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苏轼苏辙两首《水调歌头》兄弟情深 令人悟出中秋节本真意义

时间:2012-12-09

这是苏轼那冠绝中秋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引子,这个引子里面有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兼怀子由,是怀念他弟弟苏辙的意思

提示:本文共有 25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是苏轼那冠绝中秋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引子,这个引子里面有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兼怀子由”,是怀念他弟弟苏辙的意思。

这首词写于1076年,苏东坡生于1037年,苏辙生于1039年,所以它是39岁的哥哥思念37岁弟弟,情之所至,自然抒发的一首千古绝唱。兄弟感情深的,古今有很多,但是及将不惑之年,在中秋佳节酩酊大醉后,立马想到兄弟,并且还饱含深情填词一首的,古今却不多。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与苏辙的感情,也在最后一句,尤其是“人长久”三个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突然让我想到古诗十九首里的“上言加餐饭”,太关心相思的人,有太多的话要说,一下子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突然却说让对方好好吃饭,这种说法,只有情到深处的人能懂。这时候的苏轼,也是千言万语憋心间,不知道从哪里爆发,所以他只轻轻地说,希望他与子由都能够寿命长一点,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在千里之外,彼此共赏美月佳景。

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让人的回味是格外绵长的。

苏轼和苏辙的感情,是真的很深很深,从他的“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中也可以感受到。这是苏轼《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中的名句,说的是他二十岁之前,没有一个朋友,四海之内只有一个“子由”。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君来扣门如有求,颀然鹤骨清而修。醉翁遣我从子游,翁如退之蹈轲丘。尚欲放子出一头,酒醒梦断四十秋。-------

原来,苏辙对苏轼是如此的重要!也可能是,他俩只相差两岁,从小都同吃同住同学习的原因吧。还有,童年少年时期的朋友,以及接触的人,往往会影响后来性格的形成。他们两个,从小都在互相影响和互相督促彼此,他们俩也慢慢从兄弟关系又变成了知己关系。

所谓知己,一个重要的特性是:趣味相投,有共通追求和爱好!他们都爱写诗填词,都爱书法绘画,都爱写指点江山的激昂文字,都有一腔抱负需要施展。所有这些让他们最后,也共同变成了北宋文坛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这也是论“生二胎”的重要性了哦!

其实苏辙,不但影响着苏轼的前二十年,而且还是贯穿苏轼一生的。

苏轼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是“乌台诗案”,因为他与王安石意见相左,又因为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王安石集团怕他的笔杆子太厉害,影响新政的推行。就有监察御史里行舒亶(念dǎn)经过四月潜心钻研,翻遍苏轼诗词,断章取义地写了奏表,上奏弹劾说:

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整篇奏章,只要是神宗提倡的,舒亶总能找到一句苏轼的诗与之唱对台戏。文字的表达,向来都是意象丰富的,不同场景不同人的理解也是大为不同的。这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时,宋神宗看后,大为恼火,立马把苏轼下入大狱。

被困狱中,苏轼不知神宗究竟会怎么样他,当时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他,也很多人上奏判他死罪。苏轼感到了空前的绝望和无助,认为宋神宗马上就会杀他。然而这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人却是子由,就是他的亲弟弟苏辙。他就又留下了一句,感人至深的“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我们看这首诗的引子,苏轼是怕自己马上就要死去,而不能与苏辙道别,所以就写了这么一首诗。死前能想到的第一个人,往往就是人们生命里最重要的人。由此可以看出,苏轼与苏辙的感情,可能真是超过了兄弟感情。其实苏辙当时,也是在为营救自己哥哥而多方奔走,最后以自己贬官为交换条件,才把苏轼给放了出来。

试问这样的兄弟,古来有几个呢?尤其是浸染在仕途这个大染缸里,得失是看得很重的。苏辙能够毫不顾忌自己的前途,毫不顾忌自己的境遇,真是值得人投上,最热烈的赞许目光。

我们这里,再回到开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1076年的中秋,苏轼给苏辙写的。当年苏辙给回了什么诗词,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在1077年的中秋,他们兄弟俩,终于在徐州见面,“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后,苏辙却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被后人记下了。苏轼苏辙那年中秋夜,过得很美好,他们同舟畅游,有鼓吹助兴,把酒言欢,看鸿雁飞落,品明月皎皎。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辙这首中秋词,写了他与胞兄久别重逢,继而又要分别的难舍之情和他内心的翻腾。虽然它没有“明月几时有”才华逼人,但它的感人至深,却是更上一层的。尤其是最后一句:“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借王粲投奔刘表十几年,北望故乡而不得回,生怕自己与哥哥的离别是永别。让人读后,立马泪千行。

中秋佳节,被苏轼兄弟的这两首中秋词一渲染,顿时感觉格外的忧伤起来了。

然而,深深的忧伤,正是源于深深的思念,深深的不舍。而造成深深思念和不舍的,却是因为对彼此的担心,对安稳和幸福。

这幸福和安稳,也不正是中秋“团圆”的最高目的吗?所以说,苏轼和苏辙兄弟中秋词里的忧伤,归根结底,还是要祝福彼此幸福安康的活着啊!

