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周口小姐妹捡垃圾“捡”来图书馆 央媒转发报道引全国关注

时间:2013-01-13

爱心公益团成员代表送来4000元善款听说图书室添了新书,孩子们蜂拥而至

提示:本文共有 22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爱心人士送来的新书架里装满图书,小姐妹拿着各类书籍爱不释手。

爱心公益团成员代表送来4000元善款

听说图书室添了新书,孩子们蜂拥而至。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于扬李玉坤实习生王慧星文图

接到崭新图书的那一刻,吴楠楠和吴适可姐妹高兴得要哭了起来,她们紧紧攥着书本,眼睛里的泪水在不停打转。她们一个劲儿地鞠躬说着谢谢,深藏内心的那丝幸福也许只有她们懂得。

连日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独家报道了周口乡村小姐妹吴楠楠、吴适可,靠从垃圾中挑选破旧图书,从而为全村小伙伴建起藏书100多册的简陋图书馆一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也决定联合本报奖励这对小姐妹万元助梦基金。在本报持续报道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联合推动下,众多主流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官方微信以及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等中央级媒体均转发大河报报道,持续传播小姐妹的正能量故事。

此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给小姐妹捐款捐物。社会各界持续的关爱,让太康县杨庙乡陈庄村这个普通的乡村院落变成了“爱心汇集地”。

央媒集中转发本报报道小姐妹引来全国关注

4月10日,新华通讯社官方微信全文转发大河报报道,让小姐妹的励志事迹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同时,人民日报官方微信也转发报道,对吴楠楠、吴适可小姐妹给予关注。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样的梦想必须支持”……评论区里,网友一片点赞。不少人提出希望留下小姐妹的通联地址,以便捐款捐物给予支持。4月10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征询小姐妹俩的意见后,获得接收捐助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杨庙乡陈庄村,陈纯新(收),联系方式为15993213165。(注:陈纯新为小姐妹的舅舅)

“小小行动,也可以带来大大的改变,这对小姐妹为我们做了一个很棒的示范。”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负责人表示,他们给予小姐妹的万元特别奖励,将全部用于图书室的升级“改造”,具体是粉刷美化图书室墙壁,添置书桌、书架,购置一批崭新的儿童读物等。

节俭懂事励志小姐妹天天都是“正能量”

太康县杨庙乡陈庄村,绿油油的麦田将村庄包裹,温暖的春风从碧绿的枝头划过,吹拂着宁静的村庄,也带来了阵阵花香。村中一处普通的院落,是小姐妹的家,5间瓦房已有近20年的历史,院子里的柿子树嫩芽初抽,小姐妹跟随姥姥种下的芫荽、生菜等长势正旺。

放眼院子,一处堆放的废品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小姐妹跟随姥姥和舅舅从县城捡拾来的,记者看到里面有破旧的茶壶、水桶等塑料制品,“这都等着卖钱,捡到的书本被楠楠和适可擦干净,放到屋里图书室了。”小姐妹的舅舅陈纯新说。

12岁的姐姐吴楠楠可以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每周她要到7.5公里外的初中求学,只有周末才可以在家。她的手指上有不少“倒刺”,稚嫩的手指肚上还有划痕,这是经常跟着大人捡垃圾留下的。而妹妹吴适可的情况相对好一些,因为她患有眼疾,每次外出捡垃圾,都是吴楠楠抢在前面,她懂得心疼妹妹,只让妹妹做“助手”。

“我感觉没有啥,书本破点,里面的内容都能看。我和妹妹都喜欢看漫画书,现在能照书本画画了。”吴楠楠开心地说。她的笑容很质朴,自豪间透露出几分羞涩和腼腆。记着看到,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但吴楠楠和吴适可的衣着非常干净,简陋的图书馆也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姐妹俩可懂事,平常没见她们买过啥零食和衣服,她们穿的衣服有些还是捡垃圾捡来的。她们这点难能可贵,不给别人比吃穿,只顾埋头苦读书。”杨庙乡中心校的一名老师说,这姐妹俩的作文成绩一直不错,这跟她们平时丰富的阅读量密不可分。

年仅10岁的妹妹吴适可虽然一只眼睛看不清楚,但她也从未放弃阅读。不玩游戏、不看电视的日子里,她和姐姐以及小伙伴们最大的乐趣就是“泡”在家里的这个图书室里看书,而多年来,大家也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记者在吴适可的作文《一件让人开心的事》里看到,小姑娘虽然有一些错别字,但整篇文章叙事清晰,老师留下的评语是“层次分明,句子通顺,写出了课间游戏这个开心的主题”。

图书桌椅汇集乡村院落简陋图书馆“瞬间”升级

4月10日下午3时许,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郑州市十六中的老师们来到太康县杨庙乡小姐妹家中。经该校吕贻晓老师提议,校团委负责人曹亚楠联合初一、初二年级组,积极号召同学们捐出闲置书籍500余册。同时,学校领导也大力支持,捐出学习文具60余套,作文本200余册。

“两位小女生对图书的热爱和乡村小朋友对阅读的渴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郑州十六中的师生,但他们图书的缺乏和阅读条件的简陋又让我们揪心。”该校志愿者代表说,希望他们的这一行动,能够让偏远乡村里那盏精神烛光变得更加明亮。

