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慧能

时间:2013-04-17

你们在我身边很长时间了,如果对学佛有哪些心得体会,各自用禅偈的形式写出来,但不要用我说过的话

提示:本文共有 16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弘忍大师将要圆寂时候,把门下弟子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佛法不易领会,像今天这样盛大的学佛集会也很少碰到。你们在我身边很长时间了,如果对学佛有哪些心得体会,各自用禅偈的形式写出来,但不要用我说过的话。写好以后呈上来给我,我将与你们一一印证。”

六祖金身

当时在众弟子中有一个叫神秀的,他跟随弘忍大师多年,多次亲聆大师的教诲,对佛法的修行深有体会,所以不加深思,挥笔在墙壁上书写禅偈一首: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六祖

弘忍大师看到这首偈后,对大家说:“你们如果依照这首偈修行,可得到解脱。”于是,众僧都在念诵神秀的这首禅偈。这时有一个小沙弥,在碓房里念这首禅偈。卢行者听后,就问小沙弥:“你念的是什么?”小沙弥说:“你还不知道呀!我念的这首偈是首座神秀写呈师父的。师父说,依照这首偈修行,可得到解脱。”

六祖金身

卢行者说:“我不识字,请兄再给我念念,我希望从中得到修习佛法的启示。”旁边正好有一位叫张日用的江州官员,他为卢行者高声朗诵了这首禅偈。行者听后,对张日用说:“我有一个拙见,也想写一首偈,但我不会写字,请您代我书写一下好吗?”于是,张日用便替卢行者在神秀写偈的墙壁上,书写如下这首禅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六祖

这时弘忍大师又到墙壁前观看,见到卢行者的禅偈,挥手将其擦掉了,虽然没说什么赞赏的话,但脸上却露出了微笑,对这次“呈偈”的考察到底谁胜,心中已经有定论了。弘忍大师又来到碓房,询问:“行者每天劳作很不易,米熟(本意是米舂好了,但这里似另有深意)了没?”行者说:“米早就舂好了,只是还没有人筛簸。”

六祖寺

大师说:“今晚三更到我那里去。”行者便点头应诺。到了三更天,行者来到大师处。大师为其改名号为慧能,当时便把传法的信物—袈裟,授予了他。弘忍此举,就像释迎牟尼佛选定弥勒佛做他的接班人那样,意义重大。

六祖寺

神秀(606-706),卞州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俗家姓李。师从弘忍出家,为东山寺首座。主张“渐修”成佛,他是北宗禅的创始人。

六祖寺

慧能(638-713),原籍河南范阳,后来迁居岭南新州,俗家姓卢。他五岁时父亲病故,家中贫穷,孤儿寡母,依靠卖柴度日。因听见别人念《金刚经》而立志学佛,后来北上来到黄梅,师从五祖弘忍,得到五祖心法并受法衣,成为禅宗六祖。这则故事说的就是慧能与神秀各自呈偈争的接班人地位的整个过程。

六祖寺

这则禅宗史上最著名的公案,体现了禅宗传承方面的最高智慧。这里面有两点需要仔细探究,第一点是对神秀和慧能的偈要搞清楚;第二点要认识到这次传承在禅宗史上的深远意义。

六祖寺

神秀的这首偈把人心比作明镜,若要使身心保持清净通明、智睿觉悟,就要时时拂拭(修行),清除污染,不可有稍微的懈怠,从而使人心还原到自性清净的境界。此偈所表达的思想是后来北宗禅“渐修”的观念。

六祖寺

据《六祖坛经》记载,慧能同时写有两偈,除《祖堂集》所载的那首外,还有一首是:“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慧能这两首偈巧妙地利用了神秀原偈的比喻,但表达的是截然不同的观念。

六祖寺

第一首偈的意思是说,本来就没有什么菩提、明镜,因此也没有地方可以沾染尘埃,从而表明了自性本来清净的禅旨。第二首又反过来根据神秀的观点把心比喻为明镜,但却说明镜本来清净,其自身的光辉是不可能被污染的。

六祖寺

这两首偈表达的是一个共同的意思,就是众生身心本来就是清净通明、智睿觉悟的,根本不需要长时间的修行,只要刹那间领悟到自己的本有佛性,便可以成佛。这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后来南宗禅“顿悟”的法门。

六祖寺

由于五祖弘忍正确选择了接班人,禅宗在华夏大地上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神秀的“渐修”思想在北方推广发扬;而慧能的“顿悟”法门在南方开花结果。从此中国佛教文化再次呈现出百花齐放、一派勃勃生机的局面。

