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老子与孔子 《论语》与《道德经》告诉我们怎样的中国哲学思想

时间:2013-01-03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大概可以从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与传统儒家此处为何称传统儒家?看了我明天的下一篇文章,相信你就会找到答案代表人物孔子

提示:本文共有 17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大家好,我是“君子有为德远播”,一名专注于洞察历史与文化融合的结合点的理工科宅男。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大概可以从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与传统儒家(此处为何称“传统儒家”?看了我明天的下一篇文章,相信你就会找到答案)代表人物孔子等人编纂的《论语》两本书中看出一些细节。《道德经》是哲学书籍,而《论语》是综合类书籍。由此大概可以推导出历朝历代的政治行为,其实是转进的。

.

国家,或者说政权,或者说统治者。他们要维系统治,就要给人民说好听的话,做好看的事。

以好看的事为本,以好听的话为相。

好看的事需要时间,需要人去做,甚至会涉及各方利益。能否做成都需要经过一番努力。

好听的话,说出来便能打动人心,从而加强管理与统治。但如果没有好看的事在背后支撑,那恐怕迟早也要穿帮。

所以好听的话和好看的事,缺一不可。

统治者要维系统治,自然就会先说出好听的话,再做些好看的事。做好看的事,就需要先定出一个目标,然后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法。这就是政治路线。那政治路线为什么不是空谈,那就需要思想路线和哲学路线,来支撑政治路线。

.

那么我们来看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四大学术流派:儒、道、法、墨。

墨家,讲付出。还未有所得就要付出,显然不行。

法家,讲惩戒。这个道理应该很好明白。

道家,讲自然。无为而治,那统治者做什么?

儒家,讲仁德。

所以,单从说好话这方面,就只能选儒家。

.

接着,说了好话,怎么做实事呢?当然是向着政治路线的目标去做事情啊。只要达到了目标,百姓才不会关心你用的是什么哲学思想呢。中国数千年的农业社会,底层种地的百姓,因为多数没有什么文化,自然也不会去分辨。

所以我们常说“内法外儒”。

但历史上依然有会运用到道家思想的时候,比如西汉“文景之治”,比如盛唐。

那么我们就要换个角度去理解老子和孔子以及《道德经》和《论语》。

道家和儒家思想的本质不是让你修炼成仙或者做个正人君子,而是给春秋时期的奴隶主贵族的“家天下”出的治国安邦的政治策略。

.

老子讲:“小国寡民”,国家太大不好治理。对付宗族以外的野人要让他们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对待百姓让他们去做就好了,不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愚民)。上层要首先提倡节俭朴素,不要讲究吃穿声色犬马给社会带来不良风气。管理国家要顺势而为…

孔子讲的是:大家要遵守秩序,贵族要有贵族的样子(君子)。所有人都要按照各自的等级恪守自己的行为准则(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里的行为准则就是说给贵族集团听的)。统治阶级的统治权和阶级差异等同于父子夫妻关系一样是天经地义的。名分就是人伦。不遵守名分就是忤逆就是畜生。每个人都牢固遵循等级差异,安分守己,天下就大治了。上层不应走极端,不要创造矛盾,还要尽量规避矛盾的发生(中庸)。

.

所以显然,道家的东西严重不适合发展国力,就是统治者混日子的治国理念。国力极差之时,如汉初或刚经历过乱世的某些朝代,道家就特别兴盛。道家理论给了百姓休养生息的空间,社会也就逐渐趋于稳定态。

儒家是符合社会分层理论的,并且儒家通过规定日常生活行为的方式很容易地建立起了社会规范:吃饭时座位怎么坐,什么等级的人穿什么款式颜色的服饰,各种殡葬祭祀的流程,甚至详细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所以儒家治理社会的方式比道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尤其保障了贵族集团阶层权力的绝对性和合法性。以致大一统的农业制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欢儒家。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儒家都不是流行的治国方略,而是以管仲为代表的经济至上的实用主义和强调严格管理的法家。此时的法家思想避免了儒家思想的光说不练和道德规范弹性大执行力差的弱点。所以后世的中国其实一直都是外儒内法。用法家的那一套人口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来运转。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要固守阶层,安分守己。

.

