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勾践,司马迁,历史,后人,尝胆,吴王夫差,吴越春秋,典故,对联,史记,意思,昆曲,苦胆,苦菜,中提,蒲松龄,越甲可,这件事,故事,史学界,历史文献,史书,国语,坐薪尝胆,戏曲,苏轼,行为,越国

2015-04-11 #小故事

无数男同胞向往的女儿国 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

无数男同胞向往的女儿国 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

东女国,女王,部落,女儿国,女人,碉楼,女儿,女性,旧唐书,母系社会,西游记,部分,玄奘,习俗,交通,传统,史书,原因,史料,国是,家庭,峡谷,特点,现实,神话,长裙,长者,高原地区,国有,神话小说

2007-09-21 #经典故事

三国历史上魏延谋反 是确有其事 还是小说杜撰的?

三国历史上魏延谋反 是确有其事 还是小说杜撰的?

魏延,杨仪,军队,诸葛亮,蜀汉,刘备,汉中,张飞,军事,关系,大将,敌人,方面,方向,是那个,蜀汉帝国,姜维,杨大,由关羽,葛亮,魏文长,汉中地区,爱好者,大大的,中原地区,位置,事实证明,内心,动刀,剧照

2018-10-22 #小故事

有哪些野史流传的故事 在后来被证明确有其事?张献忠江口沉银

有哪些野史流传的故事 在后来被证明确有其事?张献忠江口沉银

张献忠,童谣,江口,银锭,宝藏,彭山,文物,江底,金银,对石,当地人,江口镇,石牛,文献记载,一带,传说,九十年代,成都,文献,文物部门,民间,眉山,沉入,河道,铭文,有关,上世纪,从江,南明军,向川西

2016-07-28 #故事会

尧舜禹时代是否真的存在?究竟是人们杜撰的 还是确有其事呢?

尧舜禹时代是否真的存在?究竟是人们杜撰的 还是确有其事呢?

历史,人们,时代,神话,古书,史书,史料,真实性,观点,禹贡,有记,先生,先民,史学界,古董,后人,史家,大禹,态度,文献,时候,部分,首领,研究,先秦时期,历史时期,大多数人,就有可能,接触到,没办法

2009-06-17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