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仅仅是个好医生 就不是个好医生”

时间:2013-02-24

一个医生的故事郎景和读后感

提示:本文共有 45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前些日子,郎景和院士出了一本书——《一个医生的故事》。

◎最近,“郎大夫”的门生——谭先杰教授,认真品读了这本《一个医生的故事》。

◎这篇与其说是“读后感”不如说是“品人”的文章,不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孺慕之情,更加展示了一位医生对一位“大医生”的素养、人品、德行的景仰。

◎任何一种职业精神的传承都离不开师傅的“传帮带”,更离不开门徒的仰慕、学习、施用……

去年每周五下午,医学圈的同事们都会享受到一份特殊的“大餐”。这一天,《健康报》会连载我国著名妇产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的生活随笔——《一个医生的故事》。

作为在“郎大夫”身边工作二十多年的学生和同事,我自然也会跟着在朋友圈中传阅电子版,偶尔写上几句感悟。但是我总觉得不太过瘾,因为我还是喜欢纸质书的感觉。

今年春天,我们到厦门参加全国妇产科学术大会,郎大夫在会场“挥毫”签送了我一本刚刚出版的《一个医生的故事》。带着真正散发“墨香”的新书,我去了鼓浪屿岛上的一个很小但很整洁的家庭旅馆,在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在一杯咖啡的陪伴下,独自品味故事,静静聆听讲述。

其实书中很多故事我以前就听过或者读过,但此次重读仍然回味无穷。故事有的是郎大夫在查房或门诊中,病人离开后结合病情给同事或学生讲的;有的是在科里月报会上点评时讲的;有的是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时在旅途中讲的;还有的是他带领同事们每年一次去西山脚下祭奠科里的几位前辈大师时讲的……

在书中,郎大夫从医学大家的视角回归到了普通医生的视角,娓娓道来50年漫漫从医路的酸甜苦辣。郎大夫说,那些难忘的故事,不仅仅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是诊治过程中医生与病人的思想碰撞、交流与合作;是向自然、向医学、向大师、向病人顶礼膜拜后的低头沉思。

林巧稚、宋鸿钊、吴葆桢矗立在面前

与很多同事一样,我也没有见过林巧稚大夫。我进入协和时,这位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已经辞世十年有余。但是,在《感念前辈》、《忆林巧稚大夫二三事》、《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林大夫教我搞科普》、《妇科手术大家》等温暖故事中,林大夫似乎从未离开,似乎就在我们周围。

宋鸿钊院士是协和医院乃至全中国的骄傲。他根治了“癌中之王”——绒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有幸与宋院士“共事”八年。他面试研究生时,我两次当书记员;他辞世后,我连续三天负责书写挽联。于是,读到《老中青三人行》、《可敬可爱的宋大夫》、《病案》等故事时,宋大夫的音容笑貌总会浮现在眼前。而关于另外一位协和前辈、妇科手术大家吴葆桢教授的故事,都是每年郎大夫带我们去祭奠他时讲的。年复一年,风雨无阻,二十余载!

一段段缅怀前辈的故事,能让我们感受老协和人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精神,是这座“中国宫殿内的西方医学学府”的医脉,传承的是厚重的底蕴和人文精神。

无影灯下,主刀就像舰长

读《我喜欢做手术时的感觉》、《地震之夜》、《我的一天》、《一夜看了15个急诊》、《不要等医生吃饭》、《我切除了最大的子宫肌瘤》等故事,我们能分享到郎大夫作为普通医生的辛苦和快乐,能感受到那颗真诚的医者仁心。

郎大夫说他很喜欢手术室的气氛和感觉。无影灯下,安谧庄严,没有纷乱嘈杂,没有飞短流长。主刀就像舰长驾船在大海中航行,绝对权威,没有敷衍,没有扯皮,不许有干扰。“手术室里最重要的是台上的病人”,一切行动都为了病人,必须有绝对的合作。而这种感觉,在其他场合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我想,外科大夫一定都会认同这种感觉。

而读《三十多年未辍的贺年片》、《我收下了病人给我缝制的鞋垫》、《一封感人的留言》等故事,我们能分享郎大夫作为普通医生的欣慰和成就感,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医患之情。

