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趋势|传承与创新:源自深植内心的文化自信

时间:2013-04-10

汤因比说:近代初期的乌托邦理论,几乎都是乐观的

提示:本文共有 27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本刊记者 王海珍

1968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哲学家、思想家池田大作进行了一场“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对话。汤因比说:“近代初期的乌托邦理论,几乎都是乐观的。这是因为,没有明确地把科学进步和精神上的进步,看成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他们错误地认为,累积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会自然地累积精神上的进步。”汤因比当时已对现代科技所引发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严重缺失,表达了深沉的忧虑。对此,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指出,汤因比对人类文明前途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也提供了一个颇为重要的观察维度。

让文化自信应对文化危机

一方面是精神文化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的滞后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遇到现代化也面临一个继承与转化的问题。适应现代化的新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危机”就此发生。无论是已经现代化的国家,或是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发生过“文化危机”。只是由于处于各自的价值系统之内,各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因此其现代化过程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日本在学习西方或外来文化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民族文化,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说:“日本人既是保守的,又是欢迎新东西的。”这为近代日本吸收西方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明治维新在摄取西方科学技术时,也未忽视法律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在吸取欧美近代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同时,推陈出新,将其传统文化中的“和魂”精神发展为一种独特的“团伙精神”,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在新加坡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英国式的文官制度、西方的高科技和华人文化(儒家伦理)被有机地统一起来。他们学习西方,但不“西化”,推行儒家文化,却又不“中国化”,从而构成李光耀所谓的追求“生存(Subsist)、安全(Safe)、成功(Success)”的“三S精神”。这种“三S精神”与日本人的“团伙精神”,作为一种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文化精神,具有一致的文化价值取向,对推动日本及东亚“四小龙”走上现代化道路,起了重要作用。

“文化危机”是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但危机并不可怕,伴随文化的对立冲突则是融合再生。危机意味着文化传统将获得再生和兴盛的契机——在文化危机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会经历不同形式的文化再生运动。我们应放眼世界,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考察现代化与文化危机问题。意即,一个民族和国家,无论是否进入现代化,都有可能出现文化危机。因此,在“西学东渐”即传统化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东(中)学”也在“西渐”,即以“传统药”来救治“现代病”。在此,问题的关键是要在文化的冲突和危机中建构一个适应现代化和未来社会的新的文化价值系统。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不仅悠久而且庞杂。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一文化价值的系统深入研究很不充分,由于民族存亡问题曾一度摆在首要位置,这使人们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对待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急躁情绪和简单化倾向,呈现出文化自卑与文化自大两种极端,这其实都是“文化危机”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

传统文化化入生活

对一个曾经有过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的民族来说,“只有对文化理想和精神信念的至死不渝,方能亘天垂地而不亡”,这就是文化自信。中国自古就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来对待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同的文明只有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充分对话,才能自我更新。因此,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全球视域、中国视域、当代视域,既要有时代意义,也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在国家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一是要相信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的可能性;二是要承认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三是要认识传统文化的变迁性。同时,今日之中国,应该更自信地对待外来文化,不必害怕泥沙俱下、鱼目混珠,更不必担心民族独特素质的丧失。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深植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并使其牢固树立文化自信?鉴于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若要获得这种力量,则必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变得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这就需要有组织化、制度化、社会化的力量来推动和保障它的传承发展。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恰正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意见》认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它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及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进行了高度凝练和综括,认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它还全面部署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七大任务(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要求围绕任务提供保障措施(提供组织、政策、法治保障,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意见》通过系统阐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清晰地勾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图及其传承发展的线路图,从而为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清晰可行的行动方案。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力,往往和以此文化为生活信念的人群的存在感是相关的,而这种存在感又与一个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土(主权)捍卫水平等紧密相关。也就是说,虽然在那个对传统文化不自信的、相当长的时间段里,似乎也有一些关于文化自信的倡言,但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近年来,得益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更得益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被视为塑造文化自信力的重要资源。

在经济现代化、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倾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在中华大地的交流交融交锋会更加频繁,这就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意见》的颁布,体现和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适应时势、深得民心,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切实转化为文化自信的现实力量制定了行动方案,必将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快速形成,进一步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趋势|传承与创新:源自深植内心的文化自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青年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 大众与品质并重

青年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 大众与品质并重

文化,品质,文化传承,人们,大众,古村落,兰州拉面,产品,中华民族,需求,文化消费,中华文化,全国,建筑,故宫,载体,相结合,发展,消费,传承与创新,文化载体,其拉,梁思成,苟日新,中国建筑,创新文化,日日新,叨叨,一面,京剧

2020-05-27 #经典故事

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抚州)成立

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抚州)成立

抚州,文化,优势,医学,研究院,资源,北京大学,研究,双方,地方,建昌,方面,旴江,王安石,北大,孕育出,古村落,项目,生活,彭锋,曾巩,晏殊,汤显祖,北京大,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学文化,文化传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中心

2010-12-17 #经典故事

传承与创新:禅修茶道展中华文化之美

传承与创新:禅修茶道展中华文化之美

专场,茶文化,禅茶,活动,中华,篇章,妙味,中华文化,中国,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茶仙,博山,茶道,雅乐,魅力,中国报道,中国茶道,社院,孙杰,哲思,徐徐,弘毅,李约瑟,盛于宋,舒广袖,袁莎,路尘,歌者

2016-07-30 #经典故事

首届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大会举办

首届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大会举办

孝亲,文化,传承与创新,孝道文化,传播,活动,王建军,次大,全社会,中国老龄协会,新时代,全国,人口老龄化,典型,大会,老年人,践行,发展,挑战,老龄事业,苏辉,丽的,和发,台盟中央,专题研讨,专家,中华,中华民族,会长,主席

2016-08-19 #故事会

科技创新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激活文化价值

科技创新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激活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文化,内容,中华,音乐,文化产品,故宫,传播,故宫博物院,科技创新,古画,供给,中国文化,文化价值,腾讯,互联网,受众,方式,文物,用户,核心,民族,珍贵文物,瓷器,科技,群体,藏品,发展,大赛,一个国家

2011-11-10 #故事阅读

《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传统文化,大会,诗词,中国诗词,节目,古典诗词,态度,文化,以弘,专家学者,中华,创造性地,滋养,观众,群体,发展,答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华诗词,会得到,为宗旨,才能更好,生活中,寻文,立德,陶行知,高远,中国教育部,品生活,家国

2019-01-25 #长篇故事

70年文化传承与创新 造就今天的“百花齐放”

70年文化传承与创新 造就今天的“百花齐放”

中华文化,文化,方面,好的,新中国,百花齐放,中国,中华民族,人民,宝库,国家,政治,智慧,方针,经济,艺术,新中国成立,文化建设,文化传承,中国力量,孔子,比历,赵静,中国风,和发,当今时代,新时代,内涵,东西,中华

2009-04-20 #故事大全

守正创新:中国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

守正创新:中国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

文化产业,文化,传统文化,文化发展,习近平,中华民族,和发,发展,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属性,导向,总书记,红色文化,中华文化,中国,人民,市场,民族,社会主义,社会效益,精神,讲清楚,内容,大众,根基,经济效益,主流价值...

2008-11-15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