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江户时代一块豆腐 三代人的故事

时间:2012-12-17

那时家里卖不完的豆腐,也捐给寺庙,送给孤寡的老人,家里的井水甘甜无比,成就了现在多福的叶博士

提示:本文共有 38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2019年10月10日新华商讯)豆腐音译为“多福”,是江户时代日本神族和僧侣的奢侈品,“叶博士”小的时候,父亲是个“豆腐匠”,现在回忆起来,很多年过去了,“叶博士”至今都没有吃到比家里做得更好的豆腐,因为到时父亲做的豆腐不是煮出来的,而是用蒸汽蒸出来的,这在当时已经非常了不起,放在现在也没有这样的制作工艺,已经遥遥领先了30多年了。那时家里卖不完的豆腐,也捐给寺庙,送给孤寡的老人,家里的井水甘甜无比,成就了现在多福的“叶博士”。

《茜色天空》剧情介绍:江户深川蛤町有一条店铺林立的道路,稍往里走可以看到围井而建的长屋,这是店家们的居所。一名年轻的旅者来到井边取水,他将水一口气饮干,还闭上眼睛细细回味。他名叫永吉(内野圣阳饰),在京都的豆腐店学成手艺后来到江户闯荡。井水的甘美让永吉赞叹不已,他决定在这里开一家自己的豆腐店。木桶店的姑娘阿文(中谷美纪饰)巧遇这个新来乍到的异乡人,两人一见钟情。

永吉和阿文的豆腐店“京屋”开张了。夫妻俩做的豆腐价廉物美,然而吃惯了江户豆腐的当地人却接受不了柔嫩的京都风味豆腐,因此“京屋”的生意十分惨淡。但永吉夫妇却毫不气馁,竭尽全力推销豆腐。有一位叫作志乃的妇人(岩下志麻饰)一直来“京屋”买豆腐。其实,志乃和丈夫清兵卫(石桥莲司饰)经营着著名的老豆腐店“相州屋”。老夫妻俩的儿子正吉在四岁时走失,从此下落不明。他们把年龄相仿的永吉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并推荐“京屋”代替自家的铺子成了永代寺的专属豆腐供应店。

日月如梭,一晃十八年过去了。永吉和阿文有了三个孩子:长子荣太郎、次子悟郎和女儿希美。在母亲的溺爱下,荣太郎游手好闲,夜夜在外鬼混。这天晚上,荣太郎又去了赌场,输得精光的他将家中那口井的所有权也压上了赌桌。水质纯美的井是豆腐店的生命,平田屋(中村梅雀饰)为了抢到号称“江户第一”的水井压垮京屋故意设计将荣太郎诱入了圈套。

永吉和荣太郎断绝了父子关系,将他逐出了家门。这天,永吉被永代寺的西周(小池荣饰)叫了过去。西周将相州屋的土地权所有书交给了永吉。原来清兵卫曾留下遗言,如果正吉二十年后不回来,就将之传给永吉。走在回家路上的永吉看到一个酷似荣太郎的人影,他拔足追赶,却没有注意到一个武士正骑马分开人群飞驰而来……

中国豆腐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极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创新精神、包容精神、清白为人精神、勤劳吃苦精神、诚信精神。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豆腐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饮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豆制品企业和行业工作者在弘扬中国豆腐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日前,就中国豆腐文化的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月芳。

“中国豆腐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极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勤劳、诚信、包容、创新、智慧、清白、朴素等。对于中国豆腐,可以说它既是高端的,又是大众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是独立的,又是包容的。非常值得我们中国人去传颂、传承、传播、传扬。”吴月芳这样说。

创新精神

吴月芳介绍说,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有其宝贵的精神内涵,中国豆腐制作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有着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生产工艺。2000多年来,豆腐文化之所以能绵延不断地传承,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首先,豆腐的发明是古人的智慧、创新的结果。豆腐的发明,是我国先人对世界食品的一大贡献,被称为“20世纪全世界之大工艺”。

古人能把一颗大豆种子中的蛋白质用水研磨的方法提取出来,然后加入天然的石膏或盐卤,变成豆腐。这个过程既包含有物理过程,又有化学变化,即便是放到现在的食品加工业,也可谓是创举。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自此法发明以后,有关豆腐的制作技术、设备、产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仅从制作工艺和产品方面,中国豆腐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了八大系列:一为水豆腐,包括质地粗硬的北豆腐和细嫩的南豆腐;二为半脱水制品,主要有百叶、千张等;三为油炸制品,主要有炸豆腐泡和炸金丝;四为卤制品,主要包括五香豆腐干和五香豆腐丝;五为熏制品,诸如熏素肠、熏素肚;六为冷冻制品,即冻豆腐;七为干燥制品,比如豆腐皮、油皮;八为发酵制品,包括人们熟悉的豆腐乳、臭豆腐等。可以说:“豆腐之法,代代匠人创新不止。”