在《一封感人的留言》中,那位有多器官疾病但需要手术、多地求医无果的患者在术前给亲友留言说,她把生命托付给白衣天使,生死一瞬,顺其自然。即使不成功,她还是要感谢大夫!这与前段时间某地患者术前留下遗言,手术失败就索赔并且提出了分配方案的对比多么鲜明!是啊,世界很大,人物万千,但无论是医生还是公众,都愿意听正能量的故事,都希望医生和患者能有更多信任,共同应对敌人——疾病。

博士毕业考手术,我紧张得打断了线结……

《医生“三趣”》、《医生“三重境界”》、《四个敬畏》、《通、近、达》、《上台易,下台难》、《外科“三忌”》、《外科医生的“台风”》、《医生,请去看病人》等故事或文字,没有任何枯燥说教的痕迹,是郎大夫用毕生所学、所行、所思,向我们后辈传授从医、处世、为人之道。

郎大夫多次告诫我们,成熟的外科大夫要有明智的策略,要清楚如何上台和下台,如何应对意外和险情,甚至何时适可而止!他说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的作风是医生素养、品格、个性、技术和经验的综合体现,需要“睿智、机敏,沉稳、练达,谦和、协作,言传、身教”。

郎大夫在手术台上总是温文尔雅,绝对是本事大而脾气小的典范。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在手术台上严厉批评人,更不消说吼人骂人!我博士研究生毕业时考核手术,郎大夫亲自带我做了一台子宫切除术。那时候博士还没有“批量生产”,考官都是当时国内妇产科学界的大腕。由于紧张,我刚上台就把线结给打断了,郎大夫没有批评我用力不当,而是说缝线质量太差!看我满头大汗,他又说,这么多考官在背后,紧张出汗是对老师们的尊重,不出汗才不正常……正是这些言传身教,使我日后在手术台上也从来不对助手或护士口出重言。当然,我是属于本事小脾气也小的类型。

30年前奥斯陆一次铃响,引发了他的收藏癖

而读《我的故乡》、《我的父母》、《学打字,买打字机》、《我的理发》、《我打儿子一巴掌》等故事,又让我们看到了郎大夫作为普通人、作为儿子、作为丈夫和作为父亲温情的一面。在《我打儿子一巴掌》中 ,郎大夫说因三岁的儿子玩耍时身陷险境,他解救后唯一一次痛打过孩子,而打了之后,他的“心和手一起颤抖”。我想,为人父母者,一定会感受到“颤抖”后面是如山的父爱!

读《滚动的睡眠》、《鼾声如雷》、《事或趣事》、《逛书店》、《真好吃的月饼啊》、《如何开始收集铃铛》等小故事,则会让我们感受郎大夫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收藏生活的一面,有时甚至是童心未泯。

稍微多说说郎大夫收集铃铛的事儿吧。郎大夫说,之所以三十年前开始收集铃铛,是感动于一幅唯美温馨的田园画面。那年夏天,他在挪威奥斯陆某处的院子外,无意间看见女主人招呼在园子里忙碌的老伴用晚餐时,不忍高喊打扰,而是用清亮柔和的铃声召唤!从此,他开始收集铃铛。他收集的铃铛达数千枚之多,都分门别类做了标记,每一枚都有一段历史、一则故事、一段风土人情和生活经历。

郎老师说,师母华教授对他的集铃行为开始不甚在意,中间颇有微词(铃铛占地),后来积极支持,再后来就参与寻觅和收集了。但是据我的观察,师母偶尔还是会在关键时刻帮郎大夫“把把关”。2012年我们和郎大夫一起到温哥华参加国际妇科肿瘤学会双年会,会后去逛海边的工艺品市场,已经淘到了数个小铃铛的郎大夫在一个吊钟下面停了下来,徘徊良久,反复敲击,恋恋不舍,甚至用探讨“如何将钟加个芯变成铃”等“学术”问题来和师母套近乎,最后还是被师母果断拉走!离开时郎大夫喃喃地说: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有这个店咯……

