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灵宝“最美村医”古印龙——为疫情防控“抛家弃妻”彰显党性与医德

时间:2012-12-15

灵宝市朱阳镇两岔河村60岁的村医古印龙斩钉截铁地说

提示:本文共有 14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河南经济报记者 丁光展 见习记者 王盾 通讯员 陈越

“我是村医,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群众肯定很相信我,我不能辜负群众。”灵宝市朱阳镇两岔河村60岁的村医古印龙斩钉截铁地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在这场严峻的战役面前,朱阳镇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驻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强壁垒。

古印龙在村卫生室已经在岗38年。1月25日,古印龙接到紧急通知,为防止新冠肺炎扩散,村里要在主路口设置卡点,要求人员24小时在岗。家中妻子早年患视网膜出血多方求治无果,加上年前又突患脑梗,走路得人搀扶。可是,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大家?小家?孰轻孰重,古印龙拎得清。当把自己决定要去卡点值勤的消息告诉妻子时,妻子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是党员,就要为民坚守一线;我在家里有孩子照顾,你就放心去卡点吧,这样全村人才能平安度过这个坎!”听到妻子的肺腑之言,这个热血汉子涓然泪下。于是,每日清晨,古印龙安顿好患病的妻子,一副口罩、一身白大褂、一杆测温枪,在村防疫检查点和其他人员一值勤就是一天,对来往人员进行检查。寒风呼啸着拍打在身后的简易塑料棚上,然而他们的目光坚毅地望向前方。

古印龙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和村干部们一同走村入户,排查外出返乡人员;坚守在卡点,对经过的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登记、测量体温,向过往人员宣传病毒防控知识并对卡点周围做好日常消毒。卡点成立以来,劝返外村车辆10余辆、非本村人员20余人。他们饿了就泡方便面应付一下,困了就坐下稍稍休整。得知他们这样的工作状态,镇好又多超市送来了方便面等慰问物资,周围热心群众也不时送来一把青菜、几个煮鸡蛋和热腾腾的蒸馍......因为有了村干部们和古医生的严防死守,全村百姓才能安心宅在家,减少疫情风险。

到了晚上,山区的夜风寒冷刺骨,古印龙和村干部们在检查点上,搓搓冻得通红的双手,不停跺脚御寒。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古印龙深有感触地说:“只要全村群众平安健康,我们这样坚守在这里也值得了,最主要把外来传染源切断,上下一心做好防控就好了。”他还给一同值班的人员说:“别怕,按照我常说的防护方法,保证咱们都好好的,有了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

连日来,很多群众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古印龙询问新冠病毒预防措施,想详细了解新冠病毒和流行感冒的区别。对此,古印龙经常在村微信群发送有关预防的知识,对有困惑的群众给予详尽的分析和解答,并为大家进行视频诊断或者上门服务。

提起古印龙,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杨艳辉是这样说的,“在这次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古印龙每天都在重复做着自己该做的工作,从防控工作开始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休息过,他的高尚医德、坚定党性,彰显了人格魅力,值得群众信赖。”

除了在村卡点值班,两岔河村从外地返乡的6户8名重点人员居家隔离管理、送防护口罩也成了古印龙日常值守的一部分。完成这些工作,已到花甲之年的古印龙一天大概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但他不怕抛家舍妻、不怕披星戴月,也从未有过怨言,他心里始终装着整个村629户2369人的生命与健康。

“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现在国家有难,我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奋斗在第一线。”古印龙自豪地说。

在朱阳镇,还有很多像古印龙同志一样不计个人得失、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在基层一线战“疫”的基层工作者,我们深信: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定值守,这场战役,我们必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灵宝“最美村医”古印龙——为疫情防控“抛家弃妻”彰显党性与医德”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乡村医生的家国情怀——村医孔维立医德爱心故事

乡村医生的家国情怀——村医孔维立医德爱心故事

孔维,献县,患者,张志祥,村医,乡村医生,针法,神医,家国,医德,情怀,沧州市,河北省,爱心故事,乡村,书记,作品,国学,大讲堂,姑娘,守望者,小庄村,家庭,小庄,年度,新联,本斋回族乡,村里,疑难杂症,病痛

2020-07-17 #长篇故事

(图片故事)(10)村医于红燕:用医德守护村民生命健康

(图片故事)(10)村医于红燕:用医德守护村民生命健康

村民,老城村,医德,入村,卫生所,村医,村民们,四平,德为,张楠,新华社,好的,吉林,人均收入,习惯,准则,半山区,医药,十字,口碑,吉林省,四平市,山门镇,土地,国家,开销,工资,效果,患者,照片

2013-12-14 #长篇故事

(图片故事)(8)村医于红燕:用医德守护村民生命健康

(图片故事)(8)村医于红燕:用医德守护村民生命健康

村民,老城村,医德,卫生所,患者,村医,村民们,四平,德为,张楠,梁萍,新华社,好的,吉林,人均收入,习惯,入村,准则,半山区,医药,十字,口碑,吉林省,志愿者,四平市,山门镇,土地,国家,开销,工资

2014-05-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乡村医生的家国情怀——村医孔维立医德爱心故事

乡村医生的家国情怀——村医孔维立医德爱心故事

孔维,献县,患者,张志祥,针法,村医,神医,乡村医生,沧州市,河北省,乡村,书记,作品,大讲堂,姑娘,小庄村,家庭,小庄,年度,新联,本斋回族乡,村里,疑难杂症,病痛,解放军,诗歌,诗刊,诗词,远扬,创作

2010-01-10 #故事会

村医战疫记|村医亦街医 “城乡结合”守住疫情防控“桥头堡”

村医战疫记|村医亦街医 “城乡结合”守住疫情防控“桥头堡”

张小明,隔离,村医,人员,疫情,工作,酒店,村民,病人,一家,微信,诊室,华塘村,好的,体温,值守,时刻,母亲,测量体温,药汤,职业,责任,身体状况,宣传,防控,医务工作者,严峻性,李帅,也是村,国瓷

2009-09-15 #故事阅读

“村医工程”两周年档案:“最美村医”文利江与平安好医生(01833)的奇遇故事

“村医工程”两周年档案:“最美村医”文利江与平安好医生(01833)的奇遇故事

医生,村医,村民,文利,专家,好医生,工程,工作,乡村医生,公共卫生事件,老人,专科医生,医院,基层,用药,检测,中国平安,专业,乡村,情况,医疗,名医,大城市,广西,所在,病人,龙胜县,扶贫,行动,小谭

2010-07-03 #故事大全

“村医工程”三周年档案:“最美村医”文利江与平安好医生(01833)的奇遇故事

“村医工程”三周年档案:“最美村医”文利江与平安好医生(01833)的奇遇故事

医生,村医,村民,文利,专家,好医生,工程,工作,乡村医生,公共卫生事件,老人,专科医生,医院,基层,用药,检测,中国平安,专业,乡村,情况,医疗,名医,大城市,广西,所在,病人,龙胜县,扶贫,行动,小谭

2018-10-30 #长篇故事

村医战疫记|66岁村医龙菊清:战疫是我的责任 跟岁数没关系

村医战疫记|66岁村医龙菊清:战疫是我的责任 跟岁数没关系

龙菊,村医,儿子,医生,记者,丈夫,人员,儿媳,武汉,汨罗,责任,全村,体温,时刻,大事,孙儿,对象,民生,疫情,第一线,工作,检测,张为,张防,易感,也是村,一环,人民医院,最前线,编者按

2013-08-0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