所以说,在中秋佳节,与亲人能相聚的更好,相隔两地不能聚的,也没有什么遗憾,只要彼此都好好的,都幸福和平安,也是对这个节日的最美诠释!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苏轼苏辙两首《水调歌头》兄弟情深 令人悟出中秋节本真意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和苏辙手足深情 原来苏轼的《水调歌头》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苏轼和苏辙手足深情 原来苏轼的《水调歌头》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苏轼,弟弟,苏辙,兄弟俩,汴京,哥哥,凤翔,父亲,王安石,宰相,杭州,皇帝,子瞻,苏洵,兄弟,地方,四方,山东,残月,新法,瘦马,衣裳,近些,不久就,决定于,于嘉,仁宗,宋神宗,山可登,常健

2013-11-08 #故事会

在《水调歌头》后 苏轼与苏辙终于团聚

在《水调歌头》后 苏轼与苏辙终于团聚

...清寒,明月明年何处看,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久别重逢,陈桥驿,京城,人生,兄弟俩,佳节,但愿人长久,小词,愿望,得分手,所有人,明月,未能如愿,机会,河中府,起兴,赏心乐事

2012-11-21 #故事阅读

四首词看苏轼 苏辙兄弟情深

四首词看苏轼 苏辙兄弟情深

苏辙,苏轼,一生,明月,弟弟,仅存,兄弟,兄长,凉州,典故,徐州,水调歌头,鸿雁,孤帆,彭城,无赖,清河,永登,翠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东武,宋神,山下,李白,游之乐,王翰,王之涣,远思,知州,和精

2015-01-07 #故事阅读

两度中秋 两首《水调歌头》 苏轼和苏辙两人的悲伤与欢愉

两度中秋 两首《水调歌头》 苏轼和苏辙两人的悲伤与欢愉

苏轼,苏辙,子瞻,但愿人长久,孤帆,徐州,月亮,人有悲欢离合,低绮户,月有阴晴圆缺,照无眠,转朱阁,东武,山下,怀人生,来比,欢乐时光,中秋佳节,上苍,兄弟,亲人,乡愁,人间,人生,今夕,凉州,典故,哥哥,史称,噩耗

2010-02-25 #短篇故事

不一样的《水调歌头》:苏轼和苏辙 两兄弟的手足情深

不一样的《水调歌头》:苏轼和苏辙 两兄弟的手足情深

苏轼,苏辙,弟弟,明月几时有,一生,但愿人长久,哥哥,水调歌头,中秋之夜,两兄弟,这首词,人们,亲人,明月,把酒问青天,不应有恨,人有悲欢离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低绮户,何事长向别时圆,高处不胜寒,照无眠,月有阴晴圆缺,月...

2013-05-20 #故事会

苏轼 苏辙旷世兄弟情

苏轼 苏辙旷世兄弟情

苏轼,苏辙,兄弟,秦观,兄长,弟弟,苏小妹,小妹,月亮,兄弟俩,时候,兄弟情,政治斗争,人生,代表,情意,感觉,斗争,宛丘,苏东坡,两个人,人生无常,科考,高处不胜寒,这首词,水调歌头,中心,低调,兄妹,共性

2014-04-06 #故事会

苏轼和苏辙各写一首《水调歌头》 可谓平分秋色 百年来难分高下

苏轼和苏辙各写一首《水调歌头》 可谓平分秋色 百年来难分高下

苏辙,苏轼,水调歌头,兄弟二人,中秋佳节,凉州,小店,时候,千古,但愿人长久,亲情,人生,兄弟,公元,名篇,徐州,明月,经典,诗词,飞花,两个人,他们兄弟,明月几时有,表达自己,写下了,东武,山下,李清照,李白,王安石

2014-01-17 #故事大全

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

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

苏辙,苏轼,兄弟,兄弟二人,兄长,弟弟,子瞻,墓志铭,地方,对方,情义,惠州,水调歌头,杭州,渑池,生死,皇帝,翰林,主管,为避免,从公,任翰林,利之徒,向神宗,孔平仲,孔文仲,宋庠,宋祁,富贵,张文

2010-03-0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