提前透露一下哦,我下一篇文章要讲的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的中国统治者都“独尊儒术”呢?此时的儒术还只是孔子等人的儒家思想吗?如果各位想知道答案,欢迎关注我明天的文章哦!

本篇文章涉及资料众多,本人如有不严谨之处或是错误,欢迎私信我或在评论区留言指正哦!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咱们下期再见。

本文由“君子有为德远播”原创。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删图致歉,谢谢合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子与孔子 《论语》与《道德经》告诉我们怎样的中国哲学思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子接见孔子:《道德经》大道与《论语》人道

老子接见孔子:《道德经》大道与《论语》人道

孔子,老子,道德经,论语,奇书,弟子,世界,孟子,朱熹,人和,中国,人文主义,中庸,大学,学问,尊称,思想,春秋时期,正义,言行,研究,人类社会,社会中,道德真经,何晏,刘宝楠,周游列国,在真,唐太宗,唐高宗

2010-07-12 #故事会

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 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 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孔子,老子,思想,儒家思想,论语,融入到,个人,著作,道德,才能够,道家思想,那么你,中国,中华文化,主张,后人,思想家,正途,眼界,身心,道德经,做一个,只有这样,如何去,应当说,这个民族,这也正是,于帝,在这部,一身

2013-09-05 #故事会

老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 哪一种更受人们的推崇?

老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 哪一种更受人们的推崇?

孔子,老子,思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个人,画像,道德经,论语,人来说,任何一个,代表,人们,人类,后人,看法,一个人要,哪一种,适合于,释放自己,那么才,孔生,好的,中国,事物,儒家,价值,哲学体系,前所,原因

2008-05-07 #经典故事

老子和孔子的修行 谁更高?差几个层级?

老子和孔子的修行 谁更高?差几个层级?

孔子,老子,易经,道德经,中国,思想,言论,东西,后世,层级,深度,道家,论语,顺序,是我国,最基础,老子说,依于,游于艺,不一样,人和,星光闪耀,创始人,代表,万世师表,主张,五伦,人类,价值,代表作

2009-02-27 #长篇故事

为什么孔子比老子更出名 其实无非就这个原因

为什么孔子比老子更出名 其实无非就这个原因

孔子,老子,苹果,道德经,人们,品牌,孔夫子,学问,思想,手机,营销,周游列国,孔老夫子,中国,人家,天下,学生,知名度,著作,论语,都知道,多大,董仲舒,李耳,三星,上名,外国人,中华文化,中华,个人

2020-07-01 #小故事

如果老子和孔子在天庭有神位 你认为谁的官位大

如果老子和孔子在天庭有神位 你认为谁的官位大

孔子,老子,化身,传说中,哲学,传说,天庭,天地,思想,民间,玉帝,道德经,论语,说法,影响,中国的历史,是神仙,万仙,修丹,各代,太清,老君西,清中,万物,万世师表,哲学家,中都,人间,优势,六经

2010-05-20 #经典故事

老子是哲学家兼诗人 孔子是教育家兼伦理学家

老子是哲学家兼诗人 孔子是教育家兼伦理学家

老子,诗歌,哲学,道德经,孔子,境界,散文,论语,第一人,老师,宇宙,上原,中国,哲学思想,哲学家,学生,学者,托名,文学作品,著作,韵文,于伏羲,其诗,冯友兰,周文,诗哲,道可道,黑格尔,伦理学家,三生万物

2010-02-27 #短篇故事

《将夜》宁缺与陈皮皮进行哲辩 历史上孔子和老子怎样看天人关系

《将夜》宁缺与陈皮皮进行哲辩 历史上孔子和老子怎样看天人关系

孔子,宁缺,老子,天地,儒家,天道,思想,昊天,唐国,书院,地位,天人关系,宋国,态度,弟子,德行,理性,论语,陈皮,道德经,南子,司马桓,郑国,一城,和精,院后,古装,世界,个例,主张

2019-09-1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