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史:教书先生的野心——一代宦官王振

时间:2013-03-07

朱元璋亲自总结了治国经验教训,下令让老朱家的子子孙孙都要严格按照祖训行事,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条是防止宦官专权

提示:本文共有 21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农,但他在多年戎马生涯中博览群书求教群儒,思想文化有了飞跃性突破。朱元璋亲自总结了治国经验教训,下令让老朱家的子子孙孙都要严格按照祖训行事,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条是防止宦官专权。

老朱对太监干政防备的非常严。他还在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特意铸了块铁牌悬挂宫门。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很快就坏了这条规矩。大明朝直到灭亡前夕,都是宦官当权最严重的时代。他更想不到,摘掉那块祖训铁牌的,正是大明头一个太监权臣——王振。

王振的字不详,是山西蔚州(现今河北蔚县)人。他原本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读书人,还跟秦桧一样做过教书先生。在明朝当私塾先生,待遇不高,也不容易发迹。王振对这份前途不佳的职业很不满意,他想出人头地,却又担心闯不过科举考试的独木桥。思忖之下,王振决定以另一种方式进入体制内。

王振横下心来,舍得一刀切,净身做了太监。因为他略通经书,又有教学经验,被任命为东宫局郎,工作内容是服侍皇太子。

跟着帝国未来接班人混有前途。王振为人狡猾,脑袋灵光。在年幼的皇太子眼中,王振先生是个有趣的大玩伴,两人一辈子的缘分就这么结下了。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明宣宗病死,皇太子即位,改元正统,史称明英宗。这皇帝很小,年仅9岁,毫无执政能力,所以英宗的奶奶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但按照制度,具体处理国事的是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

大明有24个宦官衙门,最重要的是司礼监。司礼监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一切奏章与文件,还能代传皇帝谕旨。司礼太监堪称皇帝的机要秘书和秘密警察部队头子,控制着政坛枢要。

大明有24个宦官衙门,最重要的是司礼监。司礼监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一切奏章与文件,还能代传皇帝谕旨。司礼太监堪称皇帝的机要秘书和秘密警察部队头子,控制着政坛。

王振假装不干预朝政,实际暗度陈仓。皇帝主持朝会时,王振只办事不废话。等散朝了,大臣各回各家,皇帝下班后,身边也就他这司礼太监还在值班。

听政太后与内阁大臣对于皇帝而言是有点烦的。基本上,他们说什么,皇帝就得听什么。据我大明舆论界说法:不这么做,叫做不听忠言,不听忠言就是昏君。皇帝也是有思考能力的人,也有不同意见,更希望能自己做主。但内阁及百官总把皇帝当成公文审批机器,很少把皇帝当人看。

下班以后,听着亲信太监说点悦耳的顺心话,是皇帝释放_工作压力的主要途径。看到了吧,这是煽风点火打小报告的绝好机会。皇帝能倾听的广播,唯有王振主持的波段。皇帝有时候会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决策,因为他总把太监的话当真。

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十月,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的重建工程竣工,明英宗在皇宫大摆筵宴以示庆贺。

按照规定,太监是没资格参加官宴的。但明英宗下令打开东华门的中间大门,破例让王振进入宫中参加宴会。看来,离王振真正把持朝局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大明设立司礼监,原本是防止内阁大臣专权的。可到头来,执掌中枢的司礼监反倒更容易滋生专权之臣。

司礼监掌管着大臣的奏章和皇帝文书,控制了消息渠道。皇帝能看到什么公文,实际上由司礼太监决定。不合己意的奏章先给你扣下来,回头再派东厂特务去罗织罪名逮捕异己。

大明最危险的时刻到了!因为有王振这活宝。

此时的大明,综合国力全球第一。军事力量也占天下首席,还有许多能征善战的老将青将。例如四次平定安南的英国公张辅,是大明军界的元老级军事家。 后来在北京保卫战中大显身手的于谦,也是个杰出的将才。如果冷静应对,击退也先大军不是什么难事。

可惜,大家都听皇帝的,皇帝听王振的,悲剧注定要发生。王振是大明的败类,是也先的宝贝。他不是第五纵队队长,可他起到的作用让古今切叛将都望尘莫及。

王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在他看来大明实力超强,如果皇帝亲临前线,三军士气大振,定能让瓦刺军知难而退。如果敌军不退,用武力强吃也没问题。明英宗也头脑发热想打个胜仗玩玩,便不顾群臣反对,决定亲征瓦刺。50万大军在两天内仓促集结完毕。粮草兵器胡乱配发一下,就匆匆开拔了。皇帝和王公公为了增加排场,让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垄、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随行。

