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雅昌专稿】快来“贴秋膘”!欣赏名画中“饭局的诱惑”

时间:2013-03-10

努力减肥、痛苦万分的夏天已然成为了过去式,减肥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是时候贴秋膘,补补身体了

提示:本文共有 34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老板,肉不够了,肉不够了,肉不够了……

《肉铺和出埃及记》 1551年 彼得·埃尔森 现藏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火锅这么辣,饭后甜点来啦

美国艺术大师伟恩·第伯 蛋糕

【编者按】秋风习习,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努力减肥、痛苦万分的夏天已然成为了过去式,减肥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是时候“贴秋膘”,补补身体了。补身体当然要大家一起搓一顿,而看着名画贴秋膘最好,既实惠、又不用担心变胖。

《最后的晚餐》吃了什么?

如果要评选人类历史上最出名的一顿饭,中餐里当属项羽请刘邦吃的“鸿门宴”,西餐里首推耶稣和十二门徒的“最后的晚餐”。

话说,逾越节当晚(犹太人的新年),耶稣跟十二个门徒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耶稣忧郁地对十二个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此语一出,门徒们表情各异,内心戏相当丰富。做了亏心事的犹大,更是脸色大变,把盐罐子都弄翻了。

这个精彩的片段,被许多为艺术大师选取为创作的主题,画中人物大多是围绕耶稣基督而座。长久以来,大家的注意力基本上都集中在耶稣和十二门徒身上,但对于一个吃货而言,一顿晚餐的重点自然是:

他们吃了什么?

据《圣经》记载,这餐晚宴的菜单上至少有以下两样:饼(象征耶稣基督的身体)和红葡萄酒(象征耶稣基督的血液)。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饼”,犹太人吃的饼是一种不加入酵母的饼,无酵饼是犹太人逃离埃及、摆脱奴隶身份的象征。另外,由于晚餐的时间是在“逾越节”,席间应该有逾越节的标志性主菜——羊肉。这一点在许多描绘最后的晚餐的画作中也有体现,例如,老卢卡斯·克拉纳赫《最后的晚餐》(烤全羊)、巴萨诺《最后的晚餐》(水煮羊头)

达利

达利《最后的晚餐》,堪称“史上食物最匮乏的版本”

由于《圣经》中并未给出一个完整的菜单,所以画家们纷纷天马行空展开想象的翅膀,给画中人物加菜。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餐桌上的内容变得越加丰富。当然,这个也只能说是一般性规律,诸位可以看看“小气鬼”达利的《最后的晚餐》,堪称史上食物最匮乏的版本了……

要画好《最好的晚餐》,艺术家还得兼任主厨的职责,主厨风格各异,晚餐菜谱自然不同,来看几件有趣的吧。

耶稣组的这场局,先洗脚,后吃饭。

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布朗《为门徒洗脚》,1876

尊经派

一切以《圣经》为准,一顿节日大餐只有死面饼子和葡萄酒。这一派中,也分豪华和简陋两个版本,豪华版如丁托列托的宴席——。

丁托列托《最后的晚餐》,1594

委罗内塞《利末家的晚餐》,1573

论豪华程度,与提香弟子委罗内塞的晚餐相比,丁托列托这一版只能算轻奢。圣人与贪恋世俗欢愉的三教九流同处一室,委罗内塞还画了小丑、醉鬼、侏儒以及被认为是异教徒的德国人,胆大妄为的艺术家被教廷传讯,作品被迫改名为《利末家的晚餐》。

伦勃朗《最后的晚餐》,1632

简陋版,如伦勃朗的晚餐:

13个人挤在小桌周围,桌子上有一杯酒

耶稣手上举着唯一的面包,众人望天——

上帝啊,请在赐我点吃的……

复古派

上帝说了,逾越节要吃羊

所以,这一派的标志就是——羊!羊!羊!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最后的晚餐》,1547 有烤全羊

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最后的晚餐》,1500

巴萨诺《最后的晚餐》,1546 有水煮羊头

还有……吃得只剩下骨头的——羊! 配上基督的表情以及摊手动作……

小汉斯霍尔贝因《最后的晚餐》

改良派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于1494—1498年,高4.6米,宽8.8米,绘于圣玛丽亚寺院食堂一面墙上

画作经过20年修复后的样子,之所以变成这样——除了时间久远、保管不当,二战时遭遇轰炸,曾遭遇6次糟糕的修复之外,主要原因在当年制作壁画通常采用“湿壁”法,要求制作者在灰浆未干之前完成绘画,而达芬奇却采用了“干壁”法。几年后,就发现色彩粘着不牢,画面出现斑痕并开始龟裂。

此派掌门人正是莱昂纳多达芬奇!