包容精神

其次,是渗透、融合的包容精神。

豆腐是一款既能作为主菜又可作为配菜,能够和任何菜肴搭配,却不改变其它菜肴风味,与任何食材搭配都不会喧宾夺主,破坏其主味,同时也能保留自己的本味。

在四川东部,有“口袋豆腐”,以汤汁乳白、状若橄榄、质地柔嫩、味道鲜美为特色。成都一带享誉海内外的“麻婆豆腐”,独具麻、辣、鲜、嫩、烫五大特点。其它体现豆腐包容特色的名菜名食有,湖北“荷包豆腐”、杭州“煨冻豆腐”、无锡“镜豆腐”、扬州“鸡汁煮干丝”、屯溪“霉豆腐”、以及以豆腐衣为原料的“腐乳糟大肠”等。吉林盛行的“素鸡豆腐”,色泽美观,五香味浓;还有“蛤蜊杏仁豆腐”,杏仁止咳润肠,雪蛤清头明目,豆腐软嫩细腻,色泽纯洁乳白,菜味甘甜爽口。此外,朝鲜族人民用牛肉、粉条、鸡蛋、豆腐制成“梅云汤”,广西壮族有名菜“清蒸豆腐圆”,云南大理白族有“腊味螺豆腐”。

我国制豆腐的技术从唐代开始外传,首先传到的国家是日本,接着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日本,以当地特色的天然海产品结合,做出各种各样的豆腐料理;朝鲜人根据本地资源,制作了风味各异的豆腐汤;印尼人普遍爱吃“酱拌炸豆腐”;缅甸人越南人则创制了颇具东南亚风格的“酱拌蛋花豆腐”、“什锦盘”。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风行的“肉骨茶”,其实也是豆腐菜肴中的一种。印度尼西亚人对豆腐情有所钟,显然是受中国侨民的影响。西爪哇一座名叫苏木当的小镇,当地的印度尼西亚人,大部分人以卖炸豆腐为生,而苏木当炸豆腐更成了印度尼西亚***的品牌食品,他们将炸得外焦里嫩的豆腐浇上椰子汁沿街兜售,让人吃得津津有味。在美国,商人们则把豆腐加工成色香味俱全的快餐食品,诸如豆腐色拉、豆腐汉堡包、豆腐冰淇淋、豆腐烤鸭、豆腐结婚蛋糕等,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豆腐传播到各个地方,都可与其他食品搭配,总能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可以说“甘而不哝,酸而不爽,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比如,搭配鱼肉,得其鲜美;搭配果蔬,得其清爽。豆腐所蕴含的渗透、融合的包容精神,折射出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

清白为人精神

第三,是清白为人精神。“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豆腐寓意清白、朴素大方,可谓清正、廉明。

豆腐寓意清廉,早有先贤。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日给不过四分,每日买菜腐一二十文”,虽官至兵部尚书,每日就吃着这样简陋的餐食。刘宗周为人清廉正直,操守甚严,仅以豆腐白菜裹腹,得了“刘豆腐”的称号。清初文学家尤侗认为,平日能过青菜豆腐这样清心寡欲生活的人,才能有崇高的德操,因而他借豆腐来鼓励儒士要立戒修身。他在《豆腐戒》中为儒士立下大戒三、小戒五,总名为“豆腐戒”。清代诗人胡济苍一首广为流传的《豆腐》诗,道出了以豆腐修身的缘由:“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是贫人。”

近段时期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令行禁止,求是网、光明网刊载的组织部门人员创作的《党员干部当俱“豆腐功”》,可以说真切地讲明了豆腐文化中清白廉明的时代意义。

勤劳吃苦精神

第四,是勤劳吃苦精神。自古做豆腐的营生是非常辛苦的,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只有勤劳、能吃苦的人,才能干豆腐营生的。比如泡豆,时间要算准,时间不够,豆没有泡开,或者泡豆时间太长,泡过头了,都做不好豆腐,因此做豆腐生意的,必须半夜准时起来磨豆,晚上是睡不了整觉的。豆腐是天然的高营养食品,所以,古时由于没有冷藏设施,当天做出的豆腐必须当天卖完,否则会发酸变质,所以,做豆腐生意的人,必须天天生产, 365天没有休息日。

南宋***的理学家朱熹的《豆腐诗》描写了从种豆到制豆腐辛勤过程:“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坐获帛布。”

由于做豆腐需要勤劳吃苦的精神,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艺,我国北方的许多地区都对豆腐从行业者称为“豆腐匠”。能称上“匠人”者,是有手艺在身的人。要想学手艺,不吃苦不行,不勤奋也不行。

诚信精神

第五,是诚信精神。自古豆腐是按块卖的,足斤足两,童叟无欺,这种顾客对买主信任的买卖方式,只有豆腐行业有,这是豆腐业主长期用诚信经营换来的。

华为任正非曾在《新闻联播》中介绍他的“磨豆腐理论”,得到了很多企业家的认同和点赞。他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不简单了,为什么?中国有 13 亿人民,我们这几个把豆腐磨好,磨成好豆腐,你那几个企业好好的去发豆芽,把豆芽做好!我们 13 亿人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我们就是伟大祖国呀!”

