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胶东乡村记忆:听栖霞北芳讲述 她儿时惦记的“新衣服”

时间:2013-01-20

不过,退回三四十年之前,当时在胶东农村,孩子们想买一件新衣服,远没有现在这么容易

提示:本文共有 29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编者按:童年,是一个人很容易得到满足感的阶段,一顿美食,一件新衣服,都会让他们高兴好几天。不过,退回三四十年之前,当时在胶东农村,孩子们想买一件新衣服,远没有现在这么容易。下面就听“60后”的栖霞农民作家北芳讲述,她儿时惦记的“新衣服”。)

以下是正文——

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都知道我们的衣服鞋子,大都是手工做的,条件好的去裁缝铺做。我生于1968年,那时再穷也会在穿戴上给小孩按照风俗论论“规矩”,就是小孩都要穿三个“打算袄”,以后过日子会精打细算,做事有计划。“打算袄”是要做成夹袄,里表两层,外面钉上五色布条穗子,钉在刻着“葫芦”、“佛手”、“双钱”等图样的布上。我家买不起布给我做“打算袄”,我妈就把一个红色的包袱改成小袄,在胸前、背后和两臂上钉了些穗子,当作“打算袄”给我穿着。结果被村里婆娘们笑话说,“打算袄”都是夹袄,哪有做成单片小褂的?这个孩以后得穷一辈子。

转过年来六月,我家的三间茅草房在风雨中坍塌了,父母白手起家盖房子,七月底房子盖好了,我因肠梗阻被送在邻镇的医院动手术,那时我穿着大姑给我做的一个线呢格子小制服,光着腚,因为没有裤子穿。我妈说那个小制服是你穿过的最好看的衣服,在医院里,医生和病号们都夸我小嘴能说会道,像炒料豆。

因为我们家的生活条件不好,以后直到八岁前,我的衣服都是大姨和小姨用手一针一线地给缝制起来的,棉鞋也是小姨用大人穿过的旧鞋底做成的。每年过年我们姊妹三个能做一套新衣服,新衣服大都是大姨给我们买的布做的。

(配图均为胶东乡村生活的场景)

我八岁上一年级,我妹在育红班。那时公社正在修古蛇线公路,每户每人需要打石子若干斤上交铺路。我爹到河套去捡石头用推车推回家倒在院子里,用短木棍和废车带圈起来钉成一个套圈,做了四五个,我们每人一个套圈,把石头放在套圈里,一手把着木棒,一手抡着铁锤砸石头,石子不飞溅滑出去,要求砸的石子的大小和鹌鹑蛋那样大。放学以后,打石子,就是我的功课。砸完一批,我爹就推到学校大院,过秤,有专门的人拉走了。

快要过“六.一”儿童节了,我和妹妹都有节目,妹妹在育红班演了情景剧《公社里的小鸭子》,她演那个赶鸭子的小姑娘,又唱又跳 ,特别好,至今我都能唱上来她唱的词。我则是除了两个集体舞,还有一个独唱——老师拉着二胡,我自己独唱。

育红班老师和小学老师都发话叫我们回家叫父母去买新衣服,准备演节目。于是我爹去赶海阳县徐家店集了,因为我们离徐家店是25里地,那时我爹不论上哪去,都是以步当车。

我知道我爹去给我们买过“六一”的衣服了,一上午兴奋地上课老走神,不时地对同位说,俺爹去给俺买衣服了,好留过“六一”,你穿什么?同位说买就买呗,俺早就买来了。

中午回家吃饭,我爹没有回来,因为有点远,也许到大姑家里吃饭去了。

我又盼望到下午放学,跑回家,终于把我爹盼回来了。我进门就问我妈,俺爹给我买的衣服在哪?我妈拿出我爹赶集买回来的物品。一件淡蓝条绒小袄是给弟弟的,一件鹅黄色的“的确良”小袄,非常非常好看,胸前左边绣着“红小兵”字样,右边绣着“爱科学”,还绣着个火箭图案,是给妹妹的,还有一块印着“S”型竖杠的布,一道红色的,一道绿色的,一道黄色的,是我第一次看见的最好看的布,并且那布的质地像现在的涤纶料子,非常软滑,我妈说等叫邻居婆娘用缝纫机给妹妹做个裙子。我的呢?我妈拿出一个白色短袖棉布汗衫,说,这个是你的。

我大失所望,说,这个怎么能演剧?在我的印象里,上台子演剧,都是穿古装丝绸的戏子服,我过“六一”,没有好衣服,那也应该是一件颜色靓眼的衣服吧。我是老大,平时吃的穿的从来不争,这次心理落差太大了。禁不住坐在门槛上哭起来,我爹回来看见了,一听我是在争没给我买好衣服,把我揪到院子里,叫我赶快打石子,我说不打!我爹问你打不打?我说就不打!