身为泰斗,为何爱讲小故事

其实,书中的有些故事我在不同场合听过不止一次,但有意思的是这些故事几乎没有不同的版本。郎大夫说,他是用五十年的经历在讲故事,而不是像作家那样去编故事,所以,“故事或文字,都是百分之百真实,乃为医生的科学精神使然。但故事完全没有名字,是出于对医疗规则和病人的尊重”。

颇为自豪的是,我还是一篇故事中的小人物。在《妇产科男生小合唱》一文中,我就是伴舞的6个男扮女装、身穿童裙的“天山童女”之一,而6名穿工装裤的“童男”,都是六十开外的女教授。那是一次以弱胜强(大内科)、以巧取胜的彪炳之作,郎大夫自然津津乐道。在即将到来的某个节日汇演中,妇产科男生小合唱要重出江湖,虽未必能再次胜出,但一定很有意思。

我一直有些不太明白,郎大夫作为功成名就的医学泰斗,为什么却愿意俯下身来静静讲述这些从医故事呢?从书的《后记》中,我找到了答案。郎大夫说医生要善于讲故事,只有会讲故事,才能与病人很好地交流,是体恤、关爱病人,是调查、研究病情,是医学人文观念的体现。其二,会讲故事,便于进行科普宣传,把深奥、艰涩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又打动人心的故事语言讲给大众与患者,是科普观念的体现。是的,对于我等后辈而言,与其说郎大夫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在教我们“如何讲故事”。

郎大夫可谓满腹经纶,文学功底非常深厚,但他讲述这些故事时用的语言却极其朴实,简单自然。一是故事本身已经足够丰满,不需要引经据典和旁征博引;二是郎大夫秉承了林巧稚院士和宋鸿钊院士的风格。林大夫和宋大夫都是善于用平实语言讲述深奥知识的前辈大家。

仅仅是个好医生,就不是个好医生

在我看来,《一个医生的故事》恰如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简约,而不简单”。的确,故事的讲述看似朴实无华,其实遣词造句相当考究。正如郎大夫所说,写文章要学木匠,宽备窄用,先长后短,水分才少,才有嚼头。

在很多故事中,寥寥数语让人思索良久。如在《善于等待》的结尾,郎大夫说:等待的人常常不来,等待的事常常不到,依然要等待……这几句话是某年教师节他和学生们聚会时说的。那时,我正身陷一场“莫须有”的医疗纠纷,心神不定。听了这几句点拨后,斗胆做了一首打油诗:人生何处不等待,苦苦等候她不来。来与不来又如何,当豪迈时且豪迈!

郎大夫曾在我的医学科普《子宫情事》的序言中谈到医生做科普的重要性。他写道:有位医学哲人说,你仅仅是个好医生,就不是个好医生。有意思的是,这句话出现在了《令人感动的科普效应》一文中,说的是林巧稚大夫当年如何指导他做科普。我大胆猜测又小心求证,这位“医学哲人”,多半就是老先生本人。

医学宗师的古体诗造诣

我曾班门弄斧与郎大夫讨论古体诗,郎大夫兴之所至作了几首。但他说,古体诗固然好,终归限制思想,行文难免拘谨,还是现代语言自由些。然而,在《忆江公》、《记严仁英大夫》、《医生的“戒、慎、恐、惧”四字诀》、《阿里行》、《有书无法》等故事中,郎大夫还是展示了古体诗的功力。

“协和泰斗,湘雅轩辕。鞠躬尽瘁,为蚕作丝,待患如母,兢兢实践解疑难。戒慎恐惧座右铭,严谨诚爱为奉献。功德堪无量,丰碑柱人间。”“战乱西迁,浩劫逢难。含辛茹苦,吐哺犹鹃,视学如子,谆谆教诲无厌倦。惨淡实践出真知,血汗经验胜宏篇。桃李满天下,千秋有风范。”这是郎大夫为一代医学宗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孝骞大夫写的挽联,精炼地总结了这位旷世智者伟大的一生。