江苏省民办高校“炎黄职业技术学院”的党政办主任、组织部长谭健康给记者发来短信说,他有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女儿,目前家里藏书近千本,准备给吴楠楠姐妹俩捐赠。

在太康县,当地教体局、妇联以及杨庙中心校分别给小姐妹俩送去了共计1000多本图书和崭新桌椅板凳。万城商贸太康壹家人公益团负责人陈家济也及时组织公益团成员,给小姐妹捐了4000元善款,准备用于治疗吴适可的眼疾。

有了新桌椅,添了新图书,姐妹俩创办的图书室“瞬间”完成升级。4月10日傍晚放学后,得知消息的孩子们一窝蜂地拥进小姐妹家中,各自找寻自己喜欢的图书翻阅起来。哗啦啦的纸张翻阅声不时响起,像一首无比温暖的动听乐曲。

小姐妹俩比过年还开心,高兴得在院子里蹦了起来。“这书都是我们想看又没有的,像一些科幻、科普类的图书,我们太想看了,有了这些书,我们将学到更多的知识。”吴楠楠、吴适可开心地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周口小姐妹捡垃圾“捡”来图书馆 央媒转发报道引全国关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央媒高度评价!“福州故事”传遍全国

央媒高度评价!“福州故事”传遍全国

申远,福州,梅洋村,采访团,发展,林文,福建,记者,乡愁,乡村,工厂,幸福感,故事,有限公司,绿色,生产基地,新材料,嵩口镇,连江县,服务,张斐,全球最大,让更多,工作人员,人民,媒体,小康生活,小康,市民,永泰县

2016-03-25 #短篇故事

央媒纷纷转发!武汉“豆腐脑”爷爷的故事温暖全国网友

央媒纷纷转发!武汉“豆腐脑”爷爷的故事温暖全国网友

故事,徐耀,官微,武汉,全国,网友,长江日报,暖意,豆腐脑,长江网,有人说,夏俊,汪伟,言中,半月谈杂志社,好的,新华社,寒潮,价格,人生,之利,人物,人民日报,人民网,人间,低谷,俊文,官方,全网,冷空气

2009-04-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央媒纷纷转发!武汉“豆腐脑”爷爷的故事温暖全国网友

央媒纷纷转发!武汉“豆腐脑”爷爷的故事温暖全国网友

故事,徐耀,官微,武汉,全国,网友,长江日报,和谐社会,暖意,豆腐脑,有人说,汪伟,朱曦,言中,你我他,半月谈杂志社,好的,新华社,记者,寒潮,价格,人生,之利,人物,人民日报,人民网,人间,低谷,官方,全网

2017-02-28 #故事阅读

央视新闻介绍全国妇联家国情怀故事汇 获人民日报等央媒关注

央视新闻介绍全国妇联家国情怀故事汇 获人民日报等央媒关注

客户端,家国,人民日报,情怀,故事,经济日报,活动,新华社,农民日报,后代,妇女,祖国,江西省,爱党,央视新闻,妇联,故事汇,爱国爱家,和群,和家,新时代,等着你,全国妇联,于都县,中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报,中国网,人们,代表

2012-08-29 #短篇故事

她和佛山的故事温暖1亿人 央媒纷纷报道

她和佛山的故事温暖1亿人 央媒纷纷报道

佛山,岭南医院,颅骨,医院,故事,记者,市委宣传部,佛山日报,佛山市,姑娘,牛军,医疗费用,董后,书记,佤族,医疗,全国,医疗费,南粤,夫妻,家里人,孩子,慰问金,文明村,日子,欠款,村党委,楷模,老家,费用

2008-01-24 #短篇故事

央媒再次集体聚焦杭州:数字化让城市更幸福宜居

央媒再次集体聚焦杭州:数字化让城市更幸福宜居

杭州,城市,数字,企业,平台,在线,杭州市,大脑,政策,数据,服务,发展,员工,政府,应用,数字经济,全国,场景,补助,医院,民生,系统,领域,幸福宜居,建设,高水平,疫情,群众,记者,高质量

2010-04-02 #故事会

帮父亲扫马路双胞胎获多家央媒点赞 背后还有一个暖心故事

帮父亲扫马路双胞胎获多家央媒点赞 背后还有一个暖心故事

张士,宁波,官微,孩子,姐弟俩,父亲,记者,龙凤胎,百丈街道,潜龙,社区,工作,张立,来宁,人民日报,头条,全国,前途,双胞胎,姐弟,女儿,故事,高温,爸爸,网友,他们的故事,央视新闻,史培,宁波人,童节

2014-12-09 #故事阅读

周口市2户家庭获2020年度“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殊荣

周口市2户家庭获2020年度“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殊荣

家庭,王孟,王国辉,疫情,武汉,工作,力量,爱心,防控,王泉,一线,人员,典型,医疗队,周口市,图片,市妇联,小时,患者,您们,火神,爷爷,贡献,记者,知识,蔬菜,心理疏导,杨娜,王兰,王晨

2009-01-2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