圣餐的核心要素——红酒、面包保持不变

那是明星主厨达芬奇为“最后的晚餐”定制的新版主菜!

不是逾越节的烤全羊,黑色的是烤鳗鱼块,红色的是新鲜的柑橘,柑橘切片,酸甜的橙汁滴落在鳗鱼上,渗入肥厚的鱼肉中,这正是十五世纪流行的口味。

主菜:橙汁烤鳗鱼

达芬奇的创意菜单也并非空穴来风,鱼肉在当时的基督教斋戒日,是教士们唯一允许进食的肉类。而《最后的晚餐》正是绘制在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的食堂墙上,达芬奇是个暖男,为避免教士们在斋戒日看着画中人大口吃烤羊肉,嘴馋,嗯,画鱼肉比较合适。

曾梵志 “吃西瓜版”《最后的晚餐》220×395cm 布面油画 2001年

相比室内就餐,长久以来人们热衷于野餐

除了室内就餐外,气氛轻松的野餐是一个非常不错选择。《野餐:一段历史》的作者沃尔特·利维说:“实际上,人们长久以来就热衷于野餐,并将其视为回归自然生活,这个现象自城市生活之初就开始了。”

这在十八世纪以前是非常普遍的,吃饭并没有固定场所。

《老实人纳斯塔基奥的故事》1483年 波提切利 现藏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这件作品中,除了具有冲突性的暴力事件之外,我们还能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户外宴会的奢侈。

佛朗西斯科·德·戈雅《曼萨纳雷斯河畔的野餐》1776年

这幅画展示的是低层艺术家们在河畔寻欢作乐的场景,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幅画的背景环境却十分时髦。这幅画也是在马德里附近的埃尔巴尔多王宫内部悬挂的系列画作之一。《食物与艺术》一书的作者)肯尼思·本迪纳认为,早期的野餐代表的是简单生活的欣喜之处——在这幅画中,也许表达的是我们大众所享受的皇室浪漫化了的自由。

到了近代,户外野餐的正确打开方式还属草地上的午餐。马奈《草地上的午餐》被大家批评“有伤风化”,拿破仑三世也说这件作品是“淫乱的”。耶鲁现代艺术馆的研究表明,虽然描绘裸体女性这件事本身并不令人震惊,但将其置于一个现代场景中,被绅士们包围着,这样一来就会激怒一些人了。而且画中的那位裸体女性并没有羞涩的神情,而是直视的眼神。桌布上那些散乱的食物更让人觉得,这些人们并非仅仅是在吃篮子中的食物——即女性的眼神是关键,提香《田园音乐》可与之比较。

《草地上的午餐》 1863年 马奈 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提香的《田园音乐》(1508—1509)

《草地上的午餐》 1865年 莫奈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看来莫奈还是喜欢野餐,前景中野餐布上的精美食物与优美的景致是那么令人神往。

《草地上的午餐》 1865-1866年 莫奈 现藏俄罗斯莫斯科普希金艺术馆

《假日》 约1876年 雅克·约瑟·蒂索 现藏泰特现代美术馆

塞尚版《草地上的午餐》1865年

毕加索版《草地上的午餐》1960年

岳敏君版《草地上的午餐》

班克斯的《野餐》 2005年

近年来很活跃的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西2005年的作品“野餐”就表明了自然与文明的分离,而野餐却一直致力于弥补这一代沟。在这幅超现代意味的野餐中,暂时到来的吃野餐的人们与聚集在一起的狩猎者之间似乎有难以逾越的鸿沟。

饭局不可或缺的饭后甜点

不论在室内就餐,还是室外野餐,饭后甜点可少不了,俗话说的好“装甜点的是另一个胃”。

韦恩·第伯

文章最开头,放的诱人的蛋糕画是美国波普大师韦恩·第伯的作品,第伯的作品被誉为“最美味的波普艺术”,他也亲切地被大家称作是艺术界最会画蛋糕的老爷爷。他最重要的展览是在帕尔马纳的诺顿西蒙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日常物品的新绘画”展,其中包括罗伊·利希滕斯坦、安迪·沃霍尔等,那次展览也被广泛认为是波普艺术在博物馆中的首次呈现。

