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北京试点养老喘息服务满半年护理员平均一周上门服务一次

时间:2013-02-07

其中,需要照护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更是被称作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提示:本文共有 16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发生地点】北京市丰台区

【涉及人群】60岁以上困难失能失智老人家庭

【现实挑战】老年人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应对策略】护理员半年上门24次,让家属“喘口气”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在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正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养老是全社会要面对的问题。其中,需要照护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更是被称作“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半年前,继广州、杭州、苏州等地试行喘息服务之后,北京也加入试水的行列,试图用政府力量填充公共养老服务缺失的这一块。

在北京市丰台区建设里小区,护理员杨女士帮79岁的贾先生穿好衣服,再和他老伴王女士一起将他扶上定制的架子,一步步从卧室挪到客厅。“他能活下来就是个奇迹,脑干70%堵塞。”王女士介绍,贾先生退休三年后得了脑血栓,10多年来主要靠她在家照料,现在两个人年近八旬,她渐渐也觉得力不从心。今年春节后,护理员开始免费上门提供服务,“帮了大忙了”。原来,居家养老喘息服务从去年年底开始,陆续在丰台部分社区试点,面向60岁以上的失能失智老人,尤其是特困、低保低收入家庭、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纯老年人家庭等,让常年在家照护他们的亲属可以得到休息。“护理员帮我拖拖地、洗洗菜,有时候帮我炒菜,我就能坐着歇会儿,喘口气儿。”王女士说,这些活儿听起来普通,但对像她这样的老年人家庭来说,有人帮忙就是最大的缓解。

丰台区建设里社区的喘息服务由附近的康助护养院派专人完成,双方事先签订协议,不过也有护理员反映会有老人提出搬运建材、修补瓷砖等约定以外的项目。院长于安安介绍,为了保证服务过程的安全、稳妥,护理员有权拒绝超范围的服务,不过也会尽可能满足老人的需求。比如出于食品安全考虑,原本没有做饭的服务,后来根据老人的需求,还是制定添加了“一荤一素一汤一主食”的标准,并且提前培训,完善流程监管。“呼声大于风险,我们就这么做了。护理员经过培训后,能蒸包子、烙烙饼,有一次赶上一个老人过生日,护理员给做了一桌子菜,老人家里非常满意。有的老人节俭,就在这个基础上做减法。”于安安表示,每个护理员包里都有一个留样盒,会把当天做的食物带回来,放在留样柜里保存48小时,之后再处理掉。

丰台区的居家养老人喘息服务每人每半年24次,可以选择规律的每周一次,也可以按需求连续、不定期的安排。除了上门服务,也可选择把老人送到指定的养老机构托管24天。丰台区民政局介绍,全区符合条件的812名老年人中,已经有614人跟指定机构签订了喘息服务协议,由政府出资向养老机构购买服务,居家照护的费用每人每天8小时180元,送到养老机构每人每天220元。在康助护养院提供服务的老人中大约九成选择上门,一成选择送到养老院。

丰台区是北京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近三成,有受访的老年人表示,自己没有失能失智,但是也期待养老服务,而住养老院或找保姆的费用接近甚至超过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王女士也表示,居家养老喘息服务如果不是由政府买单,自己舍不得花这个钱。丰台区民政局表示,将会加强资金引导和政策支持,推进社会化运营,扩大喘息服务范围,逐步将喘息服务试点工作纳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跟现行的政策体系无缝对接。

据了解,喘息服务并非国内首创,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对失能及心智障碍者的非机构式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一些值得国内借鉴的举措。比如北京的非居家的喘息服务目前仅有送到养老机构一种模式,而实际上非居家喘息服务的种类繁多,以下四种颇具特色:第一种是住宿家庭,即喘息服务在服务提供者所在的地方中进行;第二种是成人日间照料中心,可将老人送到日间照料中心暂托,一周最多5天,一般不提供周末服务;第三种是医疗模式,这种服务一般针对高照护需求的老人,通常在社区医院内进行;第四种是家庭合作交换,通过不同的家庭合作,彼此交换喘息服务,通常不需要费用。

