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安徽建筑大学心理学家名人故事——马斯洛

时间:2013-04-17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 1908 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1908年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父母是从前苏联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他是家中七个孩子的老大,父亲酗酒,对孩子们的要求十分苛刻,母亲极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残酷暴躁,马斯洛小时曾带两只小猫回家,被母亲当面活活打死。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爱。母亲去世时,他拒绝参加葬礼,可见其母子关系之恶劣。他童年时体验了许多的孤独和痛苦。不仅如此,作为犹太人,他们住在一个非犹太人的街区,上学后又是学校少有的几个犹太人之一,这一切使使马斯洛成为一个害羞、敏感并且神经质的孩子,为了寻求安慰,他把书籍当成避难所。后来当他回忆童年时,他说道:“我十分孤独不幸。我是在图书馆的书籍中长大的,几乎没有任何朋友。”

上学后的马斯洛由于天赋极高,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其状况后来才有所改变。马斯洛从五岁起就是一个读书迷,他经常到街区图书馆浏览书籍,当他在低年级学习美国历史时,托马斯·杰斐逊和亚伯拉罕·林肯就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几十年以后,当他开始发展自我实现理论时,这些人则成了他所研究的自我实现者的基本范例。青少年时期他曾因体弱貌丑(鼻子太大)而极度自卑,藉锻炼身体冀求得到补偿。进人大学后读到阿德勒着作中自卑与超越的概念,得到启示,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马斯洛的早年经历不仅影响了儿时的马斯洛,而且使成年甚至成名后的马斯洛仍然害怕当众发言。以至于每一次演说之前他都会经历极为强烈的焦虑。

马斯洛于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1930年获学士学位,次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

在威斯康星大学,他选修了美国灵长目动物研究的主导研究者,在知名的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期间另一位着名格式塔心理学家魏特海默也曾任马斯洛的老师。至此,他渐渐对猿猴产生了兴趣,并自信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对猿猴的支配权和性行为的研究中,马斯洛闯入了一个几乎完全未知的领域。1932年2月至1933年5月,马斯洛每天花数小时,在不惊扰动物的情况下,对不同种类的35个灵长目动物悄悄进行观察,并做详细的笔记。并完成了题为《支配驱力在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社会行为中的决定作用》的博士论文,用来证明不仅在猿猴,而且在其他哺乳动物及鸟类的社会行为和组织中,支配驱力都是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

他注意到支配似乎源自一种“内在的自信心”或“优越感”,而不是通过肉体攻击取得的。在某种意义上,他正在构思一个建立在支配驱力之上的初步理论,用来解释高级动物中的许多社会行为。由于他的论文非常出色,他给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留下了深刻印象,桑代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给马斯洛提供了一份博士后奖学金,并邀请马斯洛在其所在的教育研究学院协助自己进行新的课题研究。1935年,马斯洛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由此可见马斯洛虽反对行为主义,但受的却是行为主义教育。直到1937年到纽约市布鲁克林学院担任心理学副教授时,他在思想上才放弃行为主义,改而走向人本主义。

1951年马斯洛应马萨诸塞州新成立的布兰代斯大学之聘担任心理学系主任和心理学教授,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1954年他首次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概念,惟以当时行为主义思想正盛,而未受重视,连他的文章都无法在心理学刊物上发表。直到1961年结合志同道合者创办《人本主义心理学期刊》,第二年正式成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后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第32分会。至此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才获得一席之地,也因此使他在196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任《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1969年退休后赴加州,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标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遗憾的是,马斯洛本人未能亲眼看到他多年为此事尽瘁所获致的成果。

着名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还有人这样评价他: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的确,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安徽建筑大学心理学家名人故事——马斯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安徽建筑大学心理学家名人故事——冯特

安徽建筑大学心理学家名人故事——冯特

冯特,实验室,心理学,亥姆霍兹,大学,教授,时间,工作,海德堡大学,助手,命令,大部分,学生,意识,时候,莱比锡大学,任务,医学,报告,父亲,生理学,研究院,课题,生理心理学,给了他,这本书,兴趣,动作,同学,学术

2020-06-10 #故事大全

心理学家马斯洛名言

心理学家马斯洛名言

习惯,爱的,性格,人性,人生,态度,态度改变,得到满足,马斯洛,心理学家,乐家,意发,名言,人类,不光会,个人,主观,动物,任何事物,内心,发布者,天晴,和声,幻想,工具,幸福感,正文,成年人,效果,损失

2020-06-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经典名言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经典名言

创造性,需求,人类,习惯,创造力,成就,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每一个人,亚伯拉罕·马斯洛,乐家,丽的,家和,比你,爱的,个人,事情,简介,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学,开创者,人性,代表作品,人生,境界,可能性,动物,命运,工具,学家

2020-06-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心理学家马斯洛名言 经典名言

心理学家马斯洛名言 经典名言

习惯,性格,爱的,人生,态度,态度改变,乐家,主观,个人,效果,幸福感,内心,和声,成年人,损失,方面,画家,诗人,归属,生活,丰富感,一般人,就必须,得到满足,性格改变,更深刻,能经受住,心平气和

2020-06-10 #故事会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 当人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 当人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需求,人的心,马斯洛,心理学家,和心,共五,层次,基础,生理,时会,生理需求,归属,研究,得到满足,安全需求,完全满足,永远也不

2020-06-10 #故事阅读

21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28个心理法则

21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28个心理法则

法则,马斯洛,社会,心理学家,个人,价值,动机,心理,心态,本性,潜能,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马斯,家和,等着你,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之父,主张,一面,世人,世界,人性,创始人,信号,价值体系,创造力,学会

2020-06-10 #长篇故事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五大需求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五大需求是什么?

马斯洛,个人,缺陷,能力,工作,世界,知觉,激励因素,主观,生理,人类,器官,和成,愿望,现实,自觉性,道德,人人都,以自己,就不再,和归,得安,五大,与此相反,不幸,事情,事业,人们,人生观,人格特质

2020-06-10 #故事会

心理学家马斯洛 自我实现者的16个特色

心理学家马斯洛 自我实现者的16个特色

马斯洛,人生,出处,常人,特色,智慧,事情,人格特质,判断力,伟人,传统,原作者,境界,小孩,朋友,现状,所处的环境,我相信,有许多,悲天悯人,亚伯拉罕·马斯洛,爱迪生,马斯,心理学家,责任编辑,改变自己,不惑,个人,乐趣,事物

2020-06-1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