六祖寺

这其中虽然有六祖慧能的功劳,但五祖弘忍也功不可没。因为弘忍没把法衣传承给学富五车的神秀,而是传给了虽然大字不识,但悟性却很高的樵夫慧能。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中国佛教发展的局面也许是另一番景象。

六祖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慧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禅宗中这样一个故事:五祖慧能和神秀都是四祖弘忍的弟子.但神秀是大弟子.而慧能当时只

禅宗中这样一个故事:五祖慧能和神秀都是四祖弘忍的弟子.但神秀是大弟子.而慧能当时只

胡萝卜,驴子,那串,欲望,佛道,诱惑,人类,世界,故事,慧能,都会,唇吻,佛家,外界,弟子,眼睛,禅宗,神秀,衣钵,道家,生活,体现在,各有各,无欲无求,不遗余力,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成正果,祖慧能,许泰

2019-10-14 #短篇故事

禅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 坛经 慧能 禅宗

禅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 坛经 慧能 禅宗

禅宗,佛教,慧能,禅定,思想,瑜伽,境界,宗教,理论,六祖坛经,传统,六祖,改造,污染,六祖慧能,意义上,中国,一物,东西,儒家,分途,婆罗门教,坛经,意境,文化,文字,方法,法门,目的,禅学

2018-11-11 #故事阅读

六祖坛经 六祖也相应作了答疑 禅宗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 六祖也相应作了答疑 禅宗 六祖慧能

禅宗,六祖慧能,六祖,坛经,六祖坛经,信仰,系统,文字,佛法,般若,不生不灭,净土,功德,外道,宗派,大师,尘劳,波罗蜜,见性,邪见,曹溪,居士,力量,信心,佛教,三宝,不立文字,三昧,开悟,志诚

2007-02-12 #经典故事

佛教禅宗文化之六祖慧能

佛教禅宗文化之六祖慧能

慧能,禅宗,佛法,故事,弘忍,内心,图片,彩旗,来源,网络,六祖慧能,在动,感觉,神秀,佛道,曹溪,代表,佛教,坛经,禅学,教义,法会,结果,证道,诗句,风动,大字不识,弟子们,独立思考,一花

2017-03-18 #故事会

六祖慧能的一部《六祖坛经》 看完是否能从中获取到什么?

六祖慧能的一部《六祖坛经》 看完是否能从中获取到什么?

六祖坛经,六祖,万物,见性,修福,一物,大乘,自性,风动,归依,分享给大家,很有帮助,达摩,六祖慧能,曹溪,心益,可名,吾祖,得福,汝今,法中,王师,若明若,若之智,羊鹿,诸佛,诸法相,佛教,一世,世人

2018-11-01 #长篇故事

菩提无树 明镜非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菩提无树 明镜非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慧能,风动,禅宗,神秀,慧能大师,代表,仁者,佛性,作者,惠能,见性成佛,一首诗,弘化,南宗,六祖慧能,祖弘忍,法脉,东山,不分伯仲,万物,体会出,作用,北宗,僧众,典故,原因,参禅,史称,小卒,地位

2012-01-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六祖慧能和卧轮禅师

六祖慧能和卧轮禅师

伎俩,百思,六祖,心数,菩提,日日,禅师,佛法,作用,听闻,功夫,方法,慧能,大石头,思想,法执,真义,种系,说法,一念不生,不增不减,又如何,就像我,菩提心,不生不灭

2020-08-03 #经典故事

关于禅宗六祖慧能的那些事(摘录)之一

关于禅宗六祖慧能的那些事(摘录)之一

佛教文化,中国,六祖,过程,有的人,禅宗文化,六祖慧能,修佛,多大,中不,世间,光辉,作用,人性,人人,人生,佛教,作者,禅宗,关系,六道轮回,字体,天地,天性,宇宙观,宏观,微观,形式,左右摇摆,弘法

2011-12-10 #故事会

六祖慧能为什么婉拒了武则天的邀请?

六祖慧能为什么婉拒了武则天的邀请?

慧能,佛法,佛教,慧明,衣钵,六祖慧能,时候,慧安,京城,六祖,神秀,袈裟,高僧,武则天,薛简,地方,大师,岭南,广东,弟子,神龙,一闻,南宗,中国佛教,那个时候,国师,乳名,以心传心,公元,内侍

2012-07-07 #短篇故事