喘息服务离不开政策、法律保障,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出台了专门法案,确保资金分配和政策支持,相信随着政府对养老体系的投入不断加大,社会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喘息服务将更加完备,服务范围更加广泛。

文/本报记者 陈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北京试点养老喘息服务满半年护理员平均一周上门服务一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全国老龄办:有序放开养老护理员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人员上门服务

全国老龄办:有序放开养老护理员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人员上门服务

老年人,防控,服务,疫情,工作,常态化,指导,措施,家庭医生,社区,肺炎,全国,和服,实际困难,患者,慢性病,方面,手段,机构,民生,照护,生命安全,问题,通知,身体健康,责任,针对性,高龄,需求,健康管理

2019-04-15 #小故事

全国老龄办:有序放开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

全国老龄办:有序放开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

老年人,防控,疫情,服务,工作,常态化,机构,指导,措施,社区,养老机构,服务机构,肺炎,人员,生命安全,通知,补贴,身体健康,高龄,管理,发热门诊,互联网,家庭医生,手段,机制,条件,责任,问题,需求,党中央

2016-07-30 #故事会

养老护理员人才缺口近千万 是什么让他们离开?

养老护理员人才缺口近千万 是什么让他们离开?

老人,护理员,养老,孙强,人才,老年公寓,康延,养老护理员,工作,广外,养老院,养老机构,服务,柳毅,年轻人,行业,纠纷,老年人,问题,邹文,上门服务,学校,技术,技能,服务业,服务行业,机构,院里,理员,失能老人

2014-02-04 #短篇故事

长兴近千名农村老人有了养老护理员

长兴近千名农村老人有了养老护理员

老人,养老护理员,护理员,陈建英,小时,服务,长兴,工作,生活,刘大爷,银珠,长兴县,邻居们,项目,享受到,智慧养老,每个月,张泽民,施芳,沈建华,王晨辉,工作人员,和美,报道组,我的生活,都会,客户端,县委,乡镇,上门服务

2019-04-30 #小故事

家里有老人的不用愁了 3年后200万名养老护理员可上岗!长护险也将扩大试点

家里有老人的不用愁了 3年后200万名养老护理员可上岗!长护险也将扩大试点

养老,服务,老年人,服务设施,照护,消费,试点,实施意见,机构,年底前,长期护理保险,商业保险,民政部,综合,养老护理员,服务机构,社区养老,产品,政策,险种,供给,建设,改造,支付能力,每日经济新闻,专业,功能,制度,大力发展,政府

2014-05-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护理员陪老人做的康复训练

护理员陪老人做的康复训练

服务中心,老年人,老人,服务,恩西,中心,工作人员,活动,居家养老,临平街,余杭区,专业,上城区,奶奶,模式,社区,疾病,家庭护理,护理服务,上门服务,功能,团队,日托,杭州市,身体状况,养老,综合,餐饮服务,人和,中央

2016-05-15 #故事大全

明码收费 分级照护 为老年人提供规范服务 闵行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

明码收费 分级照护 为老年人提供规范服务 闵行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

养老护理员,闵行区,服务,养老,照护,规范化,老年人,培训基地,服务体系,试点,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南院,授牌,建设,单位,机构,社区,老人,考核,规范化培训,图说,全区,医院,能级,培训,闵行,卫生健康,仪式,人口,全市

2016-08-29 #小故事

被骂哭过也被感动过…长沙十佳养老护理员讲述和老人的故事

被骂哭过也被感动过…长沙十佳养老护理员讲述和老人的故事

养老护理员,老人,龙秀,养老,全市,长沙,干得,养老中心,中心,岳麓区,方面,服务业,红枫,试点,长沙市,发展,服务,养老机构,余人,别让,刘泽,张俊,张敏,朱林红,副局长,家和,市民政局,第一社会福利院,第二社会福利院,镇敬老院

2020-06-2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