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2020高考语文精准大二轮江苏专用版课件:题型研训六 对联 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

时间:2013-02-06

古代精准用字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7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技法运用] 第一步:审清题干,解读信息。 要求找与“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对应的对联。 第二步:研究对联,对应考题。 ①中的“真面目”“笙歌”“古衣冠”反映的是历史故事,是表演之内容和配乐, 所以对应昆曲;②设疑、绘声绘境、巧设连环等,是评书的惯用技法,目的是生动、 吸引听众;③弹奏出“阳春白雪”的是古琴,“高山流水觅知音”关乎的是琴师俞伯 牙与知音钟子期;④形象地说出“木偶戏”的特点。 第三步:前后勾连,筛选作答。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即学即练]1.下列对联与可使用场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三代鼎彝昭日月 一堂图画灿云霞3分②龙蛇蜿蜒归梨枣 鸟兽飞腾入简笺③有迹可循模传墨本 无体不备意在笔先④白首壮心写大海 青春浩气画高山A.①古董行 ②刻印社 ③碑帖馆 ④书画社B.①古董行 ②书画社 ③刻印社 ④碑帖馆C.①碑帖馆 ②刻印社 ③古董行 ④书画社D.①碑帖馆 ②书画社 ③刻印社 ④古董行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解析 鼎彝,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第①句为古董行;古代 印书的木刻板多用梨木或枣木刻成,所以称雕版印刷的版为梨枣,第②句为刻印社; 根据“模传墨本”一词可知第③句为碑帖馆;根据“画高山”一词可知第④句为书 画社。 答案 A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2. 小 张 是 刚 上 任 的 女 秘 书 , 公 司 老 总 让 她 亲 自 上 门 送 三 副 对 联 , 她 最 合 适 的 选 择 是 3分 1门前绿水声声笑 屋后青山步步春 2室有芝兰春自永 人如松柏岁长新 3辛勤浇灌敢叫梓楠成大木 呕心沥血能让枯藤发新枝 A.1送给乔迁新居者 2送给过大寿者 3送给老师 B.1送给老师 2送给过大寿者 3送给乔迁新居者 C.1送给过大寿者 2送给乔迁新居者 3送给老师 D.1送给乔迁新居者 2送给老师 3送给过大寿者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解析 弄清楚送的目的,分析准对联的内容。1句讲屋和门,景色好、笑声多,同 房子有关;2句讲人像松柏一样年纪长,同长寿有关;3句讲辛勤浇灌、呕心沥血, 同培育有关。 答案 A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3.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以示祝贺。这三副对联依次是 3分①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②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③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A.⑤②③B.①③④C.⑤③①D.①④③解析 ①“现面目”“留旧神”,表现了摄影的特点。②写学术研究。③“妙句”“毫端”表明是创作。④是说书信。⑤形象地说明了演员的特点。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提能二 理解诗句[解题策略]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典例 下列各句中所引用的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中年人或老年人见了青年,觉得不胜其健羡之至,而青年人却似乎不能充分了解 青春之乐。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我向来过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 时日。 C.你对孩子一般儿爱,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也不想到什么“养儿防老,积谷 防饥”,只拼命地爱去。 D.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 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答案 B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技法运用] 第一步,体会诗句内涵。 B项,“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指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 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 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诗句反映的是一种惆怅之情。 第二步,体会阐述文字。 “我向来过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 住时日。”这个句子反映的是一种闲适之情,句中所引用的诗文不符合语境。 第三步,比较确定答案。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即学即练]1.依次在下面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②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 ”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③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A.时穷节乃见 天长地久有时尽 已是黄昏独自愁B.时穷节乃见 曾经沧海难为水 西北望长安C.居高声自远 天长地久有时尽 西北望长安D.居高声自远 曾经沧海难为水 已是黄昏独自愁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解析 可结合诗句意思,联系句子的具体语境分析作答。①这里语境是梅兰芳在国难 面前,尽管身处艰难,但仍表现出拒绝与日本人合作的民族气节,所以填“时穷节乃 见”;②“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 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 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所以填 “曾经沧海难为水”合适;③“西北望长安”向西北眺望故都汴京和北方的大好河山, 可惜重重关山遮住了我们的视线。表达了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靖康以 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这一思想感情。所以填此句合适。 答案 B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2.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诗词名句与上下文文意衔接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顿觉烦扰少了,闲暇多了,油然而生出“门前冷落 车马稀”的况味,这些都是自然的,时间一久便适应了。 B.老同志的辛勤哺育和无私教习,让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80后”们快速成长 为学校工作的生力军,这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啊! C.当我国中部和西部大片区域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政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时 候,“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向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D.“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月圆的时节,她举起酒杯遥望大洋彼岸,默念着 丈夫和儿子的名字,祝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解析 “雏凤清于老凤声”出自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诗意 为雏凤的鸣声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现往往用来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哲 理。文句意只是表明“80后”们的快速成长,而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 答案 B课前诊断自测课堂精准突破 本课内容结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20高考语文精准大二轮江苏专用版课件:题型研训六 对联 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全国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第三周周六组合练

全国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第三周周六组合练

皇帝,不正确,文化知识,帝王,亲族,命令,大功,官员,年号,比喻,美学,问题,领域,应用,御史大夫,中国制造,三司,品牌,东西,丧服,代表,功劳,句子,句式,地区,整体,声誉,大会,技术,官名

2009-08-24 #故事大全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清华大学,数学,老师,数学家,工作,熊庆来,苏家驹,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决心,上中,个数,代数,事情,光辉,努力学习,十分注意,江苏省,学时,同学们,历史,大学,天才,数学课,得数,工厂,教授,数学方法,文凭

2011-07-05 #长篇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清华大学,数学,老师,数学家,工作,熊庆来,苏家驹,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决心,上中,个数,代数,事情,光辉,努力学习,十分注意,江苏省,学时,同学们,历史,大学,天才,数学课,得数,工厂,教授,数学方法,文凭

2009-09-17 #故事会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清华大学,数学,老师,数学家,工作,熊庆来,苏家驹,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决心,上中,个数,代数,事情,光辉,努力学习,十分注意,江苏省,学时,同学们,历史,大学,天才,数学课,得数,工厂,教授,数学方法,文凭

2010-01-13 #小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清华大学,数学,老师,数学家,工作,熊庆来,苏家驹,访问学者,剑桥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决心,上中,个数,代数,事情,光辉,努力学习,十分注意,江苏省,学时,同学们,历史,天才,数学课,得数,工厂,教授,数学方法,文凭

2020-05-10 #长篇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清华大学,数学,老师,数学家,工作,熊庆来,苏家驹,访问学者,剑桥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决心,上中,个数,代数,事情,光辉,努力学习,十分注意,江苏省,学时,同学们,历史,天才,数学课,得数,工厂,教授,数学方法,文凭

2020-06-13 #故事会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版手抄报专用版

华罗庚,清华大学,数学,老师,数学家,工作,熊庆来,苏家驹,访问学者,剑桥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决心,上中,个数,代数,事情,光辉,努力学习,十分注意,江苏省,学时,同学们,历史,天才,数学课,得数,工厂,教授,数学方法,文凭

2020-06-14 #小故事

【精准扶贫在三湘】一副对联背后的故事

【精准扶贫在三湘】一副对联背后的故事

刘寿,危房改造,扶贫,刘家,小儿子,纪委,工作队,临澧县,大儿子,家庭,新安镇,新房,姜鸿,王明义,章剑,董承,苏哲,和村,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日报,一家,中学,信心,低保,云和,价值,企业,党支部,加工厂,喜盈门

2017-02-09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