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Netflix市值超迪士尼:商业模式 技术支撑与战略定力 从巨头中突围的故事!

时间:2013-01-29

Netflix当下的好光景,一方面是得益于疫情导致宅家经济的爆发,另一方面,却是得益于其订阅制的商业模式

提示:本文共有 47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作者:江浩Corli

天使茶馆修改删减(共4000字,阅读时间10分钟)

2020年4月16日,全球最大的在线视频提供商Netflix(奈飞)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1927亿美元,比迪士尼高了近100亿。Netflix当下的好光景,一方面是得益于疫情导致宅家经济的爆发,另一方面,却是得益于其订阅制的商业模式。

Netflix为什么选择订阅制的商业模式?订阅制如何与老片战略、推荐机制一起构成了Netflix的核心竞争力?Netflix会不会上广告?

1.

内容行业是一场无限游戏

从2004年上市至今,Netflix就从未停止过激烈的竞争:

2004年刚上市的Netflix与沃尔玛和百视达(Blockbuster)的“租赁大战”,2011年开始的“流媒体入户之战”,Netflix放弃“双轨制”,2018年开始的移动流媒体“世界之战”,Netflix对抗整个世界。每一次战役,Netflix的收入增长就出现一次高峰。

如今,美国的流媒体市场有哪些玩家?

亚马逊的Prime Video、谷歌的Youtube TV、苹果的Apple TV、百年老店迪士尼、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AT&T旗下的HBO Max、美国第一大有线电视运营商Comcast旗下的Peacock。

但是在所有流媒体平台中,Netflix的价格是最高的(除了HBO Max以外)。为什么价格和内容总量看似都没有优势的Netflix可以杀出重围?即使排除疫情的影响,在疫情发生之前Netflix的单用户观看量仍在上升,强劲的用户增长实实在在地反映了Netflix的竞争力。

2004年花旗银行在针对Netflix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Netflix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竞争对手非理性的策略——采用任何可能的价格进入市场。

2004年时Netflix面对的DVD租赁市场是这样,16年后今天的流媒体市场也是这样。内容行业的竞争永远不会停止,不论是DVD租赁的商业模式,还是今天的流媒体模式,新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总是试图采用价格战的方式获取大量用户。16年前Netflix面对的是沃尔玛、亚马逊、百视达,16年后换成了苹果、迪士尼和亚马逊。

2.

Netflix做对了什么?

一句话总结Netflix方法论:用订阅制和技术驱动应对无限游戏。变的是市场、是商业模式,但是不变的是订阅制和技术进步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通过订阅制,实现未来稳定的现金流预期,可对未来进行稳定的内容投资,因为推荐机制对库存的利用率极高、老片战略使内容成本极低,因此投资回报率极高,单位经济模型成立,于是Netflix就在广告上疯狂砸钱买用户,在物流上疯狂砸钱建配送中心。

于是就形成了正向反馈:服务更好、更多用户、更多收入预期、更多内容和物流投资、服务更好......在这一切正向反馈的核心恰恰是订阅制。

3.

Netflix当初为何选择了订阅制?

2004年5月Netflix上市时,用户规模100万。前一年DVD刚刚超越VHS成为美国家庭娱乐内容播放的主要格式,市场规模达57亿美元。DVD租赁市场的前景也很大,预计未来三年DVD租赁市场每年有20%以上的增长。

当时DVD租赁市场的巨头为百视达,巅峰时期有5000万注册用户、2000万活跃用户(Netflix直到2011年才达到这个数字)、9000家门店,占据超过54%的市场份额,主要业务模式是线下租赁,一张DVD花费5美元可以租3天,但是逾期不还需要交纳罚金。

当时电影放映主要有四种模式:百视达的线下租赁模式、PC端Movie Link的按片付费模式、有线宽带(VOD)模式以及Netflix的订阅制模式。

为什么Netflix选择订阅制模式?除了用户没有逾期罚金的忧虑、用户满意度极高之外,订阅制还让Netflix最大化地节省成本。按片付费的用户,一定会找最新、最热门的电影,对于百视达和其他渠道商来说,影片成本始终是一道坎。但是对于订阅制用户,只要满足其”连续不间断的”的观看需求即可,这也是Netflix始终坚持“老片战略”和推荐机制的原因。

下图是Netflix和百视达新老电影的占比,不难发现两者新老电影占比完全倒置。新片发行的两个月内,Netflix购买的DVD数量一般只有百视达的10%。

老片怎么满足用户需求?答案是推荐机制,根据用户对观看内容的评分历史推荐相关电影。

4.

推荐机制+老片战略 = 长尾效应

推荐机制加上老片战略,最大化的发挥长尾效应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老片战略降低内容购买的成本,在相同的预算下最大化地丰富内容库。另一方面,通过推荐机制将本来不会被关注到的长尾内容推荐用户观看,最大化地提升库存的使用效率。

对于Netflix来说,最核心的固定资产也是最主要的固定成本——DVD,通过老片战略和推荐机制两者相结合,可以保证极高的投资回报,快速收回固定成本,Netflix也更有信心进行规模化投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规模更大、财力更雄厚的百视达,Netflix的策略不仅是差异化布局,更是保全资金的生命线。

推荐机制还可以促进用户的活跃度,平均下来用户会给50%的电影进行评分。在推荐机制的基础上,Netflix还上线了“朋友”系统,用户可以看到朋友推荐的电影,还有家庭派对系统、轻重度用户优先级系统等等,都是Netflix重视技术驱动的表现。

5.

