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历史小知识:吴汉准备做墙头草两边倒 看到耿况之后下定决心了

时间:2013-03-19

一听他还活着,心中为之一振,但却摇摆不定

提示:本文共有 21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历史小知识:吴汉准备做墙头草两边倒,看到耿况之后下定决心了

文/历史晓会

沮阴城中的耿况,不断派出使者打探刘秀的消息。一听他还活着,心中为之一振,但却摇摆不定。从感情上说,耿况心向刘秀。但是理智告诉他,王郎的势力更大一旦站错了队,跟错了人,将来就是灭族之祸啊刘秀与王郎,谁能获胜呢?耿况心里拿不准。最终他决定,按兵不动,先观望一下再说刘秀在钜鹿一带征兵的消息,也传到了耿弇的耳朵里。他一心想让父亲出兵援助刘秀,也曾多次向耿况建议。可他的父亲却死活木肯答应,还将他训斥了一顿:你这黄毛孺子,懂得什么还不住嘴耿况的死不动窝令耿弇心急火燎,却毫无办法。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傻等?耿弇等了很久,再也忍耐不住了。一天夜里,耿弇悄悄去拜访耿况的亲信——上谷郡曹寇恂、门下橡闵业,说以利害,恳请他二人去劝说父亲发兵。在耿弇的极力建议下,寇恂、闵业二人觉得有理,答应去劝说耿况。次日,寇恂、闵业二人一起来到府衙,求见耿况。

寇恂道:邯郸方面势力虽大,但刘子舆身份可疑,人心疑惑。其前途如何,实在难料。大司马刘秀是南阳皇族,且是前大司徒刘伯升之弟。此人乃当世英雄,气宇恢弘,尊贤下士,深得人心,可以依附耿况依旧举棋不定,他忧心忡忡地说:邯郸之势,如日中天。如其来攻,仅靠上谷一地,如何防御?寇恂进言:以下官看来,上谷郡地处偏僻,数十年来颇少兵燹,兵精粮足,控弦野战之兵至少有万人之多,足以应付了。上谷之前途,悬于明府之手,必须自行决断下官以为,我等应与渔阳联手,齐心协力,共同讨贼邯郸那帮乌合之众,算得了什么呢?闵业也在一边帮腔:明府,寇功曹言之有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请您三思啊寇恂、闵业一番说辞,终于打动了耿况。他对二人说:容本官再想想,明曰给诸位一个答复。

当夜,耿况反复想了寇恂白天说的话,深感有理。但他觉得,如果自己一家出头,风险还是太大。他总共只有一万名骑兵,这是他的命根子啊如果把它们都调走了,北边的匈奴人打来的话,怎么办?思来想去,他认为就算派兵南下助战,也只能派一部分去,最多只能出两千但两千人显然有些少,最好是让寇恂联络周边的大郡长官一起出兵为好。耿况想,上谷南边的渔阳兵精粮足,如果太守彭宠能答应一起出兵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经过整整一夜的深思熟虑,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次日,耿况令寇恂为使者,到渔阳去见太守彭宠。耿弇闻报大喜,急忙恳请父亲随寇恂同去,耿况也同意了。寇恂到了渔阳,拜见了彭宠,当场建议:耿大人的意思是,上谷、渔阳各出突骑两千,组成联军南下,协助大司马刘秀讨平王郎,明府以为如何?彭宠闻言沉吟,默而未决。过了好一阵,他才说:寇将军鞍马劳顿,请先到馆驿歇息如此大事,容彭某三思转眼几天过去了,彭宠迟迟没有回复。

彭宠手下的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听说此事后,都来谒见彭宠,请求出兵。三人共同表示,大军若出征,他们三人愿意带队。彭宠见手下最得力的几个干将都来劝说,终于勉强同意发兵。不料,彭宠回府之后,身边的一些亲属们却对此极力反对,他们都说:明府与刘秀非亲非故,为何帮他?得罪了王郎可不是玩的,引火烧身,将来只怕是追悔莫及彭宠本来就胆小怕事,一听这话顿时改变了主意。次日,他召见寇恂、耿弇,表示渔阳不打算出兵了。这一出尔反尔的举动弄得寇、耿两人也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任凭寇恂磨破了嘴皮劝说,彭宠还是不肯。就算寇恂搬来了吴汉也是无济于事,彭宠就像吃了秤砣铁了心,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出兵寇恂、耿弇等人等了几天,一直没有消息。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告辞而去。

眼看事情就要泡汤,一心想南下给刘秀助战的吴汉极为不满,心头窝火。但官大一级压死人,面对彭宠这样思想保守的上司,作为下属的吴汉也没有办法。他只好强忍怒气,把心思转向情报搜集,四处打探南线的消息。一天,吴汉从彭宠府中出来,骑马带着随从跑到城外一边散心,一边巡查。几日里心情郁闷,他在想:既然彭宠不肯发兵,能否设法逼他就范?他甚至在想,能否私自招募一些士兵南下?来到城外的长亭之上,他看到从南边来了一群难民。其中,似乎有一个儒生打扮的人。吴汉急忙命人把儒生叫到啤前打听情报,儒生回答道:回禀大人,学生从河间经过之时,见到了大司马刘秀发的檄文。学生记得檄文中说:邯郸的王郎,根本不是什么孝成皇帝之子,不过是一个算命先生儒生还说:大司马已经占领了河间、常山、渤海,正在与邯郸的人打仗。学生为了避难,才到渔阳投亲。