这些人中有不少身经百战,反对仓促出兵无效,被拉来做观众。明英宗把指挥权交给王振人专断,从不跟其他官员商量。皇帝和王公公忘乎所以,清醒的人只能听天由命。违反

战争规律,必遭战争惩罚,报应很快就来了。明军出发不久就发生了混乱,缺粮、死人之类的危机不断。

瓦刺伏兵四起,明军溃败,明英宗被俘,50万军队被击溃,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王振也不得好死。眼见兵败如山倒,皇帝的护卫将军樊忠忍无可忍,抡起铁锤砸碎了王振的脑袋。

消息传到北京,留守朝臣们嚎啕大哭。皇太后忍住眼泪,命令英宗的弟弟成王朱祁钰监国。都御使陈鉴等人弹劾祸国殃民的王振。于是成王朱祁钰下令将王振家族不分老少律处斩,籍没王振家产,诛除其党羽。

土木堡惨败,大明高层官员与数十万精锐部队被一锅端,瞬间从顶峰跌入了谷底。大明由此进入衰退期。太监专权的现象却并未因王振之死而消失。

感谢阅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史:教书先生的野心——一代宦官王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史:隋炀帝建立了五百年未有的盛世 野心勃勃的皇帝

古代史:隋炀帝建立了五百年未有的盛世 野心勃勃的皇帝

隋炀帝,大运河,裴矩,西域,杨广,炀帝,长孙晟,法律,吐谷浑,宇文述,隋文帝,东西,功绩,国家,洛阳,突厥,长安,影响,涿郡,薛世雄,倭奴,军事,北京,历史,图记,工程,宫城,情况,文武,时间

2018-12-22 #短篇故事

明英宗明代宗和王振的故事 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明英宗明代宗和王振的故事 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王振,明代宗朱祁钰,于谦,南宫,朱祁钰,弟弟,哥哥,大臣,大门,明英宗,杨善,天子,京城,首领,欢迎仪式,也先,徐有贞,曹吉祥,石亨,人生,北京,历史,宦官,情况,撞开,智化寺,木桩,王朝

2015-09-03 #经典故事

古代史:杨玉环出宫 李隆基倍感孤寂

古代史:杨玉环出宫 李隆基倍感孤寂

杨玉环,高力士,李隆基,陛下,贵妃娘娘,皇帝,老奴,娘娘,家奴,物品,高力,皇帝的威严,心思,李隆,决心,宦官,态度,玉环,力士,剪下,原因,发丝,哥哥,夫妻,感觉,心情,意图,撵出,晚些时候,这番话

2018-07-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 每人都留下一个成语 至今广为流传

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 每人都留下一个成语 至今广为流传

赵高,李绅,李林甫,唐玄宗,成语,李斯,秦始皇,丞相,原因,大臣,宦官,朝廷,皇帝,行为,一头鹿,很多人,这首诗,口蜜腹剑,司空见惯,指鹿为马,深恶痛绝,刘禹锡,岳飞,诸葛亮,文天祥,矫诏,在当时,下李,大秦,一腔热血

2019-04-11 #故事会

王振与于谦的故事

王振与于谦的故事

老人,孩子,角落里,买药,卡车,拂逆,宝宝,家人,患上,生日,母亲,死神,时候,身躯,雨雪,重感冒,墙壁上,名字叫,他的儿子,可是那,日子里,在她,在买,去世了,留下了

2020-09-07 #故事阅读

王振与于谦的故事

王振与于谦的故事

老人,孩子,角落里,买药,卡车,拂逆,宝宝,家人,患上,生日,母亲,死神,时候,身躯,雨雪,重感冒,墙壁上,名字叫,他的儿子,可是那,日子里,在她,在买,去世了,留下了

2020-09-07 #故事大全

王振与于谦的故事

王振与于谦的故事

老人,孩子,角落里,买药,卡车,拂逆,宝宝,家人,患上,生日,母亲,死神,时候,身躯,雨雪,重感冒,墙壁上,名字叫,他的儿子,可是那,日子里,在她,在买,去世了,留下了

2020-09-07 #小故事

王振与于谦的故事

王振与于谦的故事

老人,孩子,角落里,买药,卡车,拂逆,宝宝,家人,患上,生日,母亲,死神,时候,身躯,雨雪,重感冒,墙壁上,名字叫,他的儿子,可是那,日子里,在她,在买,去世了,留下了

2020-09-0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