其实,任正非谈的正是豆腐文化中的诚信精神。他在和管理学专家、《地头力》的作者王育琨对话时,这样说:“做企业像磨豆腐。我们就是要磨出好的豆腐!为什么?因为爹要吃豆腐,娘要吃豆腐,人人要吃豆腐。互联网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爹还是那个爹,娘还是那个娘,辘轳女人和篱笆墙一个也没有变,磨豆腐也变不了!我们只要真正与全世界用户心贴着心,磨好了豆腐,我们就可以全球整合资源为世界人民服务了!”

“叶博士”的使命和愿景是“人人爱,叶博士”,依据这样的使命和愿景建立起的行业准则和价值观,就是现在的豆腐精神,父亲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江户时代一块豆腐 三代人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教你一道豆腐的做法 只要一块豆腐和两个西红柿 比肉都好吃!

教你一道豆腐的做法 只要一块豆腐和两个西红柿 比肉都好吃!

鸡蛋,西红柿,豆腐,做法,嫩豆腐,美味,小块,砂锅,葱花,香葱,白胡,非常好吃,倒油,口感,原材料,厚点,十字,勺子,小段,筷子,清水,小火,茄汁,蚝油,野山椒,今天给,大家分享,用开水,烫一下,豆腐煲

2020-05-07 #故事大全

一块豆腐加一个鸡蛋 这样做比红烧豆腐都好 好吃的停不下筷子

一块豆腐加一个鸡蛋 这样做比红烧豆腐都好 好吃的停不下筷子

豆腐,好的,做法,碎末,淀粉,清水,配菜,酱油,金黄色,是可以,豆腐丸子,这样做,一块豆腐,好吃多,还可以,非常美味,天气,中加,丸子,口感,气息,太久,小勺,方法,捏碎,时候,时间,样子,材料,朋友

2011-05-22 #经典故事

“90前”伢子讲述一群人靠一块臭豆腐闯天下的故事黑色经典臭豆腐吧

“90前”伢子讲述一群人靠一块臭豆腐闯天下的故事黑色经典臭豆腐吧

黑色经典,卢路,臭豆腐,门店,全国,产品,品牌,团队,湖南,合作,创始人,口味,小吃,成说,总部,管理,直营店,一家,全世界,包装,岳麓山,小吃摊,干柴,布局,异地,征程,横向,煤炭,竞争力,纵向

2020-06-23 #故事会

鸡蛋最香的做法 加一块豆腐 既好吃又下饭

鸡蛋最香的做法 加一块豆腐 既好吃又下饭

鸡蛋,美食,豆腐,翻炒,一块豆腐,小块,清水,葱花,一种是,鸡蛋豆腐,成小丁,青红椒,大家好,吃货,上香,人间,做法,作品,切点,再加,划成,大火,大蒜,小刀,极品,盘子,淀粉,滤网,生姜,烧油

2011-01-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90前”伢子讲述一群人靠一块臭豆腐闯天下的故事

“90前”伢子讲述一群人靠一块臭豆腐闯天下的故事

黑色经典,卢路,臭豆腐,门店,全国,产品,品牌,团队,湖南,合作,创始人,口味,小吃,成说,总部,长沙,管理,直营店,一家,全世界,包装,岳麓山,小吃摊,干柴,布局,异地,征程,横向,煤炭,竞争力

2014-07-15 #小故事

一块豆腐两个西红柿 简单做一锅汤 营养丰富又开胃

一块豆腐两个西红柿 简单做一锅汤 营养丰富又开胃

西红柿,淀粉,小块,豆腐,鸡蛋,五香粉,做法,加入适量,口感,嫩豆腐,朋友,清水,蚝油,翻炒,美食,豆腐汤,香菜,中放,仅供,上香,具体做法,十字花,剥掉,外皮,口味,味道鲜美,好喝,大火,小葱,小段

2010-09-12 #经典故事

夏天一块豆腐搭配两个西红柿 简单的家常做法 吃一口酸酸甜甜!

夏天一块豆腐搭配两个西红柿 简单的家常做法 吃一口酸酸甜甜!

好的,美味,翻炒,葱花,豆腐,道简,三顿饭,十字口,哥哥,下锅,加入适量,厚片,口感,快手,小丁,微黄,时候,民以食为天,淀粉,炸出,清水,煎成,白糖,美食,西红柿,老豆腐,茄汁,评论,豆腐块,鸡蛋

2013-02-26 #短篇故事

一块豆腐加两个鸡蛋 教你吃出不同的味道 出锅就抢光!

一块豆腐加两个鸡蛋 教你吃出不同的味道 出锅就抢光!

豆腐,鸡蛋,食用油,一块豆腐,吃法,蛋白质,平底锅,白萝卜,老人,老豆腐,面饼,好的,口感,小孩,家人,小贴士,小孩子,营养,美味,时候,水分,淀粉,糊状,美食,胡椒,胡椒粉,胡萝卜,萝卜丝,葱花,面糊

2007-03-1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