如何将看似没有门槛的商业模式做到极致?

由于老片战略和推荐机制,内容成本较低,单位经济模型成立,于是Netflix就在收入端和支出端同时砸钱,收入端疯狂买量增用户,支出端疯狂建厂提高配送速度。

1)在线租赁DVD的商业模式是否成立?

根据咨询公司和投行的测算(按2004年1季度):

Netflix用户的生命周期为21个月;乘以20美元的ARPU,则LTV=436美元;减去基础成本246美元、履约费用47美元、获客成本35美元、研发投入22美元等,单用户的生命周期能贡献的税前利润为73元。单位经济模型成立,Netflix的现金流一直是正的。

2)收入端疯狂获客

Netflix决定只要测算下来获客成本(SAC)低于30美元,有多少广告买多少广告,结果是2003年付费客户增长72%。2004年Q1将电视广告加入媒体营销的一部分,允许获客成本升到35美元左右,2004年付费客户数量增长84%,实现了用户数量和收入规模的第一次飞跃。

3)服务端疯狂建仓

2004年6月25个配送中心,80%的用户都可以实现次日达;2004年8月27个配送中心,半年后升级到29个,85%的用户次日达;2005年年底37个配送中心,92%的用户都实现了次日达;2009年有了50个配送中心,97%以上用户都实现了次日达。百视达开展线上DVD租赁业务时,不肯建配送中心。一方面,是希望灵活利用已有店铺的人力物力,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是配送中心需要额外的DVD库存,又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而且难以和门店的库存进行协调管理。

在百视达眼里,Netflix说到底就是一个发货工具。

但事实证明,Netflix成功将一门看似没有门槛的生意做到了极致:百视达门店库存的SKU极为有限,不论是单片的绝对数量,还是累积的电影种类,都难以与配送中心媲美。

百视达的用户往往需要进行抢购,才能订到自己想要的电影,毕竟一个门店的热门电影DVD就那几张,但是Netflix的仓库里却是有无尽的宝藏。

于是一切都形成了一个闭环:通过订阅制,可以准确地计算未来的收入和现金流,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内容投资;又因为推荐机制对库存的利用率极高、老片战略使内容成本极低,因此规模化的投资回报率极高,于是Netflix可以更进一步投资物流等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提升之后,Netflix订阅用户数量继续上升,整个闭环就一直持续下去。

6.

十六年后,Netflix又是怎样做到闭环的?

十五年后,流媒体的商业模式中已经不需要物流、DVD库存,但是Netflix的故事依旧:订阅制模式走向全球用户,推荐机制、获客、基础设施投资集合成一个战略:本地化自制剧。

进入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都截然不同的市场,Netflix靠的是基于各国、各地区不同文化拍摄的自制剧:从2015年真正打开拉美市场的自制剧《毒枭》,到葡萄牙电视剧《3%》、法国电视剧《马赛城》、日剧《裸体导演》、韩剧《梨泰院》《机智的医生生活》、英剧《王冠》,都是正面进入各个市场、建立品牌形象的拳头产品。本地化剧集带来的口碑效应是最好的推荐和获客成本方式,去年推出的西班牙语电视剧《纸钞屋》吸引了超过4500万家庭观看。

Netflix自制剧有四种:

购买剧本、挑选剧组、制片一条龙的自制剧;买断全球独家网络播放权的自制剧;与有线网络电视台联合出品的自制剧;续播之前停播的自制剧。本地化自制剧战略的最后一环,是全新的基础设施:Netflix的网页端和客户端设计可以全球通用,只要换个语言就能到另一个地区使用,但是这还只是最基础的。Netflix的字幕、音频甚至是海报都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定。

新的基础设施带来的结果,就是一次投入可以无限复制到全球用户,真正接近于互联网边际成本为零的理想状态。因此自制剧的单位经济模型也是成立的,Netflix自然愿意大力发展自制剧。

本地化自制剧的成果非常显著。

7.

Netflix为何坚持不做广告?

最后再来看此次疫情中,Netflix超越其他流媒体平台的一个关键问题,Netflix为什么不做广告?