坦白地说,品味郎大夫的医生故事,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甚至需要一定智慧。普通公众能从这近150篇带有温度的故事中分享到大师的睿智与宽厚、严谨与科学,感受医者的仁心与仁术、喜悦与无奈;理解医学的神圣和莫测、现状与局限……诚如郎大夫所言:坦诚换来理解,严谨换来信任,医患交流是交心。

这些故事教育为医者需要才、知、德三足鼎立;要修炼得意、得气、得道三重境界;要敬畏生命、敬畏病人、敬畏医学、敬畏自然;要用听诊器把自己和病人连接起来;要体会“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

郎大夫的故事还有很多,我和同事们将一如既往,洗耳恭听。

(来源:北京青年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仅仅是个好医生 就不是个好医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好医生讲好故事|朱玉:疫情初期 医生也会害怕

好医生讲好故事|朱玉:疫情初期 医生也会害怕

疫情,医生,都会,心理,患者,感觉,疑似,病毒,病人,很多人,非典,小雷,朱玉,杨洵,新华医院,传染病,主任,个人,基层,医疗卫生,医患,因数,华西,呼叫器,成都,妹妹,家里人,度过难关,护士,高峰论坛

2013-10-31 #小故事

不会搞笑的医生不是好的段子手 医生你们这么搞笑好吗哈哈哈哈哈

不会搞笑的医生不是好的段子手 医生你们这么搞笑好吗哈哈哈哈哈

医生,时候,院长,仓鼠,小哥,朋友,结果,主刀医生,医生说,宫瘤,那来,不是吧,口腔诊所,宾利,我得,皮肤病医院,还记得,主任,个子,仪式,书吧,切边,内容,别针,割破,发病率,医院,单子,吉利,女孩

2020-08-16 #小故事

「王书芬」德州好医生 德州好护士评选

「王书芬」德州好医生 德州好护士评选

疫情,防控,医院,肺炎,孕产妇,人员,病人,新型冠状病毒,孕妇学校,一线,德州市,共产党员,使命,体温,体力,医务人员,家属,报料,流程,病区,科学,记者,应急,战斗,服务,监测,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多,各大,医护人员

2009-09-19 #小故事

患者心中好医生感人故事

患者心中好医生感人故事

医生,摘要,全院,力量,后背,心脏,小时,家人,手术室,手术衣,生命,死亡线,时候,汗水,停止跳动,命悬一线,在我

2020-08-01 #长篇故事

医生要有好医术 更要有好医德

医生要有好医术 更要有好医德

曹树,病人,医生,医院,普外科,医师,医德,手术室,技术,生涯,胃癌根治术,多当,陈敏,陈佩,宁波市第二医院,记者,农村基层,习惯,主任,作者,勤能补拙,医保,医术,基层医院,同事,原则,合法权益,名医,器材,吻合器

2019-12-19 #故事大全

急诊科医生:小男孩真是好自恋!美女医生尽职尽责 他却说是爱情

急诊科医生:小男孩真是好自恋!美女医生尽职尽责 他却说是爱情

影视剧,医生,急诊科,电视剧,鬼子,美女,男子,高手,骑兵,主任,姑娘,对方,家属,小伙,混混,男友,铜锣,离婚协议,戴慧,赵蕾,二营,大闹,好兄弟,一席话,兄弟,凳子,小男孩,医院,回复,同胞

2008-07-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形容整形医生的审美好句子

形容整形医生的审美好句子

生命,句子,大树,小草,时间,爱情,祝福,整形医生,合久,富贵,岑参,路远,贝多芬,堆里,好的,如歌,幸福河,朵朵鲜花,阳光里,个性,世俗,个人,东门,买菜,信念,分分秒秒,动物,压力,天涯,合家

2019-01-08 #故事阅读

好医生讲好故事|曹敏:坚信风雨过后依旧是阳光明媚

好医生讲好故事|曹敏:坚信风雨过后依旧是阳光明媚

隔离,人员,疫情,工作,防控,工作中,体温,社区,责任,重点,队友们,曹敏,医务科,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妇科门诊,第一时间,长和,人民,事关重大,任务,使命,光线,健康状况,基层,医疗卫生,医生,内心,共产党员,医学观察

2013-03-2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