吴汉听了大喜,他马上心生一计,先将儒生带回府中,令其根据记忆,大致写出檄文内容,又伪造了一封刘秀给彭宠的书信。吴汉一边令人在渔阳各地广发檄文,一边又派人去找寇恂,告知其最新变化。同时,他让儒生拿着伪造的书信去见彭宠,自称是刘秀的信差,请求彭宠出兵。吴汉的信差一打听,却发现寇恂并没有回上谷,而是在昌平。原来,寇恂见彭宠不同意出兵,他在取道昌平回上谷的路上,奇袭城池,将王郎派驻这里的使者杀死,并夺取了昌平城,控制了守军。他派耿弇到上谷去给耿况送信,自己则留守昌平。信差赶到了昌平,将吴汉的计划全盘告诉了寇恂。寇恂马上派人回阴沮去找耿况,让他赶紧发兵。耿况得报,在与上谷长史景丹商议之后,决定发兵东去。他命景丹为主将,与耿弇一起率领二千突骑从阴沮出发,赶到昌平与寇恂回合。

好了,这次小编就先分享到这里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评论。文章为原作者内容,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历史小知识:吴汉准备做墙头草两边倒 看到耿况之后下定决心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清朝康熙年间陕西提督王辅臣“墙头草两边倒”的人生历史命运

清朝康熙年间陕西提督王辅臣“墙头草两边倒”的人生历史命运

王辅臣,康熙,莫洛,吴三桂,张勇,图海,王继贞,提督,凌迟,经略,部下,陕西,于宁,刘某,大保,康熙帝,摄政王多尔衮,阿济格,辛者库,郑蛟麟,靖寇,大将军,太仆卿,任总管,事宜,人心,人命,军务,儿子,军功

2008-03-20 #小故事

二战中搞笑的意大利军队 投降的理由都如此清新脱俗

二战中搞笑的意大利军队 投降的理由都如此清新脱俗

意大利,国家,二战,德国,时候,美食,意大利面,历史,理由,游击队,美国,通心粉,意大利军队,他们有,作战能力,小知识,德军,都知道,埃塞俄比,来英,里路,在路上,专业户,喜剧效果,兵力,北非,发传单,喜剧,安和,墙头草

2017-03-02 #经典故事

农村这种野草 才是真正的“墙头草” 只长墙上 还能治“烂脚”

农村这种野草 才是真正的“墙头草” 只长墙上 还能治“烂脚”

墙头草,朋友,农民,野草,在农村,墙角里,俗语,墙头,民间,笔者,生命力顽强,非常好,大山里,老农民,个人,主见,人称,会长,农村,全草,利尿剂,动物,功效,叶子,历史,各位朋友,土地,地方,墙角,家畜

2013-12-22 #长篇故事

有关三国的历史典故

有关三国的历史典故

乌合之众,三国演义,刘玄,刘子,罗贯中,反贼,探囊取物,步步为营,缓兵之计,为帝,刘休,卫包,耿弇,子刘子,孙仓,孔明,张飞,张翼德,李育,曾文,王莽,渔阳,王郎,耿况,翼德,耿龠随,耿龠闻,上将,大富豪,上谷

2020-08-12 #长篇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刘秀西征受挫 烽烟四起

中国历史故事:刘秀西征受挫 烽烟四起

刘秀,彭宠,朱浮,邓禹,洛阳,吴汉,樊崇,西征军,邓奉,太守,刘永,景丹,西线,大将军,军队,幽州,战场,流民,渔阳,主力,公元,地方,河北,刘秀派,南阳,杜茂,盖延,祭遵,耿况,邓隆

2013-02-11 #长篇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刘秀收复山东 张步归降

中国历史故事:刘秀收复山东 张步归降

刘秀,耿弇,伏隆,刘永,伏湛,琅邪,陈俊,临淄,太守,汉军,光武帝,兵马,青州,徐二州,平寿,张蓝,张寿,苏茂,大将军,梁王,流民,洛阳,齐王,张弘,祝阿,耿况,大司徒,使者,一带,公元

2017-01-19 #长篇故事

墙头草 风吹两边倒的三大生肖

墙头草 风吹两边倒的三大生肖

主见,想法,墙头草,意见,时候,事情,属猪,看法,称号,别人说,对自己,励志语,改变自己,好的,习惯,例子,双手赞成,墙头,命令,声音,大哥,对方,小弟,建议,恨透,机会,生命,毅力,生肖,观点

2016-07-06 #故事阅读

墙头草和蒲公英的孩子

墙头草和蒲公英的孩子

蒲公英,孩子,小草,墙头,台风,墙头草,墙角,妈妈,日子,腰杆,默默地,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向东,西边,向西,上风,东南风,东风,人们,作文网,大风,来源,时间,方向,星火,编辑,茅草,西北风,西风

2020-05-1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