美国女艺术家Jennifer Rubell《50 cakes》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女艺术家Jennifer Rubell就是最喜欢请人吃饭的艺术家之一。每年迈阿密的巴塞尔艺术节上,Jennifer Rubell都会请所有来的人吃早饭。一次,她做了一件作品《50 cakes》,就是布置一个舞台,买50个不同口味的奶油蛋糕,找50个不同种族、穿黑色制服的“饲养员”坐在舞台上,然后每个人找到一个饲养员,把嘴张开,你的饲养员就会用一个勺子喂你吃一口蛋糕,每人只能吃一口,吃的时候会换上一个新的勺子,用过的勺子就被丢在地上。

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图片: courtesy Kreemart, 2017

阿布拉莫维奇的家族图纹。图片:致谢艺术家

最近,Frieze艺博会上最引人瞩目、垂帘欲滴的的美食艺术作品当属“行为艺术教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的这枚马卡龙,马卡龙上印有阿布拉莫维奇的家族图纹。阿布拉莫维奇还在现场放了段录音:“我喜欢糖果,品尝它们能使人舒缓放松;这种感觉就像谈情说爱。”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雅昌专稿】快来“贴秋膘”!欣赏名画中“饭局的诱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雅昌专稿】2017年夏天 到OCAT西安馆找回“我们的关系”

【雅昌专稿】2017年夏天 到OCAT西安馆找回“我们的关系”

2008-11-02 #故事大全

「雅昌专稿」长安长安 千年名城兴衰简史

「雅昌专稿」长安长安 千年名城兴衰简史

宇文恺,长安,理想,长安城,崔凯,小雁塔,古今,天才,城市,大雁塔,布局,建筑,建筑史,建设,这个城市,从卫,唐长安,图以,文帝,明德门,白居易,郭城,隋文帝,靖善坊,建筑学家,服装设计,规划师,规划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丽的

2018-03-03 #短篇故事

【雅昌专稿】杨飞云:关于绘画性的探索才刚开始

【雅昌专稿】杨飞云:关于绘画性的探索才刚开始

绘画,写实,部分,展览,图像,中国,东西,具象,中国油画,艺术,写实油画,美术馆,画家,艺术家,中国油画展,研究,杨飞云,油画艺术,这个地方,年轻人,油画,青年艺术家,情感,问题,发展,影响,中国美术家协会,好的,中国油画院,中国精神

2017-12-03 #长篇故事

【雅昌专稿】法国官窑那些事儿:塞夫尔制造局的“重生史”

【雅昌专稿】法国官窑那些事儿:塞夫尔制造局的“重生史”

塞夫尔,法国,瓷器,殷弘绪,制造局,文森,高岭土,塞弗尔,国家,陶瓷,蓬巴杜,中国瓷器,窑厂,图片,中国,景德镇,欧洲,网络,乾隆,路易十五,夫人,J.P.,L.N,杜梦,皇室,艺术家,陶瓷厂,陶瓷城,利摩日,特点

2010-03-08 #故事阅读

【雅昌专稿】跨越8000余年的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只为提醒你“喝酒误事”呀

【雅昌专稿】跨越8000余年的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只为提醒你“喝酒误事”呀

2018-10-04 #故事会

「雅昌专稿」唐宏峰:图集热与元媒介——关于《蜻蜓之眼》的媒介分析

「雅昌专稿」唐宏峰:图集热与元媒介——关于《蜻蜓之眼》的媒介分析

影像,图像,蜻蜓,图集,监控,徐冰,关系,故事,记忆,米歇尔,对象,生活,影片,瓦尔堡,媒介,现实,作品,意义,电影,柯凡,本质,线索,视频,陆译,事物,形象,索引,理性,蒙太奇,副本

2009-08-02 #经典故事

【雅昌专稿】致敬“最可爱的人”  细数艺术作品中的军人形象

【雅昌专稿】致敬“最可爱的人” 细数艺术作品中的军人形象

何孔德,军队,邱少云,中国,军人,形象,标志,油画,毛泽东,詹建俊,陈逸飞,人民军队,军人们,总统府,战士,纪念日,红旗,部队,遵义会议,胜利,全山石,宋学义,沈尧伊,罗盛教,胡德林,胡福才,董希文,葛振林,蒋介石,马宝玉

2018-11-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雅昌专稿】“寓言雕塑”刘政德:后来我一辈子都在走这条路

【雅昌专稿】“寓言雕塑”刘政德:后来我一辈子都在走这条路

刘政德,雕塑,作品,创作,先生,中国雕塑,傅天仇,武昌,黄鹤,葛洲坝,黄鹤楼,艺专,寓言,艺术,武汉东湖,育才学校,美术组,东郭先生,四面体,故事,观念,雕塑园,设计,大江,寓言故事,武汉,社会,老师,观点,雕塑家

2015-09-16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