于是我爹拿起打石子的套圈,开始在我脊梁上抽起来,一边抽一边问我到底打不打?我边哭便犟就不打!我爹就继续抽,我妈在一旁骂我爹,叫我爹停下,然而我不打石子,我爹就继续抽打我的屁股腿和脊梁,我终于受不了,坐在板凳上拿起锤子,我爹才住了手,于是我一边哭着一边拿着套圈打石子。

那年“六一”,妹妹穿着“红小兵”成品袄,绸子一样的裙子,再加上她本身漂亮和可爱的表演,给育红班拿了第一名。我呢,表演时老师叫别的同学脱下小褂给我穿着。不过,我跳的舞蹈,也给学校拿了个第一名的奖状。

我那时长得丁点大,像个五六岁小孩,却能在台子上独唱,一下子在四邻五村出了名,很多人都惊奇一个小不点怎么能从容不迫地唱到底,直到我上了初中,经过两个村子,很长时间,村子里的人见我就把我当成小名人一样笑眯眯地和我打招呼。

过了不久,星期天,我和发小在一起玩耍,她说咱俩换过汗衫穿吧,我高兴地脱下来和她换着穿。可是不小心我把她的汗衫被门上的钉子挂了个窟窿,她一看,脱下我的汗衫就用石头砸,把我的汗衫砸成“蜂窝”,我哭着穿回家,我妈一看,问清怎么回事,让我饱尝一顿老拳还不过瘾,又拿起笤帚疙瘩砸我的头一顿,又把我耳朵扭一圈,再扭一圈,直到她累了。然而人生的第一件成品汗衫,我妈想补都没法补那些窟窿了。

此后我们好多年的衣服,还是我妈和我大姨给做的,有时也找裁缝做。

上初中时,我表姐给了我们一个倒下来的成品的确良半旧小白卦,我妈给我找裁缝做了一个印着梅花瓣的的确良小褂,我在唐家泊联中读书,妹妹在后野联中,我俩每周回家,把小褂洗洗倒换过来穿一个周,这样在同学面前,我们每人有两件夏天的衣服,不至于让同学看不起。看到有的同学穿着裙子,袅袅娜娜,羡慕至极,却不眼馋,知道自己买不起,只是欣赏。

我第一次穿裙子,是20岁的事了,那是八十年代后期,我问父亲要钱,说去买个裙子,父亲给了我20元,我骑着自行车去了唐家泊镇上,结果,我在集市上转了一圈,嫌衣服贵,没买,直接去了供销社,供销社当时有一个柜台专门卖书,我趴在那里瞅着书名,买了十几本中外名著,把钱花光了,带着一大包书回家。我妈一看,我没买衣服,买回一堆书,气的骂了我一顿。正好一个开始教学的发小同学来我家里玩,把我刚买的一堆中外名著只留一本给我,其他一块借去看。这个“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借,从此无论要了多少次,他说没有了,被别人借去了。为此,我在心里哭了好多年。而幻想中的裙子,还是穿了妹妹倒下的旧裙子。

妹妹初中毕业后,就找到了工作,她喜欢打扮,自己挣钱,每年买大量的衣服,我坐享其成,不用买衣服,穿她倒下来的穿不完。

高中时我依旧穿着补丁的袄,裤子有时穿我妈的,有时穿妹妹的。

找对象后,第一次到婆婆家出六月门,这里有个规矩,是婆婆必须给买一套新衣服。老王和婆婆带着我在集市上溜达买衣服,我看好一套西服裙,婆婆一打听二十元,拔腿就走,一边说你穿着不好看。我看好的,婆婆都说不好看。最后婆婆花8块钱给我买了一个短袖小褂。

不过是新衣服,我不舍得穿,但是,过了几天,我的一个非常好的发小,她在小学代课,要去联中开会,来借婆婆给我买的这件衣服穿着,我心里舍不得,但是不好意思,只能借给她穿了一天。农村人常说:穿了人家的新,穷到脚后跟。但是发小穿了我的新衣服,反而一生幸福顺利,有钱花。

年轻时我渴望有好看的衣服穿,但是没有钱买,一直穿别人倒下的衣服,后来就习惯了,从来也不寻思打扮,朴朴素素地过一辈子,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你怎么看,我都无所谓,心事不在衣服上,再好看的衣服,对我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胶东乡村记忆:听栖霞北芳讲述 她儿时惦记的“新衣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胶东乡村记忆:几十年前的栖霞农村小学 如何考试?