从各方面来讲,Netflix似乎都没有不做广告的理由: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节节衰退,但是广告主的需求(疫情过后)仍在,这部分广告预算总要投出去,Netflix不要就给别的渠道和平台吃掉了。

另外,Netflix有大量的观看数据,可以用来分析用户的需求,流媒体平台的数据类型、数据模型和数据量都是原来有线电视台无法媲美的。同时从需求侧的角度来看,也有大量的用户有免费的需求,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推出一个免费的、带广告模式来解决。

Netflix不动摇订阅制的路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Netflix对订阅制模式的自信以及对自身的清晰定位。

Netflix在广告市场没有优势,即使是海量用户的观看数据,也难以和谷歌、亚马逊、脸书的天量用户数据相媲美。创始人说:

即使是想要从这三家口中获取50亿广告收入,要投入的成本和竞争压力还是太大,未来十年内,这三家公司(谷歌、脸书、亚马逊)将获得无限的数据,Netflix没有优势也不愿意去获得过多数据。

另外,Netflix的野心绝对不是几十亿广告收入所能限制的,在过去任何一个时点,如果Netflix开了广告,其收入规模和今天Netflix的会员收入体量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

最后,Netflix在全球流媒体行业的市场份额可以远远超过在广告市场的份额,垄断性定位带来的垄断性定价收益,一定高于竞争激烈的广告市场带来的收益。Netflix还是聪明的。

从创立之初在巨头厮杀下逃出生天,到今天纵横全球呼风唤雨,订阅制都是Netflix的根基。今天Netflix能在全球流媒体平台中独占鳌头,也是数十年保持战略定力的回报。

回看中国市场,你觉得哪家公司最有Netflix的气质?

(完)

1. 真格基金徐小平:投资就是投优秀的人,即使他们现在的商业模式有问题也要投!

2. 我做CEO的8年零3天: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8年全都举步维艰

3. 王功权:投资人问的1/3是傻瓜问题,1/3是没法回答的问题!

4. 天使投资人孔乙己

5. 李开复:优秀的团队 一定要招“苦大仇深”的人

6. 红杉资本周逵:未来10年抱紧科学家的大腿!

7. 靳海涛:产业链条短的项目容易成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Netflix市值超迪士尼:商业模式 技术支撑与战略定力 从巨头中突围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奈飞市值超越迪士尼:订阅制和大力出奇迹的故事

奈飞市值超越迪士尼:订阅制和大力出奇迹的故事

用户,内容,成本,战略,收入,流媒体,机制,市场,配送中心,自制剧,老片,全球,商业模式,广告,模式,迪士尼,单位,平台,库存,游戏,疫情,亚马逊,需求,大力出奇迹,投资,套餐,沃尔玛,渠道,电影,行业

2011-01-12 #长篇故事

流媒体平台Netflix要上天 宣布签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流媒体平台Netflix要上天 宣布签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迪士尼,合作,平台,家公,竞争,奥巴马夫妇,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皮克斯,制作人,制作公司,新合作,美国广播公司,全球,优势,体育,流媒体,娱乐业,动画,内容,剧集,协议,外界,巨头,导演,对象,市值,影业,本周一,演员

2010-10-09 #故事会

“商业奥运”夺冠:华尔街听懂了马云的故事?

“商业奥运”夺冠:华尔街听懂了马云的故事?

阿里,马云,亚马逊,业务,公司,苹果,中国,全球,商业,商业模式,故事,逻辑,技术,概念,零售,五新,华尔街,版图,美国,领域,形态,维度,特斯拉,决策,市值,迪士尼,个人,周期,企业,团队

2013-09-26 #长篇故事

当Netflix与迪士尼“狭路相逢”

当Netflix与迪士尼“狭路相逢”

迪士尼,内容,亚马逊,平台,用户,福克斯,业务,公司,服务,世纪,视频,苹果,会员,数据,视频流媒体,渠道,全球,代表,利润率,利润,商品,市场,思路,流媒体,电视,电视剧,盈利,直觉,行业,美国

2020-07-15 #短篇故事

17部动画电影将至:迪士尼 索尼 Netflix有大动作了!

17部动画电影将至:迪士尼 索尼 Netflix有大动作了!

2007-04-09 #故事大全

第92届奥斯卡提名名单背后:Netflix击败迪士尼 超级英雄电影崛起

第92届奥斯卡提名名单背后:Netflix击败迪士尼 超级英雄电影崛起

...,女演员,奖项,奥斯,寄生虫,演员,表演奖,斯嘉丽·约翰逊,迪士尼,作品,好莱坞,爱尔兰人,最佳女主角,超级英雄电影,婚姻,故事,流媒体,亚裔演员,女性题材,最佳导演,获得奥斯卡,成绩,金球奖,公司,哈丽特

2010-05-06 #短篇故事

市值逼近保利 万科之和 贝壳发生了什么?

市值逼近保利 万科之和 贝壳发生了什么?

贝壳,行业,经纪人,房产经纪,客户,网络,平台,房源,模式,问题,市值,交易,佣金,零和博弈,合作,京东,价值,客源,系统,结构,角色,需求,商业模式,品牌,恶性竞争,房子,时间,经纪,盈利,万经

2009-12-30 #小故事

爱奇艺“腾化”:继续上演中国版Netflix故事?

爱奇艺“腾化”:继续上演中国版Netflix故事?

爱奇艺,视频,腾讯,用户,版权,迪士尼,短视频,内容,中国,平台,上线,市场,行业,亏损,腾讯视频,价值,在线视频,字节,竞争对手,西瓜,资本,季度,布局,快手,故事,电影,股权,规模,阿里巴巴,业务

2009-07-0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