胶东乡村记忆:几十年前的栖霞农村小学 如何考试?

考试,学生,当当,老师,小学,教师,监考,乡镇,学校,学制,完小,成绩,年级,中学,班级,考场,依据,内容,卷子,学年考试,家长,干粮,常识,座位,教学,数学,方法,校长,考点,课程

2015-09-19 #小故事

胶东乡村影像:看栖霞艾山脚下一个村庄的航拍风光

胶东乡村影像:看栖霞艾山脚下一个村庄的航拍风光

邹家村,艾山,村庄,图中,位置,公路,姓氏,栖霞,邹家,山之阳,艾山汤,大家来,松山街,毛山,胶东,乡村,主峰,一段距离,影像,前段时间,地名,山区,大山,季节,客人,山北,烟台,所在,方向,朋友

2008-09-18 #长篇故事

胶东乡村影像:烟台栖霞铁口村 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地方

胶东乡村影像:烟台栖霞铁口村 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地方

铁口,栖霞,传统建筑,历史,房子,房脊,拴马,结构,程度,老房子,分布在,富贵,曾参,牟子国,都会,胶东,乡村,主人,影像,人丁,仙鹤,元世祖,功夫,底蕴,地名,后世,图案,地位,外墙,寓意

2007-10-21 #长篇故事

胶东乡村影像:栖霞的丘陵上 楸树和刺槐陆续开花了

胶东乡村影像:栖霞的丘陵上 楸树和刺槐陆续开花了

楸树,刺槐,刺槐花,胶东,状态,胶东半岛,农村,时候,树木,样子,胶东地区,是这个,高大乔木,上都,不一样,家常美食,节气,丘陵,一大,丘陵地区,乔木,尾巴,半岛,分岔,包子,图片,周期长,叶子,大樱桃,意义

2010-03-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胶东年味记忆:今天是小年 胶东民间有“祭灶”的习俗

胶东年味记忆:今天是小年 胶东民间有“祭灶”的习俗

灶王爷,腊月二十三,一家人,栖霞,福音,胶东,习俗,一家,下界,事宜,农历,先生,学堂,民间,招远,玉皇大帝,燃放鞭炮,莱阳,饴糖,汇报,年开始,这一天,宋福,松一松,罗内,乡村人,编者按,年味,一家之主,一带

2011-12-25 #小故事

胶东年味记忆:栖霞人把“压岁钱”叫做“压腰钱”

胶东年味记忆:栖霞人把“压岁钱”叫做“压腰钱”

压岁钱,小孩,时候,压腰,风俗,压腰钱,给我们,初一,寓意,大人,外甥,红包,胶东,祝福,年年,新一年,两毛钱,在我们,年味,农村,传统,使命,大姨,栖霞,父母,糖果,票子,我的心,我儿子,兴三

2015-10-29 #短篇故事

胶东人的中秋家宴都吃啥?看这组来自福山莱阳栖霞的图片

胶东人的中秋家宴都吃啥?看这组来自福山莱阳栖霞的图片

家宴,莱阳,图中,主题,主食,福山,朋友,胶东地区,螃蟹,吃什么,好的,大包子,炒鸡,上菜,一盘菜,三鲜馅,下酒菜,亲切感,乡村,人们,团圆饭,县市区,共性,午饭,后会,吉祥,各县市,实景拍摄,宴席,总体

2010-10-07 #短篇故事

组图:冬季参加胶东乡村婚礼 天气虽冷但气氛温馨

组图:冬季参加胶东乡村婚礼 天气虽冷但气氛温馨

婚礼,婚宴,莱阳,胶东,时候,张静,乡村,化妆师,场景,地方,大冷,大米,新娘,新郎,栖霞,水饺,乡村婚礼,这组图片,图片,上菜,主食,习俗,仪式,乡镇,传统,农闲,作品,印象,区别,